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節日慶典>

摩梭族的民風民俗有哪些

節日慶典 閱讀(2.43W)

摩梭族是寧蒗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具有悠久的歷史,主要居住在瀘沽湖畔,他們都是依山旁水而居,傳統住宅具有獨特的風格,其民俗更是具有不一樣的特色,並一直流傳至今。下面跟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摩梭族的民風民俗有哪些

 摩梭人的民族風俗

生活風俗

居住

摩梭人依山傍水而居,傳統住宅獨具風格。房屋皆用圓木或方木壘牆,以木板覆頂(現多已蓋瓦),一般由四棟二層樓房組成四合院,分正房、花樓、經堂、門樓。其建築結構,與宗教信仰、婚姻形態和家庭組織相適應。正房,摩梭語稱“依咪”,是家庭集中飲食、議事、祭祀及老人兒童住宿場所,因而其結構較為複雜。

屋後設夾壁,直通後院,分隔成裡外兩間,裡間儲存糧食和肉食,兼作老年人的起居室;外間存放農具雜物,人去世後,屍體停放於此,婦女也在此生育、“坐月子”。正房左側為家庭主婦的居室兼儲藏貴重物品;右側設大灶,用來煮豬食、烤酒,並設定石磨、石碓等。在正房的正中間屋內設有高灶臺,兩側裝有木板,可供人睡;灶臺頂角有一神龕叫“梭拖”,上面放置神像、花瓶和供品。

高灶臺下方設火塘,設定鍋莊石和平臺,壁上供有泥塑或硬紙畫成的影象,上有日月星辰、火苗、海螺、金銀元寶等,摩梭人稱“冉巴拉”,即灶神,一日三餐例行祭祀。火塘兩邊,均鋪木地板,右邊是主位,左邊是客位,不能相混。房中有兩根大柱子,左為男柱,右為女柱。摩梭人在砍這兩根柱子時必須用一棵樹,頂上一節為左柱,根底一節為右柱,象徵男女柱生同根、存同基,團結一體。在舉行成年禮儀時,男的在左柱旁舉行,女的在右柱旁舉行。

花樓,摩梭語稱“尼扎日”,供年輕女子居住,以便於單獨接交男阿夏。底樓主要存放雜物,樓上分隔成2至4間小房,每屋設有小火塘,裝飾華麗。樓梯設在底層走廊中段,靠樓梯間的樓板平面上有一橫槓封住上樓進口。

經堂,摩梭語稱“嘎拉日”,是另外一側廂房,供本家僧侶唸經修習之所。樓下住單身男子或客人,樓上專闢一間潔淨的房間作家庭經堂。經堂神龕上供奉菩薩造像,板壁上繪蓮花、海螺、火焰等影象。案桌上供長年油燈和淨水碗,每日清晨換一次。家庭經堂除僧侶和貴賓外,其他人均不得使用。門樓,也稱草樓,以庭院大門相配套。底層正中開有大門,大門兩邊設有畜廊,樓上則放草料等雜物。

服飾

摩梭人在13歲以前,不論男女都穿長衫,少男剃光頭,少女則留小辮、佩戴彩珠。到13歲舉行成年禮後,便開始改變服飾。

成年女子頭上盤繞加以轉牛尾做的粗長假辮,戴交纏式布包頭,雙耳戴金銀銅質耳環為飾。上衣多用黑色或紅色金絲絨布料縫製成大襟右衽短衣,長不過臍,袖口緊小,外翻寸許露紅裡為飾,銅銀鈕釦從頸項、右胸、腋下分三組兩副排列。腰間纏繞花紋豔麗的寬布帶子,胸前配戴雙須銀鏈,手上多戴玉石、象牙、銀質鐲錫子或金銀戒指作飾。下著筒狀百褶長裙,色彩以素白為普遍,僅在裙身中間用紅線彩飾兩圈,走起路來,長裙搖曳擺動,頗為美觀大方。

成年男子頭戴寬邊呢氈帽,上穿金邊大襟短衣,系紅花腰帶,配腰刀。富有者外罩一件厚呢及膝長衫,寬衣長袖,俗稱“楚巴”。外配長刀及錢囊作飾,下穿寬腳長褲、長統皮靴褲腳折放在靴筒內,不穿長統靴的,則裹綁腿,扎綵帶,保有古代牧民遺風。他們走起路來,顯得精神抖擻,瀟灑利落。

飲食

摩梭人以大米、玉米為主食,兼食青稞、大麥、洋芋等。夏秋季節,以青菜、蘿蔔等新鮮蔬菜作佐食,冬春兩季以酸醃菜、幹蘿卡絲、醃魚、乾魚、臘肉等作佐食。肉食中,以豬膘(又稱琵琶肉)為貴,還有灌豬腳、香腸、米灌腸等風味食品。正餐前,喜歡喝酥油茶,以糌粑為佐食。男女老少喜喝蘇理瑪酒。

摩梭人的家庭多屬母系大家庭,一般都在一二十人左右,在家庭的飲食上不論男女老幼都是平等的。就餐時分菜共飯,主婦要按每個人的食量以及所承擔的勞動,合理分配菜餚,特別是對肉食或難以吃得上的稀有菜餚,要平均分配,即使外出不在家的也要留上一份。分菜時,先敬長輩,後給晚輩,以示禮貌。平均分食的規矩,只有過春節吃年夜飯時才可例外,主婦在火塘周圍擺上豐富的飯菜,大家團團而坐,各取所需,不再分食。

禮俗與禁忌

成年禮

摩梭孩子長到13歲時,家人依俗要為之舉行成年禮,女孩叫“穿裙禮”,男孩稱“穿褲禮”。成年禮在農曆正月七年級清晨舉行。到時男孩站在正房左邊柱下,女孩站在右邊柱下,左腳踩著豬膘肉,右腳踩著糧食口袋,象徵今後吃用不盡。女孩由母親為她脫去舊的麻布長衫,穿上美麗的金邊衣、百褶裙,繫上繡有花卉圖案的腰帶,為其盤纏髮辮,配上項鍊、耳環、手鐲等飾物。男孩則由舅舅為其脫去舊的長衫,穿上新的上衣和長褲,紮上腰帶,佩上腰刀。

這時,穿上新裙或新褲的孩子,還要把狗喚進屋來,給狗餵飯團和豬肉,並說:“狗能活60歲,人只能活13歲,咱們換個歲數,我才能長命百歲。”關於這一換歲數的習俗,摩梭人中流傳著一個神話故事。遠古時期,人與動物雜處一起,但都沒有固定的壽命。後來,天神要給動物規定生命年限了,並告訴人類要在半夜傾聽他的呼聲,也可得到長壽。天神是在大年三十午夜喊歲數的,誰答應了便把這歲數給誰。

天神第一次喊1000歲時,動物都在沉睡之中,只有機警的白鶴聽見,它答應一聲,便得了一千歲。第二聲喊100歲,讓水鴨聽見領去了。第三聲喊60歲,讓狗答應領受了。直到天神喊13歲時,人才驚醒應諾。人類覺得壽命太短,求得天神的允許,與狗換了歲數。於是,人每天要給狗喂三頓飯,並且每當舉行成年禮時都要喂狗,以示感謝狗的換歲之恩。

儀式結束後,大人帶著穿上新裙、新褲的孩子,在村裡轉一圈,接受村民的祝福和賀禮。同時,這也是向眾人宣佈,孩子經歷了一生中第一週的十二生肖,已長大成人了,今後可參加各種社交活動了。摩梭先民認為,未滿十二歲的孩子還沒有靈魂,既不事有氏族的權利,也不承擔義務,不能參加正式的社交活動,死後也不能葬在氏族公共墓地上。而一旦滿了十二歲時,必須舉行以拴系靈魂(拴素)為內容的男穿褲女換裙的成年儀式,從此成了氏族的正式成員,便獲得了人生的各種權利。

禁忌

禁忌任何人用腳跨過火塘,禁忌潑水在火塘裡,忌用腳踏在火塘邊的鍋莊上。

禁止在家中說髒話、醜話,忌談性愛方面的話題。

不準從長者和賓客前面跨過,不能在客人和家中人剛出門就關門。

忌在屋內吹口哨、戴草帽,忌用筷子敲碗、打貓。

給人盛飯不能只添一勺;給人盛飯菜、斟茶時,不能用反手,只能轉手心面,不能朝手背面。

往火塘里加柴,不準柴尖往裡,只能柴根部往裡。

忌諱在門口一腳踏在門檻內,一腳踏在門檻外回頭說話。

摩梭人獨特的民族風俗——走婚橋

瀘沽湖是摩梭人世世代代居住的地方;摩梭人奉行“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習俗。走婚橋就成了摩梭男女約會的地方。當然,今天的摩梭人究竟還用不用走婚橋來走婚,只有他們自己知道。但是,走婚橋卻實實在在地出現在人們的眼前,併成了一個旅遊景點。

今天,我們來到瀘沽湖畔。來到據說是摩梭人走婚的地方--走婚橋。走婚橋位於瀘沽湖東南水域的草海區域,是瀘沽湖上唯一的座橋。橋下由於長年泥沙淤積,導致水深變淺,長有茂密的蘆葦,遠遠望去,像一片草的海洋,故當地人稱其為“草海”。

草海中“天下第一鵲橋”被稱為走婚橋,是一座長約300米的木橋。據說原來有一座近百年曆史的老橋,由於部分木頭已經腐爛毀壞,散落在草海中。現在這座橋與老橋緊鄰,是後來重新修建的。走婚橋橫跨草海,穿過蘆叢,直達兩岸村落,為兩岸“走婚”的“阿夏”們提供了便捷的通道。

在雲南省麗江市寧蒗彝族自治縣與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鹽源縣交界的群山之中,鑲嵌著一顆“高原明珠”,她就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瀘沽湖。楊二車娜姆在自傳《走出女兒國》中給瀘沽湖取了一個美麗的名字——東方“女兒國”,並將這裡獨特的“走婚”制度、原始的民俗風情以及美奐絕倫的湖光山色告知世界,吸引了國內外眾多遊客紛至沓來。

瀘沽湖的東南面有一片水域,由於長年泥沙淤積,導致水深變淺,長有茂密的蘆葦,遠遠望去,像一片草的海洋,故當地人稱其為“草海”。草海全長約7000米,平均寬度約800米,面積9000餘畝。在草海的1/3處,有兩座木橋從蘆葦中蜿蜒而來,這便是走婚橋,當地又稱草海橋。

“天下第一鵲橋”

走婚橋的具體建造時間已不可考,但關於她的修建,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很久以前,一對相愛的男女分別住在草海兩岸,一到晚上,男子就划著豬槽船(注:一種獨木舟,是摩梭人特有的交通工具)到對岸與自己心愛的女子約會。第二天天亮後,又划著豬槽船返回家中。不論颳風下雨、嚴寒酷暑,男子從未間斷過。看著愛人每天辛苦地划船往返於草海兩岸,女子十分心疼,便萌生了在草海上搭建一座橋的想法。兩人商定後,便開始在草海上修建一座木橋,後人稱之為“走婚橋”。走婚橋橫跨草海,連線兩岸村莊,為男女們提供了約會的通道,被譽為“天下第一鵲橋”。

如今的走婚橋有兩座,其中一座是有著近百年曆史的老橋,部分木頭已經腐爛或毀壞,散落在草海中,遂棄用。與老橋緊鄰著的還有一座新橋,她造型優美,橋長300餘米,亦由木頭建造而成,橋面離水面約80釐米,兩側有木頭製成的欄杆。相傳,相戀的男女一起走過長長的走婚橋,愛情就會天長地久。因此,走婚橋上經常有成對的青年男女牽手漫步,在藍天白雲、青山綠水的襯托下顯得格外浪漫。

摩梭人古老的“走婚”習俗

瀘沽湖畔的摩梭人奉行“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習俗。白天,成年摩梭男女在聚會上以舞蹈、歌唱的'方式對意中人表達心意。男子若對女子傾心,則在白天約好女子後,於半夜前往女子的“花樓”(指摩梭成年女性的房間)。在這裡,男性稱女情人為“阿夏”,女性稱男情人為“阿注”。夜幕降臨,走婚橋上來往著赴約的“阿注”們。“阿注”不能從正門進入“阿夏”的房間,而要爬窗進入。由於女子家中成年姐妹較多,前來約會的“阿注”也多。因此,“阿注”和“阿夏”之間有約定見面的暗號,只有對上了暗號,“阿夏”才會讓“阿注”進入自己的閨房。此時,須把帽子之類的物品掛在門外,表示兩人正在約會,讓其他人不要打擾。“阿注”必須於第二天天不亮的時候離開花樓,這時可選擇從正門出去。如果呆到天亮或女方長輩起床後才離開,會被視為無禮。

由於母系社會中由女性當家,因此所生下的孩子歸母親家的祖母、母親、舅舅和姐姐們撫養,生父會在孩子滿月時公開舉辦宴席,承認彼此的血緣關係。

從原始社會到今天,人類的婚姻制度經歷了巨大的變化,儘管世界上還存在著保持原始狀態的民族,但是“走婚”習俗卻是瀘沽湖地區的摩梭人所獨有的。“阿夏”、“阿注”的走婚制度為何能夠經歷時代變遷,仍存在於摩梭人中間,至今還是未解之謎。

最後的摩梭女王

在美麗而神祕的瀘沽湖畔,生活著一位年逾8旬的老人此爾直瑪,她是地道的漢族女子,漢族名字叫肖淑明。

1943年,年僅16歲、尚在讀書的肖淑明被摩梭人首領、左所大土司喇寶臣看中,想娶她為王妃。當時的西康省主席兼原國民政府24軍軍長劉文輝為了安撫和團結少數民族,採用“和親政策”,將四川雅安姑娘肖淑明嫁到了瀘沽湖。不久,她便有了自己的摩梭名字——此爾直瑪,在摩梭語中的意思是“聰明健康”。此爾直瑪被後人稱為“現代王昭君”。

當時,從四川雅安到瀘沽湖,交通條件異常艱苦,喇寶臣帶著20多名隨從和30多匹馬,歷時1個多月,載著物資和漢族王妃終於抵達了瀘沽湖。此爾直瑪就是通過被後人稱為“走婚橋”的木橋,開始了自己摩梭王妃的生活。

新中國成立後,土司制度被廢除,此爾直瑪便成了最後的摩梭女王。

母系文化的變質

瀘沽湖名聲大振後,來這裡旅遊的人數逐年上升。與此同時,越來越多年輕的摩梭男女脫下民族服裝,離開風景如畫的家鄉,遠赴外地打工。待他們回家時,穿著打扮、思維方式已和城市青年別無二致。外來文化的衝擊,使很多生活在瀘沽湖的年輕男女們放棄了走婚習俗,甚至和其他民族的心上人組建一夫一妻制的家庭。而那些走出大山的年輕人,不願重演父輩們的故事,他們放棄了那條月夜下充滿浪漫氣息的“走婚橋”,把腳步邁向更廣闊的天地??儘管瀘沽湖獨特的走婚制度正在逐漸消失,但走婚橋上的故事將長久地留存在人們心底。走在走婚橋上,環顧四周,微風吹來,揚起漫天飛舞的白色花絮,猶如夢境。穿越夢境,我們能看到走婚橋上的“阿注”邁著矯健的步伐,向著自己的“阿夏”飛奔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