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節日慶典>

清明節祭英烈的習俗簡介

節日慶典 閱讀(1.05W)

清明節作為我們中華民族緬懷先人,寄託哀思的節日,要培養大家的愛國主義情操,並把革命傳統發揚光大。下面由本站小編為你整理的清明節祭英烈的習俗,希望大家希望!

清明節祭英烈的習俗簡介

  清明節祭英烈的習俗

為突出傳統節日蘊含的思想教育內涵,引導少先隊員銘記革命先烈光榮事蹟,學習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樹立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中華民族的人生信念,一師附小開展了“清明祭英烈”系列活動。

通過清明節系列主題教育活動,大家深刻感受到了烈士的精神力量,也受到了深刻的革命傳統教育,增強了大家的愛國心、責任感。

大家都懷著沉痛和崇敬的心情為英烈們默哀一分鐘,深切緬懷和悼念為中華民族的獨立和解放、人民的自由和幸福、祖國的統一和富強而獻身的英烈們。在祭英烈的活動中,大家在莊嚴的紀念碑前肅立默哀,鞠躬致意,為革命先烈掃墓,敬獻花圈。還參觀了烈士紀念館,聆聽烈士的英雄事蹟,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接受了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

通過活動大家深深懂得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要繼承革命先烈的光輝遺志,銘記歷史使命,培養愛國、愛家、愛校、愛社會主義的高尚情操,自覺樹立為祖國努力學習的崇高理想,同時要以革命先烈為榜樣,把革命傳統發揚光大。

學子祭先烈,青春悼忠魂。清明作為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卻與純粹的節氣又有所不同。節氣是我國物候變化、時令順序的標誌,而清明不僅是民俗節日,也是法定假日,包含著一定的`風俗活動和某種紀念意義。

  為什麼會有清明節

要談清明節,需從一個節日——寒食節說起。

寒食節,又稱熱食節,禁菸節,冷節,它的日期又距冬至108天,也就是距清明節不過一天或兩天,這個節日的主要節俗是禁火,不許生火煮食,只能食備好的熱食,冷食,故而得名。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清明節”的得名還源於中國農曆24節氣中的清明節氣。冬至後第106天就是清明節氣。清明節氣共有15天。作為節氣的清明,時間在春分之後。這時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氣清朗,四野明淨,大自然處處顯示出勃勃生機。用“清明”稱這個時期,是再恰當不過的一個詞。

  清明掃墓的原因

清明節一個祭祀祖先的傳統節日,主要專案是掃墓。清明節的起源,有傳起源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被大眾紛紛仿效,在這天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民間傳說中寒食掃墓的源頭,則有兩說。一說三國時諸葛亮治蜀,深得人心,但他去世後朝廷卻沒有為之蓋廟,於是百姓在寒食期間于田野道路上拜祭。其後朝廷自省措置不當,正式附祭諸葛亮於先祖(劉備)廟,但寒食野祭的風俗卻已經形成,並演變為各人祭掃先人的墳墓;另一說則稱寒食掃墓的習俗與寒食節同時形成於春秋時期,都因紀念隱士介子推而起。

還有人認為,寒食掃墓來源上古先民在春分時祭祀高禖的習俗。高禖即高母,在人們只認其母,不認其父的原始社會,高母就是祖先。祀高禖就是祀祖先。而寒食節的原本節期就在二月下半月,在時間上與古時祀高禖的時節是一致的,故唐玄宗立寒食為祀祖節。後世寒食節縮減成最後三天或兩天,或者直接與清明節結合在一起,所以寒食掃墓也就成為清明掃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