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生活經驗>

國小階段背越式跳高訓練原則及注意事項的探析論文

生活經驗 閱讀(2.04W)

  1.前言

國小階段背越式跳高訓練原則及注意事項的探析論文

在中國小運動會上,越來越多的運動員採用背越式跳高,但是通過觀察會發現這些運動員的技術參差不齊,成績相差較大,甚至在比賽中有幾名運動員出現了運動損傷。比如運動員直接背倒在跳高杆上,直接受傷參加不了下一次的試跳,還有運動員在試跳幾次後發現腳踝疼痛等等,那麼這些原因是什麼導致的呢,是不是在訓練中就發現了這些問題而並沒有引人注意呢?那麼在訓練過程中要如何避免這些傷痛的產生,需要去遵守一些什麼原則,注意哪些注意事項呢?為了減少傷害事故的發生,在此探析了背越式跳高的訓練原則及一些訓練中的注意事項,積極預防安全事故的發生。

  2. 背越式跳高訓練原則

2.1注重組合訓練原則

專項身體訓練必須與技術緊密結合。速度與力量練習的組合、素質與技術練習的組合、柔韌與協調訓練的組合,合理的將幾項身體訓練組合一起,產生新的訓練效果,使身體得到全面的發展。

2.2技術練習循序漸進原則

每個技術動作都是由若干個技術練習內容組成的。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注意教學內容的循序漸進,如果上一個技術動作沒有順利完成,則暫時不要進入下一階段的練習,以此類推。通過運動這種層次式的教學方法,學生能夠順利地從前一程式進入下一程式,之間環環相扣,順利過渡。

2.3 “四個平衡”原則

技術與力量的平衡、速度與力量的平衡、速度與節奏的平衡、技術與個人特點的平衡。根據運動員的技術特點、能力水平和素質條件,選擇安排科學的訓練方法,鍛鍊其薄弱的平衡點,使運動員能維持這四個平衡,全面得到發展。

  3.訓練注意事項

3.1大小力量訓練相結合,預防小關節受傷

力量訓練是運動員身體得到均衡發展的基礎,在少年兒童訓練階段,務必要有計劃、有目的.地選擇有效的訓練手段並和其他素質房展有機結合起來合理安排,為培養高水平運動員打下基礎。

在國小背越式跳高訓練時,較多的教師會採用一些這樣的力量訓練,比如負重蹲跳,弓步換腿跳練習,跨步跳練習。通過觀察,無論是力量訓練還是彈跳練習都是為了發展大肌肉群力量,提高下肢力量,但是在增強大肌肉群力量的同時,往往忽略了一些小肌肉群的力量。腳趾、腳腕、手指、手掌、等小肌肉群體相對脆弱,當受到大的運動衝擊時,這些小肌肉群和韌帶就會從薄弱處損傷。

加強小關節的力量訓練,不僅可以起到預防保護作用,而且可以提高一定的運動成績。全蹲前腳掌走,提踵等訓練可以提高踝關節力量;慢蹲快起,不僅增加了肌肉爆發力,也可以有效地提高膝關節力量。大小力量結合訓練,使大小肌肉群比例平衡,在完成技術動作時,它們就能默契配合。

3.2在增強身體素質的基礎上,進行技術動作訓練

背越式跳高有助跑、起跳、過杆、落地組成,這四個部分都需要運動員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在訓練教學中,常常急於技術動作的定型而反覆練習完成技術動作,這樣的教學方法容易導致一些傷害事故的發生。例如過杆動作,要求在杆上做出“橋”動作後,按順序進行收腹,收腿,拋小腿動作,但由於腰腹力量差,未將腿收充分導致落墊動作未完成,腰背部壓在杆上後產生損傷,或者收腿時未能控制收腿過頭,膝蓋撞擊到臉部,導致受傷。

身體素質好的運動員要比一般運動員更容易掌握動作技術,接受能力和運用技術的應變能力也較強。只有在訓練中加強素質訓練,提高對身體的控制能力,積極主動的控制身體肌肉,避免這些因為腰腹力量差而導致的傷害。比如腰腹力量可以通過仰臥起坐,俯臥背翹起,靜止支撐等動作來提高。另外,身體素質練習,能有效地增強有機體的器官和系統,提高它們的機能水平,提高上下肢的協調能力,這樣對進一步掌握高難度動作起著重要作用。

3.3重視協調性訓練,確保動作規範性

中國小田徑訓練多采用傳統式身體訓練,有五項內容即速度、力量、耐力、靈敏和柔韌,雖然有靈敏性訓練,但是靈敏性並不能代表協調性,協調性中節奏性、平衡感等都不能在靈敏性訓練中得到鍛鍊。國小青少年運動員的部分學生身體很僵,應變能力低,是需要通過協調性等訓練使之得到改善。背越式跳高是一項技術性較高的運動,需要很好的協調能力。忽視了協調性訓練,學生對在應急狀態下並不能及時保護自己。在落地緩衝環節很容易出現這樣的情況:學生的頭頸部著墊。其主要原因是因為身體僵硬,在身體下落的過程中,不能及時低頭屈膝,造成仰頭落地。在訓練中必須要增加一系列的協調性訓練來增強學生的協調能力,不僅可以提高技術動作的掌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