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職場>

如何才能做好職業規劃

職場 閱讀(1.78W)

職業規劃設計的定義是:指個人結合自身情況以及眼前的機遇和制約因素,為自己確立職業目標,選擇職業道路,確定教育、培訓和發展計劃。那麼如何才能做好職業規劃?做好職業規劃要進行哪些步驟?下面本站小編整理了相關的介紹文章,大家一起解下吧。

如何才能做好職業規劃

  如何才能做好職業規劃

  方向1 學會適應社會

新區大學畢業生小越學習的是設計專業,然而畢業後他卻感覺在新區找份設計工作賺的錢比他想象的低很多,因此他連續更換了三份工作,至今都沒有穩定下來。通過了解,徐胥文得知小越上學時專業課成績相當不錯,但是他所設計的東西往往都是老師要求的課業,大學期間小越沒有實習或者兼職的經驗,認識的人也僅僅侷限於校園。在小越看來,自己對職業是非常有規劃的,他當初選擇了自己喜歡的設計專業,這是興趣愛好也是自己的特長,找工作自然要向這方面靠攏。然而當徐胥文問到小越前三份工作的狀態時,小越稱他感覺自己是在公司浪費青春,公司單方面要求的設計很難讓他得到最好的發揮。

徐胥文說,像小越這樣有才華、有個性的年輕人在社會上有很多,他們“稜角分明”往往過分自信。其實這樣的年輕人並沒有認清自己該幹什麼工作,總覺得公司沒有給他發展的空間。他們不會想到一個初入社會的畢業生要學會磨平自己的稜角,學會適應社會,而不是讓社會適應他們。職業規劃就是要提醒這樣的年輕人,看準自己個性的發展必須要改變個性上的不足,通過發展專業特長的工作一步步學會適應公司的要求。用人單位其實就是勞動者的“客戶”,試問,如果你連“客戶”都無法滿足,怎麼可能談成“生意”呢!

  方向2 擴大社會交際圈

經常和什麼人在一起,你的思想就會朝哪方面傾斜,你周圍的親戚朋友可以直接影響到你的求職就業甚至未來職業生涯的成敗。

求職者之所以對要幹什麼工作感到盲目,就是因為自己沒有對職業的計劃,周圍也沒有可以引導你發展方向的朋友。徐胥文說,年輕人要想選擇一份適合自己又能長期幹下去的工作,其實是非常不容易的。如果你的身邊永遠都是同齡人一樣的抱怨、訴苦,那麼這樣的負能量只能讓你越發感覺工作沒有意思。進行職業規劃不是畢業生才要乾的事情,所有人都要制定這樣的計劃。在確定自己工作興趣方向後,還要給自己增加“作業”,例如規定自己在一年內認識幾十個新朋友,這些新朋友可以涉及不同領域行業,擴大你的社會圈子,將社會圈子分享的資訊變成你改變工作、創新工作的動力,學習身邊人的經驗在工作中進行發展就是在不斷規劃自己職業生涯的過程。

  方向3 分析社會環境

每年大學畢業生的人數都在不斷增加,在校學習的專業也在不斷增加,多數行業的需求量也日漸飽和。如果我們對自己想要從事的職業領域分析不透徹,缺乏就業能力和職業規劃指導,就很可能導致反覆“跳槽”、失業。

徐胥文說,各行各業在社會中的發展程序都不同,年輕人在選擇職業方向的時候最好先了解一下該地區以那類職業發展為主,近幾年此類行業是否還能繼續社會的發展。其實每所學校在制定專業的時候都要對社會發展進行探索研究,學校只能選擇一些近年來熱門、稀缺的專業有重點的培養後備人才,然而社會發展速度之快,很可能導致學生畢業後此類行業已經不適應社會的發展了。這樣的情況下,畢業生也不必氣餒埋怨,你的專業知識只要過硬,可以從周邊尋找更多適應社會發展的職業方向。因此社會實踐是非常有必要的,它可以引導你的職業路線。

  方向4 重視學校就業指導

記者在新區幾所高等院校瞭解到,每所院校都有服務學生畢業指導的老師,甚至有很多學校都將職業指導、就業指導作為畢業生的一項重點“科目”。然而學生在臨畢業前這段時間往往出現心浮氣躁的感覺,認為就業指導都是老師的說教,根本在尋找工作的道路上起不到作用。其實這是一種誤區。就業指導就是在幫學生做出職業規劃的第一步,只有有出這一步,畢業生才能建立今後發展的路線,再進行職業規劃。因此學校的就業指導非常重要。

  方向5 重視兼職工作

不要以為所有在學校的兼職都只是賺些零花錢的臨時工作,記者在新區一家連鎖餐飲店內瞭解到,該店和新區一些大學院校建立的“實習”關係,只要學生提出申請就可到該店進行系統的培訓,從簡單的餐飲服務到營業管理,這份兼職工作用心的人可以學到很多。據瞭解,該連鎖餐飲店的管理人員有相當一部分都來自於新區的大學校園,她們真正做到了將兼職轉化為正式工作,並且對該工作做出進一步規劃,成為管理層骨幹。

  什麼是職業規劃

  一、企業關心的“職業規劃”

很多企業在網申、面試的時候,都會問到一個開放式問題:“你的職業規劃是什麼?”

A同學典型的回答是:“1年以後做……,3年以後當上……,5年以後成為……”。這類回答,在我看來,不是“職業規劃”,而是“職業設計”,有的答案甚至會讓僱主覺得啼笑皆非。

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職業規劃首先是動態應對變化的,其本身就富有不確定性;其次,企業想問的職業規劃更看重的不是“你會成為怎麼樣的人”,而是“你為什麼適合”。

在思考職業規劃這個開放式問題時,包括四個層次的議題。

第一個層次:你為什麼適合這個崗位,即能力匹配度的問題。你的核心優勢是什麼,你的通用能力、專業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企業崗位需求是如何匹配的。

第二個層次:職業環境的分析。所處職業環境的`發展和晉升通道如何、崗位的設定和分佈情況如何、崗位鍛鍊和交流的機制如何等等。

第三個層次:個人特質和職業環境的匹配。將個人特點和職業環境進行分析,得出你的未來發展思路和大概方向。

第四個層次:目標評估和調整。初步設定未來發展方向後,根據未來可能會遇到的情況,進行目標的評估和動態調整。

  二、大學生的“職業規劃”

對大學生來說,職業規劃是更加立體化的。

從時間維度上看,各個年級和學習階段,有不同的生涯任務;從生涯角色上看,如何做好生活角色的平衡,顯得非常重要;從生涯傾向方面看,不同的生涯傾向面對的環境、資源體系差異較大。

大學生職業規劃,如何將大學生涯的時間維度、生涯角色、生涯傾向做一個統整,構建一個清晰的生涯脈絡顯得非常重要。

時間維度方面:清晰瞭解每個年級的特點,一年級的任務更多是學業適應和通用能力培養;二年級的任務側重在專業入門與行業探索,驗證夢想的真實性;三年級任務側重在專業深入、行業實踐和生涯定向;四年級重點是就業技能。每個階段,側重點都不一樣,需要完成的生涯任務也不同。

生涯角色方面:大學生扮演了多重的生活角色,在諸如學生、社團成員、休閒者、戀人、子女、兼職工作者等眾多生活角色面臨衝突的時候,如何做好角色的時間分配、時間管理、主次權衡,顯得非常重要。有的學生沉迷在休閒者角色中不能自拔,遊戲成癮,導致荒廢了學業;有的學生在社團、兼職等方面佔據了太多的時間,導致學生角色的失衡,撿了芝麻,丟了西瓜;有的學生忽略了子女、戀人的角色,導致社交能力匱乏,自我管理能力欠缺。

生涯傾向方面:大學無非包括留學、國內升學(保研、考研)、簽約就業、自主創業等4種形態。每一種形態面臨的環境特徵差異很大,獲取的資源體系也不盡相同。雖然各有側重,但對GPA、外語能力、科研能力、行業實踐經歷等要求是一致的。如何抓住關鍵的要素,穩紮穩打,進行提早準備,顯得非常重要。

生涯富有不確定性,也正是這種不確定性,讓我們的人生充滿了挑戰和機遇。而職業規劃的意義,就是讓我們心中有藍圖,學會應對變化,以未來眼光看現在的自己。當然,最關鍵是行動。只有行動,才會撥開迷霧,邂逅不確定性,推動生涯規劃之輪動態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