當前位置:才華齋>企業管理>物流管理>

RFID供應鏈物流管理應用方案

物流管理 閱讀(5.61K)

引導語:合理而高效的供應鏈管理能夠獲取客戶需求,共享整個供應鏈中的資訊,使企業能夠準確預測存貨短缺發生的可能性,並及時進行補貨以避免由此可能導致的任何延誤,自始至終確保計劃和執行的同步。通過供應鏈的協同,企業能夠降低庫存的規模、縮短投資的回報週期、改善產品和服務的質量,加快公司對市場的響應速度。

RFID供應鏈物流管理應用方案

一、應用背景:

目前,供應鏈已成為企業間競爭的關鍵領域,對供應鏈的整合和管理也意味著企業將面臨一系列的新技術挑戰。

市場競爭加劇和需求的多變性等因素

促使產品生產和銷售貿易商必須不斷加快前進的步伐,推出個性化和可靈活配置的產品、確保承諾、按時交貨,迅速響應客戶不斷變化著的要求、愛好及外界的經濟競爭環境。在供應鏈解決方案中,速度、效率、正確率、資訊的`整合是方案重點追求的目標。

合理而高效的供應鏈管理能夠獲取客戶需求

共享整個供應鏈中的資訊,使企業能夠準確預測存貨短缺發生的可能性,並及時進行補貨以避免由此可能導致的任何延誤,自始至終確保計劃和執行的同步。通過供應鏈的協同,企業能夠降低庫存的規模、縮短投資的回報週期、改善產品和服務的質量,加快公司對市場的響應速度。

供應鏈是指從原材料到終端使用者的所有實物的移動過程。包括供貨商選擇、採購、產品計劃、材料加工、訂單處理、存貨管理、包裝、運輸、倉儲與客戶服務。成功的供應鏈管理能無縫整和所有合作者到供應鏈中。

在供應鏈的管理中,最關鍵的技術是貨物的跟蹤

目前供應鏈管理系統中普遍採用的資訊標識跟蹤技術是條碼技術,條碼技術的種種不足,如一次只讀一個標籤,資料量有限、環境適應性差、同樣商品具有相同的條碼等限制了供應鏈效率的提高。

二、 RFID解決方案優點

RFID是一種射頻資料採集技術,是最佳的貨物跟蹤手段,它優於條碼識別技術之處在於RFID可以動態地識別高速運動物體並可同時識別多個電子標籤,識別距離較大,能適應惡劣環境。同時因為電子標籤可唯一地標識商品,所以可以在整個供應鏈上跟蹤貨物,實時地掌握商品處於供應鏈的哪個環節上。

實施電子標籤系統方案可以實現以下目標,獲得預期的經濟效益:

1、 縮短作業流程

2、 改善盤點作業質量

3、 增大配送中心的吞吐量

4、 降低運轉費用

5、 供應鏈上的物流跟蹤

6、 增加供應鏈管理的透明化程度

7、 在流程上捕獲資料

8、 資訊的傳送更加迅速、準確、安全。

三、系統介紹

(一) 打包貼標系統

在貨物入庫前,設定打包區域(這一步驟也可以在產品生產線上完成)。

根據實際倉庫管理應用需求,將相應單品按指定數量打成獨立的包裝,將操作資訊寫入標籤內,懸掛或貼上標籤與包裝箱上。

(二) 出入庫檢驗系統

1、系統構成:

出入庫RFID Station:固定式讀寫器Reader/天線,感測器系統,過程控制器,指示燈,報警器,指示面板(指示收發貨資訊,裝貨資訊等)

標籤選擇與安裝:托盤標籤RPC,包裝箱標籤(貼上型)

給倉庫管理帶來的收益

(1)、管理人員實時掌握庫存物資的進、銷、存狀況,實現資訊透明的資產管理方式

(2)、無需實施傳統的盤點工作,從而減少物資的積壓,加速資金週轉,便於指導生產

(3)、解決了人工統計易出現人為差錯和資訊交流不及時的傳統管理模式

(4)、減少了人工統計的工作量,提高作業效率

(5)、從技術手段上遏制不軌行為的發生

(三)叉車堆放及揀貨系統

1,系統構成

叉車堆放及揀貨RFID Station: 車載終端(WLAN),Reader/天線,

標籤選擇與安裝:托盤標籤RPC

2,典型應用流程

叉車堆放及揀貨系統通常應用於對托盤和大型容器上,Reader/天線連線在工業級的車載終端上(內建WLAN)。

3,應用收益

能夠自動的針對托盤堆放和揀貨,提高托盤貨物處理、計劃、和預測能力。

(四)盤點

工作人員採用手持終端讀取托盤標籤中的資料,托盤標籤中記錄了該托盤承載的商品的實際數量,可通過無線網路實現實時的資料傳輸,或者以半天為時間單位採集資料後將資料以批處理的方式傳輸至後臺管理系統。 因此通過RFID技術的自動採集方式,可以實現無人工干預的全自動實時、分割槽盤點,並保證盤點操作的快速進行和盤點資料的準確。

四、 RFID技術在物流供應鏈中的成功應用案例

RFID(射頻識別)庫存跟蹤系統是指將RFID標籤貼在托盤、包裝箱或元器件上,進行元器件規格、序列號等資訊的自動儲存和傳遞。RFID標籤能將資訊傳遞給10英尺範圍內的射頻讀寫器上,使倉庫和車間不再需要使用手持條形碼讀卡器對元器件和在製品進行逐個掃描條碼,這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遺漏的發生,並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RFID的應用,可大幅削減成本和清理供應鏈中的障礙。該技術正與物流供應鏈緊密聯絡在一起,有望在未來幾年取代條形碼掃描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