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高中物理學習方法指導參考

校園 閱讀(2.28W)

對於高一學生,開始學高中物理時,感覺同國中物理大不一樣,好象高中物理同國中物理間有一道鴻溝。那麼怎樣才能跨越鴻溝,學好高中物理呢?我想應該從高中物理的知識結構特點與國中物理的區別入手,找到新的學習方法。

高中物理學習方法指導參考

一.高中物理知識結構特點與國中物理的區別:

1、國中物理研究的問題相對獨立,高中物理則有一個知識體系。第一學期所學的物理必修1,第一章:運動的描述,第二章: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研究,第三章:相互作用,第四章:牛頓運動定律等本身就構成一個動力學體系。第一章,著重是讓學生認識一些基本的運動學概念(如:位移,速度,速率,加速度等),給學生一段適應的時間,來體會初高中物理的差別,是準備階段。第二章,在第一章的基礎上,從運動學的角度研究物體的運動規律,同時通過數學上變換找出第一章中所學的各個物理量之間的聯絡,為第四章的學習做鋪墊。第三章相互作用,是從力是怎麼產生的,怎麼樣去描述力,力會產生什麼樣的效果等方面讓學生較為深刻的去認識力。第四章,牛頓運動定律,從知識點的聯絡上看,是一個比較綜合的章節,因為這一章把前三章的知識全部聯絡起來了,把運動和力之間的關係呈現了出來。從必修1中,我們能感受到物理學在邏輯上是非常的嚴密和完美的。

2、國中物理只介紹一些較為簡單的知識,高中物理則注重更深層次的研究。如物體的運動,國中只介紹到速度及平均速度的概念,高中對速度概念的描述更深,速度是向量,速度的改變必然有加速度,而加速度又有加速和減速之分。又如摩擦力,高中僅其方向的判定就是一個難點,“摩擦力總是阻礙物體的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 ”。首先要分清是相對哪個面,其次要用運動學的知識來判斷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然後才能找出力的方向,有一些問題中還要用物體平衡的知識能才得出結論。例如:在水平面上有一物體B,其上有一物體A,今用一水平力F拉B物體,它們剛好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求A和B之間的摩擦力。分析:A物體作勻速直線運動受力平衡),在水平方向不受力的作用,故A和B之間的摩擦力為零。

3、國中物理注重定性分析(注重於描述,數學知識應用的少),高中物體則注重定量分析(各個物理量之間基本上用公式連線起來,因為這在應用時將牽涉到公式的變形,公式間的轉換,所以數學的知識應用的較多)。定量分析比定性的要難,當然也更精確。如對於摩擦力,國中只講增多大和減少摩擦的方法,好理解。高中則要分析和計算摩擦力的大小,且靜摩擦力的大小一般要由物體的狀態來決定。

高中物理還強調:(1)注重物理過程的分析:就是要了解物理事件的發生過程,分清在這個過程中哪些物理量不變,哪些物理量發生了變化。特別是針對兩個以上的物理過程更應該分析清楚。若不分析清楚過程及物理量的變化,就容易出錯。(2)注意運用圖象:圖象法是一種分析問題的新方法,它的最大特點是直觀,對我們處理問題有很好的幫助。但是容易混淆。如位移圖象和速度圖象就容易混淆,同學們常感到頭痛,其實只要分清楚縱座標的物理量,結合運動學的變化規律,就比較容易掌握。(3)注意實驗能力和實驗技能的培養:高中物理實驗分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它對於我們學習知識和鞏固知識都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求同學們要認真觀察演示實驗,切實做好學生實驗,加強動手能力的鍛鍊,注意對實驗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

二.初、高中兩個階段之間的物理臺階產生的原因:

中學生畢業後,升入高中一年級學習,普遍感到物理難學,教師也感到難教,這種在初、高中兩個階段之間的物理教學中出現的脫節現象被稱之為臺階。根據上述高中物理的知識結構特點與國中物理的區別,經過分析,產生臺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從定性到定量的飛躍是第一個原因。

國中物理教學對許多物理問題都重在定性分析,即使進行定量計算,一般來說也是比較簡單的;而高中物理教學,大部分物理問題不單是作定性分析,而且要求進行大量相當複雜的.定量計算。學生對這種從定性到定量的飛躍不適應。

2、從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飛躍是第二個原因。

國中物理教學基本上是建立在形象思維基礎上的,它以生動的自然現象和直觀的實驗為依據,從而使學生通過形象思維獲得知識。國中物理中的大多數問題看得見、摸得著。進入高中後,物理教學便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領域過度。從目前的教材來看,這個臺階是較高的。如高一物理教材中的靜摩擦力的方向,瞬時速度,物體受力情況的分析,力的合成與分解等都要求學生有較強的思維能力。從人的認識過程來看,從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是認識能力的一大飛躍。

3、從通常是單因素的簡單邏輯思維到多因素的複雜邏輯思維(包括判斷、推理、假設、歸納、分析演繹等)的過度是第三個原因。

國中生進入高一以後普遍不會解題,要麼就亂套公式,糊里糊塗地做題,頭腦中缺乏清晰的思路。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較為複雜的邏輯思維能力。不善於判斷和推理,不會聯想,缺乏分析、歸納、演繹的能力。在這一點上,學生與學生之間存在的個體差異也是很大的。

4、在運用數學工具解決物理問題上,從單純的算術、代數方法到函式、圖象、向量運算、極值等各種數學工具的綜合應用的變化是第四個原因。

運用數學工具解決物理問題在國中物理教學中並不突出,到高中物理教學中已經成為能否處理各種實際問題的至關重要手段了。特別應該指出的是,高中物理中的向量概念和運算對國中學生來說是非常生疏和困難的。建立這個概念,掌握其運算需要一個過程。如果再考慮到個別數學工具的應用和學生實際掌握的數學知識存在明顯的差距這一事實。那麼,這個臺階就更為突出了。

5、學習方法上的不適應是第五個原因。

國中學生更多的習慣於由教師傳授知識,而高中物理學習中在相當程度上則要求學生獨立地或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去獲取知識(包括預習、獨立地觀察和總結實驗以及系統地閱讀教材和整理知識等)。此外,高中物理學習中更加的強調對知識的理解而不能靠簡單的重複性記憶。許多學生對這種學習方法上的變化也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

三.如何學好高中物理

物理這門自然科學課程比較難學,靠死記硬背是學不會的,一字不差地背下來,出個題目還是照樣不會作。物理課國中、高中、大學各講一遍,國中定性的東西多,高中定量的東西多,大學定量的東西更多了,而且要用高等數學去計算。那麼,如何學好物理呢?

在學校裡,我們見到學習好的學生,哪科都學得好,學習不理想的學生哪科都學得不理想,基本如此,除了概率很小的先天因素外,這裡確實存在一個學習方法問題。

誰不想做一個學習好的學生呢,但是要想成為一名真正學習好的學生,第一條就是要對學習有個正確的認識,基礎教育的基本關係就是“昨天的知識與明天的事業”“今天的努力與明天的發展”所以千萬不要抱怨現在的學習是沒有用的,其實每一科的學習除了拓展你的知識面之外,還在遷移默化的培養你的思維習慣,例如長時間的語文學習,除了讓你認識漢字,對一些偉大的作家和作品有所瞭解之外,其實他也在遷移默化的培養了你的情感,價值觀念,影響了你認識周圍世界判斷是非曲直的標準,長時間的數學的學習,除了讓你學會了一些基本的計算關係,還讓你變得不再木訥,知道未知可以由周圍的已知條件推理出來,長時間的物理學習除了讓你深刻的認識周圍的世界,知道看似複雜的世界其實並不是雜亂無章,而是在一定的規則之下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達到有序合理的執行的,從中會讓你發現自然世界是多麼的美妙和神奇,物理的學習會讓你不斷的在生活的經驗與科學的結論之間來回的碰撞,在產生矛盾與解決矛盾的過程中,培養了你一個良好的思考習慣,這種習慣對你而言是終身收益的,而習慣的培養就是在物理學習中逐漸滲透的;所以對待學習不要用太功利的眼光去對待,而是要從塑造自我,提升自己的能力修養方面去對待,這樣學習就不會是你的負擔,而是一個享受的過程。塑造自我對一個人是多麼的重要,塑造自我重要的是做好以下幾件事:一、培養良好的做事習慣,要用心而不要僅僅追求努力,因為努力做事只能把事情做對,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二、學會思考,提升思想的深度,因為什麼樣的思想將會決定你有什麼樣的生活;三、與人為善,善不是讓你刻意的去做好事,而是要學會尊重別人,要把別人作為目的來尊重,而不是作為手段

第二條,對待學習中的挫折要有正確的認識。學習就是一個在不斷的否定融合與更新的過程,對測驗中的失利要有正確的認識,千萬不要因為考試中的失敗而全盤否定自己,要善於找出問題的根結去解決問題,而不要被問題所困擾。用王金戰老師的話去教大家一種調節考試之後的心態的方法:“對於你利用兩個小時這麼寶貴的時間做一套卷子,得了滿分,這意味著從這張卷子裡,你一個問題也沒發現你認為這套卷子對你重要嗎?丟了多少分,就意味著發現了多少分的問題,只有平時多發現問題,大考的時候才能少出現問題。”但有這種想法的前提是你必須要在考試完後,能及時系統的總結。

作為一名學生在學習上存在如下七個環節:課前預習→專心上課→及時複習→獨立作業→解決疑難→系統總結→課外學習。在以上七個環節中,存在著不少的學習方法,下面就針對物理學的特點,針對就“如何學好物理”這一問題結合以上七個環節,提出幾點具體的學習方法:

(一)課前預習。就是在上課的前一天晚上對第二天所要學習的課本內容進行預習,通過課前的閱讀了解知識重、難點和疑點,以便上課時有目的地聽講,提高學習效率。通過課前預習,還可以培養自學能力和自學習慣。

(二)專心上課。上課要認真聽講,不走神。不要自以為是,要虛心向老師請教,不要以為老師講得簡單而放棄聽講,如果真出現這種情況可以當成是複習、鞏固。儘量與老師保持一致、同步,不能自搞一套,否則就等於是完全自學了。另一方面,還要注意學習老師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提高思維能力。上課以聽講為主,還要有一個筆記本,有些東西要記下來。知識結構、好的解題方法、好的例題、聽不太懂的地方等等都要記下來。課後還要整理筆記,一方面是為了“消化好”,另一方面還要對筆記作好補充。筆記本不只是記上課老師講的,還要作一些讀書摘記,自己在作業中發現的好題、好的解法也要記在筆記本上,就是同學們常說的“好題本”。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筆記本要進行編號,以後要經常看,要能做到愛不釋手,一直儲存。

(三)及時複習。要及時複習鞏固所學知識。對課堂上剛學過的新知識,課後一定要把它的引入、分析、概括、結論、應用等全過程進行回顧,並與大腦裡已有的相近的舊知識進行對比,看看是否有矛盾,如果有矛盾就說明還沒有真正弄懂。這時就要重新思考,重新看書學習。在弄懂所學知識的基礎上,要及時完成作業,有能力的同學還可適量地做些課外練習,以檢驗掌握知識的準確程度,鞏固所學知識。

(四)獨立做題。要獨立地(指不依賴他人),保質保量地完成一些題目。題目要有一定的數量,不能太少,更要有一定的質量,就是說要有一定的難度。任何人學習數理化不經過這一關是學不好的。獨立解題,可能有時慢一些,有時走彎路,有時甚至解不出來,但這些都是正常的,是任何一個初學者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對於剛學習高中物理的學生來說,應該備有至少兩本物理參考書,因為參考書中題目的講解是融合出書者的思想的,只看一種,我們的思維不容易開啟,只有多看看其他參考書,互相的比較,體會,給我們的啟發才能多一點。還有對於解題不熟練的同學,不要追求做題的數量,而是要用心去做題,找做題的感覺,怎麼樣去找這種感覺呢?教大家一種方法:一道題目做三遍!第一遍,不看答案自己做,努力的去想,直到無能為力為止!這一遍你的收穫是,腦袋中積累了大量的疑問和困惑。第二遍,仔細的研究答案,帶著你的疑問把答案完整的看完,然後考慮,自己的困惑答案中是如何解決的,學習解答的思路和解題步驟,最後,看看答案中能不能把一些步驟簡化。這一遍你的收穫是,豁然開朗,印象深刻。第三遍,把答案放在一邊,完整的做一遍,這一遍你的收穫是:思路得到整理,防止了眼高手低的現象。這種方法做題很慢,是培養物理感覺的過程,需要一定的耐心,只有堅持了一段時間,就會收到很好的效果。另外,對於剛進入高中學習物理的學生而言,課堂作業也很重要,這個重要並不在於作業本身,因為高中的物理學習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學生自學完成的,對於高一剛開始老師留的作業不會有太大難度,並不能對於提高你的成績起決定性作用,但課堂作業又很重要,這主要是它肩負了了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作用,所以它是在老師監督下學生必需完成的一種任務,學習習慣真的很重要,成績好的學生每科都好,學習不理想的學生每一門都不理想,這種差異主要就在學習習慣是上,希望同學們能夠仔細體會。對於剛進入高中的學生,可能不知道怎麼樣去把一道題目的解答完整的寫下來,這個需要模仿,模仿老師的,模仿參考書上面的,歸納下,完成作業要有如下的五點基本要求:①書寫工整;②作圖規範;③表達清楚;④推理嚴密;⑤計算準確。還有作業批改完發下去以後,有錯的要認真訂正,不能把問題積累下來。

(五)解決疑難。有什麼疑問或是弄錯的地方要隨手拿專門的本子記下,然後通過再思考琢磨或請教老師和同學來解決。專門的本子命名為“疑難問題記錄本”,記完一本要再換一本,每本都要編號儲存著。

(六)系統總結。每學完一個板塊,要把分散在各章的知識點連成線、鋪成面、結成網,使學到的知識系統化、規律化、結構化,這樣運用起來才能聯想暢通、思想活躍。要重視知識結構,要系統地掌握好知識結構,這樣才能把零散的知識系統化起來。大到整個物理的知識結構,小到力學的知識結構,甚至具體到章,如靜力學的知識結構等等。

(七)課外學習。閱讀適量的課外書籍,豐富知識,開闊視野。實踐表明,物理成績優秀的同學,無不閱讀了適量的課外書籍。這是因為,不同的書籍,不同的作者會從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式來闡述問題,閱讀者可以從各方面加深對物理概念和規律的理解,學到很多巧妙簡捷的解題思路和方法。見識一多,思路當然就活了。

總之,學習物理大致有六個層次,即:首先聽懂,而後記住,練習會做,逐漸熟練,熟能生巧,有所創新,這樣才能最終達到學習物理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