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高中地理必修2重要的知識點

校園 閱讀(1.45W)

高中地理必修二這部分內容是立足必修一的基礎之上,有了必修一的知識基礎,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應該不會覺得困難。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地理知識總結,希望對大家有用!

高中地理必修2重要的知識點

  高中地理必修2知識

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形成和變化

1、城市地域結構模式:

結構模式

特點

成因

舉例

同心圓模式

城市形態集中緊湊,城市功能區為少市中心呈同心圓狀

平原地形,城市各功能區經過不斷侵入和遷移,成同心圓狀自核心向外擴充套件

成都

東京

扇形模式

城市各功能區呈扇狀向外擴充套件

交通(各功能區沿交通線延伸)

瀋陽煙臺

多核心模式

城市並非依託單一核心發展,而是圍繞著幾個核心形成中心商務區、批發商業區、住宅區、工業區和郊區,以及相對獨立的衛星城等多功能區,並由他們共同組成城市地域

隨著城市不斷擴充套件,原有市中心地價高、交通和居住擁擠等原因,在遠離市中心的郊區出現新核心,同時也受河流、地形等因素影響

淄博

重慶

未來"田園城市"

以人為中心,兼有城市和鄉村的優點

以人為本、人與城市協調發展

帶型——蘭州;放射型——武漢;星座型——上海;散點型——大慶。

2、影響因素:

主要因素:經濟因素(交通通達度、距市中心遠近)——取決於各功能分割槽付租能力,地租水平(直接因素)高低歷史文化(北京市);

社會因素:種族宗教(黑人區、唐人街)、知名度、行政因素(上海陸家嘴金融貿易區、外高橋保稅區等)。

3、功能區合理佈局應注意:

1.要有便利的`交通;

2.合理安排工業用地的位置(環境角度);

3.在工業區和生活區之間設定防護帶。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識

區域工業化與城市化——以我國珠江三角洲為例

一、對外開放的前沿——工業化和城市化的背景及地理條件

1、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產業結構調整:

(1)第二產業所佔比重不斷下降,第三產業所佔比重不斷上升;

(2)工業內部,勞動力和資源密集型產業所佔比重不斷下降,技術、知識密集型產業所佔比重不斷上升。

2、國家的對外開放政策:最先改革開放的地區,給予許多優惠政策,使珠江三角洲地區優先於其他地區吸引外資。

3、良好的區位條件:位於我國南部沿海,毗鄰港澳,靠近東南亞;發揮勞動力豐富、地價低廉的優勢,就近接受港澳產業的擴散,利用港澳貿易渠道,大量出口商品。

4、全國最大的僑鄉之一。

二、工業化與城市化的推進

1、工業化與城市化相互促進

2、工業化程序:

階段

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

時間

1979—1990年

1990年以後

優勢

勞動力、政策、僑鄉優勢

工業實力大大增強

劣勢

工業基礎薄弱,礦產資源貧乏

政策優勢已不明顯,勞動力成本低的優勢逐漸喪失

主導產業

勞動密集型產業

高新技術產業

在全國的地位

一些工廠成長為國內同類產品的主要生產廠家

全國最大的電子資訊產業基地

3、城市化程序:

(1)城鎮數量猛增,呈現出城市與鄉村交錯分佈的景觀

(2)城市的規模迅速擴大

三、問題與對策

問題與表現

對策與措施

產業升級面臨困境(與長三角相比產業基礎、科技實力、人才隊伍和市場腹地 都處於劣勢)

產業結構調整:以產業基礎較好的廣州市為基地,發展汽車、鋼鐵、石化、造船等原材料工業與裝備製造業,以此推動產業升級。

城市建設相對落後(城市規劃建設管理落後,缺少分工合作)

構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構建以廣州、 深圳、 香港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生態環境問題日趨嚴重(酸雨、水汙染、噪聲、耕地銳減、森林面積減少、水土流失日趨嚴重)

加強規劃與管理

  高中地理考點知識

資源能源

1.水資源不足的影響因素(缺水原因分析)

自然因素 ①水大量蒸發與下滲 ②水資源的時空分佈不均

人為因素 ①人口劇增,工農業生產發展,用水量大增 ②環境汙染

③水資源浪費現象嚴重 ④水資源利用效率低

2.修建核電站的區位因素

①工農業發達,能源需求量大 ②常規能源缺乏③核電站建設地區適應能力強

④核能能量巨大、密集,核燃料運量小,建成後,成本低,效益高

3.修建風力發電站的區位因素

①能源需求量大 ②常規能源缺乏 ③風力較強(牧場、海島)④風能清潔無汙染成本低

4.水能豐富的影響因素

①落差 ②流量 ③河流多少(支流)

5.修建水力發電站的區位因素

①落差大水能豐富 ②良好壩址,建站工程量小,投資少(口袋形)

③市場:離經濟發達區近,能源需求量大

④水能是可再生能源,水電站修成後,成本低、收益大、積累多,可發揮綜合效益

(防洪、灌溉、航運、養殖、旅遊、供水、調節氣候、環境)

⑤淹沒情況:地處峽谷,耕地、城鎮淹沒少,遷移人口少

6.東北地區春旱不嚴重的影響因素

①緯度較高,氣溫較低,蒸發較弱 ②春季,地表積雪融化,土壤水分較充足

7.我國多旱澇災害的原因

①降水季節分佈不均,季風環流不穩定,降水年際變化大 ②降水集中,暴雨頻率高

③降水地區分佈不均 ④颱風活動頻繁,引進洪災

⑤人類活動破壞生態環境,導致氣候變化,可加劇旱澇災害

8.黃河下游地區常斷流的原因

①冬春枯水期,易出現斷流(降水季節,年際變化大)

②植被稀少,削豐補枯能力減弱

③中上游大量修建水利工程截流,用水量大增,導致下游斷流④流域內缺乏綜合規劃

⑤農業用水量大增,使下游河段量下降 ⑥水資源浪費嚴重

9.華北地區缺水嚴重的原因

①河流徑流量小 ②工農業產生髮達,人口稠密,水資源需求量大

③水汙染嚴重 ④水資源浪費,利用效率低

10.我國耕地面積減少的原因

自然 :災毀耕地 社會經濟:②建築用地增加③生態退耕 ④農業結構調整

11.鹽場的形成條件

①地形:有廣闊的平坦泥質海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