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節日慶典>

納西族有什麼風俗習慣大綱

節日慶典 閱讀(3.19W)

納西族是我國有著悠久歷史和文化的少數民族之一,居住在雲南西北、四川西南和西藏東南一帶。下面由本站小編為你整理的納西族的風俗習慣,希望大家希望!

納西族有什麼風俗習慣大綱
  納西族的風俗習慣

一、日常禮儀

納西族熱情好客,每當獵獲歸來,凡路遇的行人都可分得一份獵物。貴客臨門,主人要做六樣或八樣菜進行款待。

忌諱有:騎馬到寨前必須下馬,也不能把馬拴在祭天堂的地方;不能登踏三腳架,也不能翻弄灶裡的灰;祭天堂、祖先、戰神時、忌外人觀看。忌在門檻上坐和用刀斧在門檻上砍東西。有的地方還忌在家裡唱山歌;不許殺耕牛、馱馬和報曉的雄雞;忌食狗肉。

二、飲食

1、飲食習慣

納西族一日三餐。早餐一般吃饅頭或水燜粑粑,中餐和晚餐較為豐富,一般都有一兩樣炒菜和鹹菜、湯等,特別喜食當也回族的牛肉湯鍋和乾巴。 不論平壩或山區,蔬菜品種較多,四時應市,山區廣種洋芋、蔓菁和瓜豆,並以當地的土特產做成各種風味名菜。如:清蒸蟲草鴨、貝母雞、天麻雞等。其中納西族傳統名菜“釀松茸”是用松茸菌帽,釀入肉泥,蒸熟後做為祭祀、特別是祭祖的一道專用菜餚。

肉食以豬肉為主,大部分豬肉都做成醃肉,尤以麗江和永寧的琵琶豬最為有名,可以儲存數年至十餘年不變質。外出勞動攜帶麥面粑粑或糌粑寺。就餐時圍桌而坐,冬天喜移至向陽地方就餐。

2、特色飲食

麗江粑粑:做工精細、選料考究,採用當地上等麥面,用化油、香油雞蛋揉成麵筋,再行破酥、夾餡,之後文火油炸,烤烙成外酥內泡、色香味俱佳的餅點。

納西米灌腸:是納西人風味小吃中的一道名菜。

雞豆涼粉:取自麗江地產的一種雞豆(又名雞豌豆)磨面濾漿做成的一種涼粉小吃。因雞豆富含黑色素,做成的涼粉外表呈現黑色,所以人們又稱做“黑涼粉”。

三、住屋形式

納西族民居大多為土木結構,比較常見的形式有以下幾種: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前後院、一進兩院等幾種形式。其中,三坊一照壁是麗江納西民居中最基本、最常見的民居形式。

四、婚俗

納西族主要聚居區結婚一般都要經過訂親、請新娘、舉行婚禮的程式。過去有少數“搶婚”和“兄亡納嫂”的“轉房”婚俗,同姓不同宗的'人可以通婚,但同一“崇窩”(宗族)之間禁止通婚;姑舅表和姨表優先婚是過去比較流行的習俗。

納西族的傳統婚禮稱為“素字”,意為“迎接生命神”,納西人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命神“素”,新娘是外來的新的家庭成員,因此要把她的生命神迎進新郎的家庭,與新郎家庭其他成員的生命神結為一個集合體。

新郎家請東巴擇吉日準備生命神之箭、樁、竹簍、塔、橋、梯、石、線等物;接新娘;新娘告別祖靈、孃家親人及火塘灶;新娘進新郎家後行洗頭禮;進母房(祖房)拜火塘灶邊的祖靈和神靈;東巴主持舉行祭生命神,拴生命線的儀式,是婚禮的核心內容。屆時在新郎面前放一把木杆秤,新娘前放一把銅鎖和木升,有的則是新郎手持生命神之木樁,新娘手持生命神之木塔。東巴邊詠誦經書,邊在新郎新娘的額頭抹酥油祝吉,繼而一一抹酥油於母房的擎天柱、神龕、火塘中的鐵三角架、火塘邊的男女床、弓、箭、砍刀、糧櫃、銅鎖、木升等上並詠誦相應的祈福語。其整個過程與東巴教密不可分。

清代“改土歸流”後,流官在麗江納西族地區“以夏變夷”,大力推行漢族婚俗,訂婚按周禮的六禮:問名,納采,會親(在麗江稱之為親家會),過門(麗江稱請媳婦),送禮柬,迎親。在接親,宴客,分大小,回門等婚禮程式上也大量融進了漢式習俗。

瀘沽湖地區的納人(摩梭人)中同時存在著母系家庭、母系父系並存家庭和父系家庭 3種形式,其中母系家庭是主要的家庭形式。母系家庭所有成員的世系皆從母,男女成員系由一個或幾個始祖母的後裔組成,母系血緣是維繫家庭的基礎,財產按母系繼承,由母親傳給子女,舅傳給甥和甥女。男子在家中的身份是舅祖、舅舅、兄弟、母親的兒子或舅舅的外甥。每個母系家庭有一個家長,通常由年長或能幹的婦女擔任。舅掌禮儀、母掌財產是家庭權利和分工的形式。母系家庭的傳統觀念認為:女子是根種,缺了就斷根。如果某個家庭一旦沒有女繼承人,便要過繼養女。一個母系家庭的成員一般都在10人以上,多的達30--40多人。由於這種家庭的全部成員都是母系血親關係,屬於一個親族,不存在父子、婆媳、翁婿、姑嫂、妯娌等關係,沒有外姓,關係單純,財產屬於大家庭所有,很少發生鬧財產、鬧分家的糾紛。

與母系家庭相應的婚姻形式是“阿夏”婚,“阿夏”是摩梭男子稱呼女情人的稱謂;而女子稱呼男情人是“阿都”。 現在一般用“阿夏婚”來指稱這種“走婚”形式,並不十分妥貼。“阿夏”婚的基本形式是男不娶女不嫁,相戀鍾情者互送信物訂情。情侶雙方都終身生活在母親家裡,男子在夜間到情侶家過偶居生活,次日黎明即返回自己的母親家裡。男女締結“阿夏”關係要遵守傳統習俗, 只有不屬於同一母系血緣的成年男女才能建立這種關係,“阿夏”所生的子女隨母,血統也依母系計算。

五、傳統節日

1、祭天,是納西族東巴教最大的儀式之一,也是納西族民間最大的傳統節日,在正月間舉行。

2、新年,農曆正月的過年在納西語中叫“由本吉正”,又叫“庫市”,意為“新年”。過節期間,納西民間要舉行一系列傳統的辭舊迎新活動。

3、棒棒會, 農曆正月十五,是納西族傳統節日,民間稱之為“棒棒會”。納西族節日“棒棒會”標誌著春節節慶的結束,春耕生產的開始。

4、三朵節,“三朵”是納西全民族信仰的民族保護神,又稱為“阿普三朵”,意為“祖先(或爺爺)三朵”。相傳他屬羊,是個戰神。每年農曆二月八日和八月羊日,四鄉民眾到三朵閣來燒香拜神;納西人凡出遠門都要到三朵閣祭拜,求三朵神保佑。出征的戰士更是要祭拜三朵神;各地納西人在每年大年七年級祭祀三朵神。從1987年起,每年農曆2月8日的“三朵節”成為法定的納西族民族節日。

5、火把節,農曆6月24至26日,是納西族傳統的火把節。最初起源於藉助火抵制各種天災。納西語稱此節為“川美生恩”。

6、七月騾馬會,是麗江納西族的節慶活動,在農曆七月中下旬舉辦,為期一至二週,以騾馬、牛等大牲畜為主,因此又叫“七月騾馬會”。

7、“燒包”節,農曆七月七年級至初十四,古城人過“燒包”節(即中元節),納西語稱這節日為“三美波計”

8、納西族還有諸多節慶習俗,諸如香格里拉三壩鄉的“白水臺會”;永寧納人(摩梭)的祭幹木女神山等。

  納西族的含義

納西族(Naxi minority)是中國56個民族之一,為雲南特有民族之一,絕大部分居住在滇西北的麗江市,其餘分佈在雲南其他縣市和四川鹽源、鹽邊、木裡等縣,也有少數分佈在西藏芒康縣。

納西族有本民族語言,納西語屬於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 。納西族在藝術方面獨樹一幟,其詩文、繪畫、雕塑、樂舞藝術名揚古今中外。

納西族中家族組織普遍存在,是一個聚居程度較高的民族,瀘沽湖地區納日人(摩梭人)的親族組織保持著比較古老的特徵 ,納西文化受漢文化影響較深。

  納西族的名稱

納西族有多種自稱:居住在雲南省麗江市玉龍納西族自治縣、古城區、維西傈僳族自治縣、永勝縣、四川省木裡藏族自治縣俄亞、鹽源縣達住等地的納西人自稱“納西”,居住在雲南省寧蒗縣永寧、翠依、四川省鹽源縣、木裡縣的雅礱江流域和瀘沽湖畔的納西人自稱為“納”或“納日”(或音譯為“納汝”);居住在寧蒗縣北渠壩和永勝縣獐子旦的自稱“納恆”;居住在雲南省香格裡拉縣三壩鄉的納西人自稱“納罕”(或譯為“納汗”);此外,還有少數自稱為“瑪麗瑪沙”(居住在維西縣)、“路路”(又音譯為“魯魯”,居住在麗江塔城、魯甸等地)。上述自稱中,以納西、納日、納罕、納恆幾種稱謂居多,自稱納西的人佔納西族總人口的六分之五,因此,根據本民族意願,經國務院批准,於1954年正式定族稱為納西族。“納”一詞有“大”、“巨集偉”、“浩大”、“黑”、“黑森森”、“黑壓壓”等意思,“西”、“日”、“罕”等皆意為“人”。

納西族有多種自稱和他稱。根據《後漢書》、《三國志》、《華陽國志》等史書記載,漢代時居住於越巂郡的納西人稱為犛牛種;蜀漢時居住於漢嘉郡的納西人稱為旄牛夷;晉代居住於定笮(今四川鹽源)的納西人稱為“摩沙夷”。到唐代,《蠻書》等史書多稱納西為“麼些”。[2]

直至族稱正式定為“納西”之前的20世紀50年代初,各地納西人填族別時填“麼些”或“摩西”。藏族人則稱納西族為“姜”(Hjang),白族自古稱納西族為“摩梭”(麼些),但通用的他稱仍為“摩梭”(麼些)。主要居住在中甸縣(現為香格裡拉縣)東南部東壩等地的部分納西人(自稱納西或納罕)被稱為“阮可”(又音譯為“若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