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國小數學教學中如何探索規律

校園 閱讀(3.04W)

數學教學探索規律一

國小數學教學中如何探索規律

1、提高“探索規律”在國小數學教學中的地位

既然探索規律性內容是國小數學教學內容的組成部分之一,教師就需要重視起這類內容的作用。首先,在學習公式、法則或計算方法這類知識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在發現與探索中,發現數學知識的正確性。

其次,將探索規律類知識作為數學中數與代數中間的獨立體,有利於探索規律教學內容重要地位的明確。國小數學教學中,規律大都是通過數與形的方法展示出來的,比如在學習“表面塗色的正方體”時,規律探索內容就展示在圖形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圖形中分析出公式類的結論,會大大提高學生數學學習成就感,促進學生更加喜愛數學。

2、加強探索規律教學內容設計

教學內容的科學程度,對於國小數學教學的質量有著重要的影響。新時代的國小數學教學內容應當更多地取自於生活,教師可以利用生活情境的有效創設,給國小生呈現多樣化的課堂氛圍。教師要多聯絡和融合國小生身邊的事物,從實際入手,利用學生可以感受到的具體事例,組織學生去探究與發現規律。

比如在學習“間隔排列”知識時,教師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場景進行舉例,描述一個國小生可以感知的場景,從而促進學生形象地瞭解知識。教師可以說:“工人設計樹木栽種時,為了美觀,做出了這樣的設計,不同樹木的栽種設計不同”,同時為學生展示一個生動形象且真實的圖片,讓學生去發現其中的規律,促使國小生成為規律的主要探究者。

數學教學探索規律二

一、“探索規律”的教育價值審視

數學中探索規律的過程,實際上是合情推理與演繹推理綜合運用的過程。過去我們比較強調演繹推理,弱化了合情推理,影響到學生創造力的培養。合情推理是豐富多彩的,歸納推理、類比推理是兩種用途最廣的合情推理。合情推理常常要藉助於直覺。因此,在探索數學規律的思維活動中,既要用合情推理髮現數學規律,又要用演繹推理加以論證,以保證結論的正確性,兩者缺一不可。

這就好比人在迷霧中前行的眼睛與雙腿,既要用眼睛觀察方向、探尋道路,又要靠雙腿循序漸進、達到目標。雖然合情推理的結論具有或然性,但在推理過程中,大膽的設想,超乎尋常的猜想,往往孕伏著發明創造的潛質。讓學生在給定的事物中發現、探求隱含的規律或變化趨勢,突出探究規律的過程,體驗探究和發現規律的方法,可以培養學生觀察、分析、綜合、歸納和推理等思維能力,增強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現行教材設計特點的分析

新課程實施以來,經過國家教材審定委員會審查通過的不同版本的國小數學實驗教科書,都對“探索規律”的內容進行了合理選擇和精心設計。但不同版本教科書的內容選取相差甚遠,編排的方式也有所不同。蘇教版和人教版這兩種教材關於“探索規律”的內容分別在兩個學段中都以主題單元方式進行了獨立設計,把探索規律的教學作為培養歸納、類比等合情推理能力的重要載體。綜觀各冊教材進一步發現,在其他各個學習領域,還以分散滲透的方式穿插編排了有關數學規律的探索性內容,重視讓學生經歷知識的探索過程,把發現規律、探索規律滲透教學的全過程。但不同的教材在內容的選取上存在明顯差異。

蘇教版教材主題單元的設計,主要是讓學生在現實的情境中探索事物的間隔排列、簡單搭配以及簡單週期現象中的規律,並通過平移的方法探索、發現簡單圖形覆蓋現象中的規律。可以使學生經歷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並從中體會列舉、畫圖、計算和有序思考等解決問題的基本策略,培養學生髮現和概括規律的能力。

數學教學探索規律三

引進“翻轉課堂”進行規律探索

在新課改下,“翻轉課堂”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逐漸被引進來。所謂的“翻轉課堂”,具體地說,就是重新調整課堂內外的時間,變傳統的單調的“講授”課為現在的“學生主動學習”課,進而轉變課堂的講授模式和學生學習方式,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要想進行一堂完整的“翻轉課”,必須要協調三個內容,也就是合理的網路環境、自覺的學生和充足的時間。

例如,在講國小數學二年級下冊(西師版)《萬以內數的認識》的時候,由於本課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們熟悉瞭解基本的計數單位“百、千”,同時對“萬”有一定的瞭解,分析掌握個、十、百、千、萬之間的基本換算方法和規律,培養學生們的數學邏輯思維。在進行本課教學之前,教師在多媒體上給學生展示出一系列問題,即“同學們,我們生活中最小的.計數單位是什麼呢?數一數你們文具盒裡面有多少支筆?什麼樣的計數單位可以表示較大的數字呢?”教師指導學生們帶著這些問題去閱讀課本上的知識,並尋找合適的答案。同學們在閱讀過程中通過自己的思考和同伴之間的討論,又提出了一些新的問題,並且在老師的指導下總結了這型別問題的基本規律和計數單位的換算規律,順利地完成了課堂的教學目標,提升了學習效率。這種“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促進了學生們的主動思考和積極參與,激發了學生們的思維活動,真正使學生們成為了課堂的主人。

在小組合作中探索數學規律

小組合作的學習形式雖然一直被國小課堂教學所倡導,但是並沒有取得實質性的效果。國小數學新課改所倡導的合作學習是指在合作學習中培養學生們的探索精神,合作意識,創新能力和自主的學習習慣,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例如,在講國小數學四年級下冊(西師版)《乘除法的關係和運算律》的時候,由於本課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們在具體的教學情境中掌握乘法和除法之間的互逆運算關係,同時探索乘法和除法運算的一些基本規律,從而培養學生們的總結和概括能力。在進行本課教學過程中,教師把全班學生分成三個小組,並在每個小組內部設定一名組長,配合教師監督學生們的學習進度。之後教師給學生們提出問題“假如每棵樹上有四隻小鳥,公園一共有八棵樹,那麼一共有多少隻小鳥呢?”教師指導每個小組的學生們帶著這些問題進行思考,並在小組內部進行討論。學生們普遍得出“4乘8等於32”,之後教師給學生們列出“4×8=32,32÷4=8,32÷8=4”這三個公式,使學生們把這三個融入生活中的基本例子,每個學生說出自己的例子,並在小組內部進行分享。通過自己的情境解說,總結乘法和除法的基本規律。這種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使得平時比較膽小的學生都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提升了學生們的積極性和參與度,從而促進了教師的高效教學和學生們的有效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