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作文>

怎樣提高國小生語文作文水平

作文 閱讀(2.92W)

一、激發興趣,調動情感,讓學生樂於表達

怎樣提高國小生語文作文水平

國小作文教學的首要任務是採用“寓教於樂”的方法,使國小生樹立作文信心,打破作文恐懼感,讓國小生在學習的樂趣中自然地接觸作文,學習作文。激發學生寫作興趣,方法有很多。一是故事激趣。即通過給學生講述古今中外著名作家刻苦寫作的故事,激發起學生從小立大志,追求崇高理想的蓬勃熱情;二是鼓勵激趣。即鼓勵學生大膽地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老師對國小生作文的批語要富有激勵性、啟發性,讓學生把寫作當成一種樂趣,達到愛寫、樂寫、善寫的理想境界;三是榜樣激趣。

即通過舉辦優秀作文園地,評獎優秀作文,評選優秀小作家等形式,讓學生破除優秀作文高不可攀的神祕感,確立好作文就在你我之間的親近感。創設情境也是激發兒童情感的“金鑰匙”。如,指導學生看一幅校園的全景圖,想象校園中的景物有生命,會說話,把他們當作人,用擬人的方法寫景物。這樣學生融入饒有興趣的情境,揚童趣,寫童心,也能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二、重體驗和積累,讓學生易於動筆

豐富多彩的學習生活,本身就蘊藏著豐富的寫作源泉,學生在實踐中有了體驗,自會寫出讓人驚喜萬分的文章來。作文的慾望和激情來自於生活的實踐,充實的生活積累和體驗是學生作文的源泉。我指導學生作文十分注意引導學生接觸自然,接觸社會,留心觀察日常生活中的事物,養成觀察和思考的習慣,時時處處做生活的有心人。在日常生活的實踐中有所見、有所聞、有所想,從日常生活、社會生活的土壤中吸取豐富的寫作源泉。

我們所生活的家庭、社會、學校,每天都發生著許許多多的事。我採用指導學生寫日記的形式,及時感悟,記錄日常生活中的這些人和事。比如,一次難忘的班委競選、別開生面的變廢為寶製作比賽、“紅領巾”跳蚤市場上第一次當小販、星期日在父母的陪同下去書店學習、為受傷的小鳥包紮傷口、教師節為敬愛的老師獻一份禮物等等,這些日常生活中的事,似大似小,似淺似深,我都讓學生以日記的形式真實地記錄下來,讓他們在實踐中加強體驗,感悟人物的心靈,謳歌人物的真善美。這樣,一天記錄一件事,一年就是幾百件事。學生的寫作素材自然也就有了豐厚的積澱,寫起作文來也就水到渠成,信手拈來,全不費工夫。

我們還要重視學科間的互動,把寫作教學滲透到各學科之中。一節精彩的自然實驗課,一次激烈的拔河比賽,一堂難忘的手工勞動課,一段刻骨銘心的舞蹈音樂欣賞,無不是寫作的好題材。語文老師要善於與各學科老師協調,讓學生在學習各科知識的同時,得到寫作訓練。“大語文”告訴我們:處處是作文,時時是作文,事事是作文。

三、鼓勵想象,激發思維,讓學生敢於創作

“想象是踏天磨刀割紫雲”的翅膀,想象也是孩子的天性,如何利用孩子的想象力是新課標下作文教學成功與否的關鍵。我認為首先要有開放的命題觀,好的作文命題就如電光火石,一眼看去就會碰出思維的火花,好的命題也是一個自由的空間,能幫助學生跳進另一個作文的境界。我曾經把新概念作文的命題和文字引進我的課堂,學生作文的結果是令我意外的,潛藏在學生內心深處的創造力是不可小看的,彷彿火山下奔騰的熔岩,一旦找到一個突破口,就會噴薄而出。而命題,正是這個關鍵的突破口。

其次是積累文學語言,豐富感性經驗,注重人文內涵。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欣賞文學作品過程本身就是一次想象和再創造的過程。作品閱讀廣泛了,人的情感也隨之豐富,形象思維的能力也能得到潛移默化的培養。

四、注重合作,提高學生的作文的質量

合作,包括寫作前的合作和寫作後的合作。每個人獨立完成一篇作文,這在傳統的作文教學中是天經地義的,而且不容學生越雷池半步,在新課標下的作文訓練中應大膽突破這一框框。寫作時,特別是寫學生不太熟悉的題材時,教師可增加學生同伴交流的時間、空間,允許竊竊私語,允許尋求教師、同學的幫助。有些文題或故事,需要佔有蒐集較大量的材料,教師可組織小組完成。比如寫環保、資訊方面題材的。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通過合作的方式來完成。

寫作後的合作體現在學生間互評作文,學生間可以互調對方的習作,根據習作要求進行評改,大到謀篇佈局,小到一個詞語,一個標點符號的運用,都可以直接在習作上修改或寫出修改意見。事實證明,學生評改他人的習作有一種強烈的責任心,能竭盡全力,反覆推敲,認真負責地指出不足,同時,學生互評互改,擴大交流範圍,同學間互相啟發,取長補短,有利於提高學生評改的能力和寫作能力。

五、注重評優激勵,激發學生寫作的積極性

“評優法”的實質就是激勵,就作文教學而言,激勵應貫穿在習作教學的各個環節之中,而在作文的批改和講評環節尤其是需要激勵,通過高分,給予鼓勵性評語,提供“發表”等激勵形式,讓學生樹立“我能寫”、“我寫好”的自信心。對那些問題比比皆是的“劣作”,教師也應心平氣和的幫助學生分析,用平等商量的語氣,提出修改意見,雖然文章缺點很多,但教師不能全盤否定,而應該挖掘其“閃光點”,讓學生明白自己的作文有不少缺點,但並非一無是處,只要不斷努力、認真去寫,就會有進步,這樣來增強他們的信心,讓他們感受到寫作的喜樂和寫作積極性。

如何提高國小生一年級語文作文

(一)、加強語言訓練

兒童在6~8歲時,是發展語言和思維的黃金時期,剛入學的兒童對身邊的事情有了初步的認識,已具備了把所見所感用語言表達出來的能力,但必須設法讓農村國小生順利地邁過學習普通話這個坎。我把握住學生語言思維發展的.最佳期,針對農村學生剛起步學習普通話的實際,創設多種說話情境,如:講故事、講笑話、說新聞……以消除學生害羞心理,鼓勵學生開口說話。

讀說寫結合,寫作從一年級開始,閱讀、說話和作文同時起步。一年級從仿說句子開始,到寫一句話:再逐步過渡到寫一段話,可以先用拼音或拼音夾漢字來寫。二年級開始學習寫短文,逐步從漢字夾拼音過渡到用漢字寫。三年級以後進行習作訓練,逐步提高表達能力。

(二)、夯實閱讀基礎

1、注重課堂閱讀教學,滲透方法指導。閱讀是作文的基礎,作文又是閱讀的結晶。在閱讀教學中,我們要有意識地滲透一些學習方法。如在學習了《自己做》一課後,鼓勵學生說說自己在家幹過什麼,你還能幹什麼,再仿照課文的樣子寫下來,可以用“漢字加拼音”來寫。如在學習《一隻小蜻蜓》等課文後,用通俗的語言告訴學生,把這些小故事或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做過的事物用文字寫下來,鼓勵學生大膽嘗試,把自己身邊的小故事告訴大家然後寫下來。學生只要寫出來就要設法找出其優點進行表揚。在學習《猴子撈月亮》一文後教給學生“文題概括主要內容”的命題方法;學習《雷雨》後,教給學生“文題點明所寫景物”的命題方法。同時在大量的閱讀教學中,讓學生通過對課文的理解,從中學會大量的遣詞造句、佈局謀篇等方面的知識,指導他們運用所學會方法來進行寫作。

2、加強課外閱讀。精心組織活動。濃厚的課外閱讀興趣,不僅能開拓學生視野,還能提高閱讀和寫作能力。對於低年級學生更要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要為學生選好讀物。低年級學生從一開學就應為他們設立圖書角,介紹好的圖書給他們看,可以讓他們看一些圖文並茂的兒歌、童話故事;學完拼音後,給他們介紹帶有拼音的圖書,要求邊看圖邊讀拼音和漢字;學生學完課文後,要求向家人介紹或講述課文內容;開展各種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讓學生從中體會到閱讀的樂趣。

(三)、注重平時積累

1、根據課文內容來積累。“重視文字”是新課標的要求,而且很多課文的思考練習中都出現“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摘抄好詞、佳句”這樣的練習,讓學生在背誦時感受語言文字的優美,在摘抄中積累材料。如果學生能掌握一些好詞佳句,這就為寫作做好了鋪墊,能夠讓他們有詞可用、有話可說。比如,在教完《頤和園》這課後,就可讓學生仿寫熟悉的景物。

2、通過寫日記來積累。堅持寫日記是積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練筆的最佳途徑,由於日記可記的內容很廣,可寫聽到的、看到的,也可寫想到的,自己的喜怒哀樂、所思所想,都可盡情地表達。

(四)、聯絡課文內容進行延伸訓練

除了加大力度訓練學生觀察生活的能力外,還要注意引導學生聯絡所學的課文內容進行作文訓練。如:要求學生堅持寫日記。可是,如何使學生寫的日記更有內容呢?教師可以提示:結合所學課文內容用日記形式寫讀後感。如學習了課文《三味書屋》,要求學生對魯訊先生刻“早”字的理解和看法,結合自己的實際,談體會;學了《爸爸和書》一文,談自己對書的認識……用這樣的方法,讓學生通過學習,對課文有了一定的理解,再加上寫讀後感,不僅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而且加大了寫作訓練的密度,從中提高了寫作能力。又如學習了《雷雨》一課後,設計一堂口語交際課,讓學生說說自己經歷過的“雷雨”,學生覺得有話可講,有內容可寫,最後所寫出的“雷雨”也角度各異,生動有趣。

(五)、記錄生活中的真、善、美

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應教會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和心靈去發現和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事物,體驗生活中的真、善、美。如教材第四單元要求學生描寫秋景。本地區處在南方,四季變化不大,秋天的氣息本來不十分濃厚,加上花園、果園少,具有秋天顯著特點的景物確實不多,要求學生寫這篇作文是不容易的。經過思考,我要求學生換個角度,到生活中去尋找秋天的足跡:到集市上去觀察,重點以描寫集市上秋天豐收的景象為主,分別以“秋天的菜場”和“秋天的果市”為題寫作文。經過學生親身體會和教師的引導,學生大多數能寫出有真情實感的、內容較為豐富的作文,達到較好的效果。我認為,只有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通過多種途徑引導,才能克服國小生在作文中易犯的“假、大、空”的通病,啟發他們用眼去觀察,用心去體驗,文章自然有許多東西可寫,學生的作文能力就會得到提高。

怎樣提高國小生語文作文的能力

1、要勤於朗讀課文與記好詞佳句

朗讀課文是每個學生學習作文不可缺少的關鍵環節之一。經常勤於朗讀課文的學生在寫作文時語句就能通順,語言的表達能力就很清楚。學生寫一篇作文,主要是要求把一件事情敘述清楚明瞭,能從事件的起因、過程、結局表達得淋漓盡致,並能從中表達事件的中心主題最終起到發揚優良思想感情,反之不勤於朗讀課文的學生就不能把事說得很清楚、體現得活靈活現,那樣的作文給人看了就給以閱之無味,感覺到十分疲憊的感覺,同時要常記好詞佳句。常言說:“人非聖人”,何況於正在接受知識中的國小生。作文過程中能把事情敘述清楚的自然是好事,可存順其自然的敘事過程中會準確無誤的用上好詞佳句來加以形容和說明,文章就生動有趣了,即能增添文章的色彩,又能把文章的中心思想表達得更有強度力。

2、要常寫好觀察日記

國小生經常寫好觀察日記是更大的有助於習作的重要方法之一,一個學生的觀察能力是否全面將會直接起決於他對事情描繪得全面與否,是否把事情描繪得準備生動,也是否能把文章的中心思想表達得無微不致,把中心意題的表達力度以入木三分的說服力。學生的作文不要求於長篇而論,也不求於人雲亦云;而是隻求於能更全面的體現出文章的中心特點。學生常於作好觀察日記就會去發現並且抓住其事物的特點來寫,從人或事物的言行舉止和事物的常態變化去描繪事情的真像,把事件描寫得更生動,更形象,抓其事物的要害,以點蓋面的深化文章 中心的效果。

3、選好作文題材

學生學習作文要會選好材料,題材的新穎度與健康性對錶達同一中心題材效果有著明顯的差異。然而在國小生學習作文期間究竟選什麼樣的題材較為合適呢?選帶有政活味道的,以歷史背景為較高要求。那麼要選哪些材料最為合適國小生這一年齡段為好呢?自然選經常發生在他們身邊的、有熱心於助人為樂的、有積極向上精神的、有捨己為公的、有為使我們有一個清新良好綠色地球而積極維護的小主人公的更為合適。只要我們要求學生從他們平時看到的、聽到的、在身邊發生的這樣事情不斷的作好指導他們去寫,他們的作文水平就會不斷提高。

4、善於運用比喻詞、比喻句

比喻這一修辭手法是學生在作文中要把事情作為敘述語言必不可少的敘事方法之一。學生作文時要想把一件事情敘述清楚並不需要寫一大篇好語句去敘說,有時用上一個比喻詞或比喻句反而更比一長篇語句更具體、更生動形象;這樣即節省了學生們的筆墨,又減少了老師的查閱工作時間,更能把事情的特點體現的淋漓盡致,生動具體,還增添了語言色彩,豐富了文章內容。

怎麼提高國小生語文作文的水平

1、開設作文討論課,培養學生寫作興趣

引導學生把作文方向定位在熟悉的人和事上,使學生有話可說,有材料可寫,從而激發寫作興趣。在佈置作文之前,我通常會組織學生進行習作討論。從主題的確定、材料的篩選、內容的編排等方面,讓學生交流個人的見解,然後再進行目的性的概括和總結。學生在習作討論中,便吸收了別人經驗,增長見識。“三個臭皮匠,勝過諸葛亮”。通過討論,使思維的火花碰撞,從而燃起了智慧的火焰。教師需要做的,就是尊重學生作文情感的生成。例如,就“二十年後的家鄉”這一話題作文展開了作文前的討論,有的學生想到了環保問題,有的學生想到了家鄉的發展,有的學生設計自己在將來扮演什麼角色,有的甚至想到了基因工程、克隆技術。教師對於這些大膽的構思都應鼓勵,從而激發學生寫作興趣。

2、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熟悉的地方亦有風景”

國小生的生活閱歷淺,寫作素材缺乏,他們對生活的觀察不夠細緻,寫出來的作文往往缺乏真情實感,顯得乾巴巴的,少了生活的情趣。這需要教師設法引導他們學會細緻觀察生活,積累寫作素材。教育家葉聖陶說過:“生活猶如源泉,文章猶如溪水。源泉豐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流之不盡。”平時,我積極引導學生關注身邊的事物,記錄在資料本上。

如同學之間的趣事、校園花草樹木的生長情況、社群的環保問題等等。我還鼓勵學生通過看新聞報紙雜誌形式,關注社會,收集寫作素材。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我組織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在活動中增強生活的體驗。比如,在社群裡開展“垃圾要回家”活動,並讓學生圍繞這主題寫關於“環保”方面的作文;組織學生外出旅遊,並就此活動談收穫等等,實踐活動能豐富學生的閱歷,從而為寫作提供了素材。必要的時候,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學,創設作文教學情景,有目的地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

3、水滴石穿,貴在堅持,鼓勵生活小練筆

生活為作文提供源源不斷的素材,這需要及時收集整理,才會在必要時信手掂來為我所用,在收集素材的要求上,鼓勵學生小練筆很有必要。我鼓勵每個學生都有一本“作文素材本”或者“生活記事本”,把自己覺得有意義的日常生活的所見所聞記錄下來,字數體裁不限,形式自由。既可以是一段話的描述,也可以是一句話的感想。比如,就一宗交通事故談談個人見解,如何節約用水用電等等。小練筆取材於生活,讓學生有話可寫,有話想寫,養成通過寫作表達情感,與人交流的習慣。同時,教師要注意方法上的指導。例如以“美麗的校園”為話題的小練筆時,就要使學生掌握基本的觀察方法。只有讓學生掌握方法,他們寫作文才有條理,寫出來的內容不會雜亂無章,反映出來的內容才真實可信。作文素材來源於生活,生活中的平凡瑣事,蘊藏著豐富的寫作素材。小練筆也可以通過日記、週記的形式出現,主要目的是積極引導學生敢寫、愛寫,在寫作中體會到表達的樂趣。

4、借鑑範文,活學活用

語文教材中入選的文章,都是文質兼美的佳作,也是教師用於指導學生寫作的好範文。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把作文指導滲透進去,指導學生學習觀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詞造句、連句成段、連段成篇的方法。比如學習了《火把節》,讓學生掌握場面描寫的手法;學習《珍珠鳥》,讓學生掌握動物描寫的方法;學習《西風胡楊》,讓學生掌握抒情的方法……此外還有修辭方法、說明方法等等,引導學生學會借鑑寫作方法。國小生寫作,始終離不開借鑑和模仿。在作文教學中,不能忽視仿寫的價值。學習一篇課文之後,可以適當安排學生進行仿寫訓練。如仿寫句子,仿寫開頭結尾,仿寫文章結構或抒情方式等,既鍛鍊了學生寫作思維,又訓練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還加深了對課文的認識,一舉多得。

5、拳不離手,曲不離口,以讀促寫

學生通過大量的有效閱讀,積累了可觀的寫作素材,這是寫好文章的前提條件。如何把閱讀成果轉化為作文能力,這一過程就需要實踐。教師應給學生構建合適的寫作平臺,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比如進行讀後感作文訓練。平時,我經常向學生推薦各類讀物,如《兒童文學》《讀者》《青年文摘》等,積極鼓勵他們就某一篇文章或一篇文章中的某一段落、某個句子,聯絡個人實際,寫一寫自己的閱讀感受,在閱讀基礎上,學生大多能做到文從字順,情感真摯。讀後感的訓練,關鍵是激發學生的表達熱情,有感而發。

通常我會進行這樣的引導:哪些句子(地方)最打動你?為什麼?寫一寫試試看。文中有哪些好詞好句,你會運用嗎?練練筆。循循善誘引導學生寫。如果學生有話想說、有話可寫,願意動筆、樂於表達,這便是成功寫作的開始。此外,教師如果鼓勵學生撰寫讀書筆記,效果更顯著。寫讀書筆記,既可以摘抄好詞好句,也能積累寫作素材。將“練”的方式多樣化,讓學生多練習寫筆記、日記、週記、小作文、大作文……使學生通過反覆閱讀,不斷的訓練,從而提高作文水平。

6。“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會學生修改作文的方法

教師應進行作文前的指導,使學生明確寫作的具體要求,同時教會學生修改作文的辦法。首先是“自改”,教師指導學生按照字、詞、句、篇的順序修改習作,此舉能培養學生嚴謹紮實的習作態度。其次是“他改”,適當讓學生交換修改作文。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每一個學生的生活體驗有異,對待同一事物,會有不同的結論。有時候上作文評講課,我組織幾個學生為一組,讓他們互相修改,學會總結別人的寫作經驗,比較優劣,並指出不足之處,讓大家都有所借鑑。最後,我選出範文,集體評議,批改示範,傳授修改作文的方法。

7。“佔盡風情向小園”,積極建立班級習作展示園地

我定期把一些學生佳作張貼在班級的“作文園地”裡,並附上教師的相關評語。或者把一些同題作文張貼上去,讓學生比較鑑別從中掌握寫作技巧,吸取寫作經驗。另外,我鼓勵學生向報刊投稿,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潘林濤同學的小記者習作在《茂名晚報》發表後,在班裡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學生的寫作興趣倍增。很多學生克服了懼怕作文的心態,樹立了信心,認為自己也有能力寫好作文,有的還經常主動交給我修改。每個孩子都有被賞識、被鼓勵的需要,鼓勵的最有效方法,就是想方設法讓他的成果展示在眾人面前,得到別人肯定,使他產生一種被重視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