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新課程標準下的英語口語教學論文

校園 閱讀(2.85W)

“親愛的同學們,你們開口說話啊!你總不能提著英語試卷到處顯示你的英語水平吧?!”面對啞口無言的學生,面對死氣沉沉的課堂,我發出了這樣的吶喊。如此之“啞巴式英語”著實讓人擔憂。

新課程標準下的英語口語教學論文

隨著語言學、語言教學理論的發展,專家學者們提出了語言是交際性工具的觀點。新課程標準也明確指出:外語教學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是交際性原則與其在教學中的應用。英語作為一種語言,一種交際工具,是在經濟文化全球化的當代社會中學生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英語課不僅要讓學生掌握一定的語言知識,更重要的是讓他們掌握一定的語言技能。培養語言技能就是培養學生用英語交際的能力和對知識的運用能力。學語言是為了用語言,英語從聽說讀寫四種基本技巧來講,應當聽說先行,讀寫跟上,重在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口語教學就是對語言進行應用。在農村英語口語教學遇到了許多障礙,存在許多問題。我認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眼,開啟學生口語表達的新局面。

一、教師應堅持口語教學,轉化教學觀念

“育人者,欲以身行之”。在訓練口語的過程中,教師應以身示範,堅持口語教學,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會說英語。教師運用口語要流利、自然、準確、積極,不必擔心學生聽不懂,可以藉助實物、圖片、模型,通過動作手勢和表情去暗示他們,讓他們自己領悟,習慣才能成自然。在新課程理念的引導下,讓課堂形式多樣化、靈活化、口語化。堅決摒棄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教師講得口乾舌燥,將原本美好的英語課上成了語文課,枯燥乏味,純屬說教。學生聽得昏昏欲睡,連開口說的衝動都沒有,口語何以會得到鍛鍊呢?

二、培養學生口語表達的興趣

我國古代教學家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現代很多教育家也指出:興趣是成功的基礎,良好的興趣愛好是成功的關鍵。同樣,興趣當然也是英語口語教學取得成功的基礎與關鍵。只有讓學生對口語表達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激發他們內在潛藏著的開口說的強烈願望,有了這個牢固的良好基礎,口語教學這幢大樓才能崛地而起。

培養學生學習英語口語興趣的方法很多,主要是要做到“四心”——信心、耐心、決心、恆心。具體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採取創設情境、短劇表演、聽唱英文歌曲等多樣化的教學方法與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緊密結合,寓教於樂,不斷給學生以表達的機會,不斷給學生以新的刺激,從而培養學生口語表達的積極性。很多老師都能認識到興趣培養的重要性,可往往沒有恆心,中途而止,功虧一簣。

三、勤於“練耳”,聽說結合,堅持互動

說英語的能力必須建立在大量的聽英語的實踐基礎之上。而在農村中學,教師很少用英語教學,電化教材裝置和資料使用滯後等種種原因,學生聽英語的機會太少,有輸入才能有輸出,這直接影響學生說的訓練。在平時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本校的電化教材,聽錄音,聽校園廣播,觀看英文電影等,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由慢到快,循序漸進,逐步深入,鍛鍊學生的聽力。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制定談話主題,如:問路、購物、野炊、上海世博會等,開展小組活動,展開討論或自由辯論。這樣的活動,能讓學生說得盡興,聽得過癮。在培養學生聽說能力的同時,生活經驗也得以補充,可謂一箭雙鵰。

四、平時堅持Freetalk,消除緊張心理

課前、課中、課外等任何時間,都可以進行Freetalk,有時甚至可以是一句話就可以撬開學生塵封的嘴。看似漫無目的的寒暄,激勵著學生“該出口時就出口”。教師的和顏悅色,春風化雨般的微笑,消除了學生緊張的心理。沒了課堂上的嚴肅,休閒之中的學生輕鬆、自由、大膽,不必擔心失誤,從而擺脫外語學習中的“沉默期”,促使口語能力的形成。

五、技巧性地糾正學生口語表達時的錯誤

新課程標準下的英語教學非常注重交際能力,因此,課堂上有大量的英語資訊傳遞與交流,學生的聽說讀寫活動大大加強。在活動中,教師往往是高度警惕地聽著學生的每一個詞句,一旦發現差錯,立馬打斷和糾正,這樣不僅打斷了學生的思路,而且也影響學生完整的表達,自信心也受到打擊。長此以往,學生考慮與擔心的是句子有無錯誤,過多地強調語言形式的正確性,還有的學生總覺得自己英語基礎差,語音語調不準確,缺乏自信,而不敢開口,漸漸地就會失去口語表達的願望,對口語有太多的焦慮和失敗感。因此,教師對學生交際中的語言錯誤的糾正,應以不使學生產生畏難情緒,不挫傷其積極性為原則,重視學生參與的熱情,善於發現學生交際中的閃光點,儘量忽略學生的小錯誤,採取鼓勵、肯定的態度糾正其錯誤,避免挫傷學生的慾望,消除學生的.心理焦慮,使學生不斷獲得成功的愉快的體驗,增強口語表達的自信心和願望。

同時也應該注意培養學生自我完整表達的能力。瞭解學生,熟悉學生的知識水平,在出現錯誤或“卡殼”時,教師不應忙於提醒、告訴,否則,久而久之,學生會養成依賴老師的習慣。教師應多疏導,隨時引導他們集中注意力,逐漸養成獨立完整表達的習慣。

六、因材施教,啟用潛能

口語教學中,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要考慮學生的個性差異,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分別培養和提高他們口語表達的能力。如性格外向的學生,活潑大膽,反應敏捷,在保護其積極性的基礎上,對他們從嚴從高要求;而對性格內向的學生,要鼓勵,要保護,著重培養他們敢說和願說的良好習慣。

七、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評價體系

傳統的評價方式是以終結性評價方式為主,忽視人文性,評價的結果往往是給學生排隊,小部分學生得到了滿足與榮譽感,而大部分學生是羞愧,感到的是平庸與挫敗,對學生的身心發展受到極大的限制。我們要關注學生的並不僅僅是結果,更重要的是過程。學生每走一步,都要給予不斷的評價。對學生來說,這樣的評價是發展性的,是動態性的,是鼓勵,是激勵,更是前進的動力。

為了使評價有機地融入教學過程,應建立開放、寬鬆的評價氛圍,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係、生生關係,這是學生積極、主動、大膽地融入評價過程的關鍵。以測試和非測試的方式以及個人與小組結合的方式進行評價。開展師生評、生生評、學生自評,亦或把家長、同伴也吸收進評價主體中來,瞭解他們對學生學習情況的反饋與評價。對每次評價都要記錄在案,為學生建立一個英語學習檔案是必要的。檔案中記錄著學生學習成長進步的歷程。可以使學生享受到豐收的喜悅,體驗到成功的樂趣,認識了自我,建立了自信,從而激勵學生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總之,學語言是為用語言,教師要始終堅持學以致用的理念,積極發掘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因為教育首先是一種保護,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保護好學生心靈深處的每一點火花,維護好學生學習的興趣,逐漸擺脫“啞巴式英語”的桎梏,切實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