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

校園 閱讀(2.14W)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說到古詩,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詩言簡意豐,具有凝鍊和跳躍的特點。什麼樣的古詩才經典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古詩兩首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理解古詩內容,感受詩中描寫的送別的情景,體會詩人對朋友的真切情意。

2、指導有感情朗讀,體會詩歌意境。

3、體會詩歌語言表達的特點,學習借景抒情的寫作方法。

【教學流程】

一、引入詩歌,理解題目,朗讀題目

1、欣賞歌曲《送別》,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2、學生板書課題並找出兩首古詩題目的共同點。

二、自讀兩首古詩,讀準讀通,粗知大意

1、讀準詩中多音字及難讀生字。

2、反覆自由讀詩,讀準字音,讀通詩句,藉助文中註釋試著解讀詩句的意思。

三、學習《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1、用自己的話說說詩意。

2、重點學習詩句;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⑴ 從相送時間之久體會詩人對朋友的深情厚意。

⑵ 抓住關鍵詞;孤帆、遠影、碧空,體會詩歌語言特點。

⑶ 小結古詩借景抒情的寫作方法。

⑷ 指導有感情朗讀,感受古詩意境。

四、學習《送元二使安西》

1、教師有感情誦讀,學生誦讀。

2、體會詩中景物描寫的作用,驗證借景抒情的寫作方法。

3、想象送別情景,體會送別之情,指導有感情朗讀。

五、昇華主題,讀寫結合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2

  【教學目的】

1、認識8個生字,會寫6個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古詩。

3、能背誦兩首古詩。

  【教學重、難點】

1、識字、寫字。

2、朗讀課文。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

  【教學目的】

  第一課時

  一、看圖激趣,揭示課題

1、圖上都有些什麼?

2、仔細看圖,猜猜圖上的人在幹什麼?他們之間發生了一件什麼事?

3、揭示課題:有一個叫賀知章的人,他很小的時候就離開了家鄉,到了老了才回來,這首詩就是他回到家鄉後寫的。(出示課題:“回鄉偶書”齊讀。)

  二、初讀課文,認記生字

1、自由讀課文,用“□”標出生字,注意要讀準字音,讀通順。

2、出示生字卡片,學生自由觀察生字,為喜歡的生字組詞。

3、抽生說說記住了哪個字?是怎樣記住的?

4、遊戲:

教師讀一個生字的音,學生從卡片中找出這個字讀三遍。

  三、再讀課文,瞭解詩歌大意

1、自由讀課文,圈出不理解的地方。

2、小組合作學習,通過讀文,看圖,理解詩詞大意。(教師適當點撥)

鬢毛衰:頭髮都白了。

3、教師範讀,學生在理解詞義的基礎上想象詩歌所描繪的畫面。

4、抽生說說。

5、生根據理解自由讀課文。

  四、試背課文

1、老師敘述詩意,學生根據詩意練習背誦。

2、學生互背古詩。

3、抽生背、齊背古詩。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3

【活動目標】

1、通過四個專題活動,學生較好地掌握賞析、吟誦的正確方法,能較順利的進行口語交流。

2、通過合作交流,從多個維度解讀古詩,理解古詩中承載的內涵,樹立自信心,體驗勝利的喜悅。

3、學會運用古詩寫作,有效的組織資料進行習作訓練。

4、體會中華古詩文化的輝煌碩果,提升熱愛祖國優秀保守文化,提高自身的文化品位。

【活動重點】

1、詩歌主題的品味、賞析、感悟。

2、運用古詩習作。

【活動設想】

中國是詩的國度,中華古詩是文化的瑰寶,通過了解古詩,可以瞭解民族的歷史文化;通過欣賞古詩,可以感受民族文化絢爛。

通過活動,學生漫步古詩,感受中華古詩多姿多彩的創作風格,瞭解流傳千古的大家名人,瀏覽醒世鑑人的名篇佳句,體會廣博精深的思想內容。學生親眼看看、用心想想、聯手做做,能獨立考慮和合作探究。

【活動準備】

1、從秋、雨、孤獨、離別、思念等角度搜集古詩,古詩分專題編輯,自取標題,以六人一小組合作完成,每人指定一項,餘一人做記錄。

2、分組並推選組長,組長記錄整個蒐集,編錄的過程。

3、每人寫查詢資料後的感言。

【活動過程】

一、古詩園地,自由推薦

配背景音樂:《春江花月夜》

(導語)有這樣一種文學體裁,它去聽小說講故事,去與散文拉家常。它可以是一個樸素的人,不穿形容詞的衣裳,簡簡單單,不戴"最"的帽子,額頭開闊;可以是一個身手敏捷的小偷,從成語中,寓言中,失敗中,盜取經驗的磚塊,不辭勞苦壘成自身的建築場。但必需用自身的方式說話,吐字清晰,語調或疾或緩一行詩句是一條神奇的路,不通向另一行。這是一種什麼文學樣式?(《望廬山瀑布》錄影欣賞)

眾生:古詩

師:現在我們就踏入神聖悠久的“國度”。(展示活動主題:漫步詩園)在古詩的王國裡,高手如雲,名人輩出。你最敬佩哪一位古詩人?請你抓住特色,勾勒敬佩之處。

生1:最敬佩蘇軾。他命運多舛,但胸襟曠達、坦然。“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即是生動寫照。

生2:最敬佩王維。他的一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可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後人“詩畫”頭銜真是名副其實。

生3:最敬佩陸游。他是一個愛國志士,堪比屈原,“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道出了對祖國深摯強烈至死不渝的愛國激情。

生4:最敬佩李白。“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李白的浪漫不羈被表示的淋漓盡致。

師: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吟者留其名。這些璀璨的珍珠,時代的驕子,以其獨特的個性訴說了人間的悲歡離合,為中華文庫締造出精妙絕倫的篇章。

二、依樣畫葫蘆,品詩百態

(幻燈片展示:到古詩中去領略異彩紛呈的秋味;到古詩中去聆聽大自然悠揚、纏綿的天籟之音;到古詩去感受難以莫名的孤獨。)

組內資料展示,任選一個專題品位,每個專題設計一個題序,六人一組合作完成。

題序:秋是紅黃交橫的甸園,秋是青綠蜷縮的煉獄;秋是凋零豐收棲息的樂園,秋是繁茂苞放隱埋的墳地。

生5:我很認同老師把秋看成是紅黃交橫的甸園。杜牧的“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凝結了詩人對秋天的熱烈讚美,對秋天的喜愛之情。紅色的海洋,讓人心馳神往 ,吸引了匆匆趕路的旅人。此時詩人窺楓忘返。

生6:啊!我發現杜牧與劉禹錫有相同的品味。在《秋詞》中,劉禹錫自吟“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這種對秋天勝過對生命綻放的春天的忠愛,古今之外還有誰能與這兩人相比呢?這讓我想起一個詞叫“趣味相投”。

生7:我不這麼認為,《楓橋夜泊》中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兩句詩 ,張繼用一個“愁”字說出了秋的淒涼和孤寂。明日落下,幾聲烏鴉的啼叫,加上滿天的寒霜,江邊的楓樹,點點的漁火,這清冷的水鄉秋夜,能不讓舟中詩人感到淒涼?

生8:許多人都認為秋天是凋落時節,自然會形成不良的印象。“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秋可以從悽清轉向歡樂。我覺得秋天應當是愁與樂交融的季節。

師:總之,秋天是愁也好,樂也好,各領風騷吧!大自然的美妙絕不只限於此。

題序:聽,春雨沙沙,借河岸的楊柳,呼喚生命的勃發。聽,春雨沙沙,借小河的歌喉,澆灌待放的春花。聽,春雨沙沙,在這不經意的時間,多少愛情開始萌芽。春雨沙沙,流向江河,流出一江湧動的春潮。春雨沙沙,灑在田野上,灑出滿目的幸福與希望。春雨沙沙,像一首,唱在生命的春季。在這期間,多少花開了,多少花謝了。

生1:杜牧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淡淡的哀愁,加上纏綿的春雨,有李白舉杯消愁,愁更愁的味道。

生2:我覺得雨不只是愁的一種寄託,還是一種傳達思念的信使。李商隱《夜雨寄北》中“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道出了的思念之情,詩人獨自剪殘燭,夜深不寐,在淅瀝的巴山秋雨聲中閱讀妻子詢問歸期的信,然而歸期無準,詩人心境是異常鬱悶、孤寂。

生3:杜甫可不這麼認為雨是愁苦、鬱悶的滋味。“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一個“好”字就表達了作者的無限喜悅之情。好雨隨同著祥風,滋潤大地萬物。在杜甫看來春雨是祥和、繁茂的使者。

師:雨繫著詩人的情感。我可以把詩人筆下的雨稱為“多情的雨”。中國的古代文人雅士歷來喜歡借物抒情,較常見是吟詠愁、苦、悲等。

題序:在中國古典詩中,使用最多的詞就是“孤”、“獨”二字,“孤”、“獨”或合,或分,但都傳達一種情懷,表達一種人生的況味。孤獨,有時是一種莫可言傳的樂趣。孤獨,有時卻又是難以排遣的痛苦。有些人說離別是一種孤獨 ,有些人說思念是一種孤獨,有些人說英雄豪傑是一種孤獨。

生4:(心情繁重)“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目送友人離去,真是去者孤獨,留者也孤獨,這是離別的孤獨。

生5:“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陸游壯志未酬、懷才不遇的孤獨。

生6:“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正如老師開頭所說:“古來聖賢皆寂寞”,前瞻孤獨,後顧也孤獨,這是缺乏知音的孤獨。

生7:(眼睛一亮)“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好象只有瀟灑的王維才幹享受獨處的那份寧靜。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會認識10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

2、有感情地背誦兩首古詩,理解詩中所表現的秋天的煥然生機,再反覆誦讀中,感悟詩歌的韻味和意境的美好。

3、培養孩子樂於背誦古詩,積澱經典文化底蘊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識字寫字

1、自主認讀生字條裡的所有生字,不認識的藉助拼音解決。

2、小老師領讀。

3、同桌互相聽讀。

4、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認讀。

5、同桌互相交流識字方法。

6、擴詞練習。

7、寫字:

⑴分析字形,掌握規律。

⑵師範寫“枝”“劉”,提醒此二字的第四筆均是“丶”。

⑶描紅、臨寫,評出優秀。

二、朗讀感悟

1、《贈劉景文》。

2、整體感知:

⑴自讀兩首古詩,讀準字音。

⑵同桌之間聽讀。

⑶小組合作交流,通過讀詩,你知道了些什麼?還有哪些不明白之處?

三、啟發想象,感情朗讀

1、師配樂範讀兩首古詩,生邊聽邊想象畫面。

2、生說說自己“聽詩”的感受。

3、生自由練讀──邊讀邊想象詩的意境美,感受詩的韻律美。

4、配樂賽讀、評讀。

5、指導背誦。

四、實踐活動

1、從兩首詩中選取自己最喜歡的一首進行“詩配畫”活動。

2、開古詩朗誦會,每組出兩個節目,一個集體朗誦,一個個人朗誦。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 複習古詩;體會古詩表達的思想感情。

2、 靈活積累、運用古詩。

3、 激發學生對祖國燦爛的古詩文化的熱愛之情。

教學準備:教學將國小階段重點古詩詞整合歸類;製成CAI課件

同學們,我國是一個文明古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其中古詩詞就我國古代文化瑰寶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今天,我們就以“快樂大闖關”的形式走進古詩大觀園(出示課件一)

我們要一起闖六關,在闖關過程中,同一組的每一個同學都要積極參與,為本組爭榮譽,其中一個同學沒答出,另一個同學馬上接著幫他答出。記住我們的口號是“我行,我們一定能行!” 我還要請兩名助手,來協助我。現在,我們開始進入第一關。(出示課件二)

(第一關:我能行。要求:抽籤作答。聽提示,用詩句按序號作答。)

1、在春天的夜晚,一位久別家鄉的詩人,望著皎潔的月光不禁想起了家鄉,於是他吟起詩句是什麼?

2、母愛是世界上偉大的愛,做兒女的怎麼能報答得了母親的愛呢?這使我們常常會想起哪一句詩?

3、當你在公園裡散步,看到滿池荷花,你會吟誦什麼?

4、當我們浪費糧食時,老爺爺常用唐代詩人李紳的詩句來教導我們,你知道他是怎樣教導我們的嗎?

5、有時候,有的人對自己所處的環境、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及旁人清楚,這就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宋代詩人蘇軾用了一句詩也說明了這樣一個問題。你知道應該是哪句呢?

6、人們讚美小草,讚美它具有頑強的生命力,他們常常引用白居易的哪一句詩呢?

(第二關:我是小法官。要求:不僅會判斷,還要能說出理由。形式:搶答。)

1、《出塞》是宋代詩人王昌齡的作品,他是一首著名的邊塞詩。( )

2、“行”是古代詩歌的一種形式,《長歌行》的形式就是“行”。( )

3、“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一句中“龍城飛將”指的是衛青。“陰山”指陰山山脈,在現在有內蒙古境內。( )

4、《七步詩》詩人以萁豆相煎為比喻,控訴了曹丕對自己和其兄弟的殘酷迫害。( )

5、《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是杜甫“生平第一快詩”,也就是說是他一生中寫得最快的一首詩。( )

6、“報得三春暉”意為報答母親之恩,“三春”指三個春天。( )

老師小結。接著我們進入第三關。(出示課件四)

(第三關:詩句對對碰。每一組都有四句詩,全對才能得分。)

第一組:

世事洞明皆學問,————。欲窮千里目,————

秦時明白漢時關,————。停車坐愛楓林晚,————

第二組:

落紅不是無情物,————。大漠沙如雪,———。

少壯不努力,———— 。 問渠哪得清如許————,

第三組:

誰知盤中餐,————。誰言寸草心,————

山窮水復疑無路,————。 勸君更進一杯酒,————

第四組:

春色滿園關不住,————。孤帆遠影碧空盡,————

黃中孃家花滿蹊,————。飛流直下三千尺,————

第五組:

不知細葉誰裁出,————。粉骨碎身全不怕,————

欲窮千里目———— 。 不識廬山真面目,————

第六組:

千磨萬擊還堅勁,————。 紙上得來方覺淺,————

牆角數枝梅,—————。海記憶體知己,————

老師小結。讓我們一起走進第四關:古詩大薈萃(出示課件五)

(第四關:古詩大薈萃。抽籤選題,再依次作答。)

第一組:根據下面四組成語猜出四位詩人。

A、百步穿楊 萬古長青 一日千里

B、光怪陸離 釜底游魚

C、一窮二白 居高臨下 易如反掌

D、張冠李戴 白駒過隙

第二組: 下面四句古詩含有四種花,你能說出來嗎?

1、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 )開。

2、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 )村。

3、更無柳絮因風起,唯有( )向日開

4、竹外( )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第三組:用“春”、“夏”、“秋”、“冬”分別說出一句詩。

第四組:說出“描寫山水、反映邊疆將士、送別、珍惜時間”的詩句各一句。

第五組:用“日、月、雨、鳥”分別說出一句詩來。

第六組:分別用“紅、綠、黃、白、青、紫、藍”各說一句詩

(出示課件六)

(第五關:走近詩人。國小階段我們學習了70首古詩,。這些古詩以唐詩為主,宋詞次之,“杜甫、李白、孟郊 、 陸游、 王安石 、王昌齡”都是我們熟悉的詩人,請從中選一位你們最喜歡的詩人,作答。)

(出示課件七)

1、 杜甫是一位憂國憂民的愛國詩人,你們知道他的哪些詩歌?請說出來。被後世稱為“生平第一首快詩”的是哪一首?請你背出來。 “妻子”和“青春” 在這首詩中怎樣理解?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又怎樣理解?全詩突出了一個什麼字?

(出示課件八)

2、陸游也是我國著名的愛國詩人,他至死也不忘記祖國的統一,他的絕筆詩叫什麼?請你背誦全詩。全詩通過一個什麼字表達了詩人渴望收復失地,祖國統一的愛國熱情?寫詩人遺囑的詩句是什麼?(出示課件九)

3、“鍾靈敏秀、山搖地動、只爭朝夕、隔牆有耳、數不勝數、重見天日、山清水秀”,這七個成語中藏著一句王安石的一句詩,這句古詩是什麼?它的題目又是什麼?詩中“綠”字傳說作者先作過“過”、“到”、“入”、“蕩”,為什麼他最後用的是“綠”?(出示課件十)

4、王昌齡是一位著名的邊塞詩人,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人度陰山”選自他的哪一首詩?請你背誦全詩,這首詩表達詩人許多心願,你能說出幾種嗎?(出示課件十一)

5、送別詩在我國古詩中佔重要地位,如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高適的《別董大》、李白的《贈汪倫》等等,請你先揹你所選詩人的送別詩。再說說你最喜歡詩中的哪個句子,為什麼?(出示課件十二)

6、歌頌母愛是個永恆的主題,唐代詩人孟郊的《遊子吟》讓人至今難忘,請你先背背這首詩,其中哪一句最能表現母愛的偉大?哪一句最能表現兒女想報答母親的恩情?再說說你有何感想?(出示課件十三)

老師小結。下面我們走進最後一關。(出示課件十四)

(第六關:摘取桂冠上的明珠。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兩首迴環詩,你會讀嗎?可以任意先一首.)

1、鬆蒼浴日晚隨風塑雪紅

2、明山映月照泉亭曉霧輕

老師總結。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6

  【設計理念】

學習古詩不僅僅是理解詩的意思,學習古詩並不枯燥,學習古詩也能興趣盎然,學習古詩也能享受快樂。

  【課時目標】

1、誦讀古詩,理解古詩的意思;

2、感受春日的美好景象,感受詩人尋春的愉快心情。

3、激發學生讀書求知的樂趣。

  【課前準備】

在黑板上劃出橫線,便於學生板書。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教學過程】

一、讀春:積累詞句(可當作課前活動)

開小火車,每人讀一個詞語,看誰的膽量大,誰的普通話標準,誰的聲音好聽。(學生有困難,師生幫助)

1、出示二字詞語:

1、出示二字詞語:

立春 早春 初春 春日 開春 新春 仲春 陽春 晚春 殘春 暮春 春令 三春 陽春 春輝 春風 春水 春光 春色

春汛 春雨 春景 春花 春草 春耕 春遊 春暖 踏春 春雷 春潮 春華 春季 報春

2、出示四字詞語:

春回大地 春光明媚 春光融融 春光旖旎 春色怡人 春燕回巢 春風得意 春色迷人 春色無邊 春意盎然 春暖花開

春色滿園 春深如海 春寒料峭 春滿人間 四季如春 春風和煦 春和日麗 春風送暖 春風浩蕩 春風化雨 春潮滾滾

春花怒放 春意正濃 春苗茁壯 百花爭春 春到人間 百鳥鳴春 春花爛漫 春桃吐蕊 枯木逢春 春水盈盈 春風輕拂

春風拂面 春和景明 春風盪漾 春風徐來 春江水暖 春雨絲絲 春雨綿綿 紅杏鬧春 春花似錦

3、出示佳句名詩:

●春到三分暖。

●春天三日晴。

●春雨貴如油。

●一年四季春為首。

●一年之計在於春。

●春風不刮,草芽不發。

●春天孩子面,一日三變臉。

●肥不過春雨,苦不過秋霜。

●季節不等人,春日勝黃金。

●春天人們起得早,秋後人馬吃得飽。

●春天深耕一寸土,秋天多打萬石谷。

●十年老不了一個人,一天誤掉了一個春。

●青年是人類的春天。——郭沫若

●春城無處不飛花。——韓愈

●紅杏枝頭春意鬧。——宋祁

●東方風來滿眼春。——李賀

●春到人間萬物鮮。——馮夢龍

●春到人間草木知。——張拭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葉紹翁

●日出江花紅似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賀知章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

●不須迎向東郊去,春在於門萬戶中。——盧道悅

二、詠春:享受春天

1、同學們,當春天到來時,人們會自然而然地想起古代詩人對春天的讚歎。他們對春天是那樣痴情,那樣狂放,那樣欣賞!真可謂把春天描摹得絢麗而又迷人,達到了絕妙的地步。古人讚美春天的詩詞很多,然而,人們最喜愛、最推崇的是南宋詩人朱熹的《春日》: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出示《春日》)

2、今天咱們要學的就是這一首詩。誰知道題目的意思?(春天的日子、春天)(學生板書題目)

3、詩人的名字和朝代大家千萬不能忘記!(指名板書“南宋朱熹”)

朱熹是南宋著名的哲學家、文學家、教育家。朱熹酷愛讀書,才學淵博,他的文化思想對後世影響深遠。

4、請大家自由地大聲地讀一讀朱熹寫的《春日》。

5、讀了這首詩以後,你能猜測一下詩人朱熹在春日時的心情嗎?(高興、喜悅、興奮、愉快、歡快、激動、舒暢、舒坦、得意……)(學生板書在黑板兩側)

6、猜測終歸是猜測,如果大家能夠從詩句中找出“證據”,來證明詩人當時的心情,你就可以理直氣壯地說,我不是猜測,我是有理由的。(說出一處,請學生將詞語板書到相應的橫線上)

教師點撥如下:

(1)勝日——原指節日或親朋好友相會的日子,這裡指天氣晴朗的日子,風和日麗的日子,陽光明媚的日子,陽光燦爛的日子。人的心情總是與天氣有關係,天氣好,人的心情也好。

(2)尋芳——春遊,踏春,踏青賞花,看花觀景,尋找優美的景色。春遊時心情肯定很高興。

(3)泗水濱——泗水河邊。泗水河是一條美麗的河,在如此美麗的河邊騎馬、散步、遊玩,心情能不舒暢嗎?

(4)無邊——一望無際,沒有邊際,到處。視覺開闊,心情也會開闊。

(5)光景——風光景物,風景。不優美的地方能叫風景嗎?優美的風景令詩人喜悅萬分。

(6)一時新——一下子煥然一新。一時:速度快,令人感到驚訝、興奮、激動。萬物更新使詩人耳目一新,令人欣喜,就好比你穿上了新衣服。

(7)等閒識得——等閒:隨隨便便,輕鬆,容易,不用費心。詩人悠閒自得,忘記了煩惱。說明春天的面容與特徵是很容易辨認的,說明春光無處不在。識得:感覺到,領略到,認識到、接觸到。

(8)東風面——春風的面容。有一個詞語叫“春風得意”,春風來了,得意洋洋。詩人是在享受春風,享受春天。

(9)萬紫千紅——這是一個成語,這個成語就出自這首詩,也就是說,這個成語是朱熹“發明”的。什麼顏色都有,形容百花齊放,色彩豔麗。現在還用來比喻豐富多彩的事物或無限美好的景象。看到百花爭豔的景象,詩人能不高興嗎?

(10)總是春——肯定是春天,一定是春天。詩人已完全被萬紫千紅的景色陶醉了,他從心底裡發出“萬紫千紅的景象全是由春風吹來的”。

7、指導學生誦讀古詩,其間,教師範讀一次。

8、說說古詩的意思。一個春光明媚的日子,詩人興致勃勃,來到泗水河畔觀賞美景。滿眼望去,無限風光,給人渙然一新的感覺。詩人悠閒自得,感受著春風的清新和溫暖:春風吹拂,百花盛開,到處萬紫千紅,洋溢著春的氣息。

三、惜春:書海求知

同學們,詩人朱熹在泗水河畔春遊,心情為何如此快樂?原因之一,是因為朱熹欣賞到了萬紫千紅的春色;原因之二,請聽我細細說來:

《春日》這首詩,不僅是一首詠春詩(讚美春天的詩),而且是一首含意深刻的勸學詩(板書“勸學”,勸告大家努力學習,勸告大家多讀書)。(指著學生板書)因為“泗水”在山東地區,是春秋時期大教育家孔子的家鄉和他講學的地方,“尋芳泗水”就是說在孔子的書籍中尋求知識。書中的知識道理,就好像原野上美麗的春色,使詩人耳目一新,深感快樂。試想:一個不喜歡讀書的人,能有春日尋芳與書海求知的聯想嗎?能有知識道理如明媚春光的認識嗎?正因為朱熹酷愛讀書,才學淵博,他才成為著名的哲學家、文學家、教育家。這首暗喻讀書的《春日》詩,對我們是一個很好的啟迪。咱們應該像朱熹一樣在書海中求知,因為書海中也有一片萬紫千紅的春色!

享受春日

古詩短而精,間接而含蓄,有許多地方值得細細玩味,細細品嚐。

教學古詩,如果僅僅停留在“解釋”上,肯定枯燥乏味、了無生趣。

古人寫詩,往往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景寓理、借物寓理。

誦讀古詩,不能“千詩一面”,有的豪放,有的婉約,有的高昂,有的低沉,有抑有揚,有急有緩。

朱熹的《春日》詩,乃詠春詩中的精品,詩人踏春賞春時高興、喜悅、興奮、激動、舒暢、得意的心情蘊含在詩中的每一個字中。

詩人是在享受春日,春光無限好!我和孩子們也在享受春日,從詩句中尋找“美麗”的心情,詩人快樂,我們也快樂!

從描寫春天的好詞佳句中,孩子們不知不覺地就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春天彷彿就在眼前!孩子們自然而然地進入佳境,隨著詩人暢遊,享受萬紫千紅、百花爭豔的大好春光。

朱熹曾寫過一首《觀書有感》:“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詩人運用自然景物來比喻思想要保持清醒開闊而不陳腐,就應不斷吸取新知識。而《春日》詩,同樣採用比喻的手法,但意蘊更為深藏:書中的知識道理,就好比美麗的春色,使詩人耳目一新,深感快樂。

詩人不僅僅是在享受春日的樂趣,更是在享受讀書的樂趣!孩子們學了這首詩,肯定會有所啟發。

古詩教學,有待“親密接觸”,因為她就像春天一樣充滿生機!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7

【教材簡析】

這篇精讀課文包括兩首古詩《鄉村四月》《四時田園雜興》和一首詞《漁歌子》、《鄉村四月》是宋代詩人翁卷所作。這首詩以白描手法寫江南農村初夏時節的景象。前兩句著重寫景,山坡田野間草木茂盛,平展的稻田裡波光粼粼,天空中煙雨濛濛,杜鵑聲聲,大地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後兩句寫人,四月到了,農活多了,鄉里的農民們在田間地頭忙開了,又是蠶桑又是插秧,突出了“鄉村四月”勞動的緊張,繁忙,給人一種“一年之際在於春”的啟示,整首詩就像一幅鈀彩明亮的圖畫,不僅表現了詩人對鄉村風光的熱愛與欣賞,也表現出對勞動生活、勞動人民的讚美。

《四時田園雜興》的作者是宋代詩人范成大。詩人描寫了鄉村農人耕織以及兒童學著大人的樣子耕種田地的情景,。展現了農家夏忙時熱烈的勞動場面,塑造了農村兒童天真、勤勞、可愛的形象,尤其是後兩句寫的意趣橫生,意味深遠,那些孩子們,他們不會耕地也不會織布,但卻在茂盛成陰的桑樹下學種瓜。這些孩子從小耳濡目染,喜愛勞動,這是農村中常見的現象,十分有趣,也頗有特色,表現了農村兒童的天真情趣,流露出詩人對熱愛勞動的農村兒童年的讚揚。全詩語言平白、樸實、自然,具有濃濃的生活氣息。

《漁歌子》的作者是唐代的張志和,張志和既是詩人,又是畫家,因此他筆下是一片畫意詩情。看,初春的遠山剛蒙上幾分綠色,從水田裡飛來的白色鷺鷥在山前低徊,粉紅色的桃花瓣落在春水碧波之上,淡黃色的鱖魚時而躍出水面,漁翁頭載青色的斗笠,身披草綠的蓑衣,停舟於春波之上,色彩多麼明麗,畫面多麼清新。可有心的作者又為它染上一層斜風細雨,整個天地浸在了一片朦朦的煙雨之中,顯得寧靜而美好。全詩動靜結合,意境優美,用詞活潑,情趣盎然,生動地表現了漁夫悠閒自在的生活情趣。

【教學要求】

瞭解詩詞內容,感受古詩詞中描繪的鄉村風光,體會詩人在詩文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1、認識7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有感情的朗讀背誦三首古詩詞,默寫前兩首詩。

3、培養閱讀古詩詞的興趣和對古詩詞的熱愛之情,養成主動積累的習慣。

【重點難點】

理解詩詞的內容,體會詩人的情感。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前兩首古詩,理解詩意,想象畫面,體會情感。

2、有感情的朗讀和背誦兩首詩。

〖教具準備

學生準備有關翁卷,范成大的'生平資料,老師準備相應的音樂帶。

〖教學過程

一、激情匯入

老師:同學們,本單元我們隨作者領略了中外的田園風光,體會到了自然、質樸、和諧、靜謐的鄉情,今天,我們再來走進古代詩人為我們描繪的田園美景,學習《鄉村四月》《四時田園雜興》《漁歌子》你也一定會陶醉其中的。

二、交待任務

這節課我們先來學習前兩首古詩。《鄉村四月》和《四時田園雜興》。

三、學習第一首詩《鄉村四月》

1、作者簡介,翁卷字續古,一字靈舒,永嘉(今浙江溫州)人,南宋詩人,一生沒有做官,他的詩大多講求技巧,詩風清苦。

2、閱讀詩文:

⑴ 自讀古詩,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⑵ 結合註解,理解詩意。

⑶ 想象畫面,有感情的朗讀古詩。

3、彙報交流:

⑴ 指名讀詩文,糾正字音。

⑵ 理解詩詞的意思: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裡雨如煙。

山原:指山陵和原野。

白滿川:指稻田裡一片水色,映著天空的光輝。子規:杜鵑鳥。

句意:山坡田野間草木茂盛,滿是綠色,稻田裡一片水色,映著天空的光輝。天空中煙雨濛濛,杜鵑聲聲,大地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鄉村四月閒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句意,四月到了,農活多了,鄉里的農民們都在田間地頭忙開了,又是採桑養蠶,又是插秧種田。

4、讀詩文,想畫面,說感受:

(播放音樂帶,有感情的朗讀)。詩文展示四月的鄉間充滿生機,一派繁榮的景象,同時勾畫了農民在四月裡緊張、繁忙的勞動場景,表達出詩人對鄉村生活的熱愛,對勞動人民的讚美之情。

四、學習第二首詩《四時田園雜興》

1、作者簡介:

範大成:蘇州吳縣人(今江蘇)人,字致能,號石湖居士,南宋詩人,他與陸游、楊萬里、尤袤齊名,合稱“南寧四大家”。他的詩憂國憂民,多有佳作,晚年隱居,寫了《四時田園雜興》60首,是他一生田園詩的代表作,反映農民的勞動生活和民生疾苦。這裡選的是《夏日》中的一首。

2、自主學習,瞭解詩意。

3、彙報交流,體會詩中所表達的情感:

⑴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耘田:除去田裡的雜草。績麻:把麻搓成線。

句意:夏季農民非常繁忙,白天去田間鋤地,晚上要在燈下搓麻成線,農家男女各自忙著自己的事情,各自有自己拿手的本事。

⑵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未解:不懂。供:從事。傍:靠近。句意:即使那些幼小的孩子,雖然他們不懂的耕種與織布,但也在茂盛的桑樹陰下學著種瓜。

5、想象畫面,有感情地朗讀,說說你的感受:

(配樂朗讀)

詩文描繪了鄉村大人耕織,孩子也學耕種的情景,展現了農村兒童的天真,勤勞,是一副具有濃濃生活氣息的農家耕織的圖畫。

五、朗讀背誦兩首古詩

〖課堂作業設計

1、把詩句補完整:

⑴ 綠遍山原( ),⑵ 童孫未解( )

子規聲裡( )也傍桑陰( )

2、請你說說“鄉村四月閒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的景象,你從中體會到了什麼?

3、我會背其他描寫田園的古詩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漁歌子》理解詞意,想象畫面,體會詞人的情感。

2、有感情的朗讀背誦這首詞。

〖教具準備

1、學生準備張志和的生平資料。

2、準備優美輕柔的曲帶。]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上節課,我們領略了兩位宋代詩人為我們展現的田園風光,使我們體會到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與質樸,誰能想象畫面,再來背誦一下這兩首詩。

二、回顧詞的特點

1、誰還記的我們第一節課學的一首詞,你們還能背誦嗎?《憶江南》

2、詞有什麼特點:

詞有詞牌名,是詞的調子的名稱,詞調是寫詞時依據的樂譜。有的詞牌原來就是詞的題目,如《憶江南》《漁歌子》但後人寫的《漁歌子》《憶江南》就與詞牌無關了。詞的句子有長有短。故又稱長短句。

三、學習第三首詞《漁歌子》

作者簡介。張志和,唐代詩人,字子同,婺州金華(今浙江金華)人,被貶官後,不再復仕,放浪江湖間,自稱煙波釣徒,著有《玄真子》。

1、自讀課文:

⑴ 輕聲讀詞,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⑵ 對照註釋,結合畫面,瞭解詩意。

⑶ 有感情的朗讀,體會詩情。

2、彙報交流:

⑴ 指名讀詞《漁歌子》糾正字音。

⑵ 說詩句的意思。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句意,西塞山附近,白鷺展翅飛,桃花夾岸的溪水中,鱖魚肥美。(一幅秀麗宜人的水鄉風光)。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句意:頭戴青斗笠,身披綠蓑衣,斜風細雨中垂釣的人兒不想回家。(悠閒自得,溢於其中)

3、想象畫面,有感情的朗讀,談談你的感受:

⑴ 配樂朗讀。

⑵ 談談你的感受:

作者將山前高飛的白鷺、岸邊盛開的桃花,溪中肥美的鱖魚及斜風細雨中頭戴斗笠,身披蓑衣的漁翁,融為一體,構成了一幅清新、優美、充滿情趣的漁翁垂釣圖。展現了詩人悠閒自得的心境,也表達了他對自然風光的熱愛之情。

4、練習背誦。

四、總結拓展

1、學習了三首古詩詞後,你對鄉村生活又有了什麼新的感受?

2、你還知道哪些描寫田園風光的詩詞,背給大家聽聽。

〖板書設計

23 古詩詞三首

鄉村四月 四時田園雜興漁歌子

翁卷(宋) 範大成(宋)朝張志和(唐)

綠白

鳥雨 生機 耘績 山鷺

閒人少 繁忙 各當家 勞動場景 花水魚 悠然自然

才了....又 未解 斜風細雨 情趣盎然

學種瓜 漁翁不歸

〖課堂作業設計

1、把下面詩句補充完整:

西塞山前( ),( )鱖魚肥。

( )箬笠,( )蓑衣,( )不須歸。

2、用自己的話把《漁歌子》第一句的畫面描繪出來

3、快來讀讀下面的古詩,想想描繪怎樣的畫面。

過故人莊

唐;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邊讀邊看插圖和註釋,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古詩所描繪的景象和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3.會認會寫本課的生字新詞。

【重點難點】

1.指導學生朗讀、背誦課文,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

2.抓住重點詞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具準備】

音樂和圖文資料。多媒體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江畔獨步尋花》

一、吟詩頌春,匯入新課

1.教師深情誦讀《春曉》。

2.春天是四季中最美的季節,萬紫千紅,鳥語花香,萬物復甦,生機勃勃!今天,咱們將繼續學習三首描寫春天的詩篇。首先學習第一首《江畔獨步尋花》。

二、依提綱交流彙報

1、讀題釋題,理解“畔”“獨步”“尋”的意思

2、介紹詩人和相關的背景

杜甫唐朝大詩人,稱為詩聖,他的一生跌蕩起伏,在經歷了安史之亂的動盪不安後,杜甫來到了成都錦江邊的草堂居住,過上了安寧的日子,這一年春天來了,江水的歌唱,鳥兒的叫聲,吸引著他走出草堂,一路上他被春天的美景所打動,寫下了這組江畔獨步尋花共七首,今天我們學習的就是其中的一首。

3、指名讀詩,注意糾正字音,指導識記“蹊”“畔”“鶯”“啼”等字。

三、再讀知意 交流

1.踴躍發言,小議學法。學習古詩,除了會讀,還要用什麼方法來學?

2.觀察插圖,你看到了什麼?

3.迴歸文字,自由認真讀詩,邊讀邊思考:從這首詩你讀懂了什麼?還有哪些東西不明白?

(學生自由讀,可以在小組內討論,再進行交流。)

4.提出不懂的問題,師生交流。

(注意引導:“千朵萬朵”泛指很多花,數不清。)

5.結合註釋,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詩句寫了什麼意思。

四、細讀悟情 交流

1.指名朗讀,讀準節奏,感受節奏美。

2.配樂教師範讀,學生想象畫面。

3.默讀,畫出描寫了那些景物,哪些描寫繁花似錦,哪些描寫蝶舞鶯啼。

4.投影花景,說說觀後的感覺5.有感情地朗讀前兩句詩。(指名讀,對比讀,齊讀。)

6.剛才是路邊看花,現在讓我們走進花叢中。你看到了什麼?又聽了什麼?引導 讀書。

7.這是一個怎樣的“留連”?這是一個怎樣的“自在”啊?有感情地朗讀後兩句。(指名讀,評讀,比賽讀,齊讀。)

8.配樂朗讀全詩。

五、檢測反饋

1.練習背誦。

2.展示背誦情況。

六、佈置作業

蒐集杜甫的詩歌,背誦其中的幾首。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寒食》

一、讀題,釋題

我們在三年級曾經學過一篇課文《清明節的由來》,那篇中提到過寒食節。寒食節是古代的一個傳統節日,時間是清明節前的一兩天,是晉文公為懷念抱木焚死的賢臣介子推而定的。古人從這一天起,三天不生火做飯,所以叫寒食。按當時風俗,寒食節折柳枝插門,以表示紀念。

二、依提綱彙報交流

1、詩人及時代背景

2、指名讀詩,注意糾正字音,指導識記“御”“暮”“侯”等字。

3、練習朗讀,輻射全班。

4、展示朗讀情況。

三、再讀知意 彙報交流

1.觀察插圖,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圖中之景。

2.迴歸文字,認真讀詩,思考:你讀懂了什麼?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3.交流讀懂的內容,提出不懂的問題。教師要重點引導理解“飛花”“御柳”“漢 宮”“五侯”和“傳蠟燭”等術語和風俗。

4.結合註釋,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詩句的意思。

四、細讀悟情 展示交流

1.自由朗讀,讀準節奏。

2.展示交流,感受節奏美。

3.指名朗讀水平較高的學生朗讀,學生想象畫面。

4.默讀,畫出詩中描寫的景物。思考:哪些句子寫春意?

5.朗讀詩句,想象畫面,體會:這是一片怎樣的春景?給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些字詞?重點引導理解“無處”。通過品讀交流,瞭解長安城以及皇宮的春意濃濃,熱鬧非凡。

6.感情朗讀。

7.教師導語:寒食節那天全國禁火,夜幕降臨後,天下一片漆黑。但在皇宮裡卻出現了 一個怎樣奇特的景象呢?是誰可以享有如此特權?自由讀詩,思考問題。

8.讀詩。思考:從一個“傳”字你彷彿看到了什麼景象?皇城外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你有什麼感想?

9.交流讀書所得,體會詩人的輕蔑和不滿。

10.有感情地朗讀。指名讀,評讀,比賽讀,齊讀。

五、檢測反饋

1.練習背誦。

2.展示背誦情況。

3、默寫古詩。

六、佈置作業

繼續蒐集寒食節的相關資料。默寫古詩。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泊船瓜洲》

一、匯入新課

講述賈島作詩“推敲”的故事,激發學生興趣。

二、依提綱交流彙報

1、讀課題,理解題目。注意理解“泊”的意思

2、瞭解詩人和歷史背景

3指名讀詩,注意糾正字音,尤其是“間”“數”“還”的讀音。

4練習朗讀,輻射全班。

5展示朗讀情況。

三、再讀知意 交流彙報

1.觀察插圖,說一說圖中畫了什麼。

2.迴歸文字,自由朗讀,思考:你知道了些什麼?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3.交流讀懂的內容,提出不懂的問題。

4.師生交流,並讓學生用畫畫的方式,理清京口、瓜洲和鐘山的地理位置,讓學生明白,詩人的家鄉並不遠。教師注意引導學生理解“間”“數”“綠”“還”等重點字詞的意思。

5.結合註釋,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古詩的意思。

四、細讀悟情 交流彙報

(一)品讀,體會情感。

1.男女學生指名讀,引導讀準節奏。

2.練習朗讀,感受詩歌的節奏美。

3.自由朗讀第一、二句,抓住“一水間”和“只隔”體會。教師板書:靠家近——很想還。

4.自由讀詩,哪句詩最能體現詩人的感情?你從哪些字詞體會到?(抓住“又”“何時”兩詞體會。)教師板書:離家久——何時還?

5.指導朗讀,讀出迫切的思鄉之情。

(二)賞析,體會妙處。

1.自由讀詩,說說你認為詩中寫得最準確、最精妙的一個字是什麼。

2.引導學生學習“學習連結”,瞭解王安石修改的故事。

3.小議:王安石此前先後改了“到”“過”“入”“滿”等字,請同學們思考:

為什麼王安石不用別的字,而最終選擇了“綠”字?相比之下,“綠”字究竟有什麼妙處呢?

(“綠”寫出了春風吹拂下大地的巨大變化,萬物復甦,生機勃勃,充滿了春的氣息。)

4.指導讀好“綠”字,讀出驚訝,讀出喜悅。

5.“綠”如畫龍點睛,妙筆生花。一個字竟有如此威力,同學們有什麼感想呢?

6.配樂、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五、檢測反饋

1.練習背誦。

2.展示背誦情況。

六、小結三首古詩寫作特色,指導習作

《江畔獨步尋花》抓住繁花、戲蝶和嬌鶯這種最具春天特點的景物,動靜結合,有聲有 色,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讚美。

《寒食》先寫白晝的“無處不飛花”,再寫晚上的“漢宮傳蠟燭”,寫出了詩人對封建統治階級耍弄特權的不滿和諷刺。

《泊船瓜洲》先寫遠眺京口,觸景生情,用一個“綠”字寫出了江南春景,更道出了詩人濃濃的思鄉之情。

七、佈置作業

蒐集王安石的資料,默寫古詩。

教學反思:課堂上充分利用小組合作,老師要精講,少講,把大量的時間留給學生去思考,去質疑,去解疑,並時時注意學生解疑後對方法的總結.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夠做到課堂之上熟讀成誦。

2、理解重點詞語,感悟文章內容,體會作者的思鄉之情。

3、通過適當的回顧與拓展,深入感悟古詩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切入主體,理解內容,通過多層次地朗讀,理解重點詞語,感悟作者的思鄉之情和表達方法。

  【教學難點】

表達方法的歸納與應用。

  【教學策略】

從語言文字入手,緊抓重點詞句,反覆咀嚼、品味、朗讀,引領點撥學生把握詩詞意象,提升感悟內涵;同時通過同類詩詞的拓展,豐富感悟表達方法。

  【教學流程】

一、讀圖匯入 感情鋪陳

教師出示月夜的課件,學生用富有形象性的語言描述所看到的景象。之後,學生展開聯想,從月夜想到團圓以及古詩《靜夜思》,體會詩人借明月、思故鄉,回顧借景抒情的表達方法,引入《秋思》。

二、設疑誦讀 切入主體

1、解題入詩:

學生讀文題,理解含義,引出質疑:詩人是藉著秋天的景色來表達對故鄉的思念嗎?

2、初讀釋疑:

學生帶著要求自由讀詩,彙報的時候,教師相機進行朗讀指導,並抓住“重”字進行古詩文的回顧與遷移,豐富學生對於古詩字詞的理解與認識。

3、切入主體:

回憶質疑,撥雲見日,通過學生的小組討論與交流,明白這首詩主要是借寫家書來表達對故鄉的思念。

三、理清脈絡 感知全詩

提出問題:是什麼引發作者寫這封家書?寫完家書的結果又如何?讓學生再次細細讀文,之後進行反饋,師生共同理清文章的脈絡,整體感知詩文的內容;同時,詩人身世的介紹,有助於理解詩人創作此詩時的心境,也對深入感悟這首詩的思想感情起了鋪墊作用。

四、深化體會 品讀悟情

抓住文章中的重點詞語,再次深刻體會詩人的思鄉之情。“意萬重”“ 說不盡”“又開封”的層層遞進式的剖析,並配以多層次、多形式的有感情朗讀,使學生深刻體會到了詩人將自己的對故鄉的思念,都濃縮在這封家書之中,而內心的矛盾體現在“又開封”這一細節動作上,從而更加深切感受作者對遠在千里之外家人的牽掛。

五、歸納總結 比較明晰

表達方法的介紹與總結。由《靜夜思》的借景抒情,引發《秋思》這首詩的表現手法是什麼的疑問。在總結板書,回顧整體的基礎上,將文章的表現手法與學生共同總結出來。之後出示兩篇詩作:高適的《除夕作》和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讓學生藉助學到的知識進行辨析比較,從而深化了對錶現手法的認識。

六、誦讀提升 感悟昇華

通過多樣的、大量地朗讀、誦讀、背誦,學生在教師深情地引領下,再次入情入境,用飽滿的感情朗誦《秋思》,在學生感情的高潮結束本節課的教學,給學生對於思鄉這一主題有更多的思索。

  【板書設計】

秋思

唐 張籍

見秋風 意萬重

家書────思鄉情 (敘事抒情)

說不盡 又開封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理解“遙”“應”“解”“一道”的意思,理解詩句,並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情意目標:根據詩句想象兩個小孩的可愛形象,培養健康向上的情趣。

教學重點、難點:

指導學生理解詩意,領會感情,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教學過程:

一、匯入。

1、唐代有一位詩人胡令能,年輕時當過修理鐵木器的工匠。他愛寫詩,寫詩出名後,遠近的人還叫他“胡釘鉸”。有一天,他來到鄉村迷了路,四下張望,終於發現了一個小孩。他想向小孩打聽路怎麼走,可是小孩在幹什麼呢?

出示圖片。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充滿兒童情趣的詩——《小兒垂釣》。

2、板書課題,指名讀,糾正錯誤讀音。

分別講講“小兒”和“垂釣”各是什麼意思?

二、初讀。

1、板書全詩。學生自由練習朗讀,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出示詞語:蓬頭稚子垂綸莓苔遙招手不應人。指名讀,齊讀。

3、學寫生字:稚,側。學生描紅。

4、指名多人讀詩。引導學生參與評價。齊讀。

三、理解詩意。

1、提出不理解的字或詞。

蓬頭:頭髮很亂的樣子。稚子:小孩子。(引導學生對照插圖,瞭解這裡的“蓬頭”其實是指由於孩子較小,頭髮細柔而不易扎束,並不是真的亂蓬蓬。)綸:絲線,這裡指釣魚線。垂綸:釣魚。側坐:側著身子坐,帶有隨意坐的意思。莓苔:泛指野草。映:掩映,映出。借問:向人打聽。遙:遠遠地。應:應答。

2、指名多人說詩句的意思。教師通過評價激勵與引導學生。

四、練習表演,理解詩情。

1、古詩是高度的濃縮了的文學作品,簡潔明快的幾十字,有的猶如一幅栩栩如生的畫,有的就像一個感人肺腑的故事,還有的就像《小兒垂釣》這樣,是一幕生動有趣的情景劇。你們想演一演嗎?

小組合作,練習表演。教師巡視指導,主要是問他們原因。

2、小組表演。第一組教師採訪。第二組開始讓學生採訪和評價。

要點:(1)這個學釣魚的小孩給你最深的印象是什麼?你在表演中通過什麼來表現的?(2)為什麼這麼遠招手?招手是什麼含義?

隨機板書:認真專心天真可愛

五、學習《池上》。

1、短短28個字,簡簡單單的“遙招手”這個詞,詩人胡令能向我們描畫了一個專心學釣魚的可愛孩童的形象。孩子永遠是人們心中的開心果,也是詩人非常樂意表現的一個主題。今天,我們就再來學習另一個詩人的一首“童趣詩”(板書)。

2、猜詩人。出示《池上》,師範讀。

3、生自讀,讀準,讀通,努力理解。

4、學生交流詩意。指名說,評述對詞語的理解是否到位,再指名說,基本到位後同桌互說。

5、體會“童趣”。領悟這首詩是通過什麼來表達童趣的。

引導學生對“偷採”進行探討,通過“不解藏蹤跡”一句(對照插圖)體會小孩的行為與“偷盜”是不同的,詩歌正是通過這句反應了小孩的天真純樸。

6、練習讀背。

六、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兩首“童趣詩”,詩人通過學釣魚和偷採白蓮這兩件小事,為我們描繪了兩個天真可愛的兒童形象。

七、作業。

1、蒐集其它“童趣詩”讀讀背背。

2、讀背這兩首古詩。

板書設計:

小兒垂釣 池上

蓬頭稚子學垂綸, 童

側坐莓苔草映身。 趣

路人借問遙招手, 詩 不解 藏 蹤跡

怕得魚驚不應人。

認真 專心 天真 純樸

天真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