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教育考試>

鳥的天堂課後反思

教育考試 閱讀(2W)

《鳥的天堂》文章記敘了作者和他的朋友兩次經過鳥的天堂時所見到的不同景象,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中這種生命現象的熱愛和讚美。下面是本站小編帶來的關於《鳥的天堂》的課後教學反思,歡迎閱讀!

鳥的天堂課後反思

  鳥的天堂課後反思

在《鳥的天堂》這堂課的學習活動中,學生學的特別投入。這是學生積極參與、合作學習的一堂語文課。

首先,我通過引導談話,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說說“天堂”是什麼樣子的。聽到這個話題,學生們顯得很興奮,都舉起了小手。學生的回答是“天堂是快活的”、“天堂是美好”、“天堂是幸福的”……

等學生稍平靜了一些,我說:“我想小鳥在天堂裡一定也過得很幸福很快樂吧!”同時我板書了課題《鳥的天堂》。讓學生讀了課題之後,我進一步引導:“讀了這個課題,你想提出哪些問題?”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稍做思索,又紛紛舉手,爭先恐後地提出了一些問題:“鳥的天堂”指什麼?“鳥的天堂”是什麼樣子的?“鳥的天堂”在哪裡?“鳥的天堂”裡有什麼?鳥在鳥的天堂裡過很快樂嗎?“鳥的天堂”是怎樣形成的?……

在解答學生提出的這些問題的過程中,我先讓學生完成自己能解答的問題。有些學生通過課前預習,能回答說:“鳥的天堂是一棵很大的大榕樹”、“鳥的天堂在廣東省新會縣環城鄉天馬村前的天馬河中”、“有許多鳥在鳥的天堂裡過著辛福快樂的生活”……有些問題學生能合理地做出解答,有些問題學生回答不夠全面。對此,我把學生提出的問題稍加整理,然後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在文中找出有關語句,經過小組合作討論,全面、合理地解答問題。

問題是學生自己提出來的,學生解答問題的慾望非常強烈。於是,學生帶著問題開始閱讀課文。在閱讀過程中,我發現學生讀得非常認真,非常投入。有些學生獨自閱讀、獨立思考,有些同學閱讀課文再討論交流,合作學習。只見學生一陣是讀書,一陣是用筆在書上點點畫畫,找出了有關詞句,一陣又是默默思考;有的學生在書上相互指點,有的在滔滔不絕地陳述著自已的觀點,有的在補充他人的敘述,也有的在爭論著……

時間一分分地過去了,學生從提出問題到思考、討論問題、到組織語言,解答問題,每一個環節都做得那麼認真,那麼投入。

最後在全班交流的過程中,學生在老師或同學們的補充幫助下圓滿地解答了每一個問題。

就這樣,通過學生的問、讀、想、說,基本上理清了文章的主脈,把握了本課學習的主要內容。

這堂語文課,學生學得如此投入。之後,通過對這堂課學習過強的反思,我對語文課的學習有了一個新的認識。

德國教育學家福祿貝爾說過:“兒童有著強大的驅動力,教師的任務是管理和引導學生,把他們的驅動力用於值得從事的活動中。因此,教師應當為他們自身活動創造環境”。

首先,教師要善於用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引導談話,激發學生的這種強大的驅動力,培養學生學習情感。“天堂”這個話題,是快樂的話題,是美好的話題,這也是學生感興趣的一個話題。從說“天堂”開始,學生就對本課的學習產生的興趣,就有了積極投入、主動學習的潛在意識。因此學生在讀課題《鳥的天堂》時思維就活了起來,隨後才能提出一些合理的問題。本來學生對自己設計的問題總有著濃厚的解答問題的願望,也就是學生把通過閱讀解答自己提出的問題當成是值得從事的活動,比起教師提問讓學生解答來學生更願投入自己強大的驅動力。這正是本課學生能積極投入學習活動、主動探索的主要原因。

當然,學生有了參與活動、探究學習的興趣,教師還要重視學法指導和能力的培養,要適時地引導學生能抓住文中關鍵詞句理解課文內容,並能用自己的語言較全面,合理地描述問題的結果,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學生陳述自己的見解時,教師要對學生的描述予以肯定,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語文的自信心,但更重要的是教師要有技巧地幫助學生把自己的見解描述得更具體,更有理有據,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如,指導學生說出通過“到處都是鳥聲,到處都是鳥”,“應接不暇”等詞語說明大榕樹裡的`鳥很多,通過“有的……有的……有的……”說明鳥在這裡生活得很快樂。也就是說鳥的天堂裡有許多鳥,它們過的很快樂,很幸福。這也是把大榕樹說成是鳥的天堂的主要理由。說到為什麼大榕樹會成為鳥的天堂時,學生不但說出了大榕樹成為鳥的天堂的原因,也能結合本地實際,說出了“我們也要保護環境,讓我們家鄉有更多的鳥的天堂。”多麼美好的願望啊!

這堂語文課,從問到讀、從讀到想、從想到說,無不顯現出學生強烈的學習願望。看到一張張求知的小臉,教師又怎能打斷學生的學習活動呢?教師要站在育人的高度審視教學,要對學生的一切發展負責。把課堂還給學生,把課堂作為學生學習自身活動的良好發展環境,在課堂上重情感教育,重習慣培養,重學法指導,重思維訓練,堅持這樣做,就能使學生終身受益,必定有利於他們一生的發展。

  鳥的天堂教學反思

《鳥的天堂》一文記敘了作者和他的朋友兩次經過"鳥的天堂"時所見到的不同景象,說明大榕樹的繁茂奇特以及被稱作"鳥的天堂"名副其實,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讚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學前,我深挖課文中的環境教育因素,明確了"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的原因:其一,是因為生態環境好(榕樹很大,很茂盛,周圍是河流,氣候適宜。);其二,是因為這兒的人好(農民不許人捉它們。)同時生態環境好又有人為的因素。在教這篇課文時,我是這樣做的:

一,課前查詢資料,初步感知生態美。

課前查詢資料有效的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變其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學生通過網上查閱,圖書查閱,訪問查閱,瞭解到巴金先生寫作的《鳥的天堂》原文,鳥的天堂所在地,鳥的天堂是怎樣形成的,形成的原因,形成的時間,老百姓是怎樣保護它的,以及作為保護區和遊覽勝地,鳥的天堂的現在的情景。同學們對鳥的天堂瞭解地越多就越喜歡這鳥的天堂,這就為下一步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知識和情感基礎。同學們所查詢的資料不是獨自享用,而是和其他小夥伴交流分享,這樣他們的知識寶庫又有了新的內容,頭腦中初步建立了這樣的概念:鳥的天堂是美的,這美是人為的創造出來,只有人與自然和諧共存,才能創造生態美。

二,課中品讀體味,深入感受生態美。

《鳥的天堂》一文內容寫的非常美,語言也非常美,作者的感情全身心的投入,情也美。然而這一切的美的根源是來自於生態環境的美!為讓這美的生態圖深深地根植於學生的內心深處,引導學生圍繞問題主動地進行探究就成為關鍵。

1,猜疑激趣,提出探究專題。

探究專題不能只是對課文語言疑難問題的解決,更應是直入中心,圍繞文章中心提煉出探究專題。學習《鳥的天堂》就是要讓學生領悟"動物,植物,大自然,人"之間的和諧共存。課伊始,可先讓學生聯絡生活體驗,理解"天堂"的意思,然後讓學生猜一猜:老師會抓住"天堂"一詞,提出一個什麼專題供大家探究學生頓時興趣倍增,紛紛猜測,有的說鳥的天堂指的是什麼有的說為什麼稱為鳥的天堂還有的說鳥的天堂是怎樣的教師在充分肯定學生的問題提得好的基礎上,丟擲探究性專題——這裡為什麼能成為鳥的天堂這樣,不僅調動學生探究的積極性,也為學生指明瞭探究的方向,真是一舉兩得。

2,品讀體味課文,勾勒生態和諧圖。

為完成這個探究性專題,學生就不能只侷限於領悟樹的"大",還需深刻領悟"人與自然"和諧共存,不提及這點就表明對課文學習的層次是停留在膚淺層次的。因此抓住課文的重點段落,引導學生品讀感悟,通過學文,在大腦中勾勒出一幅生態和諧的圖景,從而感受生態的美,達到以課文為載體滲透"綠色教育"的理念,這樣的滲透才是自然生成的。如文章一開頭幾個自然段就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夏日的傍晚,這兒不僅四周很靜,只聽見船槳激起的流水聲,而且景色迷人,燦爛的紅霞還在天邊。抓住"大概漲潮的時候……"讓生知道這兒氣候溫暖,土地溼潤,河流縱橫,有利於萬物生長,所以大榕樹是那樣蓬勃有生機。抓住"臥""垂"這些重點詞的品析,讓生感悟這兒的榕樹大。大榕樹生長旺盛,枝繁葉茂,非常適合鳥兒在這裡棲息繁衍,是名副其實的鳥的天堂。

當學生都說這兒水分充足,可以為鳥兒提供必要的水分,這時一位學生立即舉手說:"我認為'水分','榕樹'和'鳥'這三者是因果關係。因為水分充足,這棵榕樹才長得如此高大茂盛;榕樹高大茂盛了,所以才適合鳥兒在這裡生活。"又如當學生都認為農民保護了鳥,鳥兒們才能在這兒棲息繁衍快樂的生活時,教師適時點撥:大家想,由於人們的保護,這裡的鳥兒會越來越多,旅遊業隨之發展,這地方經濟也會隨之得以發展,人們的生活會怎樣學生紛紛說:越來越幸福,越來越美好,越來越快樂……教師隨即板書:"鳥因人樂,人依鳥和"。然後告訴學生:寫完後,我又覺得不完整,不深刻,誰能根據所學來幫老師添一添於是,學生脫口而出:"樹因人樂,人依樹和;動物因人樂,人依動物和;植物因人樂,人依植物和……自然因人美麗,人因自然而幸福。"這裡,沒有教師生硬地灌輸環保教育,而是巧妙利用板書引路,讓學生興味盎然添,改,思維火花噴湧而出。這樣的設計既訓練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又潛移默化地受到保護大自然的思想教育,語文學科的工具性,人文性,統一和諧,可謂一舉兩得。

3,今昔對比,昇華綠色教育的情感。

品讀全文後,我找出收集的圖片,讓生欣賞"鳥的天堂"的美景。正當大家都沉浸在自然美中。一位學生站起來說:"從我搜集的各種資料來看,現在的'鳥的天堂'並沒有巴金爺爺所描繪得那麼美了!"此言如一石擊起了千層浪,同學們不禁交頭接耳起來了。見此情景,我讓那名學生上臺展示自己蒐集的資料,引導學生對"鳥的天堂"今昔情景進行對比,讓學生深切感受到:保護環境迫在眉睫。

三,課後練習,延伸綠色教育。

課後練習是課堂學習的延伸,我設計了這樣的練習來延伸綠色教育:畫圖或寫段導遊解說詞來表達自己對"鳥的天堂"情感。通過完成練習,資料,課文再一次地在學生的頭腦中再現,"鳥的天堂"優美的環境成了學生讚頌的內容,熱愛自然,保護環境的意識印入學生的頭腦。

  鳥的天堂課後反思範文

《鳥的天堂》一文記敘了作者和他的朋友兩次經過“鳥的天堂”時所見到的不同景象,說明大榕樹的繁茂奇特以及被稱作“鳥的天堂”名副其實,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讚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一、課前的匯入,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我通過引導談話,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說說“天堂”是什麼樣子的。聽到這個話題,學生們顯得很興奮,都舉起了小手。學生的回答是“天堂是快活的”、“天堂是美好”、“天堂是幸福的”……我進一步引導:“讀了這個課題,你想提出哪些問題?”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稍做思索,又紛紛舉手,爭先恐後地提出了一些問題:“鳥的天堂”指什麼?“鳥的天堂”是什麼樣子的?“鳥的天堂”在哪裡?“鳥的天堂”裡有什麼?鳥在鳥的天堂裡過很快樂嗎?“鳥的天堂”是怎樣形成的?……學生自己就帶著疑問走進了文字。

二、課中品讀體味,深入感受課文內容

《鳥的天堂》一文內容寫的非常美,語言也非常美,作者的感情全身心的投入,情也美。課文描寫了兩次到鳥的天堂看到的美麗:景象榕枝繁葉茂,眾鳥歡樂歌唱。作者以樸實優美的語言、鮮明的動靜對比手法,讚頌了這自然景觀,生動地描繪了這株大榕樹是“鳥的天堂”,從而讚歎了我國南方水鄉自然環境之美。

在表現榕樹生命力之美時,這樣寫道“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這裡如果去掉“似乎”變成寫實,就顯得不真實了;如果換成“我覺得”就把感覺和景物截然分開,語氣平淡。“顫動”如果變成“湧動、跳動、顫抖”,就不能把綠葉富有生命力的特有精神狀態準確地刻畫出來。“似乎、顫動”傳神地把當時作者的感受、聯想融入於景,具有“物我兩忘”的心態,意境深遠,妙不可言。寫榕樹的葉子亮麗,又反客為主,寫成“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葉子對人的吸引力太大了,讓人不得不看,榕樹的生命力可謂強矣。

第二次去看榕樹,寫群鳥嬉戲,“到處是鳥聲,到處是鳥影”,極言場面之廣大。從聽覺寫“聲”,從視覺寫“影”,寫影比寫鳥本身更能體現當時的熱鬧紛繁。用“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樹枝上叫,有的飛起來,有的撲翅膀”。充分寫出形態的多種多樣,生動形象,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

三、有感情朗讀,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可以使學生的思想得到昇華,並能更加深了對文字的理解。在朗讀描寫大榕樹和鳥多的段落時,讓學生邊讀邊想象榕樹的樣子以及鳥多的場面。為以後的作文打下基礎。

一堂語文課,從問到讀、從讀到想、從想到說,無不顯現出學生強烈的學習願望。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站在育人的高度審視教學,要對學生的一切發展負責。把課堂還給學生,把課堂作為學生學習自身活動的良好發展環境,在課堂上重情感教育,重習慣培養,重學法指導,重思維訓練,堅持這樣做,就能使學生終身受益,必定有利於他們一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