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青蛙觀海語文教學教案

校園 閱讀(7.29K)

根據教材的特點和該年級的教學要求,我把本課教學目標定位於以下幾點:

青蛙觀海語文教學教案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懂得只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堅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達理想的彼岸。

3.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識記生字,認識偏旁“登字頭”。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我確定的教學重點是: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懂得道理。

教學難點是:

感悟課文揭示的道理。我在教學中注意了以下教學策略的實施:

一、明確要求,以讀為主。以讀為主,是當今語文課堂教學的主旋律。

本課教學我把朗讀擺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強調“以讀為本、以講助讀、以演練讀”,我認為學習語言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外部語言不斷內化的過程,實現這一內化的過程最重要、最根本的手段就是朗讀。所以我鼓勵學生自讀自悟,避免老師講的多,提問多,大力提倡“以讀為主 ,以讀代講,以講帶動讀、以問促進讀”。讓學生自讀自悟、邊讀邊思、相互討論、邊讀邊演中去學習朗讀,去理解詞語,去培養語感,去接受潛移默化的語言薰陶。“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與親。”因此“入境悟情”是我始終追求的教學境界。課上,我花了很多時間用以指導學生讀好課文,先是讓學生藉助拼音,輕聲自由練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並標好課文自然段的序號,然後檢查學生的自讀情況,讓學生逐段練讀,重點檢查學生字音讀得是否正確,文中句子讀得是否通順。在這基礎上進行精讀訓練,在讀的過程中注意了方法的多樣性,靈活性,並使用了一些手段激發學生朗讀的興趣。

例如在指導讀好“天哪,這麼高的山!”“我沒有一雙像你一樣有力的翅膀,也沒有四條善跑的長腿,怎麼能上得去呢?”時,我是這樣設計的:

(1)、青蛙長期生活在湖邊,很想看看大海,於是,蒼鷹是怎麼對它說的?指名一生讀蒼鷹說的`話。

(2)、要想看到大海,有一個什麼條件?

(3)、板畫一座小山:這樣行嗎?為什麼?

(4)、出示“天哪,這麼高的山!”並畫上一座高高的山。

(5)、指名讀這句話,相機指導。

(6)、換一個說法

(7)、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青蛙對登上這座山有沒有信心?你還可以從哪看出?出示:“我沒有一雙像你一樣有力的翅膀,也沒有四條善跑的大腿,怎麼能上得去呢?”

(8)、指名讀這句話,引導理解:怎麼能上得去呢?意思是什麼?為什麼青蛙覺得自己上不去?

(9)、我們還可從青蛙的動作上也可以看出它對此沒信心。出示:吸了口涼氣 指名錶演這個動作,說說自己在什麼情況下也會有這樣的體會?

(10)、再讀這兩句話這樣就為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打好了基礎。學生都讀得有聲有色,讀出了山的高,和青蛙的信心不足,為理解下文打好了基礎。

二、創設情境,幫助朗讀。

情境的創設,在語文教學中,特別是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課文敘述的一切,只有在情境中才能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讓他們在情境中積極地觀察、感受、操作,才能實現對語文的感悟積累和運用,才能使學生的朗讀更有滋有味。本課教學中我在情境的創設上是花費了一番心思的:?

1.畫面再現情境。根據教材和學科的特點,這節課的一開始,我就運用了多媒體輔助教學,再現了故事的內容,精美的畫面和恰當的音樂以及繪聲繪色的朗讀一下子就抓住了學生的心,勾起了學生要學好這篇課文的興趣,也使他們初步瞭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並使得這些生活經歷有限、生活感受粗淺的低年級學生,不僅眼裡有語言文字,還有相對應的形象畫面,“符號”對應了“形象”,“形象”又激起了“情感”。只有這樣,他們的朗讀才那麼地精彩,也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幫助他們理解課文。我是這樣設計的:

(1)、小朋友,童話王國的大門又向你們敞開了,你們猜猜看,今天又是誰來到我們教室裡做客呀?出示“青蛙”圖片:你們認識我嗎?一起寫我的名字好嗎?

(2)、板書:青蛙 指名讀

(3)、你們知道青蛙的家在哪裡嗎?

(4)、就是,青蛙長期生活在湖邊,池塘邊,從來沒見過大海,今天它非常想去看看大海,你們願意和它一起去嗎?

(5)、欣賞“課文”(多媒體課件)

(6)、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第10課《青蛙看海》。板書寫完整

2.以生活體驗情境。這課要讓學生充分體會青蛙登山的艱辛和只有堅持不懈地努力,才能登上山頂。課前,我在體育老師的配合下設計了“青蛙跳”的體育活動,讓學生跳學校那棟五層教學樓的臺階。學生當時跳完以後個個累得叫苦連天,有的一屁股坐在地上不願起,有的直喘氣,還有的在三樓就停下來跳不動了。看的出來學生對此感受是深刻的。這樣,上課時學生都會聯絡自己的經歷來體會青蛙登山的艱辛,學生們有的說心臟都快跳出來了,有的說想吐,還有的說腳好痛好酸。於是在課上,他們就把這種感受融合到朗讀中,體會到了青蛙登上山的不易和辛苦,感受到了他們頑強的毅力和堅持不懈的刻苦精神

3.以表演感受情境。教學中,在充分理解和朗讀課文的基礎上,師生帶著頭飾表演課文描敘的情景:松鼠(老師)帶著青蛙(學生)來到了山腳下,不畏辛苦地一級一級地登上山頂,最後終於看到了大海。這就促使學生進行角色轉換,帶著小青蛙的真切感受理解課文,對課文中的角色必然產生親切感,很自然的加深了內心體驗。學生的興趣很濃,思維很活躍,表演和朗讀都挺到位。表演後,伴隨著熱烈的情緒,學生加深了對課文的記憶,也體會出登上山頂要靠不懈地努力,一步一步,踏踏實實地去走,這樣才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