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生活經驗>

南宋朱弁對於研究民族融合意義

生活經驗 閱讀(6.82K)

摘 要:南宋使臣朱弁被迫羈留金國,他忍受著氣候、生活等方面的不適應,克服了孤獨、思鄉等痛苦,抱印全節,十六年後終返南宋。朱弁期盼宋室中興,致力於兩國和好,在作品中他以蘇武自勉,表達了對君國的忠貞和對家鄉的思念。朱弁排斥金朝的政治態度是南北交兵狀態下的必然產物,同時也反映出金代早期漢化程度不高,難以得到以文化為正朔的文人的認同。

南宋朱弁對於研究民族融合意義

關鍵詞:朱弁 金代文學

朱弁由南入北,羈留金朝十六年,其忠於本朝的精神感染了當時的許多人,族孫朱熹每讀其書,感動至噓唏流涕。朱弁羈留金朝的經歷對他的詩歌創作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而學術界對此關注不夠,本文將探討他羈留金朝的創作。朱弁使金之時,正值金朝制度草創之際,他的這種正朔觀念對於研究民族融合早期的士人心態也很有意義。

一、羈留生涯困難重重 朱弁作使臣,面對兩國交兵的局面,早就抱著必死的信念,正使王倫南歸時,朱弁留印以為使節之信,臥起與俱。他誓死不仕偽齊劉豫,並且經受住了絕食的考驗。這種“捨生以全義”的'決心使得金人也不得不歎服。朱弁對南宋王朝忠心耿耿,這是他保持節操的精神支柱。他說:“吾官受之本朝,有死而已,誓不易以辱吾君也。” 朱弁自己忠心一片,還經常著書發言褒揚別人的忠義之舉,《宋史》卷三百七十三《朱弁傳》記載:“及歸,述北方所見聞忠臣義士朱昭、史抗、張忠輔、高景平、孫益,孫谷、傅偉文、李舟、五臺僧寶真、婦人丁氏、晏氏、小校閻進、朱績等死節事狀,請加褒錄以勸來者。”{1}

“風土南北殊,習尚非一躅。”(《炕寢三十韻》)對於生長於江南的朱弁來說,羈留金朝的生活有諸多的不適應。首先是每日所食,“三年北饌飽羶葷,佳蔬頗憶南州味”(《謝崔致君餉天花》),“吞腥啄腐非夙心”(《蘇子翼送黃精酒》),北方所食與南方多有不同,但是,羈留異國的處境使得朱弁“出疆雖仗節,入國暫同俗”(《炕寢三十韻》),也只能逐步適應陌生的環境了。其次是年老體衰,疾病纏身。朱熹《奉使直閣朱公行狀》記載:“然公以使事未報,憂憤得目疾。”《客懷》詩寫道:“形骸病自瘦,鬢老相催”,再看《予以年事漸高,氣海不能熟生暖冷,旅中又無藥物,遂用火攻之策,灼艾凡二百壯。吟呻之際,得詩二十韻》:“不作漳濱臥,年侵血氣衰。據鞍思少壯,攬鏡嘆清羸。有病方求艾,無營莫問蓍。心知出下策,理勝遇中醫。”再次,久客異鄉,孤獨之感也讓人難以忍受。古人極重鄉土,出外求學為宦尚且思鄉,何況羈留異國,此生能否返鄉還是個未知數。朱弁終日在寂寞中度日,他的詩篇對此多有記錄:“書疏親朋少,干戈歲月長”(《夜雨枕上》),“客館但愁坐”(《白髮》),“應憐使館久寂寥”(《謝崔致君餉天花》)。他夢寐以求的是能夠回到家鄉,“渡江夢”(《戰伐》)、“還家夢”(《秋夜》),在他的詩中經常出現,每到漢族節日,思鄉之苦更為強烈。比如《寒食》:“絕域年華久,衰顏淚點新。每逢寒食節,頻夢故鄉春。草綠唯供恨,花紅只笑人。南轅定何日,無地不風塵。”由於身處異地,不能與親人共度佳節,異鄉的花和草也使人惱恨。

二、心憂故國不忘使命 在大節面前,朱弁決不為歸家而屈服,他以蘇武的事蹟時時自勉,比如《上已》:“常令漢節在,莫作楚囚悲。早晚鸞旗發,吾歸敢恨遲。”

《宋史》本傳記載了正使王倫將回朝,朱弁請他留印給自己,王倫把印授予朱弁,朱弁“受而懷之,臥起與俱”。金人逼迫他,要他出仕劉豫,朱弁誓死不從,說:“豫乃國賊,吾嘗恨不食其肉,又忍北面臣之,吾有死耳。”

遠離故國的朱弁並不在意個人的安危,他更擔心的是不能完成使命,不能使宋金和好。在《炕寢三十韻》中他有這樣的泣血之語:“君心想更切,臣罪何由贖”,自己“飽食但謀身,吾顙良有”(《初春以蔓菁作,因憶往年避難大隗山,採蘋澗中為。成汁為粉紅色,而香美特異,乃信鄭人所言為不誣矣。今食新,因成長韻》)。他從不抱怨什麼,而是慚愧自己未能完成皇帝交付的使命。“使節空留滯,侯圭未會同”(《獨坐》),他“已負秦庭哭,終期漢節回”(《客懷》),依然關心家國和百姓,“因心念民瘼,出位嘆身卑”,他活下去的動力是“保身將保國”(《予以年事漸高,氣海不能熟生暖冷,旅中又無藥物,遂用火攻之策,灼艾凡二百壯。吟呻之際,得詩二十韻》)。

朱弁從來沒有忘記自己的最終使命,他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促成宋金停戰講和,在他留金期間,很多金國名王貴人把子弟送到朱弁處學習,朱弁就利用這個機會遊說宣傳宋金和好。他對於宋金的和平抱有堅定的信念。朱弁說:“論武貴止戈,天必從人慾。安得四海春,永作蒼生福。聊擬少陵翁,秋風賦茅屋。”(《炕寢三十韻》)他願意學習杜甫,使得天下人不再遭受兵戈之苦,能夠安居樂業,“偃戈息民未有術,雖復加餐祗增”(《謝崔致君餉天花》),但是朱弁還有更大的志向是促使宋朝統一天下。他羈留金朝時,“會粘罕等相繼死滅,弁密疏其事及金國虛實,曰:‘此不可失之時也。’遣李發等間行歸報。”{2}回宋朝以後,朱弁還數次向宋高宗呈表,“皆遠謀至計,不欲朝廷遂以目前所就為安,而必期有以致中興於異日者”{3}。 正是這種對宋王朝的忠心和必勝的信念給予朱弁莫大的勇氣和決心,再大的困難他也能克服,再艱難的生活他也能忍受。

三、朱弁詩文反映的漢朝文人的正朔觀念 《宋史》本傳說朱弁為文慕陸宣公,據精博,曲盡事理。詩學李義山,詞氣雍容,不蹈其險怪奇澀之弊。這只是表面現象,實際上,朱弁自己說“喪亂關詩思”(《歲序》),即朱熹所言“其抑鬱愁嘆、無不平之氣,一於詩發之”{4}。朱弁是用血淚在寫詩,在傾吐自己對宋王朝的忠心、對家鄉的思念和自己期盼天下太平的理想。同樣是使者,宇文虛中(字叔通)後來降金並出仕金朝,朱弁恥與宇文虛中並列,他作一詩《李任道編錄濟陽公文章,與僕鄙制合為一集,且以雲館二星名之。僕何人也,乃使與公抗衡,獨不慮公是非者紛紜於異日乎?因作詩題於集後,俾知吾心者不吾過也。庚申六月丙辰江東朱弁書》:

絕域山川飽所經,客蓬歲晚任飄零。詞源未得窺三峽,使節何容比二星。蘿蔦施鬆慚弱質,兼葭倚玉怪殊形。齊名李杜吾安敢,千載公言有汗青。

朱弁絲毫不羨慕投降金朝身居高位的宇文虛中,他以“千載公言有汗青”批評宇文虛中不守節操,堅信自己的行為終究名垂青史。

鄙視宇文虛中投降行徑的並非朱弁一人,《金史》卷七十九《宇文虛中傳》記載:“明年,洪皓至上京,見虛中甚鄙之。”{5}宇文虛中、吳激等人出使被留,投降金朝,儘管得到高官厚祿,卻難以得到心靈的平靜。同樣思鄉,同樣想歸隱,卻不那麼理直氣壯,更多的是無奈與愧疚,比如吳激的《秋夜》詩云:“年去年來還似夢,江南江北若為情。石田茅舍君家近,借與林泉送此生。”他們同樣談蘇武,“節旄都落盡,奔走愧平生”,但他們最終的表現是愧對蘇武了。宇文虛中最終仍然做了民族矛盾的犧牲品,被定死罪的證據是家中多藏圖書,劉浦江先生認為他被殺的原因在於譏訕謾侮女真權貴,這反映出落後的草原文化和漢族文化之間的衝突。而他臨死前所言“死自吾分”,可以看作他出仕敵朝的追悔。

宇文虛中等人出仕金朝而內心羞愧,朱弁則拒不降金,為什麼漢族文人在金初會對金朝有這麼強的牴觸情緒呢?其中的原因除了當時兩國交兵之外,更深層的在於文人的正朔觀念,他們認同政權的依據不是種族,而是文化上的夷夏之別。姚奠中先生認為,孔子講“夷夏之防”,但夷夏之別並不只以地區為界,而是以文化的先進與落後為區分點,孟子“用夏變夷”,也是要用先進文化改變落後文化。“因此,歷史家對中國境內各族建立的政權,只要是繼續用中夏先進的文化、典章制度來治理國家,使中夏文化得到繼承發揚,就都應予以肯定。”{6}

金人入主中原,制度草創,至金熙宗天眷二年(1139)推行漢官制度,其漢化過程是逐步實現的。到了金代中期以後,隨著女真族漢化程度的提高,許多漢族文人也就不再視之為異族政權,願意為之效力,甚至獻出生命。比如在蒙古進攻金朝之時,周昂不願逃走,死於蒙古軍之手,路鐸城破兵敗,投沁水死,李革、李復亨自殺殉難。而朱弁、洪皓等人出使金朝被留是在金朝初期,當時金朝尚未以中原典制和中原文化治理國家,自然難以得到這批漢族士人的認同,這在民族融合早期是不可避免的。

(宋)朱熹:《奉使直閣朱公行狀》,《晦庵集》卷九十八,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46冊,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版,第365頁,第363頁。

姚奠中:《關於元好問研究的兩個問題》,李正民、董國炎主編:《遼金元文學研究》,文化藝術出版社1999年版,第18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