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企業管理>品質管理>

服裝品質管理人員工作手冊

品質管理 閱讀(3.24W)

引導語:制定本手冊的初衷,是為了明確質檢人員的工作目的、合理有序地按排每一位品控人員的工作職責和工作流程。下面是yjbys小編為你帶來的服裝品質管理人員工作手冊,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服裝品質管理人員工作手冊

  一、 序言

制定本手冊的初衷,是為了明確質檢人員的工作目的、合理有序地按排每一位品控人員的工作職責和工作流程;規範、協調好各成員之間的工作,促進本部門持續改進和發展。以此確保公司所出貨物,品質符合客人要求,避免或減少質量事故的發生,最終達到向客戶提供最佳的產品和服務的目的。

質檢部需要每一位成員在各自的崗位上,精誠合作,相互激勵,兢兢業業,力爭達到公司的標準,增強企業的競爭能力。

質檢部全體員工務必全面瞭解本手冊各項內容並切實遵行。希望您以本手冊為指南,自我管理,不斷進取。

  二、 質量方針

質量是我們部門所有活動的基礎。質量保證是我們公司管理系統的一個基本要素,質量與質量保證是公司宗旨的體現,今天的質量就是明天的市場是我們旺盛公司的宗旨。

我們的目標是向我們的客戶提供最佳的產品和服務。我們要使我們的客戶滿意,並保持對我們產品與服務的信任。客戶的滿意度是對我們質檢工作的最終評價。

不斷改進、爭創最好是質檢部每一位成員永無止境的工作任務和目標。

  三、 部門職能及分工職責

1.部門職能:

制定質量工作標準、產品質量檢驗標準,確定檢驗與監督管理方式、組織質量管理培訓、逐步推進企業生產

活動全過程的質量管理工作,並對所承擔的工作負責;

負責建立和完善質量保證體系。制定並組織實施公司質量工作綱要,健全質量管理網路,制定和完善質量管理目標負責制,確保供應商產品質量的穩定提高;

負責對本公司及外發單位的產品質量進行控制、檢驗;

負責公司質量事故的處理。參與由於產品出現引起質量異議的質量事件的處理。組織調查、分析、協調各種質量糾紛,並提出處理意見;

定期或不定期對外發單位進行質量保障的調查,提出改進意見和建議,為公司領導決策提供依據;

2. 品質部經理崗位職責

制定質檢工作的計劃並參與、推動;

質檢體系的設計及程式方式的擬定;

對《驗貨報告單》進行分析,提出有關方法來避免不合格的現象重複發生;

對跟單員的質量反映進行實際調查、並提出改善對策

對所屬人員工作進行督導與考核

3.檢驗員崗位職責

確保及時對大貨開裁前的面料進行檢驗;

密切關注生產進度,對生產單位產品進行貨前、貨中、完貨後的控制與檢驗;

對外發單位的生產、管理各環節提出合理化建議,並對外發單位的品質狀況予以評估;

負責公司下屬工廠品管工作的持續改進;

檢驗中發現的質量問題,及時出具檢驗報告;並對相應生產環節予以跟蹤改進;

4.跟單員崗位要求

熟悉服裝質量檢驗標準,熟練掌握服裝的生產流程中的質量控制;

善於坦誠交流,富有團隊合作精神,有較強的責任心,能對品質質量提出有效的改進措施和資訊反饋;

吃苦耐勞,適應經常出差。

  四、 跟單員檢驗原則

1. 完全瞭解客戶的訂單資料,包括生產工藝、面料品質樣、最終確認樣、色卡、色樣、客人確認意見或更正資料,特殊情況可攜帶客樣作對照。確認所掌握的所有資料之間《客戶原始資料、最終確認樣、產前樣、工藝單、大貨紙樣等》完全統一。對於有不符之處及時反映給技術部相關人員,以便及時確認。

2. 事先儘可能地瞭解生產單位及外發單位的生產狀況、質量自控能力,並對外發單位的優、劣勢進行充分評估,做到知根知底。

3. 預先充分估計每款產品在生產中問題的潛在發生可能,加強相應的工作力度,完善、細化前期工作,儘可能地控制質量事故的發生,因為發現問題並非質檢的最終目的,品質部的真正目得不是質量檢驗而是質量控制。

4. 同技術部相關人員及訂單相關業務員(跟單員)保持密切聯絡,及時溝通質量動態,一量發現質量問題及時作出正確的處理,將問題引起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5. 在生產初期,必須對車間、各道工序、半成品進行高標準檢驗,如有問題要及時反映給生產單位負責人及車間質量管理人員,並監督、協助生產單位落實整改。

6. 大貨生產過程中,必須對每款大貨首件樣的工藝、做工、尺寸、規格、款式、顏色等進行全面細緻的檢驗,並對發現的問題出具檢驗報告及整改意見,由生產單位負責人簽字確認,雙方一式兩份。

7. 大貨後生產中要隨時檢查工人的實際操作,檢視成品及半成品的質量,做到有問題早發現、早處理、盡最大

努力保證大貨質量及交貨期。

跟單員言行、態度均代表公司,因此與外發工廠處理相應問題的過程中,必須把握基本原則,注意言行得體、態度不卑不亢。檢驗過程中,一定要本著公平、公正、實事求是的原則,不以主觀或客觀理由對外發工廠有過激的言行。同時處理過程中也不能隨意越權表態,有問題及時請示公司決定。

  五、 跟單員工作流程

1. 技術能力分析:

跟單員對外發單位的技術能力必須作一次全面分析,檢查其技術管理能力和質量控制能力;並書面向品質部經理彙報。

2. 生產能力分析:

為了確保按時交貨,合理按排生產計劃,必須對外發單位的生產能力進行全面評估,瞭解外發單位的生產規模、縫工的.實際到位數、日產量、加工裝置能力及生產計劃的按排。

3. 產前樣和首件樣的確認:

樣衣的確認不是為了一件產品的合格而是為了使一批產品的合格,故跟單員必須督促生產單位的全部產品必須同確認樣保持一致,並實行每級封樣,小組向車間封樣、車間向跟單員封樣、在跟單員也認可的情況下由我司版房工藝員封樣,並以此為依據進行批量生產。

4. 加強質量監督:

跟單員必須對加工單位的各道工序進行迴圈檢查,及時發現問題,糾正問題,對自己無法獨立處理的問題,及時向品質部經理彙報或向本單位技術部聯絡,共同處理。

5. 隨時檢查生產進度、質量動態:

對外加工單位的生產進度及質量動態必須及時瞭解,並隨時向生產部反映,以便及時調整生產計劃。

6. 交貨前的抽驗:

對外加工單位的產品,在交貨前跟單員必須進行抽檢,核實其產品是否符合質量標準和技術要求,並作書面檢驗記錄,雙方簽字確認。

7. 跟單過程中的質量記錄:

1> 首次跟單查貨記錄.

2> 產樣樣檢驗記錄.

3> 首件樣封樣記錄.

4> 常規抽檢記錄<每次>.

5> 產品出廠前檢驗記錄.

質量檢驗記錄必須由雙方簽字後存檔,作為質量認可的依據.所以跟單員必須每次都填寫詳細而完整的質量檢驗記錄.

  六、 產品檢驗流程

質檢使產品的質量增添了安全因素,維護了公司的形象,幫助減少了貿易風險。質檢可在生產過程中的個階段進行,並確保在生產過程中發現產品的諸多缺陷,徹底的質檢行為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我們的產品被退貨、索賠的風險。

因此,建立一個規範、完善的檢驗流程並以此為目標、徹底落實是品質管理行之有效的方式。

1) 按排生產單位召開產前會議:

在開始生產前,品質部必須匯同技術部、生產部對每款產品召開產前生產技術質量交底會議〈以下簡稱產前會〉。所有生產前後參與該款式的人員均需要參加,產前會非常重要,這將有利於明確每款產品的工藝技術要求、質量管理要點、生產期的按排。重點指出在生產過程中容易出現的質量隱患和技術要點,提出必要的防止措施,以確保生產的服裝質量相對穩定,儘量避免在生產過程中出現質量問題,品質管理主要是以預防、控制為主,而不是靠後期檢驗;所以產前會議相當重要,任何人都無權省略這一環節;對因故無法參加的人員,品質部經理必須親自指定人員對其單獨培訓,並提供詳細的書面資料。

2) 產前樣封樣:

產前樣的目得是為了檢查班組長對該產品的工藝和技術要求的理解程度,檢驗產前會中所要求的問題在生產中一線管理人員的具體落實情況。

3) 首件樣封樣:

目的是為了檢查操作工人對每道產品的理解和對工藝要求的掌握程度,同時對每款大貨首件樣的工藝、做工、尺寸、規格、款式、顏色等進行全面細緻的檢驗,並對發現的問題出具檢驗報告及整改意見;確保大貨生產的順利進行。

4) 產前試裁:

產前試裁的目得是為了進一步確保大貨的質量,通過對小批量試裁產品的試生產,可及時發現並改進在大貨生產中可能出現的一系列問題,確保批量生產的質量。

5) 大貨常規檢驗:

常規檢驗涉及到從面料到大貨出貨的整個產品物流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和檢驗。具體參見〈質量控制與檢驗〉

6) 最終檢驗:

當產品準備完畢,包裝好並準備裝箱,質檢員利用隨機取樣技巧檢查完成貨物的數量、工藝、功能、顏色、尺寸規格和包裝細節,以核實是否符合訂單條款的規定,並做出相應的結論。

7) 裝貨監督:

核對產品的款號款式是否相符,數量是否正確,包裝是否正確完整。

  六、 質量控制

服裝的質量控制和服裝的質量檢驗是抓好質量的二個方面.

質量控制:主要是指在產品形成過程中要求嚴格地按照技術標準和工藝要求加以質量控制,不使其產生質量疵病,這是一種以預防為主的管理方式,它使與產品有關的全過程始終處於受控狀態,以預防為主,不使產品質量產生問題,或者出現了問題也能在生產過程中得以糾正,不使其產生不良的後果,這是品質管理人員真正要做的工作;

質量檢驗:是對客觀已經存在質量缺陷的產品用標準來檢查、區分不合格產品,不允許其進入合格產品內.是品質管理人員用來彌補質量問題的方式.

服裝生產中由於裁片質量問題引起的質量糾紛時有發生,為此嚴格控制裁片的質量是非常重要的,裁剪不同於縫紉,裁壞了很難修正,甚至根本無法修正,所以裁片的質量控制必須從第一道工序抓起.

1) 準備工作

檢查面料驗收和測試報告.

核對生產通知單上的款式、款號、訂單號、客戶、規格搭配、數量等。

向倉庫領用面料,並按色相分門幅。

向版房領用樣板,檢查塊數、款式是否相符,檢查樣片中的絲褸是否標準。

掌握裁片質量標準,瞭解各部位的絲褸允許偏斜程度,明確劃樣要求,《如單片、和合、一順、對格、對條、對花等》認定正反面,明確用料。

  制訂本批產品規格顏色數量的裁剪搭配單。

2) 劃樣質量檢查

線條清晰,不能時斷時續模糊不清;

劃樣準確,不能歪斜或劃大劃小;

合理套排,必須根據大貨面料的實際情況避色差;

刀眼標記,定位標記、正確無遺漏;

絲褸正確,裁片方向正確,對格對條對花正確。

3) 鋪料質量檢查

鋪料需做到四齊:1.起手鋪齊. 2.單邊布邊整齊. 3.接頭配齊. 4.落手剪齊;

鋪料長度準確,層數準確,厚度適中<高度為2-5CM>,鋪料平整,絲縷順直

注意面料的緯斜程度,不合標準的必須向面料檢驗員反映,得到書面認可後方可鋪料.

4) 開刀質量檢查

刀路清晰,四周順直圓順無缺口鋸齒狀,無偏刀現象;

裁片精確,刀眼、鑽眼、定位標記位置正確無偏差,深度適中。

對弧形部位《如袖籠、袖山、後浪等部位》及較長的部位,必須分二次從兩邊向中間裁剪;

5) 裁片的質量檢驗

驗片內容:

裁片的對位刀眼、鑽眼等標記是否準確;

裁片的規格、各曲線的弧度、彎勢是否與樣板相符;

裁片的面料疵點、色差、緯斜程度等是否符合規定,編號是否有錯編、漏編;

驗片方法:用樣板校對其規格、形狀是否正確;

第一層與最後一層相比較,形狀是否正確;

對摺方法檢查應對稱部位是否對稱;

層翻閱檢查、目測各部位疵點、色差、緯斜、色條、橫檔、斑漬、破損、邊疵、輾光皺織疵是否符

標準,核對上下層編號是否正確;

驗片的依據:

以版房的樣板、商檢、客檢規定的部位疵點允許規定;

  二>縫紉質量控制

縫紉車間是服裝生產的主要過程,絕大多數的質量問題都在這一過程中產生,鑑於服裝生產是有若干道工序所組成的有機結合體,所以縫紉車間的質量控制應把重點放在對各道工序的質量控制上,具體要求如下:

1) 工藝要求的傳達,要使生產一線的管理人員和工人完全領會工藝要求和質量要求.

2) 合理地運用縫紉工具及輔助工具,從而提高產品質量和工作效益;

3) 在規格尺寸、及工藝的檢驗上,要求組檢、分廠質量總監、跟單員對每款每床次的產品,必須及時進行測量洗前、洗後尺寸,對不符規格尺寸及工藝要求的,及時分析原因及時處理;問題嚴重的需及時向品質部經理、技術部經理及版房主管彙報,制定出果斷的合理的處理方案,對特別嚴重的問題,直至採取停產整改,這一點相當重要。

4) 統一操作技術規範,在生產製造過程中,不規範的操作手勢以及不適當地安放衣片和部件,都有可能產生質量事故,品質管理人員應及時加以指正,以免發生質量問題;

5) 嚴格控制每道工序的質量,車間質量總監要加強對生產線各工序的巡迴檢查,做好生產板的封樣以及首件板的

批板工作,同時對半成品作定期、不定期的抽查,做好成品漏檢率的抽檢,並認真做好統計記錄。

6) 控制各工序質量的返修率,車間檢驗人員在檢查過程中對發現的質量疵病必須查明原因及時處理,返修率高而又不能及時改進者或尚未查明原因的質量問題,必須採取有力的措施,強制生產單位停產整改,強制停產整改是品質部的強制性命令,任何人任何部門都必須無條件配合,對不服從命令的,品質部有權越級向總經理直接彙報。強制性停產整改必須用書面形式通知生產部、技術部、生產單位直接領導,並雙方簽字確認。

三>後道質量控制

1) 鎖釘:

a) 釦子的規格、品質、顏色是否正確;

b) 鎖眼的針距、釘釦的針數是否符合要求;

c) 鎖眼的整潔、圓順、位置及漏鎖情況,線色。

d) 釘釦的牢度、吻合度及漏釘情況。

2) 整燙:

a) 及時瞭解整燙要求;

b) 無水漬、極光、汙跡、燙壞現象,保持成品整潔;

c) 嚴格控制規格尺寸,核查商標是否漏釘,錯釘;

d) 及時指出其它工序的質量問題,做到不合格的產品不整燙。

  七、 六道檢驗把關制度

嚴格六道檢驗把關制度是服裝生產長期實踐總結,不必可少的質量控制手段之一;六道檢驗把關制度從原輔料開始到產品出廠告終,實行全過程的檢驗把關,而不是全部精力都放在最終檢驗上,它屬於一種嚴格的質量控制手段,其主要內容如下:

第一關.不合格的原輔料不進倉.

對原輔材料的質量進廠控制,設專職人員進行數量和質量上的驗收,在檢視原輔料數量的同時,要檢驗原輔材料的顏色、門幅、色差、色檔、緯斜、疵點等是否合格,對不合格的面輔料及時同生產廠家及相關業務員聯絡進行退貨處理,以確保採用合格的原輔料,把好產品質量第一關。

第二關、不合格的面料不開裁

裁剪車間在領料後,首先要了解面料測試檢驗記錄,根據檢驗記錄上指出的實際問題〈色差、色檔、疵點、緯斜、汙跡等〉進行排料;如有質量問題的面料應立即停止攤料,及時同生產部業務部聯絡,以明職責;這樣有利於確保裁片的質量;如在縫紉車間發現面料質量問題,裁剪車間應負大部分責任。

第三關、不合格的裁片不發料

裁剪車間設專職檢驗員,對每一道工序的工作質量進行檢驗,嚴格把關,確保以合格的裁片交給縫紉車間生產,裁剪過程中主要要把好三個環節:1〉劃樣:劃樣後需進行檢驗、核對後準確無誤的才能攤料,劃樣要根據版房的要求進行,做到劃樣正確、料緊密、做到十二個查:查劃樣塊數;查劃樣規格;查劃樣絲褸;查組合部件色差;查劃樣線條是否清晰;查套排是否合理;查倒順毛是否一致;查倒順花是否合理;查對格對條是否標準;查對花是否符合要求;查面料是否充分利用;查刀眼、鑽眼是否正確。2>攤料:攤料後需由裁剪組長檢查同意後方可裁剪,攤料必須是已經檢驗合格的有面料檢驗員的書面報告的面料,否則出現面料質量問題由裁剪車間負全部責任;攤料前必須分色、分門幅,攤料要符合平服、整齊、鬆緊合適的才能裁剪。3>驗片:具體按前面質量要求.

第四關、不合格的產品不流入下道工序

品質部需派專人<分廠質量總監>對縫紉車間的在製品進行巡迴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使質量問題消滅在流水線中;並且督促生產班組對所有在製品進行自查、互查、倒查、專查,以預防為主,使質量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

自查:由操作工按工藝規定對本人操作的在製品進行自查,確保不合格的在製品不往下流;

互查:同工序的個人之間,同產品的班組之間,在品質部的組織下,定期對口互查,對查出的質量問題作好書面記錄,作為對班組質量考核的依據。

倒查:由下一道工序對上一道工序的質量進行檢查,發現不符合質量要求的則應退回上一道工序返修,若對上一道工序的質量問題視而不見者,由下一道工序的操作者承擔責任。

1) 專查:每一班組設組檢一名,對所領裁片進行查驗,在生產過程中,對小組流水線上的成品、半成品進行件檢,在規格尺寸、及工藝的檢驗上,要求組檢、分廠質量總監、跟單員對每款每床次的產品,必須及時進行測量洗前、洗後尺寸,對不符規格尺寸及工藝要求的,及時分析原因及時處理;問題嚴重的需及時向品質部經理、技術部經理及版房主管彙報,制定出果斷的合理的處理方案,對特別嚴重的問題,直至停產整改;品控人員在品質要嚴格把關,符合工藝、規格和質量要求的半成品方可流入下道工序,符合要求的成品方可交總檢室;每廠由品質部按排專職質量總檢一名,對生產班組及外發單位交入的成品進行抽查,抽查標準可按AQL2。5的標準,並用書面形式作出質量記錄及漏檢記錄,作為班級及車間管理人員質量考核的依據。

第五關、不合格的成品不包裝

車間檢驗員對產品按程式進行全面檢查,做到不讓一件廢次品流入包裝車間,總檢或檢驗組長要對每個環節

檢驗過的產品進行復查,如發現質量問題必須退回返修,而且需做好記錄。

第六關、不合格的產品不出廠

產品包裝成箱後,由品質部經理或派專人對每批產品開箱自檢,抽查依據參見AQL2。5的標準,符合要求的方可報商檢或客檢,產品出廠前自查需有書面記錄,並且要有明確的結論。

  九、質量問題的處理

存在質量問題的產品,根據品質問題的嚴重性、交貨期的緩急,並結合參考業務流程中其他因素,綜合評判,決定處理方式。不符合品質要求的貨物,處理的原則依次如下:

a) 品質管理人員對在生產過程中查出的質量問題,必須採取合理的措施督促生產單位及時改正,同時對前一次發現的問題進行跟蹤處理,直至完全解決為止,未徹底解決的,視為管理不力;對自己無法解決的或生產單位不配合工作的,及時上報品質部經理共同處理;

b) 因內在品質差,經抽檢或件檢不合格的產品,因本身已經無法回修或因貨期等因素而無法回修的產品,需由生產單位主要責任人簽字確認,以明確責任。

c) 如內在品質合格,但在某一工序上不合格的產品<包括線毛未修乾淨>,如時間允許則要求退回生產單位近工;否則品質部須及時通知生產部由我司安排人員返工,但需在返工前書面通知外發加工單位,確認需承擔的相應費用;

d) 較輕的品質問題,原則上有我司負責回修;

無論出現何種型別的品質問題,均應及時出具《驗貨報告單》,要求生產單位及時整改。出現嚴重質量問題的生產單位,品質部還應當實地評估生產單位整體品質狀況,對其生產、管理體制各個環節提出合理化建議,積極參與工廠的質量改進。如果生產單位品質在整改後仍然不能達到我司要求,質檢部可以向公司提出取消此生產單位生產該產品的建議。

如客戶最終查貨產生①退貨(重新生產)、②返工、③打折 這三項處理,最終結論需錄入《年度質檢彙總表》,以備查。

  十、部門溝通及協調

e) 品質部與生產單位之間

品質部作為一個獨立部門,擔當著公司與生產單位之間協調和聯絡的管道,我們應當通過有效的溝通,清楚、

具體、實事求是地向生產單位傳達公司有關訂單、品質方面的要求,或同樣地向公司反饋從供應商獲得的資訊。對待生產單位保持友善良好的態度。

f) 部門與部門之間

品質部與技術部、生產部的良好協調是質檢工作順利開展的基礎之一,在日常工作中積極進行跨部門溝通,對質量問題要求客觀、實事求是地轉達。

g) 部門內部溝通

有效的內部溝通性可以改善工作效率。部門內可採取每週一上午定期會議或每月二次不定期討論會,以達到同事之間合作團結、互幫互助、互相學習,分享資訊資源的目的,以提升部門的團隊精神。以上會議必須有會議記錄,並上報總廠廠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