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高中地理必修一重要的知識點

校園 閱讀(2.92W)

在高中地理的學習中,必修一是學習的重點,同時也是難點。因為必修一要學習的是自然地理,知識概念比較複雜,課本內容也零散。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地理必備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用!

高中地理必修一重要的知識點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識

常見天氣系統

1. 冷鋒、暖鋒與天氣變化

型別

冷鋒

暖鋒

準靜止鋒

運動

冷氣團主動移向暖氣團

暖氣團主動移向冷氣團

冷暖氣團勢力相當

過境前

受暖氣團控制,氣壓低,氣溫高、溼度大,天氣溫暖晴朗

受冷氣團控制,氣壓高,氣溫低、溼度小,天氣低溫晴朗

連續性降水

過境時

陰天、強風、降溫、雨雪

連續性降水或霧

過境後

受冷氣團控制,氣壓升高,氣溫、溼度下降,天氣轉晴

受暖氣團控制,氣壓下降,氣溫、溼度升高,天氣轉晴

降水位置

鋒後

鋒前

—————

天氣例項

北方夏季的暴雨,冬春季節的寒潮、沙塵暴

華北春雨連綿

長江中下游的梅雨

2. 低壓(氣旋)、高壓(反氣旋)系統

低壓系統

高壓系統

氣壓狀況

氣壓中心低,四周高

氣壓中心高,四周低

氣壓梯度力方向

從四周指向中心

從中心指向四周

氣流流向

北半球

逆時針輻閤中心上升

順時針輻散中心下沉

南半球

順時針輻閤中心上升

逆時針輻散中心下沉

天氣狀況

陰雨

晴朗乾燥

我國的典型天氣

夏秋季節我國東南沿海的颱風

長江流域的伏旱;我國北方“秋高氣爽”天氣

3. 掌握鋒面氣旋的`結構、冷暖鋒判斷方法、降水位置

(1)鋒面氣旋:地面氣旋一般和鋒面聯絡在一起,稱鋒面氣旋。氣旋是氣流輻合上升系統,尤其鋒面上氣流上升更強烈,往往產生雲、雨、甚至暴雨、雷雨、大風天氣。

(2)鋒面的位置:鋒面出現在低壓槽中,與槽線重合。

(3)鋒面型別的判斷:

①以槽線為界,高緯來的是冷氣團,低緯來的是暖氣團。

②標出氣旋水平方向氣流的流向(北半球逆時針輻合,南半球順時針輻合),依據冷暖氣團的移動判斷冷暖鋒面:如果冷氣團主動移向暖氣團,形成冷鋒;如果暖氣團主動移向冷氣團,形成暖鋒。

③標出雨區:冷鋒降雨在鋒後,暖鋒降雨在鋒前。

4. 應用“左右手法則”判斷氣旋和反氣旋——如下圖

北半球氣旋

右手半握,拇指向上代表中心氣流上升,其他四指表示水平方向的氣流呈逆時針輻合

北半球反氣旋

右手半握,拇指向下代表中心氣流下沉,其他四指表示水平方向的氣流呈順時針輻散

南半球氣旋

左手半開,拇指向上代表中心氣流上升,其他四指表示水平方向的氣流呈順時針輻合

南半球反氣旋

左手半開,拇指向下代表中心氣流下沉,其他四指表示水平方向的氣流呈逆時針輻散

  高中地理必修二基礎知識

交通運輸方式和佈局變化的影響

一、對聚落空間形態的影響

1、沿交通幹線擴充套件、基本不變或萎縮

2、株洲是典型的"火車拉來的城市"

3、日本著名的科學筑波市,一條長達9千米的中軸路,決定了城市南北狹長的帶狀形態。

4、浙江嘉興市沿運河和鐵路擴充套件的特點,說明了嘉興市的城市形態,隨著水路和陸路運輸的發展而變化。

二、對商業網點分佈的影響

1、地勢起伏——運輸線稀少——運輸方式單一 ——商品流通很難建立和發展,商業網很難伸展到那裡——商業網點明顯小於平原

2、交通運輸影響商業網點分佈的位置

區位要求:便捷的交通,大量的消費人口;

區位原則:交通最有原則;

區位選擇:市區環路邊緣,市區邊緣的高速公路沿線。

補充:郵電通訊是人類的社會交往形式,起著聯絡和協調社會的作用。分為郵政通訊(點多、線長、面廣)和電信通訊兩部分。

商業是專門從事商品的收購、銷售、調運和儲存的行業。廣義的商業包括服務業。

西歐航運網以萊茵河為主幹。

紐約、倫敦、蘇黎世是世界知名的國際金融中心,巴黎、法蘭克福、東京和香港也是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

  高中地理必考知識點

1.地形特點的概括

①地勢(高?低?傾斜?起伏?) ②海拔 ③地形的種類、分佈 ④地形的組合狀況,組合結構

等高(值)線分佈特點:①疏密 ②走向③數值變化方向④彎曲程度及方向⑤高值、低值中心

2.地表形態的影響因素:

①內力作用:地震,火山,變質作用(褶皺、斷層內力作用)

②外力作用:風化,侵蝕,搬運,沉積,固結成巖

3.吐魯蕃盆地、哈密盆地的形成原因 ①內力:地殼斷裂下陷而成

4.伊犁河谷的形成原因①內力:地殼斷裂下陷形成②伊犁河攜帶泥沙堆積而成

5.雅魯藏布江谷地的形成原因

①內力:地處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結合處,由兩大板塊碰撞而成斷裂帶

②外力:雅魯藏布江侵蝕而成

6.長江三峽,雅魯藏布江大峽谷,橫斷山區峽谷的形成原因

①內力:地殼上升 ②外力:河流侵蝕下切

7.橫斷山脈的成因

①內力: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碰撞擠壓、抬升

②外力:該地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降水多,流水侵蝕和河流切割作用強

8.臺灣山脈的成因

①內力: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碰撞擠壓、抬升而成

9.影響地震烈度的影響因素:

①地震本身的震級和震源深度 ②震中距大小

③地質構造情況(斷層發育?) ④地面建築物抗震程度

10.華北平原的成因

①內力:地殼下沉 ②外力:海河、黃河、淮河攜帶泥沙堆積而成

11.西北山麓、太行山山麓沖積扇的成因

外力:河流攜帶泥沙流出山地,在山前由於流速減慢,大量沙石堆積而成

12.汾河谷地,渭河平原形成原因

①內力:地殼斷裂下陷 ②外力:汾河,渭河攜帶泥沙堆積而成

13.多地震的影響因素

①板塊邊界附近 ②兩大火山地震帶上

14.褶皺與地形:褶皺初期:向斜成谷,背斜成山;後期由於內、外力作用,背斜頂部守張力易破碎,被侵蝕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擠壓變得堅實,不易被侵蝕,形成山嶺。

斷層與地形:地壘形成塊狀山,如泰山、廬山、華山;地塹:渭河谷地、汾河谷地

15.剛果盆地的形成原因:剛果盆地原來是內陸湖,後經地殼抬升,河流下切, 湖水外瀉而成.

16.死海(貝加爾湖、坦噶尼喀湖、汾河谷地、渭河谷地)成因:內力作用----斷裂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