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創英語口語環境以促進說的能力

校園 閱讀(2.94W)

英語口語能力的培養是英語教學中一個不能忽視的方面。任何人學習一種語言,如果只有讀寫能力,而聽不懂說不出來,那麼運用這種語言進行交流就會受到很大限制。《英語教學大綱》中明確規定:“國中英語教學應培養學生在口頭上和書面上初步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然而在一些學校,從七年級到九年級的英語教學中,學生口語能力的培養並未得到應有的重視,學生中普遍存在重閱讀、語法,輕口語的現象。而這個階段是英語口語能力打基礎和發展的關鍵時期,作為英語教師,在這個時期應有意識地注意發展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從而提高國中學生的英語素質。

創英語口語環境以促進說的能力

  一、視聽和口語的關係

現代英語教學將“聽”納入口語這一範疇。聽是獲取並理解語言的含義。“說”是運用口語表達思想,輸出資訊的能力。“聽”始於“說”之前。從視聽入門,通過聽聽、圈圈、說說、做做,培養語感,培養學生興趣。教師口語採用實物、圖片、錄音機、多媒體等直觀教學手段,讓學生進行視聽模仿。標準是語音語調,特別是一段聲情並茂的情景會話錄音會給學生一種身臨其境之感。通過視聽學生會積極模仿,大量地接觸英語語言之後便可以進行口語能力的訓練。

  二、教師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

我們學生學英語的一個障礙是沒有語言環境,為此教師必須在平時的教學中儘量為他們創設這種情境,而課堂就是個極其重要的'陣地。教師上課儘量避免漢語,多說英語。教師用英語授課,使課堂成為一個小小的英語世界,從而大大增加學生聽說英語的機會,使每一個學生在耳濡目染中自然地形成聽覺記憶,促進“說”的能力。在開始階段可以放慢速度,而且重複所述內容,用同一句型轉換同一意思的句子,用簡單的意思解釋段落意思,然後逐步加深,循序漸進。這樣可以烘托英語課堂氣氛,增強學生的興趣,在不知不覺中提高學生聽的能力。

  三、學生堅持課前演講

演講是一項行之有效的口語訓練方式。在這項訓過中教師可以給學生充分的自由,由他們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如家庭情況、個人經歷、學校生活,也可以是小故事、小笑話等。

他們可以蒐集資料,進行提前準備。為了使每一位學生有更多機會練習口語,每堂課前安排一名學生做值日報告,用英語說出當天的日期、星期、天氣、出勤、新聞等情況。現在的值日報告還可以就某一話題討論、講故事、講幽默笑話,這樣可以營造濃厚的學習氣氛,起到英語課堂的“熱身”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又能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有效地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

  四、設計口語環境

呈現設計以激發學生的興趣為出發點,從而讓學生達到輕鬆接受新的語言專案的目的。教學內容要具體,不要太抽象,最好是採用與日常生活相關的小故事與對話的內容,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同時又能熟悉外國人日常生活方式及應答方式。這些內容可包括飲食起居、節假日、舞會、晚會、電影、電視、求醫、求學、購物、旅遊等等。教師的“設計”應讓學生一看便知,一聽便懂,一練便會,學生沒有被迫學習的壓力,認為只是相互談論事物,便積極地參與討論。

  五、正確對待學生的口語錯誤

個體具有差異性,犯錯誤是語言學習中必然產生的現象,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口語評價時,重視形成性評價,我們不能苛求每個學生都能操一口流利的英語,而是看到學生的進步,教師可以備一份檔案,詳細記錄每一次口語訓練時同學們的反應,參與討論問題的次數,語言運用靈活程度。定期與學生交流,讓學生們從檔案中看到自己的進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使他們積極活躍地參與課堂討論。對於學生的錯誤要區別對待。在進行機械或半機械練習時,對學生所犯的基本錯誤應引起重視,避免錯誤蔓延。但是,在學生自由表達思想時或在非正式口語中,只要不導致交際錯誤,就不必給學生套上“緊箍咒”。因為此時打斷學生話語進行糾正會打亂學生思路,破壞語流使學生受窘而害怕講英語。大多數英語“學困生”害怕自己講錯了引起同學們的譏笑。所以口語訓練中最大的錯誤是“很少講英語,不敢講英語。”

口語表達是一項實踐性、應用性很強的活動,口語表達能力的形成必須通過大量的實際鍛鍊。因此,除了在課堂中要靈活安排大量的練習外,還應要求學生在日常生活的學習和生活中積極主動地進行口語表達的訓練。鼓勵學生自覺地利用各種機會,多參與交際,通過大量口語實踐讓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交流習慣和交流態度。所以,只要我們立足課堂,放眼社會,本著“科學、活潑、有序”的原則,不拘一格、不失時機地開展多種形式的口語交流活動,就完全能夠提供學生“說”的能力,確保課標提出的口語能力培養目標的完成。與此同時,學生的綜合英語能力也得到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