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職場>

關於企業文化與品牌的論文

職場 閱讀(1.74W)

企業文化是企業增強競爭力的一個重要方面,企業品牌是企業文化不斷增值的重要標誌。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企業文化與品牌的相關論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關於企業文化與品牌的論文

  企業文化與品牌的論文篇1

企業文化對品牌的影響力

1、企業文化與品牌文化的關係

品牌是文化的載體,文化既是凝結在品牌上的企業精華,又是滲透到品牌經營全過程、全方位的理念、意志、行為規範和群體風格。企業文化通過產品、品牌將視野擴充套件到整個文化領域,以對內增強凝聚力,對外增強競爭力,並努力將文化效應轉化為市場效應和經濟效益。企業經營品牌的過程,也是一個文化滲透的過程,品牌蘊含的文化只有與消費者所屬的文化相適應、相一致,才能得到消費者對品牌的認同,才能引起消費者與品牌的共鳴,消費者接受了文化,也就接納了品牌。

2、文化力對品牌的影響和作用

在激烈的品牌競爭中,品牌中的文化內涵成為其標誌和靈魂,發揮著重要的市場營銷的作用。這種無形的“文化力”影響和遍及現代社會經濟運營的各個方面,深刻地改變著消費者的意識和行為,為企業打造強勢品牌,增加品牌競爭力提供有力的支撐。

2.1文化力對品牌的導向作用

消費者不只是簡單地購買產品,同是也在選擇一種觀念和態度,當面臨不斷增加和日益多樣化的選擇時,消費者的購買傾向就變得更加受制於對其鍾情的品牌除了對產品品質和價值上的認同外,有一種力量正有影響著消費者的選擇,這就是品牌文化的作用。名牌的一半是文化、文化力的導向性體現在對某種消費觀念、消費行為的導向,從而影響消費者消費觀念。“政校企合作、產學研一體、教學做合一”的辦學模式,為齊齊哈爾工程學院創下了民辦高校的品牌。

2.2文化力對品牌的增值作用

現代產品觀念已經突破了傳統的產品觀念,把產品看成是由核心產品組成的一個系統組織,而不僅僅是一種有使用價值的有形的物質。文化恰好適應了這種產品概念和消費趨勢,使得產品有可能超越其物質意義而成為某種精神象徵、地位體現或感覺符號,產品品牌的價值因此而提升了。品牌的價值增加無疑為其在競爭中增加了獲勝的砝碼和獲利的源泉。這也是眾多企業立名牌、創品牌的原始動力。

3、建設企業文化,打造強勢品牌

在打造品牌時,企業必須重視以科學的策劃為其注入文化靈魂,這樣方能打造出強勢品牌。優秀的品牌具有良好文化底蘊,消費者購買產品,不只是選擇了產品的功效和質量,也同是選擇了產品的文化品位。建立品牌就是一個將文化精緻而充分展示的過程。在品牌的塑造過程中,文化起著凝聚和催化的作用,使品牌更有內涵。因此,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任何一家企業若想打造出自身的強勢品牌,都必須注重並持之以恆地致力於品牌文化的建設。

3.1正確的經營理念

企業經營理念是企業之魂,企業經營理念是企業對其自身生存價值和意義的認識問題。這種自我認識構成了一個企業特有的精神特徵,從而也決定了一個企業所具有的與眾不同的企業形象。現代企業的發展要求企業經營理念更強調對社會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努力貢獻社會,建立起具有遠見性的經營意識價值觀,這樣才能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從而提高品牌的競爭力。

3.2以人為本的經營理念

任何組織的活動中,人都是最根本、最重要的因素。企業文化的內涵是指通過教育感化使員工對企業的經營理念和價值觀有一個統一、清晰的認知和認同,並將這種認知和認同自覺地當作自己一言一行的行為準則,從而在企業內部形成巨大的凝聚力。企業要注重“以人為本”的員工文化建設,將員工的個人目標、個人發展與企業發展、個人價值與企業價值、個人文化與企業文化緊密地統一起來,努力發揮員工個人的潛能,激勵員工實現工作價值和個人價值,增強企業的凝聚力與向心力。

3.3建設學習型企業

當今的社會已經進入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的競爭越來越表現為人的競爭、員工素質的競爭。而員工的高素質,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學習能力。成功的企業將是學習型組織,學習越來越成為企業生命的源泉,學習型企業更強調弘揚自我創造、善於學習和共同管理的風氣。建立學習型企業,鼓勵員工不斷學習,更新知識結構,是企業在激勵的市場中站穩腳跟並贏得競爭的重要保證。從經營者素質到員工素質,從產品質量到管理技能,從產品生產到市場營銷,從環境的建設到產品開發無不滲透著濃郁的文化因子,無不體現著企業形象。企業的良好形象本身就是一筆巨大的經營財富,以“品牌效應”來贏得社會公眾與消費者的支援。

  企業文化與品牌的論文篇2

企業文化與品牌塑造

現代企業的競爭已經從產品競爭轉向了品牌競爭,一個企業沒有品牌,就等於在市場中缺乏競爭力。因此,研究品牌以及品牌衍生的文化內涵,分析前人研究成果以及現有成功案例,從全新的角度剖析文化內涵、探討打造機制,全力塑造M50品牌文化形象,有效增強品牌市場競爭力,促進企業發展和產業調整。

一、企業品牌文化研究背景

品牌,即用來識別一個(或一群)賣主貨物或勞務的名稱、名詞、符號、象徵、設計或其組合,其核心作用在於標誌本方產品,從而與其他產品產生歸屬區分。隨著時代的發展,品牌已逐步發展為一個複合型概念,品牌的定義也由最初的生產廠家擴充套件為包括品名和標誌等在內的多元因素。在日常生活中,可口可樂、麥當勞、海爾、蘋果等便是具有一定市場影響力的品牌,其品牌名稱朗朗上口,品牌標誌簡明清晰,為市場消費者營造了親切、舒適的品牌觀賞感。

而品牌文化,是在品牌的積澱中、產業的發展中、公司的進步中逐步形成的精神層面內容,它以品牌為原型,融入更多文化因素,目的在於更好地突顯品牌特徵、彰顯品牌區分度、傳播品牌形象、提升品牌競爭力。品牌文化的塑造並非一日之寒,其至少包括三類內容:

1、基本的品牌形象設計,包括品牌口號、品牌歌曲、品牌吉祥物等;

2、充分的品牌推廣策略,包括電視廣告、平面廣告、網路營銷、市場份額等;

3、豐富的品牌外延涵義,包括品牌保障、品牌感召力、品牌公益化、企業發展規劃等。

總體而言,品牌是品牌文化的基礎,是品牌文化核心和關鍵因素:品牌文化是品牌的提升,是品牌得以市場化、通俗化的有效途徑,更是進一步凝練企業發展規劃、傳播企業發展理念的有力載體。因此,品牌文化是在品牌創立、成長與發展的歷程中逐漸形成的,它是“品牌”與“文化”的有機融合,研究品牌文化要以品牌作為核心,推廣品牌要打造品牌文化,兩者密不可分、相輔相成。

我國品牌以及品牌的發展曾在國際上處於滯後狀態,直到大約1990年,我國由傳統的國有體制經濟逐步轉型為買方市場,市場競爭日記激烈,企業爭奪戰硝煙不滅,消費者才有能力向產品提出更多要求。與經濟一同蓬勃發展的不僅是人民的'購物樂趣,還有更為深層次的心理需求以及審美需求。這些新需求對企業的發展提出了挑戰,更指明瞭突破口,為此,我國各大企業在國際著名品牌的帶動下,開始努力挖掘和提升產品的文化內涵,將文化成本投入在產品生產、包裝設計、廣告宣傳、客戶服務等環節上,通過賦予產品文化和人性化的豐富價值,將人類的價值觀、情趣、取向融入產品內涵,使產品成為文化的載體,以此滿足消費者的心理需求、價值認同與社會識別等人文需求,從而從情感上觸動消費者,提升消費慾望。至此,品牌已經提升為企業贏得市場競爭最強有力的手段之一,人們也真正認識到競爭土地、競爭機器的傳統時期已經遠去,現今資訊時代,企業競爭的核心要素便是品牌。

二、企業品牌文化研究意義

研究品牌以及品牌衍生的文化內涵,分析前人研究成果以及現有成功案例,提出塑造品牌形象的具體措施,具有較強的理論意義、借鑑意義和實踐意義。

1、梳理現有研究成果,明確品牌文化核心要素,具有較強的理論意義。

2、分析成功案例模型,揚長避短,對相關研究具有一定借鑑意義。

3、隸屬於上海紡織位於蘇州蘇州河畔保留最完整的近代工業老廠房改建的M50藝術產業園,M50經歷一段時間的發展和調整,當前也面臨著品牌文化的塑造問題。當前,M50在種營銷策略和營銷活動下,已經具備了文化的特徵和基本的架構,還需要進一步梳理現有基礎,形成統一的發展方向,進一步提升M50文化內涵和市場形象,從而推動我國藝術事業蓬勃發展。

綜合而言,通過研究國內外典型案例、總結一些經驗,落筆於M50的品牌文化塑造工程,為理論研究和實踐應用提供一定依據。

三、企業品牌文化發展評述

有關品牌文化的研究最早起源於西方國家。18世紀80年代左右,歐洲管理學家對企業文化定義介於組織行為和企業戰略的“中間地帶”,但很快這一想法便被當時盛行的戰略熱熄滅,大量學者堅信企業文化管理和戰略管理不應該分開,企業的戰略將最終直接決定組織行為與企業文化的定位。到19世紀末期,有關品牌的研究已經逐步完善,在理論和實踐兩方面都得到了顯著的進步。管理學者在品牌文化結合組織文化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品牌文化在組織行為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品牌文化在組織行為發展到一定水平的情況下最終去向。在這一階段,密西根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的金·S卡梅倫和弗里曼聯合發表的《關係與效益》,明確了品牌文化對組織行為的深遠影響,為後續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隨著我國企業市場化發展迅速、現代化變革逐步推進,我國大量企業逐步認識到品牌文化的重要性,並將打造品牌文化作為一種管理模式植入公司管理綱要。不過,早期我國缺乏理論積澱,單純效仿國際品牌的打造方式,過於追求形式而忽略了文化的本質,導致大量品牌雖然朗朗上口、家喻戶曉,但卻無法真正走入民心、促進消費。隨著企業改革的深入,企業開始認識到這一誤區,開始對品牌文化的內涵和品牌文化的實質進行更為深入的探究,此時,我國品牌文化與社會發展、品牌文化與企業管理形成了良好的互動。

近些年,人們消費理念逐步完善和科學,一般商品均能夠滿足消費者常規的功能性需求,此時,消費者提出了對產品文化的渴望,這一渴望不但要求企業創新產品內容,更要求企業家在現有產品中提煉內涵、突顯特徵、彰顯地位。如今,針對我國品牌文化的研究逐漸成熟,理論研究與實際操作相結合、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相支援的方法得到重視,取得了一系列優異成果。

798藝術區成功的因素不僅包括區域特點、政策扶植、時代背景,還包括文化展示與流通功能、民眾參與與藝術家共享、文化經歷的產業互動、豐富的生活領域產業入駐等等,這些因素共同打造了798特有的文化內涵,推進了798的發展程序。隨著比利時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西班牙伊比利亞當代藝術中心、美國佩斯畫廊、林冠畫廊等國際大型藝術機構紛紛入駐,798藝術區越來越受到國內外的關注。如今它不僅是一個文化現象或藝術現象,也不僅僅是“文化衝突和共存”的平臺,它已經發展為一個集文化、藝術、經濟於一體的複合產業,也正因為其特有的文化根基,導致其具有極強的植入能力和品牌效應,從而對於社會的、經濟的、文化的變化都有快速反應。目前,798的發展也面臨著更為嚴峻的市場壓力,M50藝術產業園更應該積極吸取以798為代表的一批優秀成熟園區發展精髓,結合M50品牌發展現狀和市場需求,提出科學客觀、針對性強、實踐性強的品牌文化打造策略,推動M50品牌快速發展,為我國文化產業再注活力。

四、研究主體

(一)M50品牌發展現狀分析

M50原址為20世紀30-80年代老工業紡織廠遺留工業廠房,如今是一個位於上海莫干山路50號的實體藝術產業園區,佔地42餘畝,擁有入駐客戶140家左右,其中包括部分知名畫廊、藝術家工作室、設計機構、及很小一部分商業配套等。為推廣品牌,M50積極拓展資源,目前已經具有以下優勢:

1、成立M50表演工作坊,出品話劇《浮生記》、《我會半夜之前來》、《國家安全》等,其中《浮生記》累計共巡演30餘場次,取得廣泛市場效果:

2、開辦吾靈小小畫家坊,面向物件為3-6歲學習藝術繪畫課程的兒童:

3、自06年起,每年出品一首園區主題曲,風格每年不同,有效提升了M50品牌知曉度:

4、自07年起,每年舉辦CREATIVE M50年度創意新銳評選,由知名藝術家、設計師、評論家、策展人等組成的評委,面向全國藝術類在校大學生的作品進行評比:

5、設立M50聯合開幕日,在上海雙年展、藝博會、上海當代等藝術活動期間,每年上下半年各一次;

6、搭建吾靈網提供豐富的線上資源和線下活動資訊;

7、建立M50創意空間,為無法入駐園區的客戶提供優質展覽:

8、建立M50創意產品實體店,提供吾靈網創意產品的實體體驗:

9、開辦《ART IN SHANGHAI》雙月刊藝術資訊類刊物,免費在上海40餘個藝術空間、星級酒店、精品酒店免費領取;如今,M50已經不再侷限於園區空間的藝術鋪陳,正滿載著對整個創意產業鏈的嚮往,圍繞“藝術、創意、生活”的品牌核心價值,努力繪製多樣的藝術創意麵貌,打造創意機構、創意品牌、創意產業。目前,M50除園區運營外,還對外承接各類設計、場地租賃、禮品定製、創意活動等業務,全面提升品牌文化形象,讓“創意”成為一種風尚,走入百姓生活。

(二)M50品牌發展制約因素評述

M50品牌文化的建設工作已經取得了明顯的進展,但針對於時尚園區的企業文化內涵、如何挖掘時尚園區的企業文化、如何正確樹立企業文化、如何進行品牌塑造等問題仍有一定欠缺,具體表現為對產業背景和場地原型利用不夠充分、知名藝術專家加盟力度不夠、藝術產品有待豐富、藝術生活化力度不強、活動系統性不足、新媒體手段利用不充分等問題,這些問題急需解決。

(三)M50品牌發展規劃建議

1、借力原型及歷史,提升M50品牌文化內涵

原型其實就是文化的載體,用文化原型來建立與傳播品牌,其實就是在傳播品牌的特定文化。品牌的建立與文化的塑造,其根源都在於對文化的理解,對文化理解得越深,越透徹,就越容易把握其中的真諦和要素,也就更能夠將品牌與文化有機結合。打造M50品牌文化,要依據其市場定位和產品概念,關注其文化背景元素和核心價值理念,通過整合、延伸,使得原型歷史與現代品牌密不可分,最終將品牌的個性精神與文化價值理念完美體現。

M50立足於紡織廠原址,紡織產業是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產業,M50提倡創意生活,這與原本的工廠文化雖有差別,但大方向一致。因此,M50應該借力工廠原型及歷史,彰顯人類發展歷程,滲透時代文明印記,從而展示出人類永恆主題一一生活與藝術並存,懷舊與創新並存。M50品牌目前過於重視對現有文化的宣傳,而對紡織廠原型的故事演繹度不夠,建議M50將紡織產業與藝術創造相結合,以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生活資料和改善生活水平的精神資料進行融合,以時尚的形象彰顯原型歷史,以動人的故事突顯品牌發展過程,以永恆的畫面帶領消費者認可M50品牌文化。在這種結合歷史原型、文學原型、藝術原型以及文化原型本身的途徑下,建立文化品牌與塑造品牌文化就更加順暢,也就會更加迎合人心。

2、多元藝術形態,擴大M50品牌業內影響力

M50作為時尚文化品牌,其藝術水平是影響品牌業內影響力的關鍵因素。M50要打造成為規模龐大、水平高潮的畫廊聚集區,這不僅要求大量著名畫廊和設計師的入駐,更應該以寬闊的心胸,提供多元藝術交融的平臺,以其領域內“創新結合”為特徵,擴大品牌影響力。

M50現有140家入駐產業分別為畫廊、工作室、設計機構等幾個類別,其產業面不夠廣泛、產業間關聯度不夠密切,品牌業內影響力不夠。合作、資源互補、雙贏將是我們品牌發展的最終目標,我們需要搭建更廣高多的服務平臺,讓創意在M50交匯,提升M50品牌的影響力。

3、豐富藝術產品,增強M50品牌市場吸引力

M50品牌文化主打創造,創造是推陳出新,也是生活改造。目前,M50已經具有了一定創意產品,但產品形態比較單一,產業鏈不夠嚴密。為增強品牌市場吸引力,M50應該進一步發展藝術產品生產,讓藝術產品更能走進日常生活。比如,M50中很大一批受眾群體是年輕人,年輕人的需求較為廣泛、需求度較為強烈、時代特徵比較明顯。M50可以深入挖掘年輕人需求,提供能夠彰顯M50品牌文化的藝術產品,不僅包括書包、油筆、書籤、配飾等,還可以包括價格適中的床單、廚具、餐具等傢俱用品,讓藝術產品不僅活躍在藝術業內人士身邊,還要走入人類生活起居。同時,M50藝術產品銷售渠道應該更加廣泛,不但在線上提供產品資訊、線下提供產品體驗,還可以與著名文具生產廠家、創意產品生產廠家聯絡,將藝術產品真正推入市場,增強品牌市場吸引力。

4、服務全體社會,打造M50品牌公益化形象

M50品牌文化是服務於人類生活的品牌文化,並非高屋建瓴、甚至高不可攀。為此,M50不但要做好服務社會的工作,完善推廣藝術、提供藝術平臺的職能,還要努力營造社會化、百姓化形象,在這一方面,M50可以憑藉其經濟實力和藝術平臺,為有需要幫助的人士提供必要的幫助,打造公益化品牌形象。

比如,M50可以在某藝術院校開展資助活動,為優秀藝術類學生提供獎助學金,支援他們的藝術事業發展:同時,M50可以在大型活動中提供勤工助學的機會,鼓勵大學生參與實習或參與組織工作,以此讓M50品牌更加深入人心,更具有市場感召力。

5、開展系列活動,增強M50品牌戰鬥力和延續性

M50品牌文化推廣活動已有了明顯的成效,比如話劇演出、主題歌曲等等,但是推廣活動大多是分散的,沒有主線。因此,建議M50將現有的推廣活動精煉、整合,形成以季度為階段的品牌活動主線,比如第一季度開展DIY創造藝術系列活動,第二季度開展品牌歌曲戲劇活動,第三季度開展公益平臺活動,第四季度開展大型畫廊交流活動。通過這樣的方式,不但能夠增強品牌推廣活動的整體性,還為品牌廣告和市場形象提供了更好的素材,讓新老消費者感受到歸屬感和認同感,有效增強品牌戰鬥力和延續性。

6、採取新媒體手段,全方位傳播M50品牌文化及形象

M50品牌文化推廣不但要通過實地店的方式,還要借力網際網路新媒體手段。現在M50旗下吾靈網站活躍性一般,網站資訊更新頻率不高,網站活動邀約力度不強。因此,要加強網際網路應用,完善網站建設,加強頁面更新速度,增強活動倡導和邀請力度;同時,要對以往活動進行宣傳報道,更好的推廣品牌形象。除網際網路之外,M50還可以作為贊助商加盟一些時下流行活動,比如滑板比賽、服裝設計大賽、繪畫創作大賽等,以冠名的方式加強品牌宣傳,並以大型活動為平臺,宣傳M50品牌理念,全方面傳播品牌文化。

五、總結

M50藝術產業園在種種營銷策略和營銷活動下,已經具備了文化的特徵和基本的架構,具有了一定的文化基礎和沉澱,因此,為形成明確的發展方向,進一步提升M50文化內涵和市場形象,推動我國藝術事業蓬勃發展,有關企業文化和品牌塑造的研究還丞待進一步拓展。

  企業文化與品牌的論文篇3

企業文化與品牌建設的融合

一、對企業文化與品牌建設的認識

企業文化指的是在一定的歷史發展時期,企業在管理、經營過程中、根據特定的社會、經濟形勢和市場發展變化格局,經過長期摸索、總結出來的被大多數人員共同認可、理解並接受的理念、信念、要求、價值觀和行為準則等。它所表明的是企業所執行的經營理念、手段、方式方法和企業通過不斷完善、健全的管理制度及企業目標,企業文化既體現著企業的價值觀,又體現著企業的文化品牌,是集約束、導向、融合、凝聚、娛樂和輻射等作用的綜合體。在企業的管理手段中,企業文化是一種柔性管理。但正是這種柔性,正好彌補了企業剛性制度管理的不足,具有消除員工對制度約束力的排斥這種緩衝劑作用,是提高員工對制度貫徹執行,企業實現有效管理的粘合劑。這種具有親和力的企業文化,一經企業員工認同,就會發揮出一種能使全體員工在企業的命運、目標等方面的巨大能量,進而激發起他們為企業同心同德、齊心協力甘願奉獻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另外,企業文化建設遵循的是“以人為本”,核心強調的是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信任人。所以說,企業文化真正體現的無論是管理者還是被管理者,要實現企業價值,就必須實現價值觀念的統一,只有實現企業價值觀念的齊心協力,企業才能成為凝聚人心、具有戰鬥力的大家庭。而企業的品牌,則是一個比較複雜的組合體,它既包含產品、效益等硬指標,又包含服務、信譽、企業形象和社會影響力等多方面。單就企業形象而言,是指企業在社會和消費者中產生的何種印象,是一個企業在長期的生產和經營中對社會、對消費者的責任體現,也就是人們對企業的評價。一個企業的社會責任、良好的形象所鑄就的企業品牌是一個企業的無形資產,是一筆巨大財富,它對進一步增強企業的知名度、信任度和美譽度有著巨大促進作用。在一個企業的發展歷程中,文化與品牌是一對孿生兄弟,他們的作用同等重要。他們不僅僅是企業內、外部形象的展現,更重要的體現著一個企業巨大的無形資產。一個企業品牌的鑄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為他不只是單純的個體,而是一個企業綜合實力、綜合水平的整體體現,品牌文化發展的最高境界才是品牌,這種品牌最終才能體現出這個企業的一種潛力巨大的價值。企業文化與品牌文化都屬文化範疇,都是文化的表現形式,其表現形式、存在方式都與文化息息相關。但在文化表現方面卻有所不同,其具體表現為企業文化建設一般分為核心理念、制度與行為和文化群體三個層次;品牌文化則包括三個方面,即品牌精神、品牌傳播和目標消費者,只有企業文化的不斷充實、完善,才能使企業在發展中豎立起良好形象的豐碑。

二、企業文化與品牌建設融合發展的路徑

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的“軟實力”,是企業增強競爭力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企業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一個重要源動力。企業品牌是企業文化不斷增值的重要標誌,品牌是文化變為先進生產力的實踐成果。因此,我們要想在新常態下求突破、謀發展,就要把企業文化建設與品牌建設有機融合起來,不斷開創企業文化建設的新局面。

一是要在新常態下適時調整企業文化建設和發展的戰略目標。首先必須因時制宜、因企制宜,以大政方針、經濟發展的新常態為基點,制定出既符合行業改革和發展要求、又符合本企業生產、經營實際的文化建設目標,進而拿出具有可操作性極強的企業文化建設方略。其次是在企業文化理念方面不斷推陳出新,推出一些與管理創新、機制創新、科技創新和產品創新相適應的新思維。第三是做好任務、目標的落實工作,把促進企業實現穩增長、調結構、轉方式的理念付諸於具體工作之中。第四是針對不同的企業,根據其規模,推出不同的文化提升重點工作,有的放矢的開展企業文化建設提升工作。

二是要在企業文化建設中不斷加大企業文化品牌建設的比重。品牌是一個企業生存與發展壯大的重要標誌,體現著企業信譽、經營理念等方方面面,是企業與市場對接的一個重要橋樑。隨著經濟形勢的不斷變化,市場競爭方式的不斷出新,知識、文化在經濟發展各時期的品牌作用越來越顯得重要,企業文化在品牌建設中的作用也不斷日益顯現。特別是在當前各種競爭日益劇烈的情況下,一個企業要想生存、發展、壯大,就必須把塑造企業品牌、提升品牌價值當作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的一個戰略來抓,不斷為打造企業品牌創造良好氛圍。

三是要堅持企業文化與品牌建設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企業文化是企業品牌的根,企業品牌是企業文化的魂。企業文化體現著企業的價值觀,是企業品牌建設的重中之重。在經濟發展面臨巨大挑戰的今天,企業與企業之間的賽跑,已越來越多地把文化理念滲透其中,企業間的競爭,已由最初的規模、效益競爭發展成為企業文化與品牌文化的競爭。文化是品牌的主動力,品牌既是企業文化的標誌,也是企業文化的載體,其內容涵蓋了企業文化的方方面面。但品牌的建立與運營,時時刻刻要與企業文化緊密相聯,兩者都要常抓不懈,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四是要將品牌作為文化建設的系統工程,把企業文化滲透到品牌建設全過程。品牌的物質基礎是產品,其精神力量是以企業文化為載體,文化一方面是凝結在品牌上的企業精華,另一方面又滲透到品牌建設、經營的整個過程,是全方位的理念、意志、行為規範的體現。企業文化是通過產品、品牌將價值拓寬到整個文化領域,以實現對內增強凝聚力,對外提升競爭力,最大限度地將文化效應轉化為生產力,最終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事實已經表明,未來的企業競爭將是品牌的競爭,而品牌競爭的實質則是文化競爭。所以,在企業發展的遠期規劃中,必須把品牌作為文化建設的系統工程來抓,只有這樣,我們的企業才能在各種競爭中站穩腳跟,立於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