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生活經驗>

課堂學習的意義與特點

生活經驗 閱讀(2.78W)

課堂學習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課堂學習的意義與特點

① 課堂學習是獲取知識的主要來源

聽課是學生掌握知識,理解知識,增長知識,接收知識的重要環節和途徑。

在課堂上,不僅可以聽到老師對知識的精心講解,還可學到老師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並通過課堂練習,使所學知識得以鞏固。因而,課堂學習效率的高低,對學生學習成績的優劣起著決定性的影響。

② 課堂學習是發展智力的重要途徑

搞好課堂學習,必須充分運用智力,即充分運用觀察力、思維力、記憶力和想象力。而智力只有長時間地運用,才能得到發展。所以,努力提高課堂學習有利於智力的發展,而且,智力發展了,勢必大大促進課堂學習效率的提高。

(2) 課堂學習的特點

課堂學習有4個特點,弄清它們對提高課堂學習效率有很大幫助

① 課堂學習是一種集體學習形式

學生集體聽課,,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相同學習任務,共同提高學習成績。課堂學習時,一位教師面向幾十位學生,學生的知識基礎、認識水平、學習態度等方面又各有差異,以至於同一內容雖採用同一方法,而效果卻有所不同,往往會出現有的“吃不飽”或有的“吃不了”的現象。因此,每個學生在上課前都要做好知識上的準備,特別是自己的弱科,一定要通過預習,彌補知識缺陷,掃除聽課中可能出現的障礙,使個體學習和集體學習達到同步。

② 課堂學習時間長

在中學生的學習活動中,佔用時間最多的莫過於上課。上課是中學生學習活動的主要形式,學生最寶貴的時間大都在課堂中度過。以國中為例,每學期上五六百節課,一年就是一千多節課,上課時間佔學習活動的80%以上。如果學不得法,上課分心,日積月累,在學習上就會出現欠賬情況。人類的大腦好比圖書館裡的藏書,整理有序之後,才能騰出地方放進新書。如果頭腦裡的知識雜亂無章,舊知識未消化,新知識就無法接受,,久而久之就會出現學習上的惡性迴圈。

③ 課堂學習具有計劃性

課堂學習與其他學習形式不同,它是在教育計劃和教學大綱指導下,在規定的時間內分科進行連續學習的一種學習形式。課堂學習內容豐富,學生所學的每一學科,每一單元,每一節課,在知識、技能和能力上都有明確的目標和要求。例如,中學生學習物理知識,有時要做實驗。在實驗過程中,要自己動手操作,既要注意觀察物理現象,又要動腦思考問題,使觀察力、注意力、思維力得到發展。

④ 課堂學習效率高

課堂學習以書本知識為主,學生要在有限時間內攝取和儲存人類幾千年積累的大量知識,把前人累積的經驗逐步轉化為自己的經驗。以化學中的元素週期律為例,這一知識的發現和研究,化學家用了40年的時間,而中學生只利用幾節課,就能掌握元素性質隨原子量遞增呈現週期性變化這一規律。

課堂學習效率高,還體現在教師是經過專門訓練的,有紮實的專業知識,懂得教學規律。教師經過充分備課,合理安排時間,精心設計教法能夠準確、巧妙地把知識傳授給學生。加之教師生動的語言描述、富於邏輯性的講解、形象的示範、真切的演示、直觀的板書等,能使書本中複雜的知識簡單化,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從而使學生的思維與老師的“講授旋律”產生共鳴,達到高效率的學習境界。

此外,課堂學習有良好的環境,如教室、實驗室及現代化的視聽教學裝置等 學習規律。藉助現代化的學習手段,可以節省學習時間,使學生的多種感官協調起來,手腦並用,高效率地進行學習。

如何提高聽課能力

中學時代是人生打基礎的時代。九層高臺,起於壘土。中學生將來能不能成才,能不能有所建樹,就看中學階段打下的基礎如何。而這基礎,正是從六年共計八千六百四十節課中“壘”起來的。

因此,課堂對於中學生來說是最可寶貴的了。有人說:“中學生不把上課作為學習的中心環節來抓,那就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這話可謂再恰當不過了。

本章側重從聽課的著力點、聽課的基本要素等方面談談聽課能力的訓練 考試技巧。

聽課的著力點在哪裡

聽課是為了學到知識。但是,是不是知識聽懂了,就算課聽好了呢?應該說,聽懂是最起碼的要求。但是優秀的中學生不應當只滿足於這一點,而應當給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就是在課堂上,不僅向老師學習具體的知識,還要學老師的科學思維,摸清老師講課的思路。

思路,是思考問題的具體線索。摸清老師講課的思路,是要把老師講課過程中運用的各種思維方法、思維形式、思維規律搞清楚。學習老師是如何進行周密的科學思考的,以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習效率。

1979年全國理科大學聯考第一名的應自強同學就是一位善於理清老師講課思路的學生。他在中學時,物理課超前學習許多,學習成績優異。經過考查,學校認為他完全可以不用跟班上物理課。

但是,應自強依舊堅持上物理課,在課堂上仍舊全神貫注地聽講。有人說,已經懂了的課程再去聽,如同嚼蠟,一點味道也沒有。他卻說:“雖然老師要講的知識內容大部分我早已掌握了,但是,老師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邏輯思維方法我還沒有學到手。我聽物理課的目的是把自己的思維方法跟老師的思維方法作比較,找出我的差距,培養和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

下面,我們舉個例子,討論一下學會理清思路的方法。

公式:(a+b)2=a2+2ab+b2,老師為了證明總的面積(a+b)2的大小,把大正方形變成了兩個小正方形和兩個矩形(見圖),分別計算四個圖形的面積,再把四個面積加起來,成為一個大正方形。這裡的思路就是從整體到部分再回到整體的分析綜合法。

分析綜合法是最常用的思維方法。老師在講完全平方式用了這個方法,我們應當在聽課時既接受完全平方式這個知識,又接受分析綜合法的科學思維,並把這種思維方法應用到其他情況中。

此外,中學老師講課時,還常常用到歸納法、演繹法、分類法、比較法、抽象概括法等思維方法;常常用到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等形式邏輯的思維規律和對立統一規律、量變質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等辯證邏輯的思維規律。這些思維方法和規律都有專門的書來論述,同學們可以到圖書館借有關的書籍自學。要知道,從某種意義上講,掌握了科學的思維規律和思維方法,也就掌握了最根本的學習方法。

聽課的基本要素

聽課有兩個關鍵的要素,一定要把握。

(1)注意力集中

上課的時候思想不能開小差,要通過聽講訓練自己注意力集中的能力。

注意力是意志力的具體表現。意志力的鍛鍊和注意力的培養有極密切的關係。嚴格遵守課堂紀律,加強自控能力,善始善終地把一件事做完,不分散自己的注意力,甚至有意識地培養自己鬧中求靜的本領,主動抵制引起分心的干擾都是鍛鍊和提高意志力的好辦法。

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的張保國同學,入學時只有12歲。盛夏酷暑,他把房門緊閉,趴在桌上學習,滿身是汗。別人問他為什麼關著門,他說:“開著門,常有人到門口來張望,分散注意力;開門通風,會把書吹得亂翻,影響思想集中。”12歲的孩子,就有這樣強的意志,令人稱奇。這為他後來的成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2)求知慾旺盛

求知慾旺盛表現在:敢於探索,敢於提問題。

著名物理學家李政道教授同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的同學談話時,特別強調了這一點。他說:“最重要的是創造力,是要能帶頭,而不是人家帶頭你跟在後面走,這裡關鍵是要學得活,面要寬,把學習當成生活的一部分,當成一種樂趣。”

“一定要培養好奇心,要敢於提問題,開頭可以是先回答別人的問題,然後就是自己問自己答了。考得好是一個幫助,但那也只是在回答別人的問題,總不能老回答別人的問題呀。所以好奇心很重要,好奇才能敢問。”

“你們在一些觀念上有沒有提出過疑問 學習效率?比如對於牛頓力學,會不會問:我為什麼要學它?為什麼它不可能是不對的呢?這種年紀還不問這種問題,將來是不會問這種問題的。老師你講牛頓力學,為什麼是對的呢?根據是什麼呢?這種年紀還沒有這種態度,將來做不了第一流的工作……年紀大的人往往習慣於運算,遇到問題拿起筆就算,而年輕人就不一樣,敢於提問。為什麼理論物理領域中作出貢獻的大都是年輕人呢?就是他們敢於懷疑,敢問。年老的人,運算越熟,他的‘程式’可能編得越好,就是做不出一流的工作,因為他根本就沒有提問題,更不會去回答這些問題。”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聽課注意力集中是為了向老師學,學問淵博才能有所建樹;敢於提問,勇於探索是為了在已有的知識上向前走,有才識才能有所突破。二者結合起來,才可能做到出於藍而勝於藍。

課堂聽課的基本方法

課堂聽課的基本方法

聽課的基本方法可以概括成以下五個字,即:聽、看、記、想、談。

(1)聽

一聽老師怎麼講的,是不是講到點子上,重點是否突出,結構是否合理。二聽課講得是否清楚明白,學生能否聽懂。三聽教師啟發是否得當。四聽學生的答題,答題中顯露出來的才能和暴露出來的問題。具體講就是聽上課老師是怎樣複習舊知識的?是怎樣引入新知識的'?是怎樣講授新課的?是怎樣鞏固新課知識的?是怎樣結尾的?是怎樣佈置作業的?還要聽學生是怎樣回答問題的?是怎樣提出問題的?是怎樣討論問題的?

(2)看

一看教師。看教師的精神是否飽滿,教態是否自然親切,看教師板書是否合理,看教師運用教具,特別是現代化教學裝置是否熟練,看教法的選擇是否得當,看教師指導學生學習是否得法,看教師對學生出現的問題處理是否巧妙……一句話,看教師的主導作用發揮得如何。

二看學生。看整個課堂氣氛,是不是情緒飽滿,精神振奮;看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機會和表現;看學生對教材的感知;看學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思維是否活躍;看學生的練習情況;看學生髮言、思考問題的情況,看學生活動的時間長短是否合理;看各類學生特別是後進生的積極性是否調動起來;看學生與老師的情感是否交融;看學生自學習慣、讀書習慣、書寫習慣是否養成;看學生分析為體、解決問題的能力如何……一句話,看學生的主體作用發揮得如何。

(3)想

就是想一想這堂課有什麼特色?教學目的是否明確?教學結構是否科學?教學思想是否端正?教學重點是否突出?難點是否突破?注意點是否強調?板書是否合理?教態是否自然而親切?教學手段是否先進?教法是否靈活?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是否得到充分的調動?寓德育、美育於教學之中是否恰到好處?教學效果是否好?“雙基”是否紮實?能力是否得到培養?有哪些突出的優點和較大的失誤?

(4)記

就是記錄聽課時聽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主要內容。一是記聽課的日期、節次、班級、學科、執教者、課題、課型;二是記教學的主要過程,包括主要的板書要點;三是記本節課在教學思想、德育滲透、教學內容處理、教學方法改革等方面值得思考的要點;四是記學生在課上的活動情況;五是記對這堂課的簡要分析。

(5)談

就是和被聽課老師和學生交談。可先請上課老師談這課的教學設計與感受,請學生談對這節課的感受;然後再由聽課老師談自己對這節課總的看法,談這節課的特色,談聽這節課所受到的啟迪與所學到的經驗,談這節課的不足之處,談自己的思考與建議。

五、聽課的注意事項

(1)聽課要有計劃

聽課是教師的職責與工作,所以要有計劃性,不能隨心所欲,高興或有時間就去聽,不高興或時間緊時就不去聽。學期初每位教師要在學校和教研組的統一要求下,結合自己的實際安排好聽課計劃。如,準備聽哪些老師的課?安排什麼時候聽?聽課目的是什麼?等等,要作周密安排,甚至有可能的話排進課表中去。

(2)聽課要有準備

聽課前要做到:①要掌握教學大綱和教材要求;②要了解上課教師的教學特點;③要了解聽課班級學生的情況。這樣聽起課來就比較心中有數,聽課效果就更好。

(3)聽課態度要端正

必須本著向別人學習的態度,進入課堂後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做到認真聽、仔細看、重點記、多思考,不要漫不經心,不要東張西望,不要思想開小差,不要干擾學生學習,不要干擾老師上課。

(4)聽課記錄要詳略得當

要以聽為主,要把注意力集中到聽和思考上,不能把精力集中到記錄上,變成書記員、錄音機。記錄要有重點,要詳略得當,教學過程可作簡明扼要的記錄,講課中符合教學規律的好的做法或存在不足的問題可作較詳細記載,並加批註。聽課記錄本可按上述四點內容設計成專用本子。一段時間後,聽課筆記要進行整理分析,總結出一些規律性的東西來。

(5)聽課後要交換意見

課後要及時和上課老師交談或交換意見(但要經過思考,要慎重)。交換意見時應抓住重點,多談優點和經驗。做到明確的問題不含糊,吃不住的問題不急於下結論,學術上的問題不武斷,有創新的要肯定與鼓勵,存在的問題不迴避,但要注意可接受性,切忌信口開河,切忌滔滔不絕,誇誇其談

聽課的藝術

“教師講解,學生靜聽。”這是陶行知先生對傳統教學模式的高度概括,其弊端自不待說。

我們知道,學語言要培養“聽、說、讀、寫”四種基本能力。聽,排位第一,卻最不受重視。這決非危言聳聽。下面著重跟大家談談“怎樣聽”的問題。

“聽”的學習,其實也有一個態度問題。如果,你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與老師的講解同步,甚至老黃牛師的講解落後在你對這一內容的理解(題前思維),進而時時有“是的”的領悟,有“為什麼”的質疑,乃至有“不一定”的求異,這才是積極的聽。可我們的同學不少是充當了“錄音機”的角色,那是消極的聽,低階的聽。至於“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的人也不是個別的,“心不在焉”的更多,這是被動聽課所造成的。

下面這些方法可能會使你的聽課積極起來。

一、印證性聽。諸如老師對舊課內容複習性的重提,同學對這類內容的複習性答問,以及新課中預習過的字、詞的形、音、義,作家生平,文體常識之類純知識性的內容,無論是老師的介紹還是同學的答問,你的聽只求印證你的記憶是否被遺忘或被混雜,一般不用太多的思考,只是為了達到鞏固的目的,但並不被動。

二、求解性聽。即帶著問題來聽。在課前預習或課內研讀中,常會遇到一時難以理解的問題,特別是有一定難度的課文。如讀魯迅的《記念劉和珍君》,一般學生在預習中往往會碰到許多問題。如:“記念”與“紀念”,“正告”與“告訴”,“我也早覺得有”與“我正有”,“這是怎樣的哀痛者和幸福者?”“不在沉默中爆發,便在沉默中滅亡”等等。這類詞句很難理解。事先,你會有一點思考,也許根本沒有注意。由於這些問題的出現,影響了你對全文的理解,因此須及時地打通這樣一個個思路障礙,才能讀懂全文。唯一的辦法便是跟著老師和同學的講解、討論來“聽”。這是最常規的聽。

三、求異性聽。這是一種拓展自己思路的聽,常表現為獨抒己見。正如老師解數學題,有時你會突發異想,這樣可解證,那樣是否也可以呢?也如魯迅這篇文章,“這是怎樣一個驚心動魄的偉大呵!”(還有隨後的“偉績”、“武功”等)老師說是劉和珍她們鬥爭的偉大,可不可以是諷刺殺人者的“偉大”呢?等等。即跟著老師的思路聽時,不妨臨時遁入“旁門左道”,奇想一下。這種發散性思維也可在“聽”中訓練。

四、論辯性聽。在課堂討論或同學發言時,要仔細聽對方發言,但目的不在理解,而在發現對方發言中的失誤或邏輯上的混亂處,伺機質疑發難,辨明正誤,駁倒對方,確證自己的觀點。聽時既應聽準對方觀點,還應記住論據,乃至用詞造句的達意。

五、歸納性聽。即讀書法中的“鉤玄提要”。老師講讀課文,不會像他備課筆記中寫的那麼清楚。因此,你應及時歸納出要點來,在書上或本子上作些歸納整理,也就是說,既應“聽”出要點來,又須聽出個整體輪廓來。

六、選擇性聽。有的教師好講,如連續聽下去,怕難堅持。你儘可在重點、難點處聽聽他的高論。其他時候,你可作歸納筆記,或入“旁門左道”冥思。當然,以印證性聽為宜,而不允許“浮想聯翩”,更不可想其他事情。

七、邊聽邊記。“不動筆墨不讀書。”既指“看”書,也指“聽”書(古人稱聽講經書為“聽書”)。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把學習的要點、心得、存疑的問題記一下很有必要。

不同的課,不同的聽法

課前預習 同學們在的過程中,還要善於抓住各種課程的特點,運用相應的去聽,這樣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一、聽理科課重在理解基本概念和規律 數、理、化是邏輯性很強的學科,前面的沒學懂,後面的學習就很難繼續進行。因此,掌握基本概念是學習的關鍵。上課時要抓好概念的理解,同時,大家要開動腦筋,思考是怎樣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要邊聽邊想。為講明一個定理,推出一個公式,講解順序是怎樣的,為什麼這麼安排?兩個例題之間又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之處?特別要從習理科的方法,如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歸納、演繹等。 作為實驗科學的、和,就要特別重視實驗和觀察,並在獲得感性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通過思考來掌握科學的概念和規律,等等。二、聽文科課要注重在理解中 文科多以記憶為主,比如,要注意哪些是觀點,哪些是事例,哪些是用觀點解釋社會現象。聽課時,首先要弄清楚本節教材的主要觀點,然後,弄清教材為了說明這一觀點引用了哪些史實,這些史料涉及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最後,也是關鍵的一環,看你是否真正弄懂觀點與史料間的關係。最好還能進一步思索:這些史料能不能充分說明觀點?是否還可以補充新的史料?有無相反的史料證明原觀點不正確。三、聽課要注重實踐 英語課老師往往講得不太多,在大部分的時間裡,進行的師生之間、之間的大量語言實踐練習。因此,要上好英語課,就應積極參加語言實踐活動,珍惜上的每一個練習機會。

提高課堂學習效率意義重大

根據教學大綱規定,一個學生在中學期間上課的總數大約有二萬多節。如果把每節課四十五分鐘累積起來,這將是多麼驚人的時間數字啊!學習成績的優劣固然取決於多種因素,但如何對待每一堂課則是關鍵。要取得較好的成績,首先就必須充分利用課堂上的每一分鐘來提高聽課效率。

每節課45分鐘,對所有學生來說都是公正的。同在一個班裡學,由相同的老師教,而有的同學成績卻不理想,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不能充分利用45分鐘,課堂學習效率低,學習方法有問題。為了搞好學習,應把握好課堂學習的規律和特點,努力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提高課堂學習效率意義重大,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 提高課堂學習效率能夠有效地利用時間

考試技巧 提高課堂學習效率,意味著有效地利用時間。在校學習的時間80%都安排在課堂上,從課堂學習所處的時間看,是早飯以後的整個上午和下午3點前後。此段時間是學生腦功能最活躍的時間,學生注意力最集中,學習效果最好。因此必須有效地利用這段黃金時間,誰如果輕視課堂學習,誰就是在浪費青春,浪費生命!有不少人年少時不努力學習,參加工作後又深感自己的知識不夠用,以致追悔莫及。故有“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古訓流傳至今。

(2) 提高課堂學習效率有利於磨練意志

搞好課堂學習,注意力必須持久地集中,腦功能必須持久地啟動。若因某件不愉快的事而分心,或因休息不充分而有所睏倦,都會分散注意力,影響腦功能的活動,從而影響學習效率的提高。因此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必須時時注意磨練意志,用堅忍不拔的毅力去戰勝惰性。

提高課堂學習效率,並非一朝一夕之事,須幾經歲月,幾經春秋。只要堅持下去,天長日久,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便能逐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學生來講十分重要,它是一個人終身受益的寶貴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