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節日慶典>

納西族節日習俗是什麼

節日慶典 閱讀(8.35K)

納西族的傳統節日頗多,從年初的春節到年底的除夕,有些節日與其他民族相似,也有一些本民族獨有的節日。那麼,他們的節日習俗是什麼呢?一起隨學習啦小編去看看吧。

納西族節日習俗是什麼
  納西族節日習俗介紹

東巴會

每年農曆3月5日,納西族聚居地的東巴雲集中部東巴聖地--麗江玉水寨,在這裡舉行一年一度的東巴會,場面盛大。 這天,東巴們早早來到玉水寨東巴什羅廟。點燃香爐,燒大香,祭拜神靈和祖先,祭拜東巴始祖東巴什羅,並且誦經,做法事。東巴會也是各地東巴“比武”,展示各自才華、技藝的機會。各地的東巴一個接一個按自已的風格誦東巴經,跳東巴舞。爾後,相互交流經驗,切磋學習。他們都熱愛自已的民族,熱愛民族文化。民族凝聚力、民族責任感使他們走到一起,為傳承古老的納西文化,併發揚廣大而共同努力。

棒棒會

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是麗江納西族的“棒棒會”.屆時,麗江城內人流如潮,街道上擺滿了交易的竹、木農具和果樹、花卉等。棒棒會標誌著春節活動的結束和春耕生產的開始。該會由“彌老會”演變而來,原是在寺院舉行的廟會,清初改土歸流後,趕會地點移到麗江古城內,並逐步發展成為準備春耕的竹木農具交易會,近年又增加了果樹苗術、花卉盆景交易內容,趕會地點也從古城內移到新城區。除了正月十五縣城的棒棒會外,還有正月二十的白沙農具交流會,納西語叫白沙當美空普,意為白沙大寶積宮開門“.這是明代以來延續下來的白沙大寶積宮、琉璃殿、大定閣等廟堂年一度開門,讓人們燒香拜佛,後來演變為以農具交易為主的傳統節日。交流會上,不僅農具種類齊全,而且小孩玩具及日用雜貨應有盡有,所以俗話稱”除了雞魯頭之外,什麼都能買到。

三朵節

“三朵”為玉龍雪山之神靈,是傳說中能征善戰、濟困扶危的英雄,故被納西族千百年來崇奉為保護神。據東巴古籍記載,三朵屬羊,所以在過去,每年農曆二月初八和八月羊日,各地的納西族都要到麗江白沙“玉龍祠‘(即北嶽店)隆重祭拜三朵神,有的還在自己家中舉行”祭三朵“儀式。除祭拜活動外,還要進行各種文娛活動。由於二月初八正值”萬朵山茶“盛開,春光明媚,又逐步形成納西人民的踏青遊春節日。1986年8月,麗江納西族自治縣八屆人大棠委會通過決議,將農曆二月八時儼三朵節”定為納西族的傳統節日。每年這天全縣放假一我並由縣政府具體安排各種節日活動,如舉辦各種展覽群眾遊園賞花、召開有關學術討論會等。屆時,遊人如潮,滿城歡騰,晝夜歡歌,熱鬧非凡。如今納西三朵節,業已成了麗江最隆重的大型民俗文化盛會。

三月會

麗江三月會於每年農曆三月舉行,會期一般七天。原為祭龍求雨日子,至清乾隆十年,麗江城北黑龍潭修建了玉泉龍神祠,始在這裡舉辦三至五天的三月“龍王廟會”.辛亥革命後,麗江商業勸工會借祀龍王之機,進行百貨交流,並在玉泉北面森林草坪間闢出以驟馬為主的牲口、交易市場。遠近客商不斷牽驟驅馬而來,玉泉逐漸變成驟馬集市中心,三月會始而演變為驟馬物資交流會,一直延續至今。三月會期間,除了交流山貨藥材、土特產品、日用百貨及驟馬牲畜外,還組織體育比賽、民歌播唱、古樂演奏等活動。麗江城內人山人海,充滿節日的歡樂氣氛。

七月會

麗江七月會,於農歷七月中旬舉行,是納西人的又一重要節日。會期十天左右。因以驟馬、牛等大牲畜交易為主,又稱“七月驟馬會”.七月會,歷史悠久,遠近聞名。傳說納西族創世祖先崇忍利恩,經歷洪水劫後餘生,與天神的公主襯紅褒白邂逅相愛,衝破重重阻撓,終於成婚,在從天上返回人間創世時,把天宮的馬匹交易會也傳回故鄉,於是麗江便有了驟馬盛會。其實,麗法國’古便有“花馬國”的美譽。這裡很早就用馬與四川客商交也鐵。用納西象形文字書寫的《東巴經》中,有不少養馬生活的精彩描繪。麗江馬體型勻稱,眼小有神,頸短粗,昂有力,肌肉發達,四股強健,蹄質堅硬,有吃苦耐勞、舉步輕巧、善於爬山越嶺等優點,馱、騎、拉均宜,不但在當地被廣泛役用,而且每年都有大批馬匹輸往各地。明代由於軍事和運輸的需要,從山西一帶引進優良驢種,與當地好馬搭配,發展了驟子。明初,麗江木氏土司以本地駿馬送京朝貢。清代乾隆年間,在麗部位城每年三月的龍王廟會上已有驟馬牲畜交易。民國初年/,在各地驟馬互市基礎上,又在麗江古城獅子山西邊的`山坡上舉辦七月驟馬會。解放後,隨著民族經濟的繁榮和發展,古老的七月會更加興旺,成為交易驟馬、交流物資、傳播文化的新型盛會。隨著規模的日益擴大,會址也搬遷到更加廣闊的縣城東南紅星交流會場。節日期間,納西人牽著牲口,帶著農副土特產和各種中藥材,來到大研鎮趕會。鄰近各地的漢、白、彝、藏、保僚、普米等族兄弟姐妹,也身穿民族盛裝來赴會。西藏、四川、貴州、陝西、河南、河北、安徽等地的客商,也遠道趕來參加盛會。人們白天趕會,逛會,看展覽,看演出,從街頭到會場三公里路的人流從不間斷。日落黃昏,華燈初上,四方街、新大街和廣場上,人聲鼎沸。有的吹笛子,有的奏蘆笙,有的對唱“谷氣調”,有的圍圈跳起《阿麗裡》和《哦默達》。今日納西七月會,業已名副其實地成了邊疆新貌的博覽會、民族友誼的交流會,越來越顯示出它獨具一格的特色。

  納西族的傳統節日風俗習慣

衣、食、住

據史書所載,古代納西族廣大人民多以蕎麥、稗子、圓根為食。明清以來,在大量吸收漢族先進生產技術和新農作物的基礎上,納西族的農業有了較快的發展,生活也有了新的變化。以玉米、小麥、大米、大麥、稗子為主食。壩區農民多在房前屋後開闢園圃,種點蔬菜自食。同時,納西族在每年冬天臘月間有殺年豬的習俗,做成火腿或臘肉,平時分切而食,豬油用做食用油。一般人家還自備有各種鹹酸醃菜、豆豉、肝醬、香腸、醃蛋等等。一般情況下,每日三餐多為乾飯,有米飯或大米、玉米混合飯,有二、三個菜及湯。冬春時節則愛吃熱氣騰騰的火鍋菜;夏季農忙期間,多數農家皆以米酒拌涼水解渴,有些地方早上也吃炒麵和酥油茶。納西族人喜歡喝酒、喝茶和抽菸葉,愛吃辣、酸、甜、味。城鎮居民的主食主要是大米和麥面,一般量少而精,蔬菜全靠郊區菜農供應。城裡賣有出名的麗江火腿粑粑,美味可口。

據有關史籍記載,納西先民的服飾有“男女皆披羊皮”之習俗,這可能同畜牧業較為發達和遊牧民族的秉性有關。元人李京所見的納西族男子多為“善戰善獵,挾短刀,以硨磲為飾”者,而婦女則“披氈,皁衣,跣足,風鬟高髻;女子剪髮齊眉,以麻繩為裙”.至清末民初,納西族男子的服飾已大致與漢族男子相同,婦女的服飾亦已從穿裙子改為多穿長褲,但仍保留了較鮮明的民族特色。麗江一帶婦女身穿寬腰大袖、前幅短、後幅長的鑲邊女襖,外加紫色或藏青色的坎肩,腰繫百褶圍裙,下穿長褲,腳穿船形繡花鞋,背披一襲綴有七個圓布圈及七對垂穗的羊皮披肩,俗稱“披星戴月”.已婚婦女將髮髻梳盤於頭頂,戴圓形紗帽;未婚少女則結髮辮盤在腦後,戴布頭巾或黑絨小帽。雲南省中甸縣和德欽縣一帶的納西族婦女,上身常穿織出彩紋的開領麻布對襟長衫,下身穿多褶麻布裙,腰繫綵帶,背披羊皮披肩,腳穿雲頭長靴。青年女子一般喜留長髮,在髮辮中摻入五彩絲線或毛線盤髻於頭頂,同鄰近地區藏族婦女的頭飾相類似;而已出嫁的婦女則往往用紅布纏頭,再戴上俗稱“骨配”的圓盤狀銀質裝飾品。

滬沽湖畔摩梭人則由於同藏族交往較多,信奉藏傳佛教(喇嘛教)的人日益增多,大部分男子已改著藏裝。婦女則上身穿各色短衫,下系百褶長裙,腰束綵帶,背披羊皮,並用犛牛尾巴上的毛編成粗大的假辮盤於頭頂,再在假辮外纏上一圈藍黑色絲線,將此辮後垂至腰際,顯得美觀大方。

納西族先民早期可能實行穴居,有些史書以“麼些洞蠻”稱之。後來逐漸學會了建蓋“木楞房”,即以圓木縱橫相架疊層為牆,壘到10尺左右便加椽桁,上覆以木板,然後再用石塊壓在木板上。正房內以火塘為活動中心,床榻就設在火塘邊,炊爨亦在火塘上進行。麗江一帶明代已有瓦房出現,但多為土司和頭目的住宅。隨著納西族地區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城鎮和壩區農村已普遍採用了“三房一照壁”或“四合五天井”式的木石結構、土木結構的瓦房建築。這種瓦房多系兩層樓房,屋基用大石塊砌成,中段用土坯或磚、石,上段則覆以木板。房簷外伸,並在桁樑兩端加釘兩塊“風火板”(有的還加上“垂魚”等裝飾),以保護木質部分不受雨水剝蝕。正房的門窗多雕刻花草鳥獸之類裝飾,院壩內亦鑲鉗各種圖案的鵝卵石與瓦片,再遍種花草,顯得美觀舒適。

瀘沽湖畔摩梭人至今仍居住在“木楞房”中,每一戶人家至少建蓋有一棟正房和一棟畜廄,人口較多或較富裕的人家則建蓋四棟房構成一個院落。正房一般由主室、上室、下室、後室以及倉庫等組成。主室內設有一大火塘,供炊爨和取暖用;火塘四周鋪以木板,既可供全家吃飯、議事、祭祀與接待來客用,同時又是老年婦女和孩子們晚上睡覺的地方。上室是老年男子的臥室,下室內放置碓、磨和鍋灶,是加工食品和煮豬食的地方,後室則作為堆放雜物之用。樓上的房間隔出三四個小間,作為家中青壯年婦女專門接待男阿夏的“花房”.這種“木楞房”建築雖簡單,但住在裡邊冬暖夏涼,而且還可以抗禦七級左右的強烈地震。

  納西族的傳統節日宗教習俗

納西族宗教是中國納西族固有的宗教。 東巴教巫師稱“東巴”.原為父子傳承,晚近才出現收徒傳授的形式。徒弟稱“本諾”.

祭天。各地納西族稱呼不同,做法亦異。白地稱“念大天”,分大祭、小祭兩種;東壩則分“買帕必”(白祭)和“買納必”(黑祭)兩種。祭天儀式多在農曆正月初四、五或初七、八舉行,以村或氏族為單位。固定的祭天場所多設在村外茂林環護的平曠處。壘石為臺,臺上插鬆、柏、黃慄樹樹杈。鬆代表天,居左;黃慄代表地,居右;柏代表人,居中;表示天覆地載,人生其間。另立兩塊尖石頭於黃慄枝前,代表陰陽二神(女神和男神)。祭臺兩側各插八塊木製神牌。柏枝後面特立一根三杈木杆,杈間放置雞蛋。入夜,各家清洗鍋灶什物,剖新竹編制背籮裝入飲食祭品。參加祭天的全體男子沐浴更衣。聽到頭聲雞叫,由村中年事最高者率領,各戶代表手持火把,按長幼列隊進祭天場。率領者要大喊三聲:“阿司尼,母尼達尼,來古拴腰”,意為尊敬的天神,我們向你獻祭,請保祐我們。然後將火把扔進大火塘;各家將火把丟進各自的小火塘。天亮時,各家用桉葉點燃高香,插於祭臺兩邊。東巴頭戴“五佛冠”,身著錦緞袍,手執等身法杖,足穿皁靴或藏靴。先於眾人來到祭天場。日出後,念《獻牲經》,徒弟殺豬,以豬心、肝、腰子各數片分別掛在代表天地人的樹杈和代表陰陽神的尖石上,豬血染於祭天場周圍的樹和石上。東巴念《祭天經》,先行“生祭”.待飯菜熟後,東巴念《獻飯經》,舉行“熟祭”,以感謝天神帶來糧食和牲畜。熟祭畢,各家分食豬肉一塊,以表示一切均由天賜。

祭龍王、山神。每年農曆二月初八以前,於出水洞旁祭祀龍王。儀式分大小兩種:小祭各村單獨進行,三天三夜;大祭多村聯合,七天七夜。道場上擺數十種畫牌,並用青草皮和有花紋圖飾的木棍裝飾成“龍村龍寨”和“龍門”.每家都拿黃楊和漆樹木片,讓東巴畫上龍王神像。插在水洞邊,還用麥面捏成小蛇、青蛙,丟進出水洞。祭時,東巴念《祭龍經》。農曆六月間,凡在同一山場放牧的村落,要共祭山神。祭時壘土石為臺,獻供請東巴主祭,祈求穀物豐收,牲畜興旺。

驅鬼。每年農曆十月,由東巴選定日期,按村舉行驅惡鬼儀式。驅鬼前夕,先由東巴製作鬼牌十三塊,每塊畫一“鬼王”.次日,於村外低窪處掘一土坑,旁置大石數塊。全村出豬、羊、雞各一隻,擺上茶葉、酒、糌粑面等祭品。東巴唸經,眾人用箭將豬、羊、雞射死,燒熟剔骨食肉。東巴在土坑前一一念出鬼名,其徒即應聲分別刀劈鬼像的木牌,投之坑底,壓上大石,填土壓實,以示已將惡鬼鎮壓。

求壽祭儀。納西語稱“日初比”.通常以氏族或村為單位。在農曆四月初四後的吉日,於東巴家中舉行。需時二三天。頭天,東巴用麥面捏成三十七個神像,代表眾神。砍香樹一捆,慄樹枝和竹子各十三根,置於神櫃上。次日,雞叫頭遍時,東巴將經過刻制的香樹枝插上房頂,念《長壽經》,遍請諸神降臨。然後揭開“中柱”頂的木瓦,請護法神“木納寶古”沿著用香樹削成的118級“樓梯”下來。午間,舉行送祖先靈魂儀式。晚間,東巴為活人喊魂,將十三根竹子和十三根香樹枝,分別插在十三個神像前。東巴教認為一年只有十二個月,以十三多於十二,象徵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