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怎樣讓數學課活起來

校園 閱讀(6.84K)

怎樣讓數學課“活”起來

怎樣讓數學課活起來

《數學新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如何讓數學課“活”起來?我總結了一下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讓學生“樂”起來

教師可以設定懸念,利用兒歌、故事、謎語和幽默的語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積極地參與數學活動,快樂地參與數學活動。例如在輔導奧數“0.075毫米對摺60次後是多高?”這一題時,我手拿一張紙面對大家,對摺,又對摺,再對摺,笑道:“你們看白紙厚度只有0.075毫米,三次對摺後的厚度是0.075×8=0.6毫米,還不到1毫米。假如對摺60次,那麼它的厚度是多少?會不會高過這個粉筆盒?會不會高過這個桌子?會不會高過我們的教學樓?……”學生們則活躍起來,爭論激烈。當教師宣佈結果:“比珠穆朗瑪峰還要高?”學生驚訝不已,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是如何計算的,這就能把抽象的數學內容變得趣味橫生。

二、讓學生“猜”起來

波利亞說過:“我想談一個小小建議,可否讓學生在做題前猜想該題的結果,或者部分結果,一個孩子一旦表示出來某種猜想,他就把自己與該題連在了一起,他會急切地想知道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確。於是,他便會主動的關心這道題,關心課堂的進展,他就不會打盹睡覺了。”教學《梯形的'認識》時,我出示了一個被遮蓋的並露出一個銳角的梯形問學生:“你覺得這裡畫了一個什麼圖?”學生頓時興致勃勃。有的說畫了一個三角形,有的說畫了一個銳角三角形,有的說畫了一個梯形,有的說畫了一個平行四邊形。此時一學生按捺不住地喊出來:“不一定。”我順勢一接:“你的意思是?”學生說:“我認為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都有可能。”“為什麼這麼想呢?”我問。學生說:“這裡露出了一個銳角,而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都是有銳角的,所以是不能確定。”此時其他學生都心悅誠服。更重要的是把學生的思維激活了,以積極的求知狀態進入新課學習,使課堂氣氛異常活躍。

三、讓學生“問”起來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問題也許是一個數學上或實踐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問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去看舊問題,卻需要有創造性的想象能力。”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只有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才更能激起學生的思考,使學生更加主動地探究知識。如我在教學“圓的認識”一課時,大膽地嘗試了以往不同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先自學,然後提出一些有疑惑的問題。

當學生看完後紛紛提出以下問題:

1、什麼是直徑,什麼是半徑?

2、所有的半徑和直徑為什麼都相等呢?

3、有什麼好的方法可以知道所有的半徑或直徑都相等呢?

4、直徑和半徑為什麼是2倍關係?(以上2、3、4問題不是很全面?必須在同一個圓裡)。

5、畫圓的方法有哪幾種?這些問題都是學生經過思索提出的,也是學生迫切想知道的。雖然,在課的開始表現出的課堂氣氛並不活躍,但此時學生的思維活躍了,課堂教學呈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場面。

四、讓學生“爭”起來

爭論能體現學生當前學習的狀態,使思維高度運轉,對知識的掌握更加深刻。教學《平行四邊形》時,我直接畫了一個不特殊的平行四邊形問學生:“你們在生活中見過這樣的圖形嗎?”馬上一學生舉手說:“我家的蒼蠅拍上有這樣的圖形。”另一學生也說:“我們學校的校門上也有這樣的圖形。”一系列回答後,我又提了這樣一個問題。誰來說說這些圖形有什麼特點?一學生說:“橫著的兩邊平行,斜著的兩邊也平行。”……我又問:“知道它叫什麼圖形嗎?”聰明的學生回答說它是平行四邊形。此時一學生禁不住喊出來:“老師,我有問題。我們的電視機也是兩組對邊平行的,可它是一個長方形呀?”就這樣,學生從自己提供的材料中。從自己提出的問題中不斷地探討。最終,深刻的瞭解了平行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這三者之間的關係。可見,在課堂中給予學生一些時間讓他們自由地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是有極大好處的。它有利於學生的思維,有利於培養合作精神,有利於從中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

五、讓學生“動”起來

在教學過程中可以以“生活化”合作模式為主,把課堂學習置入一個寬鬆、自然,充滿平等,充滿競爭,又充滿生活氣息的學習環境中。如“面積計算”時,我提了一個問題:“你估計我們的教室有多大,並說說你的想法。”學生思考後一學生站起來問:“老師,可以走出來嗎?”我說如果你有這個需要完全可以的。說完全班學生就很自覺地按照自己的方式出來估計。有的用雙臂拓一拓,有的用腳跨一跨,有的在數地上的地磚……都在用自己所學過的知識求面積。學生學得輕鬆,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