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空山鳥語》教案及課後反思

校園 閱讀(3.1W)

【教學構想】

《空山鳥語》教案及課後反思

一個用唐吉柯德似的熱情擁抱文學,以清教徒般的信仰面對人生的詩人,他會用怎樣的一雙眼睛去觀察這個世界,又會怎樣去諦聽自己內心的聲音?一個有著一雙充滿愛的眼眸,一生都在緬懷故鄉的詩人,他會用怎樣的一支筆去書寫心中的愛戀,又會怎樣深情地去吟唱一首懷鄉賦?

《空山鳥語》是一篇雋永含蓄,富有深刻哲理的散文。在詩化的語言的外表下的,是作者對古樸、淡泊、寧靜、清雅的人生境界的追求。

作者在開篇,就滿腔熱情地向世人宣告“到山上來,我最喜歡的事就是聽鳥叫”,“鳥兒的鳴聲是世間最美的語言”。請注意,這裡的“鳥語”,不是公園鳥語林裡向遊客乞討食物的鳥鳴聲,也不是住在鳥籠裡過著養尊處優生活的貴族鳥的鳴叫聲,而是有著“嬌豔的花、婆娑的樹”,“奇崛的岩石、爽颯的風、飄逸的雲朵”的山林中的鳥語。它們在遠離塵囂的空山中自由自在的生活,唱自己喜歡的歌,敘述動人的愛情故事。難怪作者一到山上來,就會“找一片幽深的林子躺下”靜靜地聽這些鳥兒唱歌。在這兒,作者的這種情感不僅僅只是對空山鳥鳴的鐘愛之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它還源於對自私、冷酷、暴力、唯利是圖等社會現象的憎惡。山林中的鳥兒自由自在,沒有世事的羈絆,沒有世俗的媚骨,它們不求好聽的名字。由此可見,作者喜歡空山鳥語,是在追求一種“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遠離物慾橫流的塵世,鄙棄追名逐利的慾望,不媚悅權貴,不迎合他人,說自己想說的話,唱自己想唱的歌,做一個真正自由幸福的人。

文中有一段內容寫到作者因為聽到鷓鴣的叫聲,勾起了對故鄉的回憶。鷓鴣的鳴叫聲將作者帶回了故鄉那古老的江南小鎮,帶回到古樸、恬靜、淡雅的生活之中。又因對孤島上燈紅酒綠生活的厭倦,更加思念懷念江南小鎮那淡泊寧靜的生活。雖然他知道這只是“在海角孤島上奇幻的夢境”,但仍然“喜歡重溫”。這裡重溫的不僅僅只是故鄉,更是人生境界的一種追求:古樸、淡泊、寧靜、清雅。正是帶著這份追求,作者以“我想做一隻鳥,在山中”的奇思妙想結束了全文。

這篇文章的風格靈秀而飄逸,語言樸素、自然、清新、流暢,有詩的意境和詩的韻味。在詩化的語言下,卻又有著深刻的哲理。作者觀察力犀利,解析透徹,而且精確地掌握文字運用的技巧,能夠剖析自我,刻畫人性,描繪平凡的現實和瑰麗的自然。由於他在淡淡的抒寫中投入了赤子之心,所以表現出來的是能夠牽引人們哲思的玄思。正像他自己所說的,要耕耘一片寧靜和平的文學淨土。

這篇文章對於七年級的學生而言,有一定的難度。特別是文章中所蘊含的深刻哲理,學生往往不能完全理解。因此,在教學中應更側重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去理解文章,通過一遍遍的朗讀去體會作者的情感,在作者的經歷中找尋作者的思想根源,從而理解文章中的深刻哲理。

【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多角度理解文章蘊含的人生哲理。

2、通過朗讀體會作者情感,感受作者的人生態度。

3、理解文中運用的意象,學習作者詩化的語言。

【教學重難點】

體會文章中詩化的語言中所蘊含的人生哲理。

【教學安排】

1、用自己的語言描繪作者筆下的“空山”“鳥語”。

2、用自主與合作相結合的方法研讀課文。

3、自主品讀詩化的`語言,體會文中蘊含的人生哲理。

4、朗讀加點評品味課文,積累妙詞佳句。

【教學步驟】

一、 匯入新課

學生看課題,展開想象,描繪由“空山鳥語”所想象的畫面。

引導學生注意“空”字,體會“空山”與俗世鳥語的區別。

面對如此靜謐絕美的景象,你是否也會如陶淵明一般,產生要遁入山林做一個隱士的想法?置身這樣的境地修生養性,你是否才會真正明白什麼是超然物外,超塵脫俗?

(讓學生展開想象,通過想象喚起學生對課文中所描繪景象的主動體驗。再用優美的導語引起學生的思考,引導學生進入課文的學習。“一個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語文學習需要學生的感性參與,而想象力的喚起使得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被積極地調動了起來。富於詩意的導語,又為這篇用詩化語言寫成的文章的學習營造了一個絕佳的氛圍。)

二、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放聲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2、關上課本,讓學生自由說說自己最喜歡的地方,並結合自己的體驗談談喜歡的原因。

(讓學生在初讀中就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不必追求體驗的深度和廣度,只要有感受即可給予肯定,讓學生在初讀中就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新課標一再強調,欣賞文學作品要有自己的情感體驗,要讓學生嚐到成功的喜悅。教師在這一環節的處理中就更應重視這一點,要對學生的富於個性的觀點與見解,作出及時的適當的肯定。)

3、用自己的語言描繪作者筆下的“空山”“鳥語”,可借用課文中的詞語,但一定要符合文中描繪的“空山”“鳥語”的特點。

(這一處的處理既完成了對課文中內容的熟悉,又鍛鍊了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還讓學生對文中的景物描寫有自己獨到的體驗和感受。語文課應該有語文課的特點,要有朗朗的讀書聲,要有優美語言的品味,更要有學生對優美語言地使用。文章中的優美語言,使學生感受到了祖國語言文字的美麗,那麼,教師就應該抓住有利時機,引導學生運用這些優美的語言。)

三、 再讀課文,合作探究。

1、教師提出疑問:在課文的最後,作者發出了“我想做只鳥,在山中。”的感嘆,你是怎麼看待作者的這一感嘆的?要求學生在自讀的基礎上,與小組成員探討這一問題。這一步只要求學生能談出自己的觀點,但一定要言之成理。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談,也可結合課文中的內容談。

(這一步設計主要是想通過學生自讀,來完成學生對文字的初步解讀,在解讀中要有自己的體驗有自己的觀點。特別強調學生在解讀中要有自己的觀點)

2、分組研讀課文,讓學生結合郭楓的生活經歷以及其他作品,對作品中的一些內容進行研讀,體會作者的情感。明確:想做一隻山林中的鳥,其實是對一種生活方式的追求。

此處可著手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作者為什麼說“鳥的聲音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

② 作者“想做一隻鳥,在山中”的原因僅僅是因為“鳥語”好聽嗎?

③ “你不是從這美妙的清音中,已經聽到自然的訊息和人世的滄桑了麼?”這句話應怎樣理解?

並在此時引入作者的生平簡介和他的作品風格介紹,並可適當選擇他的作品《草蟲的村落》,讓學生在作者生平和其他作品中尋找作者的思想根源。

(此處的研讀,主要是想讓學生學會結合作者的經歷及相關作品來理解文章,體會作者的情感。)

3、自主研讀課文,選擇文章中富於哲理的句子進行品評,體味其中的深刻哲理,並可適當結合自己的體會談談自己的認識。

(這篇文章篇幅不長卻含蓄雋永,富有深刻的哲理,體會這篇文章中的哲理應該成為文章學習的一個重要部分。)

四、 美讀課文,積累佳詞美句

1、朗讀課文,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