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熱點>

淺談幼兒排解焦慮情緒的好方法

熱點 閱讀(2.21W)

良好情緒情感的培養,對幼兒一生的發展都至關重要,幼兒教育隨筆——幼兒排解焦慮情緒的好方法。作為教育者中的一員,保育員對此也負有義不容辭的責任,應同教師配合好,將情感教育貫穿於幼兒的一日生活中。尤其是當教師組織大多數幼兒活動時,保育員要隨時關注幼兒個體的情緒變化,一旦發現幼兒產生焦慮等不良情緒,要及時給子引導、幫助。

淺談幼兒排解焦慮情緒的好方法

我在工作實踐中體會到,幼兒產生焦慮情緒,就像洪水蓄積,只能通過正當渠道疏導而不能任其氾濫。

3歲以後的幼兒,大部分已能在日常生活中與人交談,因此,傾訴應當成為幼兒排解焦慮情緒的主要途徑。

聆聽並引導幼兒進行傾訴

孩子有了苦惱,要對老師傾訴,但由於表達能力所限,常常說不清楚。老師要耐心地聆聽孩子的傾訴,並引導他們說出產生焦慮的原因,幫助他們分析自己的情緒,找出克服焦慮情緒的辦法,安撫幼兒的心靈。有些幼兒不會傾訴,老師則更要注意觀察,一旦發現幼兒情緒低落,就要及時引導他們說出自己的苦惱。老師通過聆所傾訴也能夠了解幼兒的心理,增進師生感情,成為幼兒的知心朋友。

一天,一向活潑可愛的欣欣(女孩,4歲半),忽然坐在位子上低聲吸泣起來。我急忙詢問,才知道她是想到“小餐廳”當廚師,可是那幾個小朋友不帶她玩兒。於是,我告訴她:“如果先當顧客,熟悉角色,然後再和小朋友輪換角色,可能就不會遭到拒絕,你試試看好嗎?”並和她一起加人到小餐廳的遊戲之中。最後,欣欣成功地當上了小廚師。事後我告訴欣欣,哭是沒有用處的,只有說出來。得到老師的幫助,才能解決問題。

引導幼兒走出發洩的誤區學會傾訴

有些幼兒在產生焦慮情緒時,常常找不到正確的表達方法,以致焦慮情緒難以排解,日益積聚。

源源(男孩,4歲半)這幾天總是發脾氣,摔藥瓶、扔水杯、故意潑灑水,還把小朋友帶到班裡的幾個漂亮的雞毛毽給投光了毛兒。小朋友們紛紛給他告狀,源源卻是一臉的怨恨。為什麼會這樣?看到這幾個禿毽子.我恍然大悟。原來,源源的父母這個星期都出差了,星期三不能來接他(全託幼兒每星期三接),這是原因之一,幼教之友《幼兒教育隨筆——幼兒排解焦慮情緒的好方法》。為了豐富幼兒的戶外活動,老師曾要求每個幼兒帶一個毽子來。而源源的父母出差前太忙,沒有給他帶來,他看到其他小朋友有毽子,心中難以平衡,這是原因之二。這兩個原因引發本源源由暴躁情緒,於是出現了以上一系列惡作劇。他本是以此來宣洩自己的焦躁情緒,尋求心理平衡,可惡作劇的結果並沒有緩解焦慮,而是造成與小朋友們對立,使自己更加孤獨,更加焦慮。

想到這些,我沒有責備源源,而是把源源摟到自己的懷裡,撫摸著他的頭,對他說:“心裡有什麼不高興的事,告訴老師好嗎?老師會幫你解決的。”之後,領著源源去木工房找了些螺絲母、墊圈兒,到總務老師那兒要了些彩色尼龍草。利用看午睡的時間,我做了10個毽子。起床後,我請源源幫我整理好建子毛兒,讓他為自己選一個毽子,再把其餘的毽子發給小朋友,向被毀壞鏈子的小朋友道歉,請求小朋友原諒他。源源高興地照做了。我告訴源源:“以後心裡有什麼煩惱、一定要說出來,告訴老師,才能求得老師的幫助,解決問題。如果亂髮脾氣,既傷害了別人,也會失去朋友,孤立自己,其結果只能使自己更加生氣。”源源聽著,不好意思地笑了。這以後,源源經常找我聊天兒,有了什麼煩惱事情、高興事情都會告訴我。

為幼兒提供傾訴的場所及機會

我們園是寄宿制幼兒園,由於種種原因,保育員常有帶主班的`機會。我在大班時,每晚七點半以後及教師晚餐時間都是保育員一個人帶班。我經常利用這段時間為幼兒提供傾訴的機會,開展“說說我的心情”的討論,以此培養幼兒識別和表達自己情緒的能力、傾訴使有害情緒得到緩解,提高了幼兒控制情緒的能力。

下面是一次討論的摘要。

“今天我很高興,因為我爸爸出差今天晚上回來。”雲漢說。

“我高興極了,簡直都要跳起來了,因為在玩‘大傘’遊戲時,我們組勝利了。”李頗真要手舞足蹈了。

“今天我很生氣!”周至臉紅脖子粗地說。“為什麼?能說說原因嗎?”我問。“因為我覺得比賽不公平。侯老師年紀大,李老師年輕,年紀大當然動作慢了。應當讓侯老師和成老師比,李老師和張老師比。”

原來那天上午,我和李老師各帶一組玩“搶摸大傘頂”的遊戲。當我和李老師代表各自的組進行決賽時,我的動作慢了一步,輸了。在玩的過程中,孩子們情緒激昂,自發地大聲唱起奧運之歌。“雷奧雷奧雷……”我馬上請孩子們討論周至的意見,大家都熱情發言.一致認為周至的建議很有道理。不過我還是表示了歉意,因為是我丟掉了關鍵的一分。通過這次“說心情”的討論,不但周至的怒氣平息了,心情愉快了,大家還從中體會到;以傾訴未表達情緒、以討論來解決問題達成一致意見的好處。

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到,大班幼兒有能力識別自己的情緒,能夠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情緒,並找出情緒產生的原因,甚至還能夠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這種表達情緒的討論,最重要的是讓幼兒認識到一旦焦慮、悲哀或憤怒情緒落到你身上時,並不是不可控制的,你要做的不過就是改變你考慮問題的方式,經常開展“說心情”的討論,對於培養幼兒獨立思考,學會調控情緒,減少衝動和焦慮、抑鬱,形成良好的心理狀態是很有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