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論語讀書筆記13篇

文學 閱讀(2.21W)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何不寫一篇讀書筆記記錄下呢?千萬不能認為讀書筆記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論語讀書筆記,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論語讀書筆記13篇

論語讀書筆記 篇1

何謂“恕”也?“恕”乃寬容之意,中國文字中有八個字可以進一步地詮釋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也許你會說:當今社會想做到這一點太不容易了,那麼就請把今天的社會與當時孔子的時代進行比較一下,不用翻詞典,就一個時間概念可以體現——春秋戰國時代……,難道我們當今的社會比那時還動盪不安嗎?孔子的學生曾子曾說過:“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兩個詞,他就過了一輩子!就這麼簡簡單單。

佛家有一個故事:一個小和尚和一個老和尚,兩人出去下山化緣。走到一河邊,這個小和尚因為剛入道,什麼事情都必恭必敬地學師傅。一看那有個姑娘要過河,他師傅就問姑娘,說你要過河,我揹你過去,於是老和尚就把姑娘背過河。姑娘向老和尚道過謝意後,老和尚領著小和尚繼續走。而小和尚對師傅剛才的舉止是目瞪口呆,可他又不敢問,於是走啊走啊,大概憋了有20里路,小和尚終於忍不住問道說:師傅我們是出家人,你怎麼可以背那姑娘過河呢?老和尚就淡淡地告訴他:你看,我把她背過河就放下了,而你卻背了她20裡地還沒放下……

這個道理與孔子的思想是一致的:該放下時就放下,“仁者不憂”嘛。當今我們很多老師,會因為生活裡不開心的事,而把那種不愉快的情緒帶到課堂;再加原本對學校或領導的不滿,此節課如果哪個倒黴的傢伙撞到了這位老師的槍桿上,那就是自找苦吃了。學生在成長階段他們會學習他周圍的一切事物,即使他不是主動學,但周圍的事、物對他都會有潛移默化的作用。老師今天可以無緣無故地拿學生出氣,在學生心目中,他就會認為:下次我不開心時,遷怒於別人,那也是天經地義,因為老師就是這樣做的。這就是“言傳身教”,當然這是反面教材。在今天這樣一個社會裡,由於社會節奏的加快,人們的生活過的猶如快餐,沒有太多的時間去培養感情,學生從小就看見的是那種缺乏人情味、沒有寬容之心的社會,那我們的人類將發展到何方去?

人們常用“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來形容老師這個職業,為了對得起自己、對得起社會與人類,教師欲使學生具有很好的德育意識,必先建立自己的良好德育意識,一切行為從“恕”開始。“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盡心上》),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孔子的學生樊遲曾必恭必敬地問道:“何謂‘仁’者”?,孔子回答道:愛人;然後樊遲又問道:“何謂‘智’者?,孔子答曰:知人。從中我們可以理解到愛別人就是仁慈,瞭解別人就是智慧。“仁”的真正核心就是做你身邊的這件事,愛你身邊的人,即愛親親,泛愛眾,仁民愛物(陳新漢《哲學與智慧》P310)陶淵明,因為自己的一頭耕牛之死,而傷心難過半休。為師,育德不是教德。今天的老師能否理解學生,愛學生?這是最基本的德行體現。有的老師認為師、生是兩大永不相容的陣營,甚至拿出《孫子兵法》那一套研究出所謂的《班主任兵法》來“對付”學生。想想“兵法”被用於你死我活的戰場之中,如果我們的老師都是用“兵法”這一套來與學生相處,那麼師生的關係會是什麼樣子?未來我們薰陶出來的學生又怎麼會有愛心?所以只有老師具有了永遠的愛心,愛學生之所愛,能做到義、禮、智與信於一體(如不能全做到,哪怕一樣也比沒有好吧),這樣也就達到了“不言而育”了。還需要所謂的“兵法”來“對付”學生嗎?或者讀者會說:你這說的這種愛是很高要求的愛,我們很難做到……。試問愛還有高低水平之分嗎?要麼愛,要麼不愛,而且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也許你還會說:照你這樣說,我們的學校德育就沒有必要了?在此筆者絕無取消學校德育教育形式的意思,而是希望學校裡的德育應當搞清楚德育應以誰為中心?是不是說一切以中央的檔案、地方的`指示、學校的規定來進行學校的德育?是不是隻有德育老師的課堂才是德育的地方?離開了所謂的德育課堂就不言德育了。是不是我們的德育老師才應談德育其他學科教師就不用言德育了?至於如何培養學生的德育意識,我想應首先建立全體教師的德育意識。學校、學校本乃育人之地,培養學生的道德意識是學校全體人員義不容辭之責任。而且,每位教師都要嚴於律己;因為只有正己,才能正人。

以上只是筆者在讀《論語》時,觀今之德育工作而領會出的道理。記得一位德育老師曾在發表過文章說:在德育課堂上他教育學生要正直、誠實、守信等等,而自己、包括學校領導每天都行欺騙之為——老師應付領導、領導應付上級、上級應付上級(中央)……。如果我們的生活圈是這樣的一個德育氛圍,那我們未來的校將不校,國將不國?

正如曾子曾說過:“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兩個詞,他就過了一輩子!其實現代的我們可以比曾子過的更簡單,一個字足亦——仁。因為《談文·心部》:“恕,仁也。”“恕”屬於“仁”的範疇。這個字就是希望我們人類從自己的仁心與善心去處理自己周邊的情感與物質利益。在人際關係上要“躬自厚而薄責於人”(《論語·衛靈公》),要嚴於律己,寬以待人。推及到當今教師的話,就是要用一顆仁慈的心去看待學生天性中“惡”的一面(記得一位西方古代哲學家曾說過:人的天性就是——天使加魔鬼);要通過“正己”進而影響學生,而不是採用兵法來“馴服”學生。赫爾巴特在其德育目的原初說中曾講過:人對德性的需要是永遠的。最重要的是這些道德準則只有學生主動願意去追尋時,才能真正成為學生的精神財富。所以教師的德育責任就是從自我德育意識培養開始,即從“仁”始亦,感染學生、激起自己然後才是學生心底的那份德育原初慾望!

孔子已離開我們太久,他不可能今天來教導我們什麼是德育?怎麼來教德育,可為何孔子的思想能對我們每個後人有這麼大的魅力?也許我們會說他是聖人,而聖人的意義在於他是最有行動能力的、有人格魅力的人。而孔子的思想集《論語》教給我們的就是:簡單的生活、獲得心靈的快樂,所以我們的教師能帶給學生的也應當是他們應有的快樂,而自己也從中體會到更大的快樂。

論語讀書筆記 篇2

《論語》是春秋時期的偉大作品,記錄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論。《論語》是一顆燦爛的明珠,在過去的2500多年中,人們最熟讀的經典恐怕就是《論語》了。近期,公司組織學習《弟子規》《論語》等經典著作,我的感悟頗深。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這句話像一面警鐘一樣時刻提醒我,見到比自己還有賢能的人,應該虛心學習,作為自己的'榜樣,而不應該存有嫉妒之心。如果是見了沒有才德的人,也應該自我反省,想一想自己有沒有和同樣的缺點,以便及時調整自己的修養。

在社會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我們也同樣要調整自己的心態,每天反思當天的所作所為。就像《論語》裡面所說的“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為人做事及本職工作中,自己有沒有盡心盡力?跟朋友交往有沒有不誠信的地方?老師所傳授的課業,有沒有用心溫習?總而言之,如果我們每天都能反省自己,一定會不斷進步。

我還認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句話體現了學習的真諦。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知識重要的是培養興趣,對所學的知識感興趣,就會變被動為主動,以學習為樂;在快樂中學習,既能提高學習的效率,還能夠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半部論語治天下”,《論語》的內容博大精深,思想歷久彌新,希望我們都能認真閱讀學習,體會收穫的快樂。

論語讀書筆記 篇3

子曰:“君子不器。”

寫過一篇《君子不器》。現在仍是這個觀點,但有少許的改變,或者說增加吧。要多方位、多方面提高自己,學習領域不能過於狹窄,不能是做什麼就學什麼,自己感興趣的,對自己有益的,就可以、就應該去學習。按照小時候學校裡的標語:“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這樣才是好孩子。哈哈。

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嘴巴嚷嚷老半天,也沒見動靜,以後誰還信你的?先做後說才能取信於人。“無志者常立志,有志者志不移”,發再大的誓願,也不如行動上的'實施。說再多也不如做實事。老說要改要改,行為上還是老樣子,嘴巴說破了又有什麼用?行動勝過萬語千言。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與後面的“群而不黨,黨而不群”差不多。以前寫過一篇《群黨之分》。勾結為伍不是君子所為,結黨營私肯定幹不了好事。要能夠做到與眾人都和睦相處,私底下沒有拉幫結派,搞暗箱操作,一方面需要心胸寬廣,能夠容下各色人等,另一方面需要光明磊落,不投機取巧。

論語讀書筆記 篇4

學生時代的我,對“之乎者也”的國學望而生畏,但是讀李澤厚先生的《論語今讀》是越讀越有味,聽李澤厚先生侃侃而談,娓娓道來,以微言釋大義,如同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令人頗有感悟。我想,很多讀者應該和我一樣,不在意它是不是純粹的孔子的論語,在意的是,這本書帶給我們大家思想上的衝擊——“禮”、“仁”。

聯絡自己的教學育人工作,有所觸動。《論語》的真諦是要告訴我們,怎樣才能獲得心靈上需要的快樂。全書主要講述了孔子的天地人之道、心靈之道、處世之道、立身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孔子的言論、配以李澤厚先生的解讀,書中每一個片段都使我們在處事做人上有所啟迪。

孔子一直十分重視學習。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這表明著一種積極的學習態度,默默的學習,活到老學到老,這也是當今社會所推崇的,所適應這瞬息萬變的世界所必須具備的。孔子對於學習也提出了很多方法。學而不思則罔,死而不學則殆。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這些話已是我們從小背到大的名言名句了,其所蘊含的道理已不用多說。子曰:“我非生而知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李澤厚在記中重點說了這個“敏”,體現了孔子對於知識對於學習的渴望,不斷努力追求的精神也一直被中國文化所讚賞和實踐。

“學而時習之”,孔子的全部著述講過,我們對孔子的思想了解了,就知道什麼叫作“學問”。普通一般的說法,“讀書就是學問”,錯了。學問在儒家的思想上,不是文學。學問不是文學,文章好是這個人的文學好;知識淵博,是這個人的知識淵博;至於學問,哪怕不認識一個字,也可能有學問――做人好,做事對,絕對的好,絕對的對,這就是學問。那麼學問從哪裡來呢?學問不是文字,也不是知識,學問是從人生經驗上來,做人做事上去體會的。這個修養不只是在書本上獲得,隨時隨地的生活經驗都是我們的書本,都給我們教育。

《論語》文中還多處提到了仁愛,可見,在孔子的心中仁愛的重要性。它也無聲地提醒著我們:對學生要充滿仁愛。作為一名老師,我們更要以仁愛之心對待學生。教學要重啟發引導,實施啟發誘導教學方法必須抓住合適的時機、把握好“度”,針對那些“似懂非懂、似會非會”的東西因勢利導、啟發點撥,才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迫切地希望通過主動學習來掌握它。另外,還要不斷學習,完善自我。只讀書學習而不會積極地思考問題,就會茫然無知而沒有收穫,就是我們平常說的讀死書,死讀書。反之,如果只空想而不讀書學習,就會疑惑不解,精神疲憊,就成為“紙上談兵”。

《論語》中還有著諸多關於做人、人格塑造、治國安邦等至今看來仍然睿智無比的`描述。我想其中的做人、處世與學問這些對於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有著非常大的指導意義。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既要授業、還要傳道,既要教書,還要育人。我們教師作為文化傳播者,肩負著“傳道、授業、解惑”的重擔,就讓我們追隨聖人的足跡,牢記: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的訓導,抱著“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精神,從事好自己的教書育人事業。

相信只要我們深刻體會《論語今讀》中孔子的精闢言論和李澤厚先生的解讀,並將其作為行動準則,不斷努力學習,不斷創新、實踐、反思,定能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

論語讀書筆記 篇5

《論語》終極傳遞的是一種態度,是一種樸素的、溫暖的生活態度。孔夫子正是以此來影響他的弟子。

這種變化最終達到了一個境界,叫做"神於天,聖於地"。

這六個字其實是中國人的人格理想:既有一片理想主義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而不妥協於現實世界上很多的規則與障礙;又有腳踏實地的能力,能夠在這個大地上去進行他行為的拓展。

孔夫子的這個形象身上,凝聚著他內心傳匯出來的一種飽和的力量。這種力量就是後來孟子所說的"浩然之氣"。

只有當天地之氣凝聚在一個人心中的時候,它才能夠如此的強大。

《論語》的思想精髓就在於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華融入人的內心,使天、地、人成為一個完美的整體,人的力量因而無比強大。人對自然萬物,有一種敬畏,有一種順應,有一種默契。

這是一種力量,我們如果學會了提取鍛造這種力量,我們就能夠獲得孔夫子那樣的心胸。我們看到,孔夫子的態度非常平和,而他的內心卻十分莊嚴。因為其中有一種強大的力量,那是信念的力量。孔夫子是一個特別講究信念的人。其實,一個人的視力本有兩種功能:一個是向外去,無限寬廣地拓展世界;另一個是向內來,無限深刻地去發現內心。

我們的眼睛,總是看外界太多,看心靈太少。《論語》的精華之一,就是告訴我們,如何用平和的心態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與苦難。人首先要能夠正確面對人生的遺憾,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接受下來。不要糾纏在裡面,一遍一遍地問天問地,這樣只能加重你的苦痛。

第二個態度是,要儘可能地用自己所可以做的事情去彌補這個遺憾。

承認現實生活中的`不足之處,並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彌補這種不足,這就是《論語》告訴我們對待生活缺憾的態度。當一個不幸降臨了,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它儘快過去,這樣你才會騰出更多的時間去做更有價值的事情,你才會活得更有效率,更有好心情。

而一個人的自信心來自哪裡?它來自內心的淡定與坦然。要做到內心強大,一個前提是要看輕身外之物的得與失。

假如一個人真能做到一日"三省吾身"(《論語?學而》),真能"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就做到了約制。而能夠反省到自己的錯誤並且勇於

改正,這就是儒者所倡導的真正的勇敢。

君子因為有心態的平和、安定和勇敢,他的安詳舒泰是由內而外的自然流露;小人表現出來的則是故作姿態,驕矜傲人,因為他內心多的是一股躁氣,氣度上便少了一份安閒。

你要想做一個別人願意和你交流,也可以和你交流的人,最關鍵的是你要有一個敞亮的心懷。這就是《論語》中所提倡的"坦蕩蕩"的心境。

君子的力量始自於人格與內心。他的內心完滿、富足,先修繕了自我修養,而後表現出來一種從容不迫的風度。一個人反省自己的行為,而能夠不後悔、不愧疚,這個標準說低也低,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到;說高就是個至高無上的標準,大家想想,要使自己做過的每件事都禁得住推敲,實在又是極不容易的事。所以孔子才把它作為君子的人格標準。

一個人有了一種仁義的大胸懷,他的內心無比仁厚、寬和,所以可以忽略很多細節不計較,可以不糾纏於小的得失。只有這樣的人,才能真正做到內心安靜、坦然。

我們無法左右外在的世界,只有讓內心的選擇能力更強大。當我們很明白如何取捨,那麼那些煩惱也就沒有了,這就是孔夫子所說的"知者不惑"。

那麼在今天這個社會,怎樣成為一個君子?我想不妨從倡導"恆心"開始。

我們現在這個社會有了多元選擇,我們在興奮、激情的驅使下,在眾多選擇中搖來擺去,難以決定。這是缺乏"恆心"的表現。

君子還有第三個標準,就是"矜而不爭,群而不黨"(《論語?衛靈公》)。

就是說:君子是合群的,雖然他內心裡莊重、莊嚴不可侵犯,但他在一大群人裡頭卻從來不爭。同時,他也決不拉幫結派,謀取私利。君子則胸懷坦蕩,因為他坦然無私,所以能夠平和,能夠以善意跟所有人走到一起。

孔子說:"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論語?憲問》)這在今天成為一個成語,叫"言過其行"。一個人說的多於他做的,是君子之恥。

無論你的理想是大是小,實現所有理想的基礎,在於找到內心的真正感受。一個人內心的感受永遠比他外在的業績更加重要。在今天看來,一個人的發展,最重要的往往不在於終極的理想有多麼高遠,而在於眼前擁有一個什麼樣的起點。我們往往不缺乏巨集圖偉志,而缺少通向那個志願的一步一步積累起來的切實的道路。

理想和行動的關係,就如同引線和風箏的關係。這個風箏能飛多遠,關鍵在於你手中的線。而這條線,就是你的內心願望。你的內心越淡定,越從容,你就越會捨棄那些激烈的,巨集闊的,張揚的,外在的形式,而尊重安靜的,內心的聲音。這會使你走到社會角色中的時候,能夠不失去自我,能夠有擔當,能夠做到最好。孔子強調一個人的內心修養,決不是放棄對社會的責任,而是為了更好地為社會服務。

"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這句話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理解。第一個角度,是君子有天

下使命,不管這個地方是奢華的還是簡陋的,對他來講只是一個外在環境而已;第二個角度,就是君子的內心有一種恆定的能量,他可以使得周邊熠熠生輝,繁華似錦,他自己生命裡面的氣場可以去改變一個簡陋的地方。

內在的心靈標準衡定你的生命是否開始有了一種清明的內省,並且從容不迫,開始對你做的事情有了一種自信和堅定。

孔子說:"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論語?憲問》)皇侃對這段話的解釋是:"下學,學人事;上達,達天命。我既學人事,人事有否有泰,故不尤人;上達天命,天命有窮有通,故我不怨天也。"可見,"知天命"關鍵在於一個"知"字,要能夠了解什麼是自己的天命。當自己能夠客觀認識命運中的窮與通,人世間的好與壞,知道這一切都很自然,那麼你就能理性把握,平靜應對。

有一句諺語說得好:兩朵雲只有在同一高度相遇,才能成雨。

學習《論語》,學習任何經典,所有古聖先賢的經驗最終只有一個真諦,就是使我們的生命在這些智慧光芒的照耀下,提升效率,縮短歷程,使我們儘早建立一個君子仁愛情懷,能夠符合社會道義標準,不論是對自己的心還是對於社會崗位,都有一種無愧的交待。

我想聖賢的意義就在於,他以簡約的語言點出人生大道,而後世的子孫或矇昧地,或自覺地,或痛楚地,或歡欣地,一一去實踐,從而形成一個民族的靈魂。

讓那種古典的精神力量在現代的規則下圓潤地融合成為一種有效的成分,讓我們每一個人真正建立起來有效率、有價值的人生,大概這就是《論語》給予我們的終極意義。

論語讀書筆記 篇6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論語》裡給我感受最深的兩則。前一則,那麼,他們中必定有我的老師。後一則告訴我們:聰敏而一則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我的人請教為羞恥。這兩句話雖是說:幾個人在一齊出自20xx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是在這天對我們的學習仍有重要的指導好處。

人不怕犯錯誤,只要勇於改正就好。孔子就常坦言自我這方面或那方面不如弟子;言行不當的時候,一經別人指出,他就會立即的道歉並且改正。他的弟子子貢就以前感慨過?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孔子說:“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就是說教師對自我要努力學習,永不滿足;對學生要勤奮教導,不知疲倦。《論語》引孔子的話說:“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去爾已矣。”他說,如果說到聖與仁,那我怎樣敢當!我只但是是學習和工作從不厭倦,教誨學生總不知疲倦,那是能夠這樣說的。

在《論語》裡對以前犯過錯誤的'少年,孔子表現出寬巨集的胸懷。他說:“人潔以進,於其潔也,不保其往也。”意思是說人家已經去掉了汙點而進步,就要讚許他的潔淨,對他的過去不就應抓住不放。我想,如果將孔門的七十二賢三千弟子看成是棵棵樹苗的話,那孔子就是肥沃的土壤,他們共同營造了一片生命的綠洲,兩千多年來,我們華夏大地。這一片綠洲一向點綴裝扮著。

孔子認為,學習務必有明確的目的,但重點在於“學以致用”。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也就是說,熟讀《詩經》三百篇,交給他政治任務,卻辦不成;派他出使到外國,又不能獨立作主應對;這樣,雖然書讀得很多,又有什麼用處呢?又說:“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也就是說,品德不去修養,學問不去講習,聽到正義的事不能去做,有錯誤不能改正,也就是理論和實際不能結合,這才是我們憂慮的。

透過了學習《論語》,我懂得了許多做人、處世的道理,更讓我明白了關於學習和讀書的方法、態度,真是得益非淺!

論語讀書筆記 篇7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你學了做人處事的道理,在適當的時機去印證練習,不也覺得高興嗎?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來相聚,不也覺得快樂嗎?別人不瞭解你,而你並不生氣,不也就是君子的風度嗎?

“論語”,有些人念成“論(lùn)語”,也有念成“論(lún)語”,小時候上學時,老師教我們說,就應念第二聲“論(lún)語”而不就是第四聲“論(lùn)語”,其實,也不能這麼絕對,念第四聲“論(lùn)語”時,“論”就是“討論”的意思,“語”就是“對話”的意思,念第二聲“論(lún)語”時,“論”就是修改,“語”就是對話,即把很多對話修改起來。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上學時,老師教我們的(當然課本上也就是這麼寫的),這句話就應翻譯成“學習並且經常溫習,不也就是一件很高興的事嗎?”此刻想想,這翻譯的好扯喲,並且邏輯上也講不通啊,誰說溫習功課就是一件高興的事啊!其實“時”在古代很少當“經常”講,翻譯成“適當的時機”更好,而“習”呢,翻譯成“印證練習”更好,而不就是“溫習”。所以,按傅佩榮的觀點,這句話應翻譯成“你學了做人處事的道理,在適當的時機去印證練習,不也覺得高興嗎?”

“君子”,最初的意思就是“君之子”。“君”代表貴族社會裡那些有身份、有背景的領導,天子、諸侯、卿大夫,都稱為君。他們的`子弟稱為“君子”。之後孔子把這個詞的詞義擴大了,指一種德行完美的人。

“子曰”的“子”,在古代本就是一種身份,如“公、侯、伯、子、男”中的“子”,之後在民間就把“子”當老師的稱謂了。

“朋友”,同一師門為“朋”,志同道合為“友”。此刻的“朋友”就就是一般交往的人。就像“同志”一樣,志同道合才能稱之為“同志”,而此刻只要不就是“階級敵人”就就是“同志”,“同志”如今還有同性戀的意思,此刻很多詞都被用濫了。

論語讀書筆記 篇8

朋友,不知給你上過課的老師們有誰?是班主任?普通老師?優秀老師?代課老師?實習老師?年過半百的“老教師”?那些啊,和我比起來,可都不如我厲害,你可知道,咱們北京東路國小的孫校長親自來為咱們五(1)班的同學們上了一節公開課!

今天,我們北小五(1)班的同學們穿著整齊地上了車子,前往目的地——東南大學禮堂,為全國各地的語文老師們展示了一堂生動精彩的語文課。

一進大禮堂,可把我嚇壞了,那麼多的語文老師注視著我們。為了使咱們放鬆心情,孫校長一開始和我們玩起了“猜名字”遊戲,大家頓時輕鬆起來。不久後,我盼望已久的語文公開課在孫校長那響亮的“上課”聲中開始了。這次的內容是“走近《論語》”,《論語》我們在晨讀中早就讀過了,但正如孫校長說,溫故才能知新。我們大家在他的帶領下又讀了六條論語,每一條論語,那孔子所說的經典語句,在孫校長那一個個幽默生動的小故事裡,都有了新的認識,而且不同於以往的體會。不愧是北小的校長啊,上課就是不一樣!我暗暗讚歎道。

剛剛開始上課的時候,我還有些不習慣,手心裡全是汗,也不怎麼敢舉手,但後來,我在校長那生動活潑的.課堂環境下,敢發言了,有自信了,有感悟了,膽子大起來了,自己手心裡的汗也少了許多,輕鬆多了。這應該就是孫校長上課的魅力所在吧。

學習了這節課,我更深刻地理解了“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這句聖人之言;我還有個小小的心願:希望孫校長能再次為我們五(1)班上一堂精彩生動的課。

論語讀書筆記 篇9

半個世紀以前,在這個地區,一個人可能一輩子都住在一個單元裡。婚姻基本上不會改變。從小到大,他可能一直住在一個大院子裡。人們擔心的可能是生活的可能性和選擇太小。

但在今天的社會,我們的痛苦不是我們沒有選擇,而是我們有太多的選擇。這是一個混亂昌盛的時代。

我們無法控制外部世界。我們只能讓內心的選擇變得更強大。當我們知道如何選擇,那些煩惱就會消失。這就是孔子所說的“有識之士不糊塗”。

什麼是“勇者無畏”?

用老百姓的話來說,就是當你足夠勇敢、足夠開放的時候,你就有了前進的力量,自然你就不再害怕了。

一個真正的紳士已經獲得了內在的仁慈、知識和勇氣,從而減少了憂慮、困惑和恐懼。

孔子說我不能做這三件事。子貢說:“孔子是自學成才的。”你不是在說你自己。

你看,孔子告訴我們,生活的標準不是去責備外面的世界,而是用有限的時間和精力去“責備”內心。

一個人對自己的內在要求越嚴格,他就會對別人越好。今天,我們總是說,一個人應該是善良的,善良不是口袋,但他能夠容忍和同情別人的許多錯誤,能夠站在別人的立場去思考問題。

因此,只有真正的紳士才能做到“不抱怨上帝,沒有特別的人”,既不抱怨上帝沒有給我機會,也不抱怨世界上沒有人認識我。

心中沒有“煩惱”、“困惑”、“恐懼”,自然就減少了對外界的抱怨和批評,從而提高了把握幸福的能力。

學習的`最終目的是提高掌握幸福的能力。

孔子說:“古代的學者是自己的,而今天的學者是人。”(《論語》)古代人們學習是為了提高自己,而現代人學習是為了炫耀和取悅他人。

真正尊重學習的人,是為了建設人類的靈魂而學習。從書本中學習,從社會中學習,從國小到老年,無非是學習一種掌握幸福的能力。

使自己成為一個博學、有教養、忠誠的公民,然後安定下來,學習的目的就是完成這樣一種自我角色的確立和提升。

什麼是“為人民學習”?

它是把所學到的知識作為工具,作為技能,為自己謀福利而尋求事業。

孔子曾直截了當地對他的學生子夏說:“女人是君子,是儒學,但她們不是小儒學。”也就是說,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修養,不要總是想著眼前的一點點私利。

論語讀書筆記 篇10

似乎很久,沒有放下手機,好好的運用一絲時光去潛心閱讀;似乎很久,沒有在意遠方家園父母的關心和問候,淡卻了慈母遊線和臨行密語;似乎很久,沒有再放下身邊的事務,選擇一個陽光合適的日子,去好好貼近山川田野,感受天蒼與野茫。

似乎很久,這是一個半命題。半命題總是給人一種遐想的空間,不同與無命題與命題。因為它既給你限定了範圍,又給了你發揮的餘地。

有時,當你拿起一本泛著歲月年輪的老書,靜靜的回想。人生不就恰好處於這半命題的狀態下麼?於是乎,我們每個人承載著生命的最初的起承,在孜孜不倦的追求夢想的路途上經歷著一系列的轉變,最後在肆意揮灑的畫卷落款上,重重地刻下一筆屬於自己的“合”。

在這一切的過程中,無論我們的出發和落腳,我們靈魂深處的那種文化傳承,自始至終都陪伴我們左右。在我們犯錯誤時告誡我們何為對,何為錯。在我們正確的時候,告訴我們要不急躁,不驕傲。我們往往都很難想象,這些文化力量對我們的潛移默化是深刻而又巨大的。因為我們都是華夏兒女,炎黃子孫,中華文化是我們的“根”。以根為精神氣源,我們才能在這一條條追求理想,追求“中國夢”的道路上,不忘初心,始終如一。

中國文脈,潛流暗湧。諸子百家,燦若群星。要找到中華文化的根,就必須要回到幾千年前的那個“軸心時代”,而軸心時代之一的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之上正在上演的是人類文明發展史上一個光輝的圖景,後人稱之為“百家爭鳴”。說到這裡,也就不得不提那個被稱當時兩大顯學之一的“儒家”,而儒家文化也是中國此後幾千年來的文化主流,也是在不斷吸收各家思想最後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象徵與標誌。國學,自此始也。

也是似乎很久,不曾拿起那本被北宋名相趙普稱為“半部即可治天下”的儒家經典。這本書,記載了孔子的言行以及他的學生弟子的言語行事。是四書五經之一,我想,若想尋找那儒家文化自身的秉性氣息,也不外乎從此尋覓吧。事實上,我們個人從小就接觸《論語》,“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吾日三省吾身”等名篇名句,都已經是國人耳熟能詳的先賢教誨。然而,誦讀,閱讀,精讀卻不是一個意思。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一本書,一本經典,每一次的品析,每一次的領會都不盡相同。楊伯峻先生版的《論語譯註》在民眾,和學術界都備受好評,楊先生具有深厚的文學語言學功底,在他多年的考據和修正下,他的譯註自當是初學者們研習經典讀物的不二之選。

翻讀《論語譯註》之後,曾經閱讀原著經典時許多不解之處都有所明瞭,在通假與諧音之處的糾結也漸漸被理清。文有神,書有魂。閱讀的越多,越能感受到一本書,一部經典,便有一個自然的魂魄在與讀者的精神思維進行著對話,儘管時光荏苒,文字傳承著思想卻不曾被歲月消弭,千年前的家園景象,學者間的你來我往,諸侯國間的兼併之戰,稷下學宮的王霸之辯等等都似乎歷歷在目。要談起論語,我覺得應當從“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說起最為有趣。

“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

故事是這樣的:子路、曾晢、冉有、公西華陪孔子坐著。孔子說:"不要因為我比你們年長一些的,就不敢在我面前說話了。你們經常說:'人家不瞭解我呀!'假如有人瞭解你們,請你們從政,那麼你們採用什麼措施呢?"子路急忙回答道:"一個擁有千輛戰車的中等國家,夾處在幾個大國之間,別國把戰爭強加給它,上天又在兵災之後降給它饑荒之災,如果讓我來治理這個國家,等到過了三年,可以使人民個個都有勇氣,並且知道做人的道理。"

孔夫子微微地笑了。又問:"冉求,你怎麼樣?"

冉求回答說:"一個縱橫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小國,如果讓我來治理這個國家,等到

過了三年,可以讓這個國家的百姓富足。至於如何搞好禮樂只能等待賢人君子來幹。"

孔子又問公西華:"赤,你的志向如何?"

公西華回答說:"我不敢說我能夠做好某件事情,但是我願意學著做好某件事。不論是諸候祭祀祖先的事,也不論是諸候會盟、朝見天子的事,我希望能穿著禮服,戴著禮帽,做一個作贊禮和司儀的人。"

孔子又問曾晢:"點,你的志向怎麼樣呢?"

曾晢彈瑟的聲音漸漸弱了下來,"鏗"地一聲停了。他把瑟放下,挺腰直跪,回答孔子說:"我的志向跟他們三位說的不同。"

孔子問道:"有什麼妨礙?不過成是各人談談自己的'志向啊!"曾晢回答說:"暮春的時候,夾衣已經穿得住了。我願意和五六個成年男子,六七個少年。在沂水中洗澡。在舞雩臺上吹吹風,然後唱著歌回家。"

孔子長嘆了一口氣,說道:"我贊成曾晢的志向啊!"

曾皙的這段話,因為深得孔子的讚賞,所以古今學者也都甚感興趣,並且給予了各種各樣的解讀。有于丹版,有南懷瑾先生版,此處引用楊伯峻先生版。現代許多學者,熱愛國學希望振興中華文化的研究者往往都採用的新時代的新語言對此篇,《論語》全書,以及其他經典名著進行解讀,讀者看來往往都生動精彩,立意高深,彷彿從經典中讀出了新的感悟與道理。比如,有學者認為孔子認同曾皙“恬淡”、“寧靜”的人生追求,是一種灑脫且富有詩意的情懷。但是,辯證法也告誡我們讀書,也要辯證的讀。不少老師現在也建議學生們在課後閱讀國學經典時,儘量不要看名家解注、評論諸如此類的書,最好是要看經典,或者是經典的簡單譯註版本,為何如此?

那是因為在我們閱讀傳承多載的古書名著時最怕的就是出現誤讀,而非“己讀”。古今注解論語者,多如繁星。而誤讀者因因相襲,比比皆是,或固守成見,或依文衍義,或妄發新義。楊伯峻《論語譯註》中說,《論語》的詞句,幾乎每一章節都有兩種以至十多種不同的講解。一方面,是由於古今人物引用《論語》者“斷章取義”的結果,另一方面,更有許多是由於解釋《論語》者“立意求高”的結果。楊先生還指出,我們不必去反對“斷章取義”的做法(這實在是難以避免的),但是不要認為其斷章之義就是《論語》的本義。

解讀經典,辦法是將前人的理解或觀點拿來予以析理,因為那裡更接近事實真相的源頭,更可靠些。所以我們讀《論語》當然要借用古人之思維,加之以其歷史背景,從而探求古仁人之道。所以對於上文的理解,我們要從儒家的核心思想做解讀,孔子一生追求復古周禮,崇尚禮制。他對曾點的認可實際是對曾點遵循禮儀生活的認同。

當然,我們後代閱讀這部孔子言行之書時,會對孔子的保守,倒退做出質疑。但是我們萬萬不能否認的便是孔子帶給我們的震撼 —— 一箇中國第一代聖哲的精神背影。孔子是最早的行動派,他一直“在路上”。周遊列國,風燭殘年之軀卻也要步步前行,去宣揚自己的學說,也去求學於飽學之士充實自己的理論,完善自己的學說。閱讀完論語,我們更可能的喜歡上的便是這樣一個“孔子”的形象。至善、寬厚、優雅、快樂、他在自己一路的苦旅中,讓我們永遠感覺到這個老人的溫暖與真切,讓君子充滿著魅力。

閱讀《論語》可以說是閱讀一代宗師的言行一生,也可以說是閱讀一個影響中華文脈與精神氣脈的學派起源。“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無論何時,那位耄耋老人的諄諄教誨至今仍迴盪在孩童的朗朗讀書聲裡,沉積在每一箇中華兒女立志向前的道路里,在筆墨氤氳之間,山水相映,讓我們始終有一個精神的指引,在芳華里書寫剎那而又恆久的奇蹟。

抿一口茶,滌盪兩三縷思緒。是啊,似乎很久,沒有再去好好讀書了。還記得《中庸》裡的那句箴言麼?“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廣泛的獵取,博大和寬容。惟有博大和寬容,才能相容幷包,使為學具有世界眼光和開放胸襟。進而有所不明就要

追問到底,通過自己的思想活動來仔細考察、分析,學的最後階段,就是既然學有所得,就要努力踐履所學,使所學最終有所落實,做到“知行合一”。

書籍,經典,必當是應長久地去翻閱與誦讀。在讀的時候也不能忘了讀書之法。合上《論語》,已然是一個時代,再次翻開,嘴角微揚,又會是一個新的篇章。

論語讀書筆記 篇11

《論語》這本書是春秋時期大儒學家、文學家孔子的作品。這本書講訴了孔子與別人的對話。

其中有許多句子非常耐人尋味,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意思是隻讀書學習而不思考問題,就會迷惑而沒有收穫;只空想而不讀書學習,就會疑惑而不能肯定。我覺得孔子這麼說非常的政黨。我學習打羽毛球也是一樣,光學習而不思考,就會沒有收穫,但是光思考動作而又不學習,就會疑惑而不能肯定。

還有一些句子我也非常喜歡,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而改之。意思是:幾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一個人可以做我的`老師,我學習他好的品德,看到他不好的地方,就作為借鑑,改掉自己的缺點。孔子這樣謙虛的精神,真令我敬佩。我長大以後,也一要做一個像孔子一樣謙虛、令人喜愛的人。

《論語》這部傳誦久遠的書,是多麼的有道理!

論語讀書筆記 篇12

第二篇:心靈之道——人生百年,孰能無憾。《論語》報告我們的,不僅遇事要拿得起放得下,還應該盡本身的能力去幫助他人,所謂“予人玫瑰,手不足香”,給予比獲取更能使我們心中滿盈幸福感。————關愛他人,便是仁慈;瞭解他人,便是伶俐。(於赤心語)

客歲年底,于丹在百家講壇開講《論語心得》,百家講壇的收視率一下飆升,一時網上談論的沸沸揚揚,一月份我去買這本書,就已經重印了七次,看後以為內心剋制了好久的東西本身表達不出來,但是書中表達出來了。對付《論語》,書店的書更多的是學者壓人式的講法,而《論語心得》這種密切的講法一下將讀者拉近了,我們好像便是孔子席前一個平靜的學生。正如書中說,論語差別與勵志格言,它不是一句一句的教誨,而是一幕幕場景,像話劇一樣來看最故意思。

《論語》當中孔子是一個溫良恭儉讓的形象,和學生探究問題總是平易近人,是商量的語氣,只管孔子比他的學生要大許多多少歲。想想現在的課堂,老師在下面講,學生又要看幻燈,又要做筆記,忙的不亦樂乎,真是感嘆良多啊。

第二篇:心靈之道——人生百年,孰能無憾。

仁是《論語》當中出現許多的一個字眼,但是《論語》當中並沒有給出界說,只要兩句克己復禮為仁和仁者愛人,其他的表明是針對差別的學生給於差別的答案,這便是孔子的因材施教吧。對付小人,書中也沒有給出界說,而是將其與小人做了多次對比。比如“小人開闊蕩,小人長慼慼”,“小人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孔子總是將答案留給學生,現在又把答案留給了我們這些讀者。

承認現實生活中的不敷之處,並經過本身的高興去補充這種不敷,這便是《論語》報告我們對待生活的態度。如果一個人不能接受這些遺憾,將會招致什麼樣的後果呢?“如果你因為錯過太陽而哭泣,那麼你也將錯過了星星了”。

既然生活中的'缺憾不能制止,那麼用什麼樣的心態來對待這種缺憾就十分重要了。心態差別,也許會帶來完全差別的生活質量。

什麼是真正的大膽?它和血氣之勇有怎樣的區別?——做一個大膽的人,用生命的氣力去化解那些遺憾。(於赤心語)

“小人義以為上。小人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論語》

沒有道德束縛的大膽是這個天下上最大的災禍。大膽偶然間體現為一種感性制約下內心的自大與冷靜。小人之驕,驕傲的是外在的氣;而小人之驕,驕傲的是內心的風骨。(於赤心語)

自己以為:從《論語》與于丹的品味加上本身的重複研讀中又一次感悟,可以收穫差別。

子曰:“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行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論語讀書筆記 篇13

子華使於齊,冉子為其母請粟。子曰:“與之釜。”請益,曰:“與之庾。”冉子與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適齊也,乘肥馬,衣輕裘。吾聞之也,君子周急不繼富。”原思為之宰,與之粟九百,辭。子曰:“毋!以與爾鄰里鄉黨乎?”

白話釋義: 子華出使到齊國去,冉子代他母親向孔子討要大米。孔子說:“給她一釜(約六鬥)吧!”冉子請求多給點,孔子說:“那就增加一庾(約十六鬥)吧!”但是冉子實際給了子華五秉(約九十鬥)。孔子知道後說:“公西赤(即子華)這次去齊國,車前駕著肥馬,身上穿著輕柔的衣服。作為君子,應以資助有迫切困難的人而不是富人。”

原思當孔子的管家時,孔子給他九千鬥米。原思覺得多了。孔子說:“不要客氣,多了可給你的父老鄉親!”

解讀:這句話我們需要了解三個人物,一個是公西赤,一個是冉子(冉求),還有一個是原思。

公西赤在前面章節出現過,孟武伯問“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可見,公西赤是孔子的弟子中善於外交,善於處事的人。難怪公西會赤出使齊國,而且當然應該享受魯國的俸祿。這是一個不錯的差事。不知道為什麼公西赤為留守母親擔心糧食問題,也許是人在外接濟家裡不方便,不像現在可以網購;也許是怕自己出去的時間長了,未雨綢繆,多做準備。連他也不好直接找老師要糧食,於是就請冉求出面。

冉求在前面的章節也出現過,恰好與公西赤出現在同一句話裡:孟武伯問: 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冉求是一個很有經濟管理能力的人。公西赤找他出面,算是找對人了。一方面冉求掌管老師的糧食比較有便利,另一方面請選擇精打細算的人出面,便於說服,而且為母親要糧食,看在孝順的份兒上,孔子也不會拒絕。

事實證明公西赤的想法很奏效。在孔子只答應給少量的米以後,冉求追問:能不能多給點?孔子沒怎麼讓步以後,冉求直接利用職權,給公西赤多撥付了很多米。按理說,自己的學生違背老師指令,是極大的不敬,應該受到嚴厲的懲罰。沒想到孔子不僅沒有責備冉求,反而講出了不給那麼多米的原因:把物資給真正匱乏的人,不匱乏的.人,不給或少給。這是一種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方法,打的是情感牌。以冉求的智商,在聽到這句話以後絕對無地自容。

接下來孔子對原思的慷慨,就是截然不同了。法原思出身貧寒 。孔子在魯國當司寇(最高法院院長),俸祿比較高,原思既當他的學生也是他的家臣。孔子考慮他的家境,就給了很多米,原思不要,孔子堅持要給,還說,你不要可以給你的鄉親。

公西赤的巧謀,冉求的算計,原思的貧困與不屈,孔子的寬容與大度和因材施教,真是精彩。

但我們還應該看到孔子對待財富的技巧:不僅不排斥財富,反而講究用財富來平衡不同的需求,在其中貫穿著“仁”的財富觀,即:獲得或給予財富,都應當秉承仁的核心,財富才能發揮最大的效用。在孔子眼中,金錢祇不過是實現仁愛思想的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