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節日慶典>

納西族的風俗都有什麼

節日慶典 閱讀(5.89K)

納西族有很多的風俗習慣,和很多的禁忌,那麼你知道有哪些?以下是本站小編為你整理的納西族有什麼風俗習慣,希望能幫到你。

納西族的風俗都有什麼
  納西族有什麼風俗習慣

  納西族的婚俗

麗江壩區過去的納西人,由於在1723年雍正實行改土歸流的政策受漢族文化影響加深,在婚姻上也已實行一夫一妻和父母包辦婚姻的制度。兒女婚事由父母做主,媒人撮合,以牛、羊、豬,酒聘娶。婚姻講究門當戶對,三從四德,夫唱婦隨等漢族傳統倫理,麗江納西與漢族、藏族聯姻的較多。在本民族內部,同姓不同宗的人可以通婚,但絕對禁止同家族的人結親。結婚,一股都要經過訂親、請酒,舉行婚禮的程式。

納西族男女社交大都在節日期間進行,男女青年相識後,通過媒人撮合,雙方家長合完八字,男方就請媒人送給女方茶二筒,糖四盒或六盒、米二升,有的地方還要加上砣鹽兩個,以表示山盟海誓,算是訂婚,訂婚時要擺定婚宴,婚禮要進行3-5天,屆時男、女雙方都要置辦酒席。席上分上八位,下八位,均由新郎跪請客人入座,然後奏樂上菜,上至第三道菜時,主婚人敬酒;第五道菜時,新郎、新娘向客人敬雙杯酒。宴畢主人及親屬要站在門外關客。

在部分納西族地區,仍存在著一種“搶婚”遺風。這也是一種古老婚俗的遺風,反映了女子對父系制從夫居的反抗。妻方要堅持舊傳統住在母家,男子就用搶婚來實現把妻子留在夫家居住的願望。現代社會中的“搶婚”,僅是一種形式,並非真的強搶,而是男女雙方的一種默契,為了以“生米已成熟飯”來搪塞對婚姻持有異議的女方父母。

納西人的殉情風俗。情侶決定殉情後,有的會把自己的決定告訴自己最好的朋友,個別的殉情女子還會把這一決定告訴自己的母親,而母親也同樣會保守祕密。大多數殉情者會選擇在高山上險峻難達、草木茂盛的地方自縊而死。

納西族是一個愛情自由的民族。殉情之風盛行始於明清之際,究其原因有三:首先,明清時期,漢族文化對雲南地區的影響逐漸增大,特別是清朝“改土歸流”之後強行引進的漢族戀愛婚姻形態與納西族傳統的戀愛婚姻形態相沖突;其次,東巴教的介入對此風盛行有很大推動,據說在每次大祭風儀式(祭殉情而死的情死鬼的儀式)之後都會有情侶相約殉情;再次,與納西人的傳統文化緊密相連。納西族的敘事長詩《魯般魯饒》記載的是一對納西青年殉情的故事,與漢族的《孔雀東南飛》可以說有異曲同工之妙,但納西族卻沒有受漢族儒家文化三綱五常等的束縛,因而也把殉情的原因由人的主觀因素轉到了人無可奈何的客觀因素(神鬼因素)。

20世紀50年代以後,由於對婚姻自由的認可和國家支援,殉情之風已逐漸絕跡,可謂還了納西族人民的本來風貌。但是,不可遺忘的,是那一段由一個個愛情婚姻悲劇組成的悲慘壯烈的納西歷史

  納西族的食俗

納西族一日三餐。早餐一般吃饅頭或水燜粑粑,中餐和晚餐較為豐富,一般都有一兩樣炒菜和鹹菜、湯等,特別喜食回族的牛肉湯鍋和乾巴。 不論平原或山區,蔬菜品種較多,四時應市,山區廣種洋芋、蔓菁和瓜豆,並以當地的土特產做成各種風味名菜。如:清蒸蟲草鴨、貝母雞、天麻雞等。其中納西族傳統名菜“釀松茸”是用松茸菌帽,釀入肉泥,蒸熟後做為祭祀、特別是祭祖的一道專用菜餚。

肉食以豬肉為主,大部分豬肉都做成醃肉,尤以麗江和永寧的琵琶豬最為有名,可以儲存數年至十餘年不變質。外出勞動攜帶麥面粑粑或糌粑寺。就餐時圍桌而坐,冬天喜移至向陽地方就餐。

典型食品主要有:麗江火腿粑粑、麻補、雪蓮花拼盤、麗春銅火鍋等。

  納西族的宗教文化

東巴教是納西族的特有宗教。東巴文化因保存於東巴教而得名。主要包括東巴文字、東巴經、東巴繪畫、東巴音樂、東巴舞蹈、東巴法器和各種祭祀儀式等。

東巴,意為智者,是宗教活動的組織者、主持者,又由於他們掌握東巴文,能寫經、誦經,能舞蹈、繪畫、雕塑,懂得天文、地理、曆法,所以成為納西族古文化的重要傳承者。東巴教即因東巴而得名。

東巴文,是一種象形文字,主要為東巴教徒傳授使用,書寫東巴經文,故稱東巴文。

東巴經,是東巴教徒用象形文字東巴文寫成的經書,按其性質屬於民族古文獻,由東巴祭司來抄寫和唱誦,故稱東巴經。流傳下來的東巴經約2萬冊,依內容分類,有1000餘種。東巴經內涵豐富,是研究納西族古代哲學思想、宗教民俗、社會歷史、倫理道德、民族關係、文學藝術、語言文字諸方面的珍貴資料。因此,東已經又被稱為納西族古代社會的全書。2003年,納西東巴古籍文獻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記憶遺產名錄。

東巴舞蹈。東巴經中,有專門記錄舞蹈的經書。是我國少數民族中僅有的舞蹈專著。書中用東巴文較完整系統地記錄了納西族古典舞蹈類別、跳法以及道具、服裝等,具有舞譜的.特徵,是國內外極為罕見的舞蹈藝術歷史文獻。據著名舞蹈專家戴愛蓮考證說,東巴舞譜在內容及歷史年代方面,都超過了保存於西班牙的稱為世界最早的舞譜。

祭祀儀式。納西族在自身的生存和發展過程中,創造了力圖詮釋和解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兩大矛盾的五十多種東巴教法事儀式,規模較大的有祭天、祭署、祭風、祭丁巴什羅等四種儀式。

東巴繪畫,大體分為木牌畫、紙牌畫、卷軸畫三種。其中以卷軸畫最有名,又以表現天堂、人間和地獄的《神路圖》為其代表。2006年,納西東巴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東巴音樂,指東巴在宗教祭祀活動中有所吟誦的曲調音樂,並伴有器樂。這種音樂流傳於東巴口頭,或零星保存於東巴經和東巴畫中。除了占卜經書以外,東巴經書都是要通過誦唱表現出來的。東巴唱腔有五十種左右。

  民俗風情

納西族原來信仰東巴教、喇嘛教木及天、地、山、水等自然神,以農曆記年。不少節日,如:春節、清明、端午、中秋等均與當地漢族大致相同,其中春節是最大的傳統節日,並且伴有許多祭祀活動。

屆時家家都要宰殺年豬,製作酸肝,釀製米酒。除夕之夜要殺雞、燉豬頭祭灶君和祖先。就餐時,如家裡有人外出,在餐桌上也要擺上碗筷,以表示全家團圓。

七年級早餐禁葷食,八年級開始走親訪友,互相拜年,請客吃飯和互贈紅糖、紅餅、點心等禮物。

最為隆重的是“納西祭天大”,祭天大一般都選在正月上、中旬,屆時要選好祭天場,由東巴教掌教人(無掌教人的村寨,推選德高望重的老人)任祭司,每一程式都要由東巴誦唱相應的祭天經詩,合起來多達近萬行,構成了洋洋大觀的祭天長歌。並宰殺輪流餵養的祭天豬,各家各戶都要捐大麥、小麥用來釀酒,做餌塊。

祭前要清掃場地,搭棚。

  納西族的禁忌

禁忌是虛構的危險,恐怖的心理,自我限制和消極防衛。納西族的禁忌有:

除夕晚忌不洗腳,而吃團年飯的碗筷忌洗刷。正月七年級晨忌陌生人進家門

除夕晚忌留出嫁女在孃家。正月七年級晨忌婦女早起床

忌跨豎在門口的陸色白石,忌跨火塘的座鍋石,忌水潑火塘中的火。

客人進屋忌諱主人吐唾沫。忌客人座火塘左邊的座位。

忌戴頭笠進屋,忌扛著鋤頭進廚房

晚上點火回家,忌火把點進屋內。晚上回家先入火塘屋, 忌先入臥室

死者入棺或火葬時,屬相剋者忌在現場。披麻戴孝的人,忌進別人家的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