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節日慶典>

英國文化習俗簡介

節日慶典 閱讀(2.93W)

英國人會更加註重生活的質量,追求精神的享受,他們有什麼文化風俗呢?下面由本站小編為你整理的英國的文化習俗,希望大家喜歡!

英國文化習俗簡介
  英國文化風俗習慣

禮儀習俗

見面:英國人彼此第一次相識時,一般都要握手。除了熱戀中的男女,步行時一般人都不手拉手。英國人不喜歡別人干擾他們的個人生活。

當你去訪問一個英國人時,得先在門口敲門,一直等到他說“請進”,才能進去。先生們進屋脫帽,而女士們則不必在室內脫帽。

英國人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談論的話題是天氣,往往也是第一個話題。

女士優先與紳士風度:在英國,尊重婦女是體現紳士風度的一個重要方面。女士優先是一個人人皆知的行為準則。

盥洗室與去“100號”:盥洗室一詞的本意為洗手或洗臉的地方,但其實際含義則是廁所,英國人上廁所時不會直截了當地說“去上廁所”。如果你想要上廁所,可以說“去男人的房間”,或“去女人的房間”,也可以說“請原諒幾分鐘”或“我想洗手”等等。小孩子們想要大小便時說“我要去那個地方”。在朋友之間和家庭內部,“去100號”則是最常用的說法。

送禮和給小費:在英國,僅限於給侍者和計程車司機小費,在飯錢和車費之外多付1/10或1/8的錢。旅店的侍從或鐵路搬運工為你服務之後,您也要付少量小費。

節日:

主要有聖誕,新年,復活節(3月-4月某一天,春分後第一個星期日),感恩節(11月第四個星期四),其他還有BANKHOLIDAY(4月,5月,8月,聖誕節後,一共有四個不定日期的和其他節日相關的星期一),還有皇室宣佈日(一般是女王生日等),以上說的是休假的假日,其他還有很多和國際上分享的節日,比如情人節阿,萬聖節阿,母親父親節阿,都是不休假的。

BANKHOLIDAY和女王生日是英國比較特色的節日。

飲食

不善於烹飪的英國人,中午或者晚上經常也就是三明治或漢堡。最多就是煮一些清水的豆子吃。

以下是網友的觀察:

土豆是英國最常見和利用的食物。烤一個大土豆,切開,裡面放上不同的陷料(比如沙拉,肉醬等)。

英國本土比較有名的食物還有FISH&CHIPS,金黃色的炸魚十分鮮美,還有外酥裡嫩的寬薯條(和麥當勞的不一種),撒上鹽和英國的紅醋,味道很好。

本地布丁也是英國特色食物。

現在的英國由於以前殖民了很多國家,所以食物也很多元化,最常見的就是印度的KEBAB了,一個餅裡面加上各種蔬菜,醬料,是HOT(英國把正餐分冷食或熱食)的好選擇。

英國的下午茶是非常出名的.。英國的茶,主要有下午茶Afternoontea(下午4點左右,而非香港般的3點15分),和餐飲HighTea也叫MeatTea(下午5-6點)。下午茶主要吃茶點,喝茶或咖啡,而HighTea一般則有凍的肉食,而且不一定喝茶。

英國的茶出名,應該是指印度的大吉嶺紅茶與伯爵茶、或錫蘭高地紅茶。當時該地都為英國的殖民地,傳統來說,所謂英國紅茶,其實就是錫蘭紅茶為主了。

  侗族的風俗習慣有哪些

月也和攔路歌

“月也”,侗語,意為集體出訪做客。侗族傳統交際聯誼活動。時在農曆正月和八月。“攔路歌”,侗族迎客送客時唱的歌,多用於“月也”場合。

“月也”時間長短由內容決定,參加人數一般是一家一名代表。由寨中有威望的人率領,集體到某友好村寨拜訪。甲寨客人快到乙寨時,乙寨眾人要到寨口迎接,同時用日常生產工具或生活用具等,設定重重路障,雙方擺開歌陣,對唱攔路歌。主隊用歌提問,客隊用歌回答,答對一次撤除一個路障。如答錯,客隊就燃放鞭炮,表示歉意和敬意,主隊就盡撤路障,迎客入寨,參加豐富多彩的聯歡活動,如演侗戲、唱侗歌、舞龍舞獅、賽蘆笙,等等。“月也”結束,主寨又集結隊伍歡送客人,送至寨口又唱“攔路歌”,表示挽留。彼此別情依依,表現了同胞之間的團結友愛情誼。

定親茶

龍勝縣侗族婚俗。侗族青年情投意合、互贈信物,確定戀愛關係,送過訂親茶,才正式向社會公開。男方要準備糯米粑粑、米花和酒菜,請舅爺或叔叔送至女家。酒席上,由男方親人向言方父母介紹男青年的性格、人品等情況,女方家裡人也介紹女青年的情況。此後,男女雙方都要恪守諾言,不能隨意悔婚。

引路郎

替新廊接引新娘的男子。侗家特有婚俗。由家庭四世同堂、人丁興旺、被本寨鄉親公認為最幸運的人擔任。婚期前一天,引路郎帶上一應禮品前往女家。睡到雞叫頭遍,寨上姑娘把嫁娘鬧醒,起來打粉腸油茶,姑娘們吃飽喝足,才放新娘出門。引路郎要機智靈敏,能說會道,不怕詰難。姑娘們越鬧得歡,越證明新娘最合群,新娘的親屬就越高興。喝粉腸油茶,寓意新娘出家,姐妹們牽腸掛肚,心連著心。

打油茶

侗族飲食習俗。桂北其他各族也有。用茶葉、包穀或糯米炒香、熬煮取汁與餈杷、黃豆、花生等配製而成。吃時加薑絲、蔥花、胡椒粉、魚腥草等佐料。還有打蝦米、魚崽、粉腸、豬肝、瘦肉等葷油茶的。“有客到我家,不敬清茶敬油茶”是侗家的規矩。打油茶時,主、客圍坐火塘,主婦負責烹調、送茶。第一碗必須端給貴客或長輩。主人說聲請,客人方可飲用。連喝4碗,是表示對主人的最大尊敬。農曆九月十五日,侗族青年走寨時,更興喝油茶,要連喝15碗,邊喝邊對歌。油茶能提神、祛風溼、防治感冒、增進食慾,有很好的保健、醫療作用。

花炮節

侗族傳統民俗節日,也是一項競技性體育活動。時在農曆三月九年級日。傳說來源於100多年前的一次款會活動。當時為使款會增加排列氣氛,放了三聲鐵炮。一聲炮響,綁著紅布條的鐵環衝上雲天,鐵環落下時人們競相爭論,得到的就是第一。依次有第二、第三。現在以村寨為單位組織搶炮隊,各隊抬著炮具、獎品、禮物在圩鎮遊行一週,再依次進入炮場。仍放三炮,第一炮表示人丁興旺,第二炮是恭喜發財,第三炮是五穀豐登。司炮員點燃土炮,鐵環衝上高空,隊員們緊盯鐵環,縱躍搶接,到手後即傳給隊友或機敏地越過圍搶人群,衝出圈外,就算勝利。如此再三。花炮活動結束後,男女青年聚在一起奏蘆笙,跳舞。入夜,篝火處處,唱侗戲的,自由對歌的,一片歡聲笑語。

送春牛

侗族傳統習俗,時在農曆立春日。這天,家家修整、打歸牛欄,用嫩草、糯米酒飯喂牛。晚上舞春牛。用竹篾做骨架上面糊紙,做成牛頭,用灰布綴以棉絨做牛身,上掛一朵大紅花。2人提著書有立春二字的大燈籠引路,2人合舞春牛,緊隨後面是一群桃擔荷鋤的青壯年,邊走邊表演各種耕耘動作,如驅牛耕地、挖泥耙田、送肥、捉害蟲等,舞姿簡樸粗獷,很有生活氣息。

換燈帶

侗家婚俗。新娘出嫁前夕,雞叫第3遍,引路郎將新郎家的燈籠掛在新娘房門上,連催3次,新娘依依不捨地走出房門。隨引路郎上路前,新娘剪下燈籠的草繩,掏出早已編好的花絲帶繫上,表示她的心和新郎已經相連。青少年,在這天集體祭掃革命先烈和革命前輩墳墓,緬懷先輩業績,開展革命傳統教育,舉於形式多樣的紀念活動。清明時節,春意盎然,城市人們喜歡趁此良辰佳日,遠足踏青,尤其愛上堯山,賞花,登攀,或進行野餐。清明節的傳統食品是粽子、粉蒸肉等。

  回族的風俗習慣有哪些

服飾

回族服裝大體與漢族相近,但在頭飾上仍保留著古老的傳統,回族男子一般戴白色無沿小帽,表示清潔不染;婦女頭戴圓撮口帽,戴蓋頭(也叫搭蓋頭),一般把頭髮、耳朵、脖子都掩蓋起來。蓋頭有少女、媳婦和老年婦人之分,少女戴綠色的,媳婦戴黑色的,老年婦人戴白色的。老年婦人的蓋頭較長,少女、媳婦的較短,只披到肩上。蓋頭上有的還繡有花邊和圖案。婦女服裝為右衽大襟短上衣,著長褲。

年輕人喜歡在前襟、胸前繡花,在衣服上鑲色、滾邊。男的頭戴回回帽,有白的和黑的兩種。上著對襟短上衣,穿白長褲、白襪子,喜歡在白襯衣外套坎肩。回族男子很注意鬍鬚的修飾。男子一般在二十幾歲開始留鬍鬚,因教派不同,形式不同,有的只留下巴相,也叫山羊鬍,有的留全臉胡。

婦女護頭面的頭巾,源於阿拉伯國家、伊斯蘭教的影響。遮住兩耳、脖子和頭髮,只將面孔露出。青年婦女一般戴綠色的,蓋頭較短,只披到肩上;老年婦女一般戴白色的,蓋頭較長,直披到腰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