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職場>

大學生就業創業互動問題研究論文

職場 閱讀(2.02W)

大學生是創業、就業的主要人群,國家政府對大學生進行創業能力的培養十分重要。就目前的形式來看,大學生普遍缺少實踐能力,社會經驗不足,無法忍受創業過程的艱難,沒有吃苦耐勞的精神。這在很大程度上削減了創業的形勢,造成了我國就業狀況的進一步惡化。因此,本文將針對大學生就業創業中的互動關係進行分析,發現我國目前就業形式存在的問題,並給出有效的建議。

大學生就業創業互動問題研究論文

一、大學生就業創業的現狀

1.失業率形勢

根據2015年的統計資料計算得知,我國大學生當年的就業人數已經突破了750萬人,相比於2014年同期增長了近25萬人。這些資料大大顯示出了就業的困難,尤其是高職高專院校畢業的就業生相對於本科和研究生學生的就業率更低,這也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學歷與就業率的反向發展現象。這種現象是由於我國產業結構正處於調整和轉型階段,對於技術型的人才和管理型的人才需求增大,但是又由於大學生荒廢學業,沒有在學習期間獲得足夠的能力和知識構架,使得企業所需要的人才與大學生的知識層級不符合,從而構成了結構性失業。目前這種結構性失業的形勢仍然在不斷擴張,想要解決就業問題,就必須加強學生的知識與能力結構體系,使上崗人員與崗位要求相匹配。

2.創業形勢

在經濟低迷的壓力之下,很多大學生都有了自主創業的想法,並開始調整創業戰略,由以前畢業之後直接創業的創業模式轉變為畢業之後先就業再創業的曲線創業模式。這種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學生在畢業之後並不會直接創業,而是先通過就業的形式瞭解社會情況,增添社會經驗,待到自己的知識和能力積聚的足夠強大時再進行創業,這樣能夠提高創業的成活率。另外根據創業結構的分化,可以將整體創業結構描繪成倒金字塔形,也就是說高職高專的學生創業人數比本科學生的創業人數要多。

3.國家對創業的態度

為了充分調動大學生的創業激情,鼓勵大學生去積極創業,我國對創業持支援態度,並且出臺了很多優惠政策和措施,如財政,扶持和貸款優惠等,這些措施能夠對大學生創業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此外,不僅僅是國家支援創業,各大學校也專門組織了支援創業的基金專案,以引導大學生去創業,這在一定程度上為大學生創業提供了前進的方向,促進了創業的成功。並且,近年來國家對創業成功的專案實行的鼓勵政策越來越多,尤其是對於艱苦奮鬥、創業專案成功的學生進行資金獎勵,在一定程度上落實了大學生的創業工作。

二、大學生就業創業中的問題

1.過度重視學歷

當下就業形勢嚴峻一部分原因是招生企業過於重視學歷。由於目前大學生人數過多,這就導致同一個企業的同一個職位有很多大學生競爭,從而企業就擁有了自主選擇的權利。而在對大學生都不瞭解的前提下,學歷是證明他們能力的最直接的憑證,所以企業招生的第一標準就是學歷要高。這本來是一件無可厚非的事情,但是如果企業過高強調學歷的重要性,而不在乎他們在面試過程中的表現,就未免顯得太過絕對化和片面化。這也是為什麼企業在招聘了高學歷人才之後感到失望的原因。因為擁有高學歷的人他的能力和知識不一定會比低學歷的人強,縱觀目前的大學生趨勢,在擁有高學歷的人群中,其實有一半的人都空有其表,只有學歷作為他們的標杆。而反觀高職高專學生,他們因為從一開始就意識到自己學歷上的`不足,就會不斷去增強自己自身的能力和專業知識,以彌補自己學歷上的缺陷。所以在自身能力和專業知識的比較方面,大多數企業都忽略了高職高專學生的潛力。

2.創業的資金壓力

大學生開始創業最大的壓力就是沒有資金來源,尤其是對於那些一畢業就想要創業的人來說,由於沒有切身體驗過社會生活,也沒有過多的人脈積累,在創業道路上行單影只,即使是有好的計劃和專案,也會因為缺乏資金而無法啟動。家庭經濟好的學生也許能夠在創業初期因為家庭的支援而一帆風順,但是想要長期堅持下去一個專案,就必須將這個專案做成一個成功的專案,通過這個專案來獲取不斷的資金迴圈。長久的資金投入並不是創業的成功,只有通過創業計劃實施獲得外來資金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創業成功。

3.社會經驗不足

大學生創業和就業最大的缺陷就是沒有經歷社會生活,沒有足夠的生活經驗積累,這種缺陷往往會讓人把這個世界想的太簡單,把創業和就業想的太簡單,認為只要努力了付出了就會得到回報,然而社會本身並不是這個樣子的。只有通過不斷地吸取教訓,不斷地改善,才能夠慢慢去適應這個社會的發展軌道,才能夠擁有自己想要的生活。而現實生活中,大學生往往是衝動的、感性的,做事情不夠理智和果斷,也不能夠運用自己的知識和能力來判斷事情的可行性和成功性,考慮事情不夠全面,這些因素都會導致創業和就業的失敗。

4.就業創業關係不平衡

目前我國就業和創業的劃分界限並不是很清晰,受到外界的干擾和分化,有的人認為創業是一種力量,它可以從源頭上解決就業的問題,緩解就業形勢,但是從根本上來說,就業領域也包含了創業,因為在當前就業形勢下,創業僅僅是能夠讓就業得到緩解,並不能有效解決就業問題,這是治標不治本的做法。所以到目前為止,就業與創業的不平衡以及觀點的不清晰,嚴重阻礙了我國政府對就業創業形勢與發展的判斷,耽誤了政策執行時間。

三、大學生創業就業的問題對策

1.加強政府調控

首先,國家必須重視就業創業,把它作為大力發展的第三產業,以此來推動經濟的發展。政府部門可以通過其強大的權利,適當地擴大企業內部需求,增加相應的工作崗位和需求。尤其是在中小型企業方面,一定要加強扶持力度,因為中小企業才是未來企業發展的核心,也是最需要增加人員的企業。增加中小型企業的用人崗位,一方面可以緩解就業形勢的嚴峻,使更多的大學生能夠找到工作;中小企業正是缺乏高階人才的地方,想要突破企業發展的侷限,就必須廣泛吸納有才幹的人。另外,大學生創業一定要有國家的法律制度保障。相關政府的資金支援至關重要,一方面要將資金運用到各個經濟領域之中,為更多學生提供就業機會;另一方面又要對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行嚴格的監督,防止財政資金亂用,以免耽誤了就業創業的機會。

2.提高用人單位的配合工作

就業創業方式多半是通過相關的機構進行介紹和推薦。學校和用人單位正是最直接的就業中介。因此,用人單位應該與學校相互配合,盡最大可能將大學生送到適當的實習工作崗位,使他們能夠更快的融入公司,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另一方面,學校要加強對學生的各項能力的培養工作,提高學生的整體競爭力。此外,用人單位在招聘人員的時候一定不能過於重視學歷和外貌等硬體條件,要注意觀察應聘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是否端正,其言行舉止與能力是否能夠勝任企業招聘的職位需求。

3.及時瞭解市場需求

大學生實習工作一般是由學校直接推薦,因此學校在畢業季一定要做好對我國現階段經濟產業結構的分析,調整學生就業的方向和專業類別,使他們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在各自領域獲得一定的成功。除了盡最大限度的培養學生的工作能力,還需要對學生做好心理培訓,讓他們在就業和創業的路上,既不會過分擔憂也不會妄自菲薄,能夠以正確的心態去迎接新的生活方式。

4.注重能力培養

很多大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後就停止了學習,認為只要進入了大學就會一帆風順,這樣的思想是極其不正確的。大學生一定要全面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和優勢,在就業之前就接受客觀事實,為自己的職業做好精確定位,然後根據自己現有的資源和優勢制定符合自身情況的職業生涯規劃。整個規劃要儘量細緻明確,為了自己的目標去不斷努力。要充分意識到工作經驗的缺乏是整體應屆生就業困難的最重要的原因,一定要把握好當下的在校機會,根據自己的不足去選擇有針對性的社會實踐活動,並積極參與到其中,掌握社會的生活技能,豐富自身的閱歷,為將來與企業用人單位對接打下基礎。同時,建立屬於自己的人脈,供以後在就業創業的道路上尋求幫助。

5.加強素質培養

大學生除了在能力上和經驗上有所欠缺之外,素質也是就業困難的一大重要原因。對於創業就業,大學生一定要有清晰的頭腦,對自己自身所處的狀況進行正確判斷。重本和一本的學生不能因為學校的榮譽好,就認為自己的未來一片光明,更不能因此而形成驕傲自滿的思想;三本和高職高專的學生也不能因為大學聯考的失利而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要堅信自己是有潛力的,並且利用自己的潛在優勢不斷提高,以彌補學歷上的欠缺,絕對不能自暴自棄。結語以上我們對就業和創業的形勢進行了分析,發現我國目前的就業形勢十分嚴峻。很多大學生都找不到工作,或是找到的工作不符合自己的心意,這一方面是由於學生自身能力的匱乏,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企業過度重視學歷。所以,國家一定要注重對大學生的能力和素質培養,同時調整國家對就業創業的政策,並倡導企業將能力置於學歷之上進行人才招聘,給大學生就業一個公平競爭的平臺。

參考文獻:

[1]胡新華,周月.創業教育與大學生就業能力的培養———英國高校的經驗與啟示[J].四川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3):43-50.

[2]辜勝阻,洪群聯.對大學生以創業帶動就業的思考[J].教育研究,2016,(5):63-68.

[3]遊磊,孫榮華.經濟下行趨勢下大學生“就業—創業”互動性研究[J].四川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5):94-105.

[4]閆廣芬.大學生就業、創業教育研究的邏輯起點[J].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3):145-151.

[5]王子剛.大學生就業創業實踐教育的要素分析[J].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3,(5):55-59.

[6]馮才華.大學生就業、創業問題研究[J].內蒙古電大學刊,2013,(11):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