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設計>環境設計>

淺談促進交往的居住區環境設計

環境設計 閱讀(2.22W)

目前我國居住區空間環境的設計以追求視覺景觀和工程技術質量為單一目標,對於促進鄰里交往的環境設計研究多停留於理念及對國外研究的借鑑。隨著城市化的進一步發展,相信更多設計人員與地產商會越來越重視社群鄰里交往問題,使如何優化空間環境質量以促進交往的研究在實踐中不斷髮展完善。

淺談促進交往的居住區環境設計

  引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市化程序快速發展,大規模的舊城改造與居住區建設正如火如荼地進行,住宅內部的結構、光照以及外部環境等物質條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但這些卻沒能給人們的社群精神生活帶來更好的發展空間。當人們的感應空間隨著交通和網路迅速擴大時,佔有空間卻蜷縮到了一室四壁。究其原因,一方面,城市的擴充套件、福利的增加、家庭作用的調整以及大規模的人口流動,讓人們可以從工作、學習以及其他社會環境中獲得所需要的社會關係,對於居住區社會交往的意識日趨淡化。另一方面,居住區環境空間存在的種種弊端也是促成鄰里交往冷漠的主要因素。因此,如何加強居住區交往空間的環境建設,提高人們社會生活的質量,成為居住區建設的新焦點。

  交往行為與環境空間的關係

戶外活動的基本行為特徵

丹麥建築師揚·蓋爾在其著作《交往與空間》中,將人的戶外活動分為必要性活動、自發性活動和社會性活動。其中,必要性活動包括人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事物,如上班、購物。這些活動幾乎不受物質構成的影響,與外部環境關係不大,參與者沒有選擇的餘地。自發性活動指在時間地點可能的情況下,人們自願參與的活動,如散步、晒太陽。這些活動往往受天氣和環境的吸引力影響,要求有好的物質規劃。人們在公共場所中的必要性活動和自發性活動,有可能引發各種交談、遊戲等社會性活動,即我們所說的交往行為。

居住區空環境基本特性及其對交往的影響

儘管物質環境的構成對社會交往的質量、內容和強度沒有直接影響,但卻能影響人們相遇以及觀察和傾聽他人的機遇。這意味著,只要改善公共空間的必要性活動和自發性活動的條件,延長人們在戶外逗留的時間,就能間接地促成社會性活動。

環境空間的公共性與私密性

對於住區來說,空間公共性與私密性的相互平衡是交往的豐富性與選擇性的重要來源。一個私密性和公共性平衡很好的空間環境,不僅是舒適的,更能夠促進人們不同層次的交往活動發生。成組團的居住區模式中,建築群體將空間劃分為公共性、半公共性、半私密性和私密性四個層次,有序組合的空間具有不同的領域性,能形成更強的從屬感與安全感(圖1)。

公共空間:供小區居民共同使用的空間。通常位於主要道路交通或者入口處,方便小區居民到達。這一空間結合公共綠地、廣場、文化活動中心、商業服務於一體,是小區居民聚會、休憩以及和外界交流的理想場所。

半公共空間:屬於小區部分居民所共有的空間。一般由住宅建築組團圍合,半封閉的空間使組團內部居民對之產生了比較明確的領域感。這裡集合了兒童娛樂設施、健身設施,是組團居民日常活動的主要場所。

半私密空間:屬於幾棟建築居民共同擁有的空間,是半公共空間與私密空間的過度領域,大多位於宅前,因而也是最能促進鄰里交往的場所。

私密空間:住戶的私人空間,包括庭院、住宅陽臺等。空間的領域性最強,不容他人侵犯。

  環境空間的領域性

“每個人都為一個看不見的個人空間氣泡所包圍,當我們的氣泡與他人的氣泡相遇重疊時,就會盡量避免由於重疊所產生的不適”。愛德華·T·霍爾在《隱藏的尺度》的“氣泡”說形象生動地解釋了人類的空間領域性。當個體或團體暫時或永久地控制一個空間,他們會對這個空間產生從屬的認同感,在空間領域受到侵犯時,領域擁有者常會感到侷促不安,並且採取措施保護自己所擁有的這個空間。過度開放、沒有邊界限定的空間往往給人以不穩定感或不安定的感覺,讓人產生失落感,而非認同感。與開放的外向性空間相比,在封閉性較強的空間裡,居住者有較強的領域感和安全感,有助於交往行為發生。

  我國居住區環境存在的主要問題

空間模式與空間尺度過大

據心理研究資料表明,當住戶在8~12戶時,彼此瞭解甚深;當戶數達到50~100戶時,住戶僅能知道彼此的容貌和姓名。里弄和四合院的傳統居住模式空間具有相宜的尺度和合適的形態規模,公共空間、半公共空間、半私密空間與私密空間有條不紊的結合,使人們樂於接近與使用。而現代居住區組團規模往往在300~700戶之間,人口的聚集使得住宅建築不可避免地由低層向高層發展,公共空間與私密空間的過渡嚴重缺乏,為居民之間的交往豎起了一道無形的牆。

園林景觀片面追求商業化效益,缺乏對人活動的引導

面對時下風靡的各種歐洲風、西亞風住宅景觀,植根於中國本土的衚衕和里弄的生活與文化卻離我們越來越遠,住區園林景觀缺乏歸屬感,設計往往只注視覺上的滿足,功能單一,對人的活動引導性不強。

不注重空間和細節處理,缺乏人文關懷

有些小區片面追求景觀的氣勢,應用大尺度綠化和鋪地,樓間空地領域感不強,景觀空間單一。住區街道完全以車行尺度設計,或是道路與景觀隔離,景觀單調,大大降低了街道空間的親切感和吸引力。許多住宅小區對老、幼、病、殘等弱勢群體需求涉足不深,人文關懷上偏差嚴重。

  領域感與歸屬感的建設

適宜的空間規模與完整的空間層次適宜的空間規模與形態能夠建立環境的領域性和親切感,居住的整體空間結構應該由公共空間、半公共空間到半私密空間再到私密空間逐步過渡,分明層次,有序組織。對於中高層集合住宅,利用樓頂置街道平臺、樓層間的花園(圖2)以及不同樓間的通道形成立體的里弄與四合院,能夠填補住宅區中半私密空間的空白,為居民提供一個親切的交往空間。

  注重大小景觀空間的界定與組合

為了能讓居民很好地使用空間,戶外景觀設計要根據空間的開放度和私密性組織,將大空間和小空間相互結合,注重邊界空間以及細節的設計,構建適宜的空間尺度。

不同元素界定的空間對於領域性的形成及其程度有著重要的`影響,應該在設計中認真考慮。建築以及圍牆的實體界定的空間具有明確的邊界,有利於較強的空間領域性的形成,多用於形成半私密性和私密性的空間:實體建築與較高的牆在一定的空間比例之下圍合而成的空間能夠具有最強的封閉感與領域性;亭廊等建築與較矮的牆則可以加強空間之間的聯絡。植物是一種軟質材料,它界定的空間邊界比較模糊,但也可以通過植物的梳密、高低來形成封閉感不同的空間:單顆植物可利用樹冠界定樹下空間;列植的植物則是豎向界定空間;樹牆與樹籬還可以形成同牆體類似的空間效果。地面的高差和鋪裝形式的不同是另外一種封閉性較弱的空間界定方式,它與植物界定出空間的私密性不如建築與牆體所界定的空間私密性強,是廣場和開放綠地等半公共空間和公共空間的主要空間界定方式是廣場和開放綠地等半公共空間和公共空間的主要空間界定方式(圖3)。

  豐富道路景觀與街道生活

街道除了具有交通的功能外,同時也是居民重要的生活空間之一,街道生活是居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道路設計應該在滿足交通的基礎上,儘量以人行尺度考慮,減小寬度,適當增加彎曲度,並結合各種景觀節點,使街道成為集通行、觀景、休閒散步和鄰里交往等生活內容於一體的空間。

  本土文化與景觀的融合

與本地文化相結合的環境景觀設計,能給人強烈的歸屬感與認同感,增強“家”的感覺。居住區景觀設計要把握自然區域和文化地域的特徵,充分利用區內的地形地貌特點,營造出富有地方特色且富有創意和個性的景觀空間。對於植物景觀也應該融入不同植物的文化特色具體設計。深圳萬科第五園就以江南水鄉為主題的環境與古典造園手法的應用,增強了人們的歸屬感(圖4)。

  加強景觀對人活動的引導

景觀與人是相互作用的關係,它不僅僅是用來觀看的。園林景觀應該具有多種用途、多目的性,引導人們進行各種活動,從而實現交往活動的多樣化聚集。筆者在第八屆中日韓大學生論壇暨“世博家園”杯風景園林設計大賽的獲獎作品中,由曲水流觴的景觀得到啟發,通過對不同使用人群心理行為特徵的分析,圍繞“琴、棋、書、畫、茶”五種人文活動主題,建設不同的活動場地,強調了園林景觀作為文化載體對人活動的引導,促成了景觀與人的互動(圖5)。

  強調設計的人文關懷

居住區的環境應該根據不同人群具有的行為特徵與心理需求具體設計,在滿足不同使用者對空間的需求的基礎上,注重空間細節處理,並對老人、兒童以及殘疾人做重點考慮。

兒童。兒童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好動是他們的天性。在一時期,遊戲是人學習和發育的主要載體。兒童們通過跑、跳、攀爬等大量的活動逐漸瞭解自己的身體,通過對客觀物體的觀察認識周圍的世界。他們喜歡與同齡的孩子游戲,在交往過程中學習成長。由於自身能力的限制,兒童的活動範圍也受到了比較嚴格的控制。因此,兒童的遊戲場地應該建立在離家不遠的地點,根據兒童的尺度結合自然環境設計安全性高的遊戲設施,同時還應該在周遍設立家長的看護場所,促使家長在對孩子的看護中相互接觸和了解,建立起良好的鄰里。

老年人。老年人的生活沒有了工作的限制,重新回到了家庭與社群。由於閒暇時間的增多,他們容易感到孤獨寂寞,因此,老年人通常都保持相互間頻繁的交往,喜歡聚集在一起進行各種各樣的健身和娛樂活動。一方面是為了加強身體的鍛鍊,一方面也保持了與他人的情感交流。在環境設計中,為老年人提供的活動場所應該設定環境優良的適合聚集的環境空間供他們健身、下棋、交談。例如落葉樹林廣場,夏季可以遮擋烈日,冬季又能夠接受陽光,通透的空間還方便了不同聚集團體的相互交流。此外,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為老年人劃分出私人的園藝領地,也能夠促進居民之間的交往。

殘疾人。殘疾人是居民中所佔比例少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群體。他們的情感比普通人更為敏感,是最需要社會關心,同時又強烈希望能夠獨立生活的群體。良好的物質環境基礎不但可以方便他們的出行等必要性活動,同時也能促進他們與社會的交流。因此,在環境設計中,應充分考慮到殘疾人的需求,除了建立無障礙通道以外,還應該在園林景觀的設計中,提供和強調各種特有的感官體驗,如聆聽、觸控等接觸外界環境的主題空間,吸引他們走出戶外進行各種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