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生活經驗>

課堂延續的途徑和意義

生活經驗 閱讀(1.44W)

在課改的今天,在減負的課堂上,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成為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之一。為了上好一節課,每位教師都冥思苦想,精心設計,充分準備、開創性地拓展課堂,合理利用課堂的45分鐘,讓學生儘可能地獲取更多的知識。此時,學生是減負,教師的負擔卻增加了不少。即使這樣,一節課下來,學生學的怎麼樣?是否達到老師的預設的效果?語文課程是開放而有活力的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學生文化的積累和建構更多的還要依靠課外的延伸。由課內向課外延伸,增加了學生的應用、實踐的機會。在進行拓展課堂的同時,合理運用課外的拓展,進行恰當的課堂延續。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課堂延續的途徑和意義

一、預習是課堂的延續

課前預習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課前通過閱讀、、網路等掃除障礙,瞭解課文內容;以合作探究等形式瞭解課文的重難點;比如:在學習《葡萄溝》時,為了讓學生理解陰房,我讓他們查閱這方面的資料,學生不僅查了資料,下載了圖片,而且有的還動手做製作了陰房。於是,課堂上的學習由傳授知識變成了展示會、研討會。氣氛活躍而愉快,課前準備得好的.學生激動不已;沒有準備好的在懊悔,為下次出色的準備而下決心。這樣學生不僅解決重難點,通過動手動腦還增強了記憶力。反之,課前不預習,課文讀不通,大量詞語不理解……這讓教師如何進行生動的課堂教學,即使教師講的精彩絕倫,學生也難以產生共鳴。

二、網路是課堂的延續

資訊化時代的到來,使蒐集、篩選、傳播等處理資訊的能力,成為社會成員的基本能力。培養這種能力,語文教育責無旁貸。能運用工具書,藉助現代媒體獲取資訊,具有選擇的眼光,儲存有用的資訊,是語文課外延伸經常要用到的方法。學完了《識字5》,我提出要求:任選下列一題或幾題蒐集有關資料。(1)其他動物過冬的方式。(2)知道“歲寒三友”嗎?能背誦相關的詩歌嗎?(3)你能說出幾個表示冬天寒冷的詞語嗎?(4)冬天還可以開展哪些有益的活動?挑選自己喜愛的活動跟好朋友活動起來。活動中,引導和鼓勵學生以“冬”為中心大量蒐集、處理資訊,廣開學習渠道的做法關注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學生不同的學習需求。讓每個孩子都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潛能,從而享受到學習的快樂。

三、閱讀是課堂的延續

看到這樣一句名言:外物之味,久則可灰;讀書之樂,越久越深。書讀得越多,越體會到其精妙之處。這就是我讀書的樂趣,它是我課堂的延續,是我們生活的主題。在課堂上我們很難看到學生讀著讀著就手舞足蹈起來的,那活潑生動的情景在課下卻能經常看到。這到底是為什麼——現在的課堂已被合作、探究、引導給大量的佔用,學生根本就沒有時間去精讀,教師的指導也不盡如人意,有的教師以自己的心得強加於學生,或用教參的答案限制了學生的自由;或強調閱讀技法,而忽視個體的情感體驗;這種不從接受者的角度引導學生閱讀的教學造成了主體錯位。“閱讀是個性化的行為。”閱讀的意義在於讀者與作者的心靈對話,而決不是讀文字本身。然而,讀者對文字意義的把握,是基於自己的“前理解”。

在對文字的叩問、質疑、充實、延伸過程中,在與作者之心的溝通、交流、碰撞過程中生成的。閱讀中,作者求之以知音,讀者求之以會意,雙方同時臻於一個新的境界,即陶淵明在《五柳先生傳》中所說的“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讀者與作者進行對話,在對話過程中,通過與作者精神世界的對照,構建和豐富起自己的精神王國。鼓勵、引導學生有創意的閱讀,培養積極的對話意識,讓學生創設對話情境。像“演一演”、“做一做”、“說一說”、“唱一唱”、“畫一畫”等活動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在指導朗讀時,更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讓他們與作者對話,用心感受體驗。進行開創性閱讀。這樣,僅靠課堂上的時間讀書是不夠的,必須在課外時間加強閱讀。

四、課後練習是課堂的延續

思維空間不隨時間的結束而封閉,使學生餘興未盡。教師可以佈置彈性作業,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性的做練習,這是鞏固高效語文課堂的保證,是課堂的“繞樑餘音”。一個好的課後作業,可以使學生把濃厚的學習興趣、旺盛的創新意識有效地延續到課外。讓學生帶著強烈的創新慾望去觀察、去尋找、去體驗、去思考,這不僅可以保持學生的創新意識,還能拓寬他們的視野,增長他們的知識,他們在參與生活中動手操作,實踐能力得以長足發展,進而語文創新的火花便在生活中迸射。學了《蔬菜》後,佈置學生到菜園裡,市場上去看一看,這裡有什麼蔬菜?它們各叫什麼名字?長什麼樣子?再去請教廚師,問問可以做出什麼樣的精美菜餚?生活中處處有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語文教育資源。教師佈置作業時,可以有目的地培養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如讓學生成立“錯別字糾察隊”爭當“好醫生”。春節期間摘抄、蒐集春聯並對比賞析。國慶期間,佈置學生寫以“祖國在前進”、“家鄉在變化”為主題的調查報告。這樣讓他們在廣闊的社會生活空間中、充分施展才華,培養實踐能力,達到學習為生活所用的目的。

五、課外活動是課堂的延續和補充

課外活動是課堂的延續,最能啟用學生思維和活力的形式,最能滲透德育,最能深入人心;它有助於開闊學生的視野;學生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必須學以致用,通過學生自身行動的資訊反饋檢驗學習成果。有針對性地佈置一些實踐驗證題給學生,能讓學生對課文內容有更深的瞭解。

1、讓學生帶著生活經驗走進課本。在學習《分類》時,利用課外活動時間帶學生在校園裡觀察。用自己明亮的小眼睛去觀察身邊的事物,如給鞋子、襪子、花草樹木、樓房等分類。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觀察能力。

2、讓學生帶著道德認識,走向社會。學生道德情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鑄造成。教師可以在課後組織學生開展活動。如:“珍惜勞動成果”宣傳活動;“勤儉章”雛鷹爭章活動。活動還可以延伸到家庭、社群,使學生在生活中潛移默化地養成品質,塑造心靈。3、從熱點出發,關愛自然眾所周知,“環保”是當今時代的熱點問題之一。學習《鳥的天堂》後,作者優美的語言和鳥的可愛使孩子的心中充滿濃濃的愛。我深深知道只有來自於學生興趣的探究問題,才能使他們積極地投入,熱情地參與。在課外活動時間,我組織他們討論從何處著手開展探究活動。學生踴躍獻技獻策,有的說,要去動物園與鳥來個“親密接觸”;有的說,要多看看有關鳥類知識的科普文章,瞭解他們的習性,以便更好地保護他們;有的提出,要為小鳥做一個新家……陶行知曾尖銳指出:“學校把兒童的全部時間佔據,使兒童失去了學習人生的機會,養成無意創造的傾向,到成人時,即有時間,也不知道怎樣發揮他的創造力了。”語文學習是一種養成,一種薰陶,一種浸染,一種生活。無論是課內開拓,還是課外延伸,方法多種多樣,但都是課堂的延續。有道是:“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

課外延伸是課內開拓的源泉,課內開拓是課外延伸的舞臺。兩者相輔相成,辨證統一,是一個積累與表達的關係。合理、恰當、巧妙的課堂延續不僅不是為學生加壓,還能教他們學習方法,指導如何做人,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愛心,塑造人的心靈,提高學生的整體文化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