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節日慶典>

白族的節日風俗有什麼

節日慶典 閱讀(1.59W)

白族熱情好客。白族人民性格外向,熱情往往溢於言表。那麼,白族的節日風俗有什麼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到的相關內容,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白族的節日風俗有什麼
  白族春節

春節是白族的傳統節日,白族人民非常重視過春節,一般節期五天左右。

當忙完秋冬勞作之後,人們便開始籌備年貨,縫製節日的衣服,製作節日的食品。春節之前在外地謀生的人都要趕回家,和全家人一起團圓,過春節。年前的最後幾天,家家戶戶打掃衛生,張貼對聯年畫,七年級早上,人人肅穆莊嚴。這天禁止動用刀、剪、斧等鐵器,雞未鳴時便放鞭炮、開門、挑新水,獻祭天地堂時都要放炮。七年級日,早飯一律吃素,除未婚女孩外,一律不出門穿巷和拜年。還要在家畜頭上貼紅紙。八年級日,一般吃鹹味餌撰絲,手藝高的主婦,還要用瘦肉絲炒醃菜、煎雞蛋絲、香腸片、蔥花節等拼出牡丹花菜。這天的飯菜要送敬家族長輩。早飯後父母帶領子女去拜年,受拜者要給晚輩壓歲錢。九年級到初五,人們走親訪友,互相祝賀新年快樂。青年男女則自由相約玩耍和舉行各種娛樂活動……整個節期,人們必須講文明禮貌、不得粗俗。

  朝山會

朝山會是白族的傳統節日,也是白族地區重要的佛教節日。

雞足山是佛教名山,與峨媚、五臺、普陀、九華齊名。傳說雞足山是釋迎牟尼涅磐後,其大弟子邇葉尊者守衣人定,等待彌勒佛下界之處。每年農曆正月七年級至十五日為朝山會。

雖是初春,但雞足山上已是山花爛漫,春意濃濃。朝山期間,遊人和朝拜者絡繹不絕,到處歡歌笑語、熱鬧非常。朝山者每個寺院都要到達,給佛像敬香供果,向寺主捐獻功德,以作寺院維修之用。遊山朝拜者最後要到雞足山頂峰—金頂觀看日出,尤其是正月十五日凌晨觀日出者,更是人山人海。極目千里,但見春和景明,令人心胸開闊,精神振奮。春節前結婚的白族新人,也成雙成對來朝山還願,析求生活幸福,愛情甜蜜。

  彌渡密祉花燈會

白族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舉行。

彌渡古稱白崖,是古代白子國的發祥地。它是白族地區的魚米之鄉,彌渡又是花燈的熱土,數百年來花燈盛行,在雲南省內遠近知名。彌渡縣密扯地區則是彌渡花燈的中心。一年一度的密扯花燈會,是彌渡花燈集體展示的傳統盛會。節日這一天,密扯附近村寨的數十個花燈班、社,齊集密社街上,共舞狂歡,競相展示自己的花燈藝術,這就是密扯花燈節。人們邊歌邊舞,花燈戲夾著獅舞、龍舞,到處歡歌笑語,到處是優美的花燈,人們盡情地展現和欣賞著民間藝術的無比魅力,真是人群如海,歌舞如潮,萬眾歡騰,如醉如痴。

  繞三靈

繞三靈又稱繞山林、繞桑林,雲南省白族傳統節日,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舉行。白語叫“觀上覽”,即遊逛山林的意思。實際上,它是繁忙的農事之前的遊春娛樂活動,也是栽秧前祈禱豐收的儀式。屆時大理、洱源的白族群眾都停下生產,離家沿蒼山腳下、洱海之濱盡情遊樂歌舞,三日三夜方散。第一天,人們沿著蒼山腳繞到蒼山五臺峰下的喜洲聖源寺。第二天到洱海邊的河埃城,第三天沿洱海來到大理三塔附近的馬久邑。一向溫和文雅的白族人,在這三天裡盡情揮灑著自己的情感和歡樂,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白族狂歡節”。

繞三靈有很久的歷史。始於南詔時期,最初是白族先民春日社櫻的宗教活動,此後逐漸發展成為娛神娛人的歡慶活動。繞三靈的會期原為四天。第一天遊樂大理古城城煌廟,第二天從三塔寺起順蒼山山麓遊樂到喜洲聖源寺,第三天從聖源寺遊樂到海邊金圭寺,第四天從金圭寺順洱海之濱遊樂到大理城北馬久邑本主廟,然後散去。其中三塔寺(崇聖寺)是大理的佛都,聖源寺處所的本主廟是大理的神都,金圭寺是大理的仙都。參加繞三靈的白族群眾白天在五座寺院中,都要舉行宗教祭祀活動,尤以神都祭祀“中央本主”段宗榜的儀式最為隆重。夜晚則在附近的田野和樹林中歌舞狂歡。參加繞三靈的人,少則數千,多至數萬。

人們一般都以村為單位,由兩位盛裝的男性長者領頭(其中一位裝扮成女性),他們一手扶楊柳枝、一手持佛塵或手帕,邊走邊唱幽默詼諧的“楊柳曲”,一邊做著誇張詼諧的動作,後面的隊伍有的唱曲、有的跳霸王鞭,熱烈歡快。人夜,男女之間對唱情歌,婉轉深情的歌聲通宵不歇。前人有詩云:“金錢鼓子霸王鞭,漢子推敲背轉旋。最是小姑歌白調,聲聲響人有情天。”

生動描寫了繞三靈的歡快場景。

繞三靈發展到現代,活動內容有了很多變化。首先是參加繞三靈的人員由昔日中老年男女居多,發展為白族青少年都參與的一種民族盛會;活動內容由析求神靈賜予降福和攘災,發展為集春遊、白族歌舞和娛樂為一體的民俗活動;時間減少了一天,減去了四月二十二日遊城煌廟的活動;白族歌舞除打霸王鞭、唱“花柳曲”和對調子外,還增加了許多傳統的白族歌舞表演,形式多樣化,使繞三靈更具地方和民族特色。春光明媚的蒼山洱海之間,人流如潮,歌聲如海,空氣中洋溢著春天的激情。白族繞三靈,一個古老而青春的節日,它是白族對春天的`禮讚,不愧是白族的生命之歌。

  葛根會

農曆正月初五的葛根會是白族的傳統節日,大理城及附近村寨的白族群眾,紛紛走出家門,遊覽崇聖寺。崇聖寺內遊人如織,美味食品、地方特產琳琅滿目。其中,當地白族群眾出售的一種叫“葛根”的特產,最受遊人的歡迎。“葛根會”因此得名。葛根是一種藤本植物的根莖,含有大豆酮、澱粉、異黃、葛素等成分,有消食健胃之功效,是大理地區的傳統藥材。初春的大理,已是一片桃紅柳綠,人們過“葛根會”,就是走出家門,感受蒼洱之間春天的氣息。因此,葛根會實際上就是探春之會,迎春之會。

  本主節

雲南省洱海一帶白族傳統節日,每年農曆正月初八舉行。

本主是白族特有的宗教信仰,本主節也是白族地區最為普遍的宗教節日。每個白族村寨一般都有自己的本主。其隆重程度僅次於春節。本主節的主要活動是接本主。接本主就是將本主像從廟裡接到村中,屆時將繫有大紅綢緞的本主像請至神轎或神車中,隊伍由鑼鼓開道,後面有歌手對唱白族調,盛裝的青年男女打起霸王鞭,老年婦女則誦唱佛經,一路歌舞拜祭,將本主像迎至村中供奉。村中當年結婚的新郎官,爭著上前抬本主,以求本主賜福。

村中的小孩則在前面嘻嘻哈哈,用彩繩拉動神車,在村中巡遊。村中各家各戶都在門口擺上香案,恭迎本主變駕。等到神車到時,各家各戶磕頭敬獻。“蓮池會”、“洞經會”等宗教組織唸經祈福,民間藝人在村中表演“大本曲”等曲藝娛神,附近各村親友都來道賀。家家戶戶殺豬宰羊,祭祀本主,款待賓朋,整個村寨歡聲笑語,喜氣洋洋,洋溢著節日氣息。本主節作為傳統的宗教祭祀活動,也是白族傳統文化傳承的重要環節,又是白族民俗的集中表現。

  鬥雞節

鬥雞節在農曆二月初八舉行,是白族的傳統節日。

據說,養雞使得白族祖先興旺發達起來,所以,白族人民經常說“靠小雞起家立業”這句話。節日這天,各村寨的人們都要穿著節日的盛裝,帶上自己精心餵養的大公雞,精神抖擻地參加比賽。臨行前,主人都要先把公雞梳理一番,然後在其脖子上纏一根紅色絲線,抱著它去叩拜祖先。在堂屋裡,主人用雙手將雞高舉過頭頂,面對祖宗牌位磕頭祈禱,希望自家的雞獲勝。

“鬥雞”絕不僅僅是一種娛樂,更重要的是白族人民對祖先勤勞精神的一種崇拜,要像雞那樣不辭辛苦地奔波覓食,像雞那樣勇敢頑強。

  花朝節

花朝節是雲南鶴慶縣白族人民獨特的民間節日,是該地區最有特色的白族傳統節日。在每年農曆二月十二日舉行。

相傳這一天是花王的生日。節日中最隆重的活動是“拜花王”。這天,白族人民則身背背籮,走遍幽谷,翻盡峭壁,採足100種野花,然後在山泉邊舉行盛祭花王的賽歌會。鶴慶壩區家家戶戶都要用百種鮮花搭成“花山”,大街小巷,妮紫嫣紅,百花競放,芬芳撲鼻。遊人們穿行其間,盡情觀賞。

  拜日望會

拜日望會是白族支系那馬人的盛大集會,意為“拜二月”,亦是白族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曆二月十三日舉行。

相傳集會是為了紀念在一次戰爭中死去的先人而發起的。

集會期間,居住在滇西北瀾滄江兩岸的那馬人,都要集中到蘭坪縣河西的高山井趕街集會。十三日,高山井的那馬人全體出動,在集會地點豎好一根“栽棍”(吉利棍),旁邊放一個木刻影象。十四日,當地那馬人選派出三個能歌善舞的青壯年,以不同的穿著象徵不同身份的人物進行表演,以跳鍋莊的形式慶祝集會的召開。

第一個表演者身著黑披氈,臉戴紅色面罩,手持無名棍,舞時進三步退三步,象徵躍馬揚鞭,隨時準備為保衛本民族的利益而鬥爭。第二個表演者身著黑披氈,臉戴黑色面罩,揮舞無名棍表演一番後,便隨意將棍指向觀眾中的任何人,凡被指之人都得向他虔誠地磕頭,以表示向戰爭中死去的英雄致敬。第三個表演者則男扮女裝,身佩執勤帶,腰懸兵器,黑麵罩反戴在腦後,以此表明前方有躍馬揚鞭的勇士,後方有勤勞賢慧的女傑,男女同心協力,白族永遠立於不敗之地。十五日至十八日是趕街,人們在這幾天裡要忙忙碌碌地變賣土特產,然後高高興興地挑選自己喜愛的各色新美布料和日用品等。十九日下午,那馬人鄭重地放倒“栽棍”,以宣告一年一度的“拜日望會”結束。

  三月街

三月街是盛大的白族傳統節日,大理三月街是中國西部地區歷史最為悠久、影響最大的傳統物資交流盛會,舊稱“觀音市”,每年農曆的三月十五日至二十一日舉行。節期為七天。三月街始於唐代永徽間,最早是佛教的講經廟會,後來逐漸發展成為物資交流盛會。

節日這天,身著民族盛裝的各族男女群眾打著霸王鞭,敲著金錢鼓,載歌載舞歡度民族節日。同時,舉辦燈展、花展和射弩、鞦韆、賽馬、龍舟、歌舞等活動。古老的三月街已成了增強我國民族團結,薈萃民族文化,擴大經貿交流合作與對外友好往來的盛大節日。

白族清明節

白族的傳統節日也是白族祭祀祖先的日子。節俗與漢族相同。

每年農曆三月清明日,家家要準備豐盛的食品前往本家祖墳上祭奠。供品有香腸、薰豬肝、排骨、肉、鮮魚、雄雞等,還有各種新鮮的蔬菜和酒。一般人家都要邀請一些親朋好友一同前往。到了墳地,先要將折來的楊柳枝插在墳前,然後在各祖墳前獻上供品,新喪者墳前的供品要稍豐厚一些。晚輩的兒媳、姑娘們在新墳前大哭一場,以訴對亡者的懷念之情。祭祀完畢,所有上墳人圍坐在墳場附近食用各種食品,直到傍晚才回家。

  白族三月節

白族傳統節日。每年三月由寨老擇吉日舉行。

三月正值耕種季節,人們盼望當年莊稼從種到收一切順利,故節日的主要活動是祭莊稼神。

栽秧會

白族傳統節日,每年在栽插水稻最忙的芒種到夏至之間的五月舉行。

農曆五月,是白族地區栽種水稻最繁忙的時節。栽秧會既是一種與勞動結合的娛樂活動,又是一種互相幫工、早日栽完各家秧苗的互助組織形式。一般以村為單位組成,並推舉一位德高望重、有組織能力的長者為“秧官”,組織、指導栽插。栽秧第一天要舉行莊重又愉快的“開秧門”儀式。清晨,人們扛著裝飾有“升斗”的犬牙形“秧旗”,吹著喚吶、敲著鑼鼓,來到田間。插好秧旗、擺上分食果酒,唱著祈禱豐收的白族調子,之後在秧官的分工、指揮下開始插秧。秧旗下有一支四五人組成的小樂隊,樂器以喚吶為主,配以芒鑼。吹奏的樂曲有《栽秧調》、《蜜蜂過江》、《大擺隊伍》、《龍上天》等喚吶曲調,期間還穿插能說會道的人講民間故事和唱白族調。秧官敲著銅鑼,穿行於栽秧隊伍中頻頻催栽,檢查質量。在歡聲笑語中,人們忘記了疲勞,幹勁倍增。栽秧結束,舉行“關秧門”儀式,也稱“謝水”,即祭祀感謝水神,祈求水神保佑豐收。最後舉行“田家樂”活動。人們扛著秧旗,簇擁著打扮得滑稽可笑的秧官,騎馬在村中游行,後邊跟著化裝成漁、樵、耕、讀等角色和打霸王鞭的隊伍,在村裡表演節目,整個村寨喜氣洋洋。將勞動和娛樂結合在一起,體現了白族人對勞動的獨特理解和感受。

  蝴蝶會

雲南省大理一帶白族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曆四月十五日在大理蝴蝶泉舉行。

傳說,是為了紀念白族男女青年霞郎和雯姑堅貞愛情的一種民俗節日。相傳,古時候,在大理蒼山雲弄峰麓的蝴蝶泉邊住著一戶白族人家,有父母女兒三人,女兒名叫雯姑,一家靠打柴為生。雯姑和玉局峰的白族青年獵人霞郎結識相愛。後來榆城世襲主榆王仰慕雯姑的美貌人才,殺死雯姑的雙親,將她搶進宮中欲霸佔為姬,雯姑抗拒不從,被關在宮中。霞郎冒死於深夜翻牆人宮救出雯姑,逃到無底潭邊,榆王家的打手也追至潭邊,霞郎和雯姑無路可逃,雙雙跳人潭中。第二天從潭中飛出一對彩蝶,棲息在潭邊的合歡古樹上,四面八方的彩蝶飛來朝賀,首尾相連,從樹上直垂到潭中,形成奇觀。從此人們將無底潭改稱“蝴蝶泉”。

因這天是農曆四月十五日,為了紀念這對情人,於是就有了一年一度的蝴蝶會。

據科學工作者考證,蝴蝶聚會是自然界生物傳宗接代的一種自然現象。每年農曆四月十五日前後,正是蝴蝶泉邊合歡古樹開花釋放花蜜的季節,也是各種蝴蝶交配繁殖後代的時間,它們從各處飛來採花蜜,同時雌雄進行交配,所以才出現這種蝴蝶聚會的奇觀。悽婉的傳說故事,賦予蝴蝶泉神奇美麗的色彩

  白族立夏節

雲南省大理、劍川、洱源等地白族民間傳統節日。

每年四月立夏這天,人們便在自家的門前和房子四周插上一枝枝楊柳,還將灶灰撒在石牆腳下,據說這樣可以驅趕毒蟲,消災避禍。昆明市西山區沙浪一帶白族立復日要在龍王廟和水塘處祭龍。祭龍時集體殺豬,各家殺雞。待祭完龍王才能開水灌田,開始栽秧。

  白族端午節

端午節是白族的傳統節日,關於端午節的來源,白族中說法不一,有人說是為紀念戰國時楚國的屈原投江而死,也有說是來自《白蛇傳》。節日一到,家家戶戶吃粽子,還要購買雄黃藥,有的人家給孩子耳孔中放一點,有的放人燒酒中喝幾杯。主要是為了避免因長年在水田中勞作而帶來的各種寒疾。洱海鳳羽一帶的白族,以蒲草為箭插在門上,小孩帽上縫一彩布做的小虎,意在驅邪解惡。家長要給孩子手腕上纏五色線,據說這叫續命縷,能使孩子祛病延歲。人們還要採集艾葉紮成艾人以避邪氣。白族民間傳說,從前有兩個出門人很窮苦,傍晚投宿人家,恰逢這家老婆婆患病,兒子藥王也無奈,便求救於兩個出門人。他倆不懂醫術,便想出怪法,將身上的汗泥搓成小丸讓老婆婆服用,天亮後兩個出門人怕出事便慌忙逃走,誰知老婆婆的病竟好了,藥王正要酬謝卻不見二人,便採來艾葉紮成艾人供於堂上以示敬奉。因這天正值五月初五,故後人沿襲了藥王的作法,每年這天都要供奉艾葉人,以祈全家安康。

  禮至節

又稱李子節。雲南省鶴慶縣辛屯地方白族節日。

每年農曆六月九年級舉行。據當地傳說,該節是為了紀念古時候為民除害的英雄們。每年這天,當地七個自然村的白族身穿豔裝,各自邀請外村親朋好友前往柳樹村的大廟中聚會做客。富裕人家這天都要宰殺豬羊。這一天,廟中還要演唱戲劇,青年男女們要舉行對歌擇偶的活動。

  白族青苗會

雲南省昆明市西山區一帶民間白族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曆六月六日舉行。

當地白族村寨建有不少五穀廟,有的一村一廟,有的數村一廟,這一天,人們以村為單位在五穀廟中集體祭祀“青苗太子”。屆時,集體殺一口豬。早飯後各家代表到指定的山上種鬆籽,然後由廟會分給各家用紙做的五色青苗蟠一支,插到自己的田邊,以祈青苗茁壯,當年獲得豐收。

  火把節

火是我國藏緬民族共同的崇拜物,這些民族由此也被稱為“火的民族”,由祭火發展而來的火把節就是這些民族共同的節日。白族也是藏緬民族之一,火把節是白族的傳統節日也是白族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之一。白族的火把節在每年的農曆六月二十五日舉行,白族男女老少屆時要聚集一堂祭祖,並通過拜火把、點火把、耍火把、跳火把等活動,預祝五穀豐登、六畜興旺。

節日前夕,全村同豎一根高約一二十米的大火把。火把用松樹做杆,上捆麥稈、松枝,頂端安一面旗。旗杆用竹竿串聯三個竹蔑紮成的升斗,意為連升三級。每個升斗四周插著“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之類字畫的小紙旗;升斗下面掛著火把梨、海棠果、花炮、燈具以及五彩旗。火把節的中午到祖墳前掃墓、祭奠。白族主婦還要到田間敬獻土地神。

太陽落山前,各家提前吃完晚飯,扶老攜幼出門觀賞火把和跑馬。跑馬的有大人、有小孩。繞火把跑三圈後,才能向遠處馳騁。不跑馬的,就挨家挨戶欣賞各家門前的火把,看誰家火把精緻美觀。

在全村的大火把點燃之前,年輕的媳婦們打著傘,背上新生嬰兒在火把下轉三圈,以示祛邪得福。等到夜幕降臨,村中老人領頭獻祭品,向大火把叩頭。幾個勇敢矯健的小夥子,一個接一個地攀上高豎的大火把,將小火把逐人上傳將大火把點燃。剎時烈焰騰空,鼓樂齊鳴。人們圍著火把,載歌載舞,悠揚的白族調在夜空中迴盪。當火把上懸掛升斗的竹竿被燒斷時,升斗凌空飛下,人們群起爭搶,搶到升斗者被視為有福之人,受到大家的祝賀。

火把節的高潮是耍火把。男女青年、小孩人人手持火把,在夜色中穿梭揮舞。挎包裡備有松香,見人就抓出一把松香往火把上撒去。只聽“轟”的一響,騰起的火苗燎向對方,白族人稱之為“敬上一把”。人們認為火苗可燎去身上的晦氣,給人帶來吉祥和喜氣。接著,青年人成群結隊地舉著小火把來到田間地頭,向火把撒松香粉,給水稻照穗,其意是消除病蟲,祈求水稻豐收。午夜前後,將火把堆成一堆堆的髯火,男女青年一個接一個地從舞火來回跨越兩三次,祈求火神鑲災祛邪,人人百病不生。最後,男女青年唱歌對調,直至深夜。

火把節的源頭,無疑與白族先民的火崇拜有關,但在此後的流傳中,白族人民賜予其新的意義。

火把節是白族人民的狂歡節,夜色中的火把節,成千上萬支火把在大山之間遊動,造成“萬朵蓮花開海市,一天星斗下人間”的人間勝景,令人如醉如痴。

  石寶山歌會

每年農曆七月的最後一天,劍川、蘭坪、洱源、鶴慶、大理、麗江等地的白族群眾,成群結隊地來到劍川石寶山,歡度石寶山歌會。石寶山歌會是白族的傳統節日也是最富於浪漫色彩的節慶活動。

成千上萬的白族男女,在這裡以歌會友,以歌言志,用優美的白族調讚美生活、抒發情感,尋找意中人。在七月流火的季節,這裡匯成了歌的海洋、歌的世界。

歌會期間,身著白族盛裝的男女聚集在石寶山寶相寺旁,彈起三絃,即興對唱白族民歌。

歌的內容多是有關男女愛情方面的。調子時而情深意長,訴說著愛情的堅貞;時而活潑歡快,傾吐著見到心上人的歡欣;時而婉轉纏綿,有如一曲愛的心語;時而高亢激昂,那是愛的誓言。即使是憂鬱的調子,也會讓人感受愛的深沉。優美的旋律,讓人們體會到白族民歌藝術的無比魅力。

在盛大的歌會上,白天唱了還不夠,等到夜幕降臨,人們又點起堆堆簧火,這裡一群,那裡一隊,你來我往,繼續對唱。有的對唱幾天幾夜仍意猶未盡,就相約來年再唱。白族的青年男女,也往往在歌會上相識、相知,並私訂終身。即使不能終成眷屬,一對知心人也會在以後的歌會上年年相約對歌,直到去世。正如一首白族情歌所唱:“金山銀山會吃光,只有情意記心上。哥哥情深妹意長,拄柺杖相幫。相好好到頭髮白,相愛愛到牙落光。人生一百情不斷,拄柺杖相幫。”愛是人類歌唱的永恆主題,石寶山歌會,本身就是白族一首韻味悠長的愛的詩篇。

  繞海會

也叫“耍海會”,白族的傳統節日。洱海沿岸的白族,每年都有泛舟的習俗。從農曆七月二十三日到八月二十三日,時間長達一個月。這一個月內一村接一村活動,十分熱鬧。其中規模最大的是八月初八的才村耍海會。這一天,周圍許多村莊都把花船聚集在才村附近的海面進行比賽。

船隻連綿十幾裡,觀看者數萬人。

耍海會又稱“撈屍會”。傳說是為打撈斬蟒英雄段赤誠的屍體,因為他在除蟒時葬身洱海。也有傳說是打撈柏潔夫人屍體的。

  漁潭會

又叫“八月十五街”,白族的傳統節日之一。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大理、洱源一帶的白族群眾都要到蒼山洱海最北端的洱源沙坪去趕漁潭會。漁潭會是大理地區秋季物資交流會,會期7一8天。會期除農具、漁具及大牲畜交易外,置辦嫁妝也是漁潭會的主要內容。

當地白族的婚禮一般集中在臘月,而訂婚則在農曆八月以前。按當地風俗,男方在訂婚後要先送部分彩禮給女方。因此,人們就在漁潭會上置辦彩禮,如櫃子、玉鐲、服裝、刺繡品等。久而久之,嫁妝交易成了漁潭會的主要內容,漁潭會也被稱為“嫁妝會”。白族傳說,觀音菩薩盼咐人們在此交易漁具,以困住危害百姓的魚精,久而久之發展成了漁潭會。現在,漁潭會已經發展成為大理僅次於三月街的地區性物資交易集市。因時逢中秋團圓節,又以置辦嫁妝為主,漁潭會洋溢著“月圓人更圓”的浪漫和溫馨,是白族人民幸福生活的縮影。

  白族中秋節

白族的傳統節日,節日當天,白族家家戶戶均備有果品糕點,當月升東山時,便置席拜天地,對月磕頭。然後邀請親友們到家中嘗月餅、觀賞月色。當晚,還要給親友家贈送月餅。節日食品除月餅外,還有新鮮的果品、包穀、黃豆角等,以示五穀成熟、慶賀豐收之意。白族人家的主婦多自己做月餅,答禮、喜洲、鳳羽、喬後等地視做月餅為對婦女烹調技術的考驗。昆明附近的白族晚上要吃餌撰麵條。中秋晚上鶴慶縣白族還要舉行漂河燈活動。人們將特製的各形紙燈,內點蠟燭或燈火,沿河漂放。看誰的燈漂得遠,且不易滅。也有的將各種彩燈放置河兩岸,並舞耍龍燈、獅燈、白鶴燈等。屆時,兩岸燈火通明,煞是好看。青年男女還進行劃龍船、對歌和其他文娛活動。

  重陽節

重陽節是白族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曆九月初九日,家庭富裕、三代不分家的白族人家,都要殺一隻肥羊,燉全羊湯閤家共飲。還要準備栗子、核桃和酒等。生活清貧些的人家,也要設法吃羊頭羊蹄。白族流傳這樣的民謠:九月九,栗子、核桃和燒酒。吃了羊頭羊蹄和全羊湯,還要吃煮栗子和核桃。鶴慶縣壩區的白族這天要帶上果品上螺峰山佔陰晴。螺峰山頂,有一塊方圓百丈的大石,人稱陰晴石。人們來到石下先唱歌跳舞,讚頌陰晴石。待太陽落山,人們從陰晴石上敲取一塊,帶回家中以驗天氣陰晴。

  果子節

果子節是大理鶴慶辛登村一帶白族的傳統節日。農曆八月十六日舉行。

相傳,古時候,在農曆八月十六日這一天,天上的百花仙姑下凡到此地,教會了人們栽培果樹,使人們開始吃上了各種水果。為了紀念百花仙姑,人們就把八月十六日這天定為果子節。此後,每年的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設宴待客,人們拿著月餅,吹著喚吶,唱起山歌,到果園裡祭供百花仙姑,並在果園裡盡情娛樂,直到晚上才回家。

  白族冬至節

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節日。每年農曆十一月冬至這一天,白族家家戶戶都要熱鬧一番。白族有句俗話說:冬大年小。人們認為,按中國上古的白族曆法,一年為十個月,十一月便是第二年的歲首,故為冬大。這一天,人們要殺豬宰羊,富裕人家更是隆重。周城一帶的白族這一天要邀請親朋好友來家作客。因這個季節為農閒糧盈期,青年們多選冬至天商訂婚事。這天,各個白族村莊都沉浸在節日氣氛中。

  白族辭年

雲南省白族傳統節日。每年農曆臘月最後一天晚上舉行。

白族人認為,這晚是辭舊迎新的時刻,因此,晚餐非常豐盛。據說這天晚上灶君要從天上回到人間,故家家戶戶,不論貧富,都要拿出最好的食品,祭敬灶君,再祭門神,最後祭祖先。祭祀時要鳴放鞭炮。人夜,把從山上採回的青松毛,鋪在堂屋祖先靈位面前的供桌下,意為鋪氈,以示祖先到家後安坐,並在桌上供晚宴,讓祖先享用。當晚,不拘老少,同在堂屋中用餐,俗稱全家福。飯後由家長率領大家在堂屋拜祖先,行一跪四磕頭禮,然後由長兒女向在世祖父母或父母依次拜辭年禮。家中理財長輩藉此向晚輩每人分發一些錢。之後祖父母與兒孫在堂屋守歲,至亥時喝過了米花茶,祝願新的一年生活如花似蜜,才各自回屋休息。

  祭鳥節

祭鳥節是雲南鶴慶縣白族人民的傳統節日。在每年的清明節和冬至的時候舉行。

它來源於一個古老的傳說:很久以前,鶴慶黃鬱坪村有個白族婦女,生了12個女兒,24個兒子。她的12個女兒分別嫁給了西山12個部落的首領。善良的母親怕出嫁後的女兒們不好好盤田種地,就分派抖個兒子每隔巧天就輪1人去催促她們做農事。後來,24個兒子變成了24種候鳥,它們千百年來一直不忘自己的職責,呼喚人們燒荒、翻地、播種、除草、灌水、追肥、收割。再後來,人們就把它們出現的不同時間,定為24個節氣。由於候鳥對白族人民功勞極大,因此,他們十分愛鳥、護鳥,併為它們定時祭慶。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今天的祭鳥節。節日期間,白族人民都要帶上許多鳥食,如包谷花、葬籽花、鬆籽仁、橡子果、洋芋末、蘿蔔絲等等;另外還要捕捉各種昆蟲,來到黃鬱坪。當人們逐漸集齊時,公推一位遠近聞名的老歌手,彙集全部鳥食。老歌手先向空中撒一把鳥食,接著亮起渾厚的嗓音,唱起西山區特有的民歌“哈植依”,其他人則和唱起舞,同時把各種食物拋撒到花間樹叢中,或是綠茵茵的草坪上。人們散去後,遍野的食物,鳥兒們便可盡情地享受。

  青姑娘節

這是雲南劍川一帶白族婦女的節日,是白族的傳統節日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