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建築工程>物業管理師>

2016物業管理師綜合能力考點:人際關係

物業管理師 閱讀(1.48W)

 一、人際關係的涵義

2016物業管理師綜合能力考點:人際關係

人們在社會生活中從事各種各樣的活動,彼此間建立了各種各樣的關係,如生產關係以及建立在生產關係基礎之上並由生產關係決定其性質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和藝術等各方面的關係,這些關係之和,我們統稱為社會關係。

社會關係,歸根結底都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即人際關係。人際關係是社會關係的載體,各種社會關係只有通過複雜而又具體的人際關係才能形成並得到體現。

所謂人際關係,從實質上講即是人們在為滿足自己的各種需要而採取的自覺自主的活動過程中與他人形成的關係。

  二、人際關係的功能

(一)合力功能

由於人際關係的結構和人際關係的狀況不同,這裡就存在著三種可能:1+1=2,1+1>2,1+1<2。

在一個團體中,由於人們的結合方式和結合程度不同,一句話即團體內部的人際關係狀況不同,則團體的整體效應也就是組織的“合力”就完全不同。

 (二)互補功能

人際關係所體現出的互補功能是指在一個團體中,具有不同知識結構、不同性格和不同工作作風的成員有機地組合在一起,並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係,從而彌補各自的不足,以順利實現團體的目標。

 (三)激勵功能

人際關係所具有的激勵功能,是指在一個群體中,成員間通過相互瞭解、比較、刺激和影響而產生彼此互相鼓舞、互相激勵的作用,從而使群體中的成員能夠積極進取,提高生活、學習和工作的活力,達到提高質量、效率和效益的目的。

人際關係之所以具有激勵功能,是因為人際交往中存在著群體壓力、人際比較、競賽和競爭及情感激勵等相互激勵的因素。

  (四)溝通感情功能

人之所以有合群的需要,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人的感情需要交流溝通,需要宣洩,這樣,才能疏解生活和工作的壓力,維持身心的健康,感受生活、人生之美好。而且通過這樣一種情感的溝通交流,會加強人與人之間的感情,產生一種親密感,更加有利於在人際交往中發揮人際關係的合力、互補和激勵功能。

 (五)交流資訊功能

人際間的資訊交流永遠不能為其他傳媒手段所替代。因為,幾乎所有傳播的資訊首先都來源於人際的資訊交流,即人際的資訊交流具有其他手段和途徑所不能替代的特點,既資訊傳播的特定性、可信性和直接雙向性。

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愛。這一切的一切都是事出有因的。這個因,就是制約人際吸引和人際交往的種種因素,這些因素綜合起來形成了關於人際關係的客觀規律。

 三、影響人際吸引的主要因素

人際吸引是指在人際交往中個體主觀上體驗到的在空間和時間上對他人的依存情感。這種情感是一種個體對他人的積極感情,是個體對他人給予的正面評價傾向。人際吸引的主導心理因素是人的感情。人際吸引是一種特殊的人際影響,它的直接結果就是喜愛。影響人際吸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例如:個體外在方面的軀體的高低、胖瘦、服裝、儀表等因素;個體內在的涵養、氣質、性格、能力等因素;個體行為的特殊新奇、動作優美動人等因素;個體的社會地位、社會角色、社會關係等因素。具體說來有如下因素:

 (一)臨近因素

臨近因素是指空間距離對人際吸引產生的影響。臨近性吸引就是指空間距離的臨近性,使交往雙方容易接近,從而導致交往雙方的相互吸引。

臨近因素可以促進人際關係的建立和發展,但並不必然導致良好人際關係的建立和發展,只有交往後雙方互相產生了積極的印象,才有助於形成和諧、融洽的良好關係。

另外,臨近因素不僅對於人際關係的建立有著重要的影響,而且,對於人際關係的維持和發展同樣有著重要的影響。

空間距離對人際關係的影響在人際交往的整個過程中是始終存在的。

 (二)首次效應

也稱第一印象。當人們第一次進入一個新的環境、第一次和某個人接觸、第一次品嚐一種新的食品等,都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為一種心理定勢而難以改變,心理學稱這種現象為首次效應或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的好與壞對交往物件的選擇發揮著強烈的影響,甚至是決定性的作用。

這裡我們還需指出兩點。一是,人們往往以為第一印象僅對人際吸引產生影響,而對交往的深度不起任何作用,實際不然。二是第一印象從其本意上講是指人們從不相識到相識的第一次相遇而產生的第一印象,但我們也不能忽略在以後交往中的每一次相見同樣存在著一個“第一印象”。

 (三)相似性因素

相似性因素對人際吸引產生的影響,是指交往雙方多方面的相似性,使彼此在交往過程中,對交流的資訊有相似或相同的理解,有共同的情緒體驗,易產生心靈的共振,使彼此的思想、感情和行為得到相互強化,從而導致相互吸引。

淺層因素,如年齡、性別、職業、文化程度和興趣愛好等,對交往物件的選擇起作用。

深層因素,主要表現在政治理想、宗教信仰及社會態度和觀點上是否相似,不僅對交往物件的選擇起作用,更能對交往的深度產生影響。

 (四)互補性因素

互補性因素對人際吸引產生的影響,其直接含義是指當交往雙方的需要和需要的滿足途徑正好形成互補關係時所形成的互擇性吸引。

互補有兩大類:一類是需要互補,一類是作風和性格等方面的互補。

互補性吸引產生的原因正體現了人際關係的實質:人們進行交往的目的總是要尋找某種需要的滿足。在交往的過程中,如果能從對方那裡獲得需要的滿足,便會對對方產生親近的情感,從而與之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從這個意義上說,互補性吸引是人際吸引的實質所在,其他人際吸引,最終都是需要的互補。

 (五)移情效應

在心理學中把對特定物件的情感遷移到與物件相關的人或事物上的現象稱為“移情效應”。

如果一個人有某種特殊愛好,而且這種愛好已成為他生活中的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那麼,與他有相同愛好的人會對他具有很強的吸引力,通過交往,往往會成為他的朋友。因此,在交往中,從談論別人感興趣的話題開始,會使交談容易進行。如果你們有共同的愛好,那麼通過共同的活動,有助於你們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六)互動頻率因素

互動頻率指的是單位時間內交往的次數,如1年、1月、1日。因此,互動頻率對人際吸引的影響也就是人們彼此間交往的次數對人際吸引產生的影響。

所以,人們在交往中一般願意選擇那些自己熟悉的人作為自己的交往物件。

交往,是人有意識、有目的的社會行為,因此,歸根結底,人際關係的狀況與人們彼此間互動的疏密程度密切相關,人際吸引的程度與人際關係的程度與互動頻率成正比。

 (七)代價—酬賞理論

在交往過程中,如果交往的雙方在付出一定的“代價”後,都能獲得相應的“酬賞”,則交往的雙方之間就存在著一定的吸引力,使得交往能夠進行下去,否則,交往則可能中止。

交往是滿足人們需要的途徑。“代價—酬賞”理論認為:人們為進行交往必定會付出一定的“代價”,如時間、資訊、感情,直至實物、金錢等,因而必定期望能從對方獲得相應的“酬賞”,如資訊的反饋和新的資訊、理解、態度的轉變、感情的增加、雙方人際關係的發展等。

這一交往理論要求我們在交往時,不能只考慮滿足自我的需要,以自我滿足為中心,而對交往物件漠不關心,忽視對方同樣有著需要滿足的需要。

 (八)情感的相悅性

亦稱相互性原則。情感相悅性是人際交往中產生的一種意識傾向性,即喜歡那些喜歡自己的人,而不喜歡那些不喜歡自己的人。當交往的一方對另一方表現出喜歡的傾向性,則會吸引另一方與之交往。

這一理論要求我們在交往的過程中,不能帶著一種排斥甚至是厭惡對方的心理去交往,而應帶著一種接納、同情和“愛”的情感與對方交往。

 (九)個性因素

現實中人際關係是人們交往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個性品質互動的結果,優良的個性品質會導致人際吸引,有利於建立融洽的人際關係。

個性品質包括人的外表、人格品質和能力等方面。在現實的人際交往中,人們總是喜歡那些具有優秀品質的人。

可以說,人格品質是人際吸引的真正基礎和內在依據。

以上是影響人際吸引因素中的九個方面的因素。我們同時也要清醒地認識到,人際吸引是一個複雜的交際心理現象,在上述因素對人們發生作用時,還會受到具體的交往情境以及交往者雙方主觀認知的影響。

四、影響人際交往的因素

人際交往是建立人際關係的途徑,是人與人之間溝通訊息、交流思想感情,進而發生共鳴或衝突行為的過程。具體講交往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藉助於語言符號(語言文字)和非語言符號(目光、姿勢、聲調、面部表情和動作等)系統,進行溝通、理解和產生相應行為的過程。

交往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大體上可以分為三個層次:第一步是進行資訊的溝通,即藉助於交往雙方都能理解的符號系統互通情況。第二步是社會知覺與歸因層次。社會知覺是交往雙方根據對方提供的資訊而產生的,就是對人的知覺,也就是對交往物件的認識與瞭解。歸因是指通過交往物件的言語舉止而對其心理活動以及產生這種心理活動原因的一種推斷,這種推斷帶有感情色彩,形成對交往物件的初步印象,是喜歡、同情或是厭惡等等。在以上層次的基礎上達到第三步,即形成互動或拒絕互動。互動的主要形式有兩種:合作性的互動,如適應、模仿、互助、同化等;排斥性的互動,如競爭、衝突等。互動是一種產生了共鳴行為的交往,即交往雙方的.所作所為都在對方的心理上及行為上得到了“共振”。如果交往的結果是互相厭惡或一方厭惡另一方,則不能形成互動,甚至形成衝突。

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存在著制約和影響人際交往的一些障礙性因素。

  (一)資訊溝通層次

在資訊溝通上主要存在著語義障礙。

溝通過程中的最基本活動是言語活動。不善言詞、反應呆板,會成為交往的障礙。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由於民族、地域、專業、文化背景、生活習慣以及性格、情緒、態度等方面的差異,往往會形成語言障礙,使人們之間的語言溝通產生了困難。由於文化程度的差距同樣會產生語義障礙。

因此,如果要提高我們自身的交往能力,首先就必須提高我們的言語能力,包括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同時還要提高我們自身的言語溝通素質,根據交往物件的具體情況來選取我們資訊傳送的形式和內容,即“見什麼人說什麼話”,主動減少溝通中的誤解和障礙,增強我們適應交往物件、理解交往物件的能力。

(二)社會知覺和歸因層次

在社會知覺和歸因層次上,可能會出現刻板印象、先入印象、成見效應、暈輪效應和近因效應。

  1.刻板印象

所謂刻板印象,是指人們對某類事物或人物所持有的共同的、固定的、籠統的看法和印象。作為一種心理定勢,“刻板”是其根本特點。刻板就是呆板而沒有變通。刻板印象就是對事物或人物的呆板而沒有變通的印象。刻板印象的表現是多種多樣的。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總是根據地域、職業、人格型別、角色等把人分成若干類,並對每一類的人形成一種概括而固定的看法,作為判斷和評價一個人的依據,這就是社會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的消極作用在於它使人們的認識僵化,容易造成先入為主的觀念,使人們好像戴上了有色眼睛,阻礙人們開拓視野,接受新事物,在交往中容易妨礙交往雙方的正常認識。

2.先入印象

在交往雙方接觸之前,相互之間或一方對另一方已經通過某種渠道掌握了一些資訊,並據此形成了某種印象,這就是所謂先入印象。

先入印象並不是通過對我們與交往物件的直接交往而獲得的資訊經過加工形成的印象,而是對通過間接渠道獲得的資訊經過處理形成的印象。

 3.成見效應

第一印象會給人形成一種特殊的心理定勢和情緒定勢,由此而把一些交往物件尚未顯露出來,或者未曾瞭解的一些個人品質主動地歸屬於他,而不管這個人是否真的具有這些品質,這就是所謂成見效應。也就是說,由於第一印象是人們在第一次交往過程中形成的,因而這種印象特別深刻,並形成一種“成見”,以後要改變這種印象往往不太容易。

  4.暈輪效應

暈輪效應,也稱光環效應。指人們在認識過程中,在認識邏輯上常出現的一種偏差,即由知覺物件所具有的某種特徵推及物件的總體特徵,從而產生美化或醜化物件的印象。

社會學家藉助暈輪現象來說明人際交往中,在人身上表現出的某一個方面的特性掩蓋了真相,從而給社會知覺和歸因造成障礙。暈輪效應最明顯的表現之一就是以貌取人。

光環效應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主觀臆測,因而不可避免地會造成“以偏概全”的錯誤。

 5.近因效應

人際交往中,相互的瞭解往往是最近的印象最深,最近發現的情況佔優勢,從而掩蓋了對交往物件的長期的、一貫的瞭解,這就叫近因效應。

因此,如果不能辨證地、歷史地看待我們的知覺物件,往往容易受近因效應的左右,導致人際交往中認知的偏差和失誤。

 (三)互動層次

在互動層次上容易出現的主要是自我意識障礙。

每個人的自我意識不一定都是正確的,有的人過高地看待自己,因而狂妄自大,這是自傲心理的表現。而有的人過低地看待自己,形成自卑的心理,這些都妨礙了人們的正常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