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節日慶典>

包頭的風俗習慣有什麼

節日慶典 閱讀(9.26K)

包頭是內蒙古自治區下轄市、擁有地方立法權的較大的市,是內蒙古的製造業、工業中心及最大城市,那麼,包頭的風俗習慣有什麼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到的相關內容,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包頭的風俗習慣有什麼
  包頭的婚嫁習俗

舊時,包頭地區蒙古族婚姻受宗教、權貴、家庭的制約,男女青年不能自由戀愛,多由父母包辦或王公貴族指定婚姻。達爾罕、茂明安、希拉穆仁婚禮通常雖有區別,但大同小異,基本相近。其中,達爾罕婚姻有一套完整的程式,共有20多個禮節。

訂婚方式有兩種,其一,兒女尚未出生,兩家長輩商定,若一家生男一家生女,到成婚年齡,即結親家,俗稱“指腹為婚”。其二,有兒子的人家,父母看中某家姑娘之後,就請喇嘛或知名人士檢視屬相是否相符。若無大的問題,就請“昭齊”(媒人)帶著哈達,白酒等禮品到女方家向對方父母求婚,女方父母若接受所贈禮品,就證明同意定婚,當地俗語說:“遞了哈達過了禮,成與不成不由你”。一般不允許退婚,到17歲左右即完婚。

訂親比求婚略複雜些,男方一般攜帶整羊、白酒、哈達、圓餅等禮品到女方家,主要商談彩禮之事(牲畜及金錢)。達爾罕旗普通人家最多索要大畜5頭,小畜10只,銀元50塊左右,最少的也要大畜2頭,小畜5-6只,銀元20-30元,商議彩禮的過程,實際也是歡宴慶賀的過程,坐席上放“烏查”(羊背子),誦祝詞、敬奶酒、喝敬酒歌。正式婚禮前,雙方需做以下幾項準備工作。1、吉日確定後,給親朋好友發放請帖;2、邀請誦經喇嘛;3、雙方定好伴郎伴娘的`人選後,及時通知其本人;4、女方邀請陪嫂;5、準備婚宴上的全羊、酒食;6、為參加婚禮者搭放蒙古包;7、女方為新娘準備全套衣裳和婚禮所需贈品等。

  包頭的飲食習俗

牧民飲食以肉食、奶食、麵粉炒米為主。肉食主要有羊肉、牛肉。羊肉吃法以手把肉、晾乾肉為多,冬季臥山羊或牛時,將其肉割成條狀,涼在陰涼乾燥處,第二年春、夏季節吃乾肉。食法主要以泡炒米、吃乾肉沫麵條,乾肉沙蔥包子多。

近年,牧民遇重要宴席或婚禮有吃全羊、放“烏查”(羊背子)的習俗。“羊背子”取全羊由背上往後數第三根肋骨至尾部一段和羊頭下鍋,出鍋後盛入木盤,先放“烏查”,“烏查”上再放羊頭。灌腸多是“血腸”和“肉腸”。羊小腸灌以麵粉或蕎麵調和的羊血,肥腸或牛腸一般灌肉、肚等。牧區牧民的主食還有蒙古包子(純羊肉餡)、酸奶麵條、奶油卷兒配羊肉湯等。

奶食分奶食品和奶飲品兩種。奶食品有奶油(黃油)、白油、奶皮子、奶豆腐、乳酪等。牧民一般喜歡在白油內參入“樹木勒”(奶蛋子)灌進羊肚記憶體放。是冬季喝茶泡炒米的理想佐料。

奶飲品有奶茶、酸奶子、其格(發酵馬奶)和奶酒。

奶茶是磚茶、鹽、鮮奶相兌而成。

  包頭的服飾

包頭地區蒙古族男式蒙古袍,巴彥敖包蘇木以東式樣為袖長而寬,胸圍寬鬆,領邊、領口、大襟鑲壓色彩鮮豔的沿邊,並排三道扣。新寶力格一帶男袍袖子稍短些,希拉穆仁一帶男袍為瘦長型、兩腋開叉到膝,衣邊鑲有花邊。富者面料多為綢、緞、貧者多用棉布。男女袍均分夾袍和棉袍兩種,皆為高領,鈕釦在右側,有盤桃扣、銀扣、冬天用羊皮做皮袍。男袍顏色常為藍色、棕色、女袍多為綠、紫、粉、黃色、腰帶顏色與袍子協調,大多以綢緞作腰帶。腰帶一般長4米左右,男子扎腰帶時把兩頭掖緊,女子則在右側腰身下落。

男子夏季頭系綢圍或戴仿清代紅纓涼帽、圓錐形,會客或宴席上戴禮帽。冬季在家戴卷邊紅纓暖帽,出門戴大耳羊皮尖頂風帽,本地亦稱羊尾巴皮帽。

靴子為蒙古靴和馬靴兩種,本旗蒙古靴有:“朝天靴”、“半朝天靴”、“鳥蛋頭靴”三種,馬靴有“高腰馬靴”、“半高腰馬靴”。

婦女一般多戴首飾,女子幾乎人人皆有耳眼,首飾用珍珠、瑪瑙、寶石、金銀製作。頭戴長一尺左右,重三斤多,金銀寶石串綴從頭頂分垂到脖頸兩肩。一副好頭戴,要換十幾匹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