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企業管理>物流管理>

阿里、京東及亞馬遜等是如何打造商貿電商及物流平臺的

物流管理 閱讀(1.49W)

商貿從流通環節來看,可簡單分為經銷/分銷(B2B)和零售(B2C);從銷售模式來看,可分為線上(電商)和線下(實體)。由此組合成幾類商品流通形式,整體趨勢,是線上線下的融合,前端以“商品+服務+體驗”的綜合服務提供,最大程度的吸引並瞭解消費者,後端通過流通渠道優化,快速響應消費者需求,並使消費相關資料/資訊在商貿流通全鏈條互通。下面是yjbys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於阿里、京東及亞馬遜等是如何打造商貿電商及物流平臺的知識,歡迎閱讀。

阿里、京東及亞馬遜等是如何打造商貿電商及物流平臺的

  1. B2C電商

2016年,B2C電商除了繼續向鄉村走、向海外走,還在向實體走:

  1)以投資入股、自建等方式佈局線下:

a)阿里:對於線下的佈局包括傳統零售業態和新零售業態,天貓超市落地盒馬鮮生;

b)京東:入股永輝超市,京東線下體驗店京選空間落地永輝超市,與沃爾瑪戰略合作;2017年4月宣佈百萬便利店計劃,未來5年將在全國開設超過100萬家京東便利店,其中一半在農村;

c)亞馬遜:無人超市Amazon Go紅遍朋友圈。

  2)加碼物流及配送服務:

a)阿里菜鳥2016年3月聯合主要快遞等企業成立菜鳥聯盟,推出當日達、次日達、預約配送等產品及服務;2016年7月針對天貓使用者推出退貨無憂服務,最快10分鐘退貨;

b)京東旗下京東到家與達達合併,618啟用新達達配送京東商城訂單;2016年11月京東物流獨立,並向社會開放;2017年4月,京東成立物流子集團,6張網形成生態圈更好地為合作伙伴服務;

c)亞馬遜推出Prime會員免配送費服務,在美國,亞馬遜“當日達”服務向第三方賣家開放,而Prime Now可為倫敦當地選定的商店提供1小時寄遞服務。

  3)探索智慧物流

智慧物流是通過大資料、雲端計算、智慧硬體等智慧化技術與手段,提高物流系統思維、感知、學習、分析決策和智慧執行的能力,提升整個物流系統的智慧化、自動化水平,從而推動中國物流的發展,降低社會物流成本、提高效率。

近年來,在中國市場網購規模持續性擴大帶來的電商包裹激增,為智慧物流行業的主要增長動力。同時,為促進物流行業的健康快速發展,國家突出一些列政策推動智慧物流產業的發展。2014年10月國務院出臺的《物流行業中長期發展規劃(2014-2020年)》明確提出到2020年建成現代物流服務體系的發展目標。2015年8月11日和13日發改委再次釋出訊息,出臺《多措並舉推動現代物流加快發展》和《關於加快實施現代物流重大工程的通知》等配套政策,要求多措並舉推動現代物流發展,到 2020 年基本建立佈局合理、技術先進、便捷高效、綠色環保、安全有序的現代物流服務。“十三五”將是物流行業轉型升級,實現從傳統物流向現代物流發展的關鍵時期。

受市場驅動和產業政策的鼓勵,近年來以各大電商為代表的物流企業積極佈局智慧物流市場。

a)京東2016年5月成立X事業部,研究無人機、無人配送車、無人倉等智慧裝置;2016年11月成立Y事業部,發展人工智慧技術,打造智慧供應鏈;

b)阿里菜鳥2016年9月份釋出末端配送機器人“小G”;2017年3月投資快倉,共建智慧倉儲;

c)亞馬遜2016年12月在英國成功進行了首次商業無人機遞送服務。亞馬遜在全球擁有125個運營中心,能將貨物送往全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亞馬遜在中國境內擁有13個運營中心,成立於2011年的亞馬遜崑山運營中心是亞馬遜目前最大的運營中心之一,儲存品類涵蓋食品、百貨、圖書、服飾等,配送範圍輻射整個長三角區域。近兩年來以亞馬遜為主的主流電商快遞龍頭企業紛紛加大對倉儲自動化技術的投入,不斷加大創新,如亞馬遜推出的KIVA機器人,實現貨找人的訂單揀選,國內外一些企業紛紛在KIVA的基礎上陸續推出“貨找人”訂單揀選系統。

  2. B2B電商

B2B電商分銷平臺模式,是替代傳統多級經銷,直接對接品牌商與終端零售商。

B2B電商可以實現訂單從平臺到品牌商的資訊互通,但平臺向下(到零售店直至消費者)的環節,大多處於資訊斷鏈狀態,對應的策略,主要是兩種:零售店大改造、自建零售店:

1)中商惠民:定位社群O2O運營服務平臺,社群會員超市達50萬家,擁有40多個現代物流配送基地,配送車1000餘輛。首家線下便利店“惠民標準旗艦店”2016年6月份在北京開業;

2)百世店家:2016年9月在杭州開設第一家百世店,啟動便利店加盟計劃;

3)阿里零售通:B2B2C分銷平臺,通過線下門店改造,如增值服務(充值、票務訂購等)、線上引流(支付寶、淘寶APP等)、金融支援等綜合的方式,賦能線下零售店。

4)京東新通路:通過一站式服務平臺+地面團隊,實現終端門店洞察、補貨。

  3. B2C線下零售

線下零售根據門店規模、定位和銷售覆蓋面積,可分為大型商超賣場、中型超市專營店、便利店以及小型社群店(超市、夫妻店等)等幾類業態,從銷售額來看,2016年,大型商超賣場的銷量持續走低,而專營店、便利店則正向增長;從門店數量來看,專營店和便利店開店速度高於大型商超賣場。

  1)大型商超賣場:轉型求增長

大型商超賣場普遍面臨著業績下滑的困境,關店裁員的新聞頻頻爆出,同時企業也在尋求網際網路化發展路徑:

a)移動電商:幾乎所有的線下品牌,都已經有了自己的移動端APP下單渠道,大潤發的飛牛網、人人樂的人人樂園、大商集團的天狗網……,試圖通過APP,覆蓋以門店為中心0-5km半徑內的增量使用者,盤活0-3km的存量使用者,發貨基本從門店直接出,而後端庫存管理,則各家不同;

b)小型零售業態:關閉大型門店,新增小型中高階門店,如家樂福便利店、人人樂的中高階社群超市、永輝超級物種和社群會員體驗店。在選品上,生鮮和進口商品佔比較大,同時引入了飲品熟食、堂吃休息區等產品與服務;

c) O2O配送:門店O2O配送,部分企業選擇自建團隊,0-1h到貨。

  2)便利店:

便利店的.價值被挖掘,新進入者層出不窮,便利店被賦予了更多的角色與功能,7-Eleven模式各種被解讀……簡單來講,便利店要在24h的標準化服務基礎上,被賦予更多的“溫度”,作為離消費者最近的商業形態,以更多的產品與服務,滿足消費者各種顯性和隱性的需求。

從物流的角度,便利店多了“O2O發貨倉”和“貨物自取點”的職能。這對前端覆蓋半徑內消費者資料的收集、使用者畫像的描繪,門店選品和庫存安排,後端補貨週期及相應等均提出較高的需求,最終,千店千面,整個門店體系的管理也會成為企業面臨的新問題。

目前各種商貿業態都試圖涉足便利店業務:

a)新入局者:傳統大型商超和B2B分銷平臺

b)傳統便利店:傳統便利店受新進入者的衝擊,也試圖通過加盟的形式拓展規模。

  3)社群店(夫妻店)

根據Kantar Retail的資料,中國的傳統小規模社群店(夫妻店)約有700萬家,60%的快消品通過這些零售店抵達終端使用者。如果將這些資源組織起來,那就是一張覆蓋中國90%以上人口的超級無敵大網呀。

如何賦能社群店,讓這些社群店可以成為巨頭生態鏈的觸角,諸多嘗試概括起來:

a)資訊化:APP採購、移動支付

b)門店升級:裝修、增值服務……讓社群店更加規範、更像便利店。

這個龐大分散、相互之間完全獨立、經營主體複雜、帶著強烈個人特色的業態,如果走向標準化,是什麼狀態,需要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