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生活經驗>

財務風險預警研究的選題背景及研究意義

生活經驗 閱讀(2.22W)

【題目】大學院校財務風險預測分析系統探析

財務風險預警研究的選題背景及研究意義

【第一章】財務風險預警研究的選題背景及研究意義

【第二章】財務風險預警的相關理論

【第三章】高校財務風險預警系統概述

【第四章】大學院校財務風險預測體系的建設

【第五章】S大學財務風險案例分析

【第六章】S大學存在的財務風險問題及應對建議

【結論/參考文獻】高等院校財務風險預警機制構建研究結論與參考文獻

第 1 章 選題背景及研究意義

1.1 選題背景。

在我國現行的高校財務管理體系下,由於高校的財務活動多數受到上級的經費審批、專項基金專用等制度的影響,導致預測與控制高校財務風險是高校財務管理過程中的難點問題。近年來,隨著市場化大潮向著高校管理體系的逼近,高校的財務獨立核算以及自負盈虧等已成為大勢所趨。因此,引入現代財務管理制度,有效的進行財務風險管控已成為高校財務管理過程中重要的課題。近年來,我國高等院校在面對商業市場競爭中持續提高辦學質量和學校管理水平。教育質量明顯提高,經費的來源也有了更多的途徑,由過去的單一化轉向現代的多元化。

高校的基礎建設和科研專案日益增加,基礎設施的投入力度明顯加大,如果不能保持收支平衡,必定會增加高校的財務風險。隨著時間的推移國家對教育產業不斷提高經費的投入,根據教育部年終統計資料顯示,2012 年高等教育經費投入8,015 億元,2013 年高等教育經費投入 8,179 億元,2014 年高等教育經費投入 8,694億元, 2015 年高等教育經費投入已經達到了 9,518 億元,2016 年高等教育經費投入已經達到了 10,100 億元,從而形成了教育經費持續增長的良好局面。然而,即使經費持續增長,也無法抵補學校快速發展所帶來的資金缺口,資金多元化成為了大部分高校解決資金不足的選擇,這也導致高校財務風險逐步產生。這樣就要求高校必須科學制定避險原則、合理規劃預警系統。所以為了保障高校能夠更快發展,有必要建立科學、合理而且高效財務風險預警系統。

在大多數情況下,由於上級主管部門對資金管控較嚴,導致高等學校在財務管理工作方面受限制,比如:教育部門經費審批制度、政策導向、學校財務資金狀況等方面,因此高等學校缺乏獨自面對市場風險的能力。近年伴隨著市場經濟高速發展,高等院校管理方式也急需轉變,財務管理工作應該逐步由從前的數量化轉為符合市場經濟需要的質量化。在這一工作理念的轉變過程中,建立行之有效的高校財務風險預警系統至關重要。

1.2 研究意義。

1.2.1 理論意義。

有效預測財務風險是一個企業長期穩步發展的先決條件,更是高等院校長期和穩定發展的前提。從理論上,對高校的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的研究可以提高財務管理理論,並且針對於高等院校的新階段,還可以改進這一概念和風險管理制度。

機構指導系統改革整體管理。具體業績的兩個方面:

第一,研究物件多元化。高校是一個非營利單位,把財務風險預警放置其中並且結合高校的特點,制定一系列措施著眼於財務風險水平,非營利單位與經濟利益和社會福利保障。

第二,現有模型構建方法進行改進。借鑑分析並且區別於現有模型的簡明、直觀,本文一方面仍然使用判別分析法,構建修正 Z 計分理論模型:其次,突破創新將模糊綜合評價法結合進財務風險預警模型裡,以絕對數模型和相對數模型相結合,並通過案例分析檢驗了模型的實際應用價值[35].

1.2.2 現實意義。

本文對我國高校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

首先,建立高校財務風險預警系統有利於高校走向國際教育市場並參與國際競爭。過去幾年,伴隨著我國教育市場的逐步開放,外國學術機構通過各種形式參與到中國的教育服務產業之中,教育市場的多樣化發展趨勢已成定局。高等學校加強財務管理、加快決策的同時,必須努力改進控制財務風險的體系。如果我國高校不加強財務風險的控制將失去核心競爭力,辦學成本將會大幅度增加。財務風險預警系統有助於高校消除潛在的金融風險,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學校有足夠的實力參與競爭。

其次,高校財務風險控制應立足於高等學校自身的情況。目前,我國的高等學校正進入快速發展的時期,各學校均有資金的未來長期規劃,財務風險預警系統應該服務於學校現代化建設的長遠發展,在系統的設計上要充分考慮學校長期規劃的需要,與此同時利用財務風險預警系統,也不能忽視當前的風險預測,需要將眼前與未來有機統一,從而幫助學校決策層做出合理的行為選擇。

第三,有利於的高等學校管理水平的提高。高等學校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的建立有利於高等學校各個層級對財務風險客觀存在予以足夠的重視:財務風險存在於日常工作的各個方面,任何工作的失誤均可能導致學校財務風險的出現,高校領導必須從戰略高度認識到財務風險決策工作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建立了早期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的高校可以有效地指導管理人員決策過程中,充分考慮到各種因素,從而提高高校的管理水平[43].

第四,有利於高校採取補償措施避免財務危機。市場經濟的'逐步深入促使高校市場競爭壓力越來越大,市場競爭所導致的潛在財務風險,要求高校不斷尋找有利的投資機會,以贏得較高的平均薪酬水平,從而實現資金來源的多元化。與此同時,投資風險作為投資的一部分必然反映在高校的財務管理過程中,從而形成潛在的財風險。因此,設計早期財務風險預警系統,是避免財務風險所導致的經濟危機的重要管理工具。

1.3 國內外研究現狀。

1.3.1 國外研究現狀。

美國學者早在上世紀 80 年代針對財務風險擴充套件了相關的系統研究,但是其中的大部分資訊都將視線的焦點專注在企業財務風險上。真正關於高校財務風險的國外研究到目前為止依然較少,究其原因大致可以概括為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外國的高校籌資主要來自政府補貼以及個人和社會贈款支付學費補貼,例公立大學主要是所有各級政府的財政補貼,私立大學的主要依賴學費和各類捐款。公立和私立學校在這三個方面所實現的收入預算超過 70%.事實上部分美國高校早在上世紀 30 年代就曾進行過貸款辦學的實踐,但由於美國聯邦政府制定的《高等教育法》對高校貸款辦學有著極其嚴格的規定,這也就意味著高等教育管理者從源頭上將高校貸款產生的財務風險控制在可控範圍之內[52].鑑於此,國外學者對高校財務風險的研究少之又少便在情理之中了。

第二,國外高校經費資金的運作模式較為成熟。在國外,高等院校基本上都設定了董事會等類似的管理機構,其主要職責之一就是領導其下屬的基金會來募集教育經費和運作資金,從而有效地保證了教育經費的充實和保值增值。

第三,國外高等教育特別是發達國家的高等教育,在經歷了數十年的快速發展後,早已從“精英教育”階段步入到了“大眾教育”時代,這也就意味著多數國外高校無需為應對大規模擴招而大興土木搞建設、大量購置教學設施等固定資產,相應的資金需求並不強烈,從銀行貸款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與之相伴的財務風險也就相對較低。

1.3.2 國內研究現狀。

在高校財務風險預警研究方面,目前國內正處於發展階段,陸續有學者對此進行了研究。但是,理論研究偏多,實證研究較少,能緊密結合高校這個非營利性事業單位特點的研究則更少。

許道銀(2003)在“試論高校財務危機預警系統”一文中,針對高校自身的特點,對高校建立財務危機預警系統做了簡單的初步設想。李小玲等人(2006)則從理論上論述了建立高校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的步驟,認為建立財務風險預警系統,可通過以下步驟進行:1 通過識別確定風險型別及風險等級;2 風險評估。量化風險損失,確定各類風險預警指標與臨界值,並對照確定其所屬等級;3 風險管理。採取有效措施對財務風險進行預控和化解;4 做好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的組織設計工作[51].建立評估模式和預測警報、判決書和設計的模式和預警程序。李強(2016)的財務風險的特點在高校結合其特徵、通過償債能力、現金流動能力、淨資產增長能力、發展潛力和收益能力等五個方面,建設一套財務風險預警系統。

1.4 主要研究內容。

高校作為一個獨立的法律實體從事金融活動,大多數高校都存在各級財務風險,預警及防範金融風險已成為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本文以 S 大學的財務資料為實證研究物件,主要研究內容如下:構建高校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體系,根據財務風險預警在高校指標體系建立的原則,本文闡述了財務風險預警的從資金週轉、資金分配、資金運用以及主體連帶風險的角度[20],具體包括一級指標 4 個,分別是支付能力、年末貨幣資金結構、資金動用程度以及反映隱性連帶財務風險的指標。二級指標 6 個,分別是實際支付能力、潛在支付能力、自由資金餘額佔年末貨幣資金比重、非自由資金餘額佔年末貨幣資金比重、自由資金動用程度、基建投資支付能力。在確定預警指標體系的基礎上,對每一個預警指標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說明。高校財務風險預警系統建立的方法,以絕對數模型-模糊綜合評價法相結合建立了高校財務風險預警模型。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首先歸納各指標計算模型,利用模型估算各相關財務指標,並將各指標與臨界值、標準值進行比較[22].其次利用模糊評價方法,對各指標及高校財務風險狀況進行評價。

高校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的實際應用,根據 S 大學財務資料,本文介紹了高校的財務管理和財務資料分析和評估特定的 S 大學,並編制的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給出了 S大學財務風險狀況的等級,並對 S 大學的評價結果進行了簡單的分析。最後,結合財務風險的原因及型別、提出 S 大學財務風險的預防性建議。

1.5 研究方法。

第一、文獻資料法。通過收集相關資料和大量閱讀文獻、彙編、分類、比較和分析,補充了文獻綜述;與此同時,基於國內和國外的相關研究,本文提供了高校的財務風險評估為基礎的理論分析和理論模糊完全區分能力、進行分析和實用。最後使用 S 大學的財務資料進行了實證檢驗。

第二、層次分析法。在這篇文章中,首先採取定性分析,同時在保證資料準確的前提下,開展了合理的定量研究。

第三、規範研究法。以規範研究為基礎,將規範研究的結論與 S 大學實踐相結合,在分析 S 大學自身特點後,將高校財務風險預警系統加以應用。為保證應用結果的客觀性,我們通過 S 大學內部資源獲得第一手的財務資訊從而確保了研究的客觀性與準確性。

1.6 研究的特色與創新點。

本文的研究特色在高校預警體系的建立過程中,採用了將層次分析法與模糊綜合評價法相結合的方法構建了高校財務風險預警模型,並通過臨界值來判斷高校的風險情況,並將這一方法運用於 S 大學的實踐之中。本文在預警指標的選取上進行了創新,從資金週轉、資金分配、資金運用以及主體連帶風險的角度構建高校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體系,具體包括一級指標 4 個,分別是支付能力、年末貨幣資金結構、資金動用程度以及反映隱性連帶財務風險的指標。合理選取高校財務風險預警指標可以綜合反映高校整體的財務風險狀況,為科學建立高校財務風險預警模型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