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學生課堂活動總量的再分配分析

校園 閱讀(1.04W)

一、時間總量的再分配

學生課堂活動總量的再分配分析

語文課堂的40分鐘由語文教師主宰,但不能為語文教師獨霸。教學活動的全部,應該圍繞學生的“學習”進行。為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必須在時間總量上深考慮、加限制,在課堂時間總量的分配上大膽革新。

深考慮

課堂教學要真正把學生語文能力的發展放在重要位置上,就必須認真對待一個看似極平常的問題:保證“教”的時間還是保證“學”的時間?一些教師(既有青年教師也有中老年教師)常常感嘆:“要講的太多,要說的太多,40分鐘太少。”“也知道要讓學生動起來,多說多想多練習,就是沒有時間。”於是,教師說不完的話,問不夠的問題,變滿堂灌為滿堂問。設計的教案完不成?壓學生的訓練。在四川某市聽課後,請我評議,我只提供了一個數據:40分鐘內執教教師提問共83次。老師急了:“未必我每分鐘提兩個問題?”看了課堂錄影,她很不好意思,紅著臉說:“以前以為多問就是啟發式,結果只是‘假打’。”又一次,在湖南某市聽課,課堂內教師安排了不少學生活動的環節。評議時我照樣提供了一組資料:“現在請同學們默讀一遍課文”——長達千字的課文只給了10秒鐘;“請同桌的同學議論一下,怎樣給課文分段,說說每一段的主要意思。”——更慘,6秒鐘收攤!又是“假打”。要強化國小語文課堂學習活動,增加學生學習的量,首先要真正明白:為什麼要這樣做?這就需要我們從很多方面進行深刻思考。思考內容與結果,這裡不再贅述。

加限制

在湖北某市聽課瞭解到,他們進行的國小語文教學改革硬性規定:學生課堂內的自學時間不能少於20分鐘,這20分鐘內,教師不能有一句集體指導的話,只能行間巡視、個別輔導;另外,學生彙報自學情況的時間規定在10分鐘以上。從表面看,學習活動佔教學時間總量的四分之三強。不管這種限制存在些什麼問題,但對目前小語教學現狀而言,這種作法畢竟有很強的針對性。其結果,這項實驗的“快者快學,慢者慢學,不能讓快車等慢車”的指導思想,至少得到時間上的做主,在按照大綱教材要求保底的基礎上,每個學生能夠得到儘可能的發展。同時,教師必須充分備課,用惜墨如金的精神,精心設計教學語言,以收到“點石成金”的效果。當然,“加限制”不能搞成形而上學,教師當講時要敢於大膽講,哪怕多用一點時間。

二、訓練總量的再分配

課堂學習活動的總量需要開發,除了時間總量的再分配以外,還得搞訓練總量的再分配,用句時髦的話來講,就是要提高學習活動和訓練活動的.含金量。聽了不少課,總的感覺是:課堂上重視訓練的現象已不鮮見,較之舊的課堂教學結構,可算是一個大的進步。但是,在訓練總量的分配上,還存在較大的問題。這些問題主要有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重讀輕寫,重說輕聽,重操作輕思維;第二個方面,重共性輕個性。

重讀輕寫

有人講:“小和尚唸經就是要念。”大多數國小語文教師在課堂上十分重視讓學生多讀 ,似乎只有一班“小和尚”唸經,才是真正的“訓練課”。以朗讀為例,一位教師在一次課中讓學生全文朗讀、分角色朗讀、選段選句朗讀多達二十餘次。多讀,當然是好事。但是,無指導的讀真的能“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麼?那麼,設定國小語文課有何用?我認為,讀中一定要有指導,這樣的讀,才能稱為學習活動。這位教師也注意了訓練的指導:“想一想,應該用怎樣的情感讀?”但為什麼要用這樣的情感,怎樣讀才能表達這種情感,一字不提,讀了半天,還是那個樣。寫,就更少了。幾乎所有的寫(這裡僅指動筆,而非寫作),都由家庭作業承包了。抄寫生字詞語,填空造句,段意中心,一古腦推給課外。學生錯別字多,句子不通順,不知與此有無干系?看來,在學習活動總量中,讀與寫,需要進行再分配。

重說輕聽

說的訓練比較多,讓學生能說會道的確是好事,但聽力的訓練也不能忽視。遺憾的是很多教師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要是課堂中看到誰在進行聽的訓練,那真要讚歎一聲難能可貴。“要專心聽講”,已是教師的口頭禪,但怎樣才能做到專心聽講,卻無指導與訓練,充其量來一句“不要這個耳朵進那個耳朵出”。在省內某縣,一位教師安排了這樣一個學習活動的環節:一道思考題,同桌左邊同學說給右邊同學聽,教師再請右邊同學把聽到的意思先說出來,然後加評論。課堂出現了花絮:左邊同學起立說右邊同學說的不是他的意思,引起聽課者一番善意鬨笑。好得很!這的的確確是在進行聽的訓練,同時還有聽的品質訓練。教師提出兩個問題,暫不讓學生回答,先進行其他活動,再請學生說出剛才聽到的兩個問題,然後進行評議。這樣除了強化“記憶”,也是訓練“聽要專心”的好形式。

重操作輕思維

一說學生學習活動,往往就是看得到摸得著的外部操作活動,聽說讀寫,熱鬧非凡。但對內部思維能力的啟動,一般因較難把握而不進行訓練。思維活動,是學習活動的重頭戲。思維在頭腦中“無聲”進行,我們都可通過“有聲”把它外現出來。一位教師每提一個問題,都讓學生把思維過程小聲念出來,通過組織語言來組織思維,來提高思維的準確性與嚴密性。可惜這樣的訓練也見得太少。

因此,我主張:在讀與寫、說與聽、操作與思維等方面,應在課堂學習活動的總量中進行再分配。

個性與共性的問題是一個相當活躍的哲學問題,涉及面很廣。僅國小語文教學,就牽涉到方方面面。這裡只就“課文”在訓練地位上的個性與共性進行探索式論述。不同課文,應該有不同的訓練內容與形式。一課一得,那麼總目標將在十課十得、百課百得中實現。以古詩教學為例。或許因為考慮到“課堂時間總量的再分配”,一般聽到的課都是學生談詩人情感等等。殊不知,一般教師離開了參考書與參考資料也不見得弄明白,學生在課堂上的侃侃而談是不是真懂,真令人擔心。其實,我一直認為,教學古詩,有其訓練個性,除了一般語文能力訓練之外,要特別強調“研究方法”的訓練。就是說,教會學生尋找資料(在哪些地方可能查到相關資料)、選擇資料(在查詢到的相關資料中進行篩選、比較)、運用資料(變為自己讀明白古詩的依託),形成一種特殊能力,便是將來“文獻研究法”的基礎,也是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方面。學習活動在課堂上似乎就是介紹資料,但其學習活動的總量在準備資料時佔相當大的比重。不講個性,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共性。因此,在訓練總量的再分配中要充分考慮不同的課文內容、不同年段、不同學生的個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