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技能>茶藝>

北港毛尖如何沖泡-北港毛尖飲茶禁忌

茶藝 閱讀(4.26K)

北港毛尖外形芽壯葉肥,毫尖顯露,呈金黃色;內質香氣清高,湯色橙黃,滋味醇厚,葉底肥嫩黃似朵。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北港毛尖的沖泡方法與飲茶禁忌,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北港毛尖如何沖泡-北港毛尖飲茶禁忌

  北港毛尖的衝飲茶禁忌

  喝頭遍茶

有的人泡茶會將頭遍的水濾掉、喝第二道,這是懂喝茶的做法。茶葉在栽培與加工過程中可能會受到農藥等有害物的汙染,表面會有一定殘留,所以頭遍的水作為洗滌之用最好棄之不喝。

  空腹或飯前喝茶

空腹喝茶對胃的傷害非常大,可使茶葉中的不良成分大量入血,引發頭暈、心慌、手腳無力等症狀。喝茶時若能搭配一些小點心對腸胃很好。同樣的,飯前半小時也不宜喝茶。

  飯後立即喝茶

飯後立即喝茶,茶葉中的鞣酸會與食物中的鐵元素髮生反應,生成難以溶解的'新物質,長期可能引起人體缺鐵性貧血。所以喝茶最好是在吃完飯半個小時以後。

  發燒喝茶

茶葉中含有的茶鹼有升高體溫的作用,發燒喝茶無異於“火上澆油”。

  潰瘍喝茶

茶葉中含有的咖啡因會促進胃酸分泌,升高胃酸濃度,引發潰瘍甚至穿孔。所以潰瘍病人不宜喝茶。

  睡前喝茶

如果晚上喝茶離睡覺時間太短的話,容易影響睡眠。

  婦女經期,孕期喝茶

會影響內分泌,對喝茶的婦女胎兒造成不好的影響。

  喝很濃的茶

茶湯濃度太高,刺激性過大,加重內臟器官的負擔並且擾亂內分泌。

  北港毛尖的沖沖泡準備

鐵製火爐一具,銅質燒壺一把,長方形紫檀木茶盤一個,長方形木製托盤一個,青瓷茶碗若干個(可用三才蓋碗杯),陶質茶罐一個,檀木茶道具一套,茶色茶巾一條,清花茶荷一個,彩瓷花瓶一個、梔子花一枝,香爐一個,香三支,北港毛尖茶若干克。

  北港毛尖的沖沖泡方法

  第一道:煮水——邕湖荷露煮含膏

茶者在沏茶前,首先擇具備器、掛畫、插花、奏樂、焚香靜氣,神入茶徑,然後開始生火煮水。“水為茶之母,茶為水之魂”。烹茶鑑水,乃中國茶道之特色。古人把宜茶之水分為天水、地水,天水即雨、雪、霜、露、雹;地水乃泉、江、河、湖、井。更有趣者,如掃梅花雪、聚臘月霜,集荷葉露,解嚴冬冰,借清純之水,發茶人清幽之思。今天我們所烹之水乃北港邕湖荷花晨露,有詩為證:輕紗薄霧鎖池塘,滴滴水晶吻異香。集得青荷冰露潔,含膏共煮洗俗腸。

  第二道:滌器——青瓷茶碗嶽州窯

嶽州乃岳陽之古稱:唐代不僅有邕湖含膏之名茶,嶽州茶具也享有盛名。嶽州窯乃全國六大名窯之一,陸羽茶經:四之器》中載:“碗,越州上,鼎州、婺州次,嶽州上,壽州、洪州次,越州瓷、嶽瓷皆青,青則益茶。”還載有品茶用具二十四件,並提出:“城邑之中,王公之門,二十四器缺一,則茶廢矣。”今天我們使用的泡茶之器,乃嶽州窯所產的青瓷茶碗,正是名茶用名器,相得益彰。

  第三道:賞茶——茶伴公主入青藏

唐代邕湖茶,不僅深受宮庭廷青睞,併為漢藏文化交流之媒介。當年文成公主出嫁西藏,所帶物品中的茶葉,就有岳陽名茶——邕湖含膏。並把飲茶習俗傳到西藏,茶與佛教融合,佈道弘法,形成了西藏喇嘛寺中空前規模的茶之盛會。北港毛尖,芽壯葉肥,毫尖顯露,色呈金黃,我們將茶葉給客人一一觀賞,恰似茶伴公主入青藏。

  第四道:投茶——燕飛尋常百姓家

北港毛尖,昔為皇宮貢品,今為百姓共享。投茶入杯時,茶芽紛紛飄落,恰似紫燕紛飛,正是: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第五道:洗茶——橫空一鶴排雲上

洗茶時:眼觀流水,心注於茶,人茶合一,茶心共洗。茶塵滌盡,心煩同失。茶芽舒捲,心襟同闊。杯上白鶴,心與共翔。頃刻大有唐代詩人劉禹錫《秋詞》一詩共感:自古逢秋悲寂寞,我言秋日勝春朝。橫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宵。

  第六道:泡茶——水潤北港瑞草黃

茶以名山秀水為宅,鐘山川之靈秀,以清風明月為伴,得天地之精和,以人類為友,得人之靈性,天、地、人三才共同化育出茶之精華,可謂仙草瓊漿。北港毛尖,宜用90℃沸水沖泡。泡茶時,水入茶碗,芽葉舒捲,黃湯四溢,正是水潤北港瑞草黃。

  第七道:敬茶——邕湖含膏惟上貢

茶湯泡好後,將茶一一敬奉給客人,各位將一覽名茶風雅,一飽皇家口福。有唐代詩僧齊已《謝人惠邕湖茶》一詩為證:邕湖惟上貢,何以惠尋常。還是詩心苦,堪消蠟面香。碾聲通一室,烹色帶殘陽。若有新春者,西來信勿忘。

  第八道:聞香——亦有靈源一派香

北港毛尖產地,茶園地勢平坦,水陸交錯,土質肥沃,酸度適宜,正是宜茶之地。其茶香氣清高,有宋代大儒朱熹《詠茶》 一詩為感:小小茶樹數千章,走寄萌芽初得嘗。雖無山頂煙崗潤,亦有靈源一派香。

  第九道:品茶——滌煩解渴心神悅

文成公主出嫁西藏想念家鄉,常要大唐使者帶去茶葉,並和松贊干布舉杯共飲。

《唐國史補》中載:“常魯公使西蕃,烹茶帳中,贊普問曰:‘此為何物?’魯公曰‘滌煩解渴,所謂茶也’。贊普曰:‘我此亦有’。遂命出之,以指曰……此邕湖者。”北港毛尖,滋味醇厚,品後神清氣爽,愁煩頓失。有朱熹《茶宴、論茗》一詩為感:茗飲淪甘寒,抖擻神氣增。頓生塵慮空,豁然悅心目。

  第十道:醉茶——夜歸踏碎滿街月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品茶之韻不在茶,在乎清雅之境。有道是:“有韻則雅,韻致清遠。”茶致數巡,身舒神悅,樂哉!悠哉!似醉非醉。至此,大有宋代詩人黃庭堅《一斛珠》一詞共感:香芽嫩茶清心骨,醉中襟量與天闊。夜闌似覺歸仙闕。走馬章臺,踏碎滿街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