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教育考試>

2018廣東大學聯考文綜二輪複習提分方法

教育考試 閱讀(1.75W)

二輪複習主要是對大學聯考文科綜合的知識點進行進一步的鞏固和提升,這也是大學聯考生提分的重要階段。下面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廣東大學聯考文綜二輪複習提分方法,希望大家喜歡。

2018廣東大學聯考文綜二輪複習提分方法

  廣東大學聯考文綜二輪複習提分方法

一、地理學習的思維特點

綜合聯絡地理環境的各種要素,分析比較各區域地理環境的異同並放到一定的空間去研究。

二、學習好地理學科的重要前提

掌握綜合性、區域性、空間性、動態性等特點。

1、綜合性

如自然地理要素有氣候、地形、水文、土壤、植被等;人文地理要素有資源、能源、農業、工業、交通運輸、城市、人口等,整個體系是一個內在聯絡完整的有規律的綜合體。

2、區域性

我們在學習地理時,要從區域性出發,突出地區和國家的主要特徵,綜合某地區的各自然地理要素和經濟人文方面特點,與其它地區相比較而顯示其特性。

3、空間性

學習一個區域,首先要了解這個地區的空間位置,包括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政治地理與經濟地理位置;繼而弄清地區內部地理事物如地形、河流、湖泊、氣溫、降水、植被等的空間分佈及其原因,以及經濟資源、工業部門、主要農林牧產品、交通運輸線的空間分佈規律及配置原因。

4、動態性

地球上地理現象十分巨集大,學習地理就要求我們從廣闊的時間和空間範圍內,把地理事物同它所處的時空位置及其它事物聯絡起來思考,才有可能更好地達到學習目的。

三、考試依據

《考試大綱》和《高中地理課程標準》。

《高中地理課程標準》的總體目標是: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其中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是優先目標,過程與方法為主導目標,知識與技能為基礎目標。

四、具體複習方法的說明

1、知識:全面複習,系統掌握基礎知識。

要求複習中要注重知識體系的建構。

(1)講究方法。一方面要從知識框架理清知識脈絡;另一方面要弄清知識間的內在聯絡、因果關係、邏輯關係。如區域地理複習時可以從位置(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相對位置等)、自然地理特徵(地形、氣候、水文、土壤、自然資源等)、人文地理特徵(工業、農業、人口、重要城市、港口、交通、分佈、成因)等方面去研究,把握各自然要素之間以及自然條件與經濟發展之間的內在聯絡。

(2)注意跨學科知識的聯絡。例如太陽高度的計算、時間的計算、經緯度的計算等,需要數學的計算。

(3)地圖:地理學的靈魂

如:我們用學習過的知識來充實地圖,將具體的地理知識點在地圖上體現,這樣慢慢的一張張地圖都被我們自己給充實起來了,以後一看到地圖,一個個具體的知識點便從地圖上浮現了出來,這樣地圖實際上起到了一個提綱挈領的作用,極大地提高了我們的記憶效率。

(4)抓重點,克難點,用心感受生活,關注熱點

現在的大學聯考試題,越來越注意把課本知識與最新研究的理論成果、國內外形勢、全球經濟發展動態及當前人類面臨的問題結合起來,考查學生應用地理知識進行分析和說明現實問題的能力,因此,複習時要關注社會熱點和焦點問題。要善於從地理的觀點去看待現實生活中的熱點問題。

2、能力培養

(1)根據地理學科特點去讀書。無論地理教材還是地理資料,都是通過文字、地圖、圖表來表達,圖文結合是地理知識最顯著的特點。要認識地圖、熟悉地圖,繪製地理略圖。

(2)理清事實、材料與原理、規律關係。學生熟悉材料的基礎上進行分析歸納掌握本質,即學生讀懂這些材料是說明什麼問題的,它從那幾個方面去說明問題,以什麼方式說明問題等。

(3)教會學生思考

首先,觀察地圖、模型、圖表要明確觀察物件;按一定順序觀察。觀察柱狀曲線圖,應先看縱橫座標代表的內容、數值的大小,然後再看柱狀高低變化,或曲線的起伏變化狀況。觀察地形,要整體與區域性結合,抓住重點或特點觀察。除了要細看區域性地區地形外,還須看一定範圍的地形全貌,並加以比較綜合分析。

其次,培養思維習慣,完善思維發展。培養學生運用比較的方法,促進邏輯思維的發展;指導學生運用圖表法,發展多種思維能力。圖表有多種,如統計圖表、聯絡圖表、表格。

  大學聯考文綜地理易混淆知識點

1.汛期與洪水期

汛期是指江河由於流域內季節性降雨或冰雪融水引起定時水位上漲的現象。洪水期則指江河湖泊中水位超過正常水位達到洪峰水位及其以上的時期。

2.水資源、水利資源與水力資源

廣義的水資源是指地球表層可供人類利用的水,狹義的水資源則是能為人類直接利用的淡水。水利資源指能被人類控制或基本控告的應用於灌溉、給水、發電、航運、養殖等方面的用水。近年來常以“水資源”一詞替代、包容“水利資源”。水力資源屬於水利資源的範疇通常指天然河流或湖泊、波浪、洋流所蘊藏的動能資源。

3.地殼、軟流層與岩石圖

地殼的範圍是在地表以下、莫霍介面以上。軟流層位於地幔上部,在地下約60千米—250千米至400千米處。岩石圈則從軟流層以上直到地表。三者的關係可表示為:岩石圈=地殼十上地幔頂部=軟流層以上部分。

4.礦物、礦產與礦床

礦物是形成礦產和礦床的物質基礎,礦物不等於礦產,只有當有用礦物富集起來達到基農業利用要求時才為礦產。有礦產不一定就叫礦床,只有礦產的富集地段才稱為礦床。礦產是岩石形成過程中形成的,礦床在一定地質作用下才能形成。

5.地質作用、地殼運動與地質構造

地質作用是指由於自然界的原因,引起地殼表面形態、組成物質和內部結構發生.變化的作用。按其能量來源分為內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地殼運動僅是內力作用的重要表現形式,而地殼中的各種地質構造基本上都是地殼運動的結果。

6. 斷裂與斷層

斷層是岩石在斷裂變形階段產生的,只有當岩石沿斷裂面有明顯的移動時,才能稱斷層。形成斷層,岩石必定斷裂,但岩石產生斷裂,未必一定形成斷層,關鍵在於是否沿斷裂面有明顯的`位移。

7. 印度詳板塊與印度板塊

印度洋板塊為全球六大板塊之一,主要以大洋地殼為主,屬於大洋板塊。而印度板塊從屬於印度洋板塊,是它的一個子板塊,為小板塊,由陸殼組成,屬大陸板塊。喜馬拉雅山脈是由印度板塊(而非印度洋板塊)與亞歐板塊兩個大陸板塊相碰撞形成的。

8.風化作用與侵蝕作用

風化和侵蝕都是對岩石的破壞作用。但風化作用相對侵蝕作用來說b是在靜態下比較緩慢地進行的,短時間內不易被人們覺察,而侵蝕是在較為明顯的動力作用下進行的,易於察覺。

9.生物群落與生態系統

前者是生活在一定自然區域內的植物、動物和微生物種群的聚合體。其中的各種生物由於彼此間相互影響、緊密聯絡並與其生存環境進行著連續的能量和物質交換而形成的統一整體即生態系統。二者關係可簡單表示為:生態系統=生物群落十生存環境。

  大學聯考文綜二輪高效複習方法

歷史

對於歷史來說,最難記的當屬歷史年代、年份之類數字性的東西,我在中學學歷史時對這類東西也是頭痛不已。當時我班一位同學就有個訣竅:她告訴我,對於重大事件的歷史年份應按順序記憶,也就是按照事情發生的先後順序。在這個基礎上,對一些枯燥的數字可以用“諧音法”編成形象的東西來記憶,然後再想辦法把年代與事件聯絡起來。歷史當中,世界歷史要比中國歷史記憶難度要大一些,不僅那些事件我們不熟悉,光那些又長又拗口的人名就夠為難我們的,對於這類東西,也可以用諧音法編成適合自己的口訣。在記憶法方面,自己創造的記憶方法要比從別人那裡搬來的要好得多,同學們儘可能自己創造一些適合自己的記憶方法。我們所學的歷史教材是比較枯燥的,有的同學如果對此不感興趣,可以在業餘時間讀一些如《上下五千年》、《世界五千年》之類的課外讀物,讀過這些書後,再看歷史教材,對一些歷史事件就比較熟悉了,這樣對加深記憶也有好處。

地理

地理這門學科,不知現在中學學科中有沒有,當初我在中學時是有的。憑我自己的感覺,地理要比歷史要有趣一些,也形象一些,這門學科中有些東西是需要理解記憶的:比如,大氣層、地殼、氣候方面的知識,沒有一定的理解能力是很難學好的。但地理與其他理解性學科相比還是側重於記憶的,對於地理知識的學習,首先要培養對地理的興趣,如果沒有任何興趣,只憑死記硬背是難以學好的。地理與歷史相比,形象的東西比較多,學習的時候一定要學會對照地圖冊來記憶,因為地圖冊是彩色的,比較形象,留在我們大腦中的印象會更深。有條件出門旅遊的同學可以利用這個大好時機熟悉一下各地的地理概貌、風土人情,然後再聯絡書本上所學的東西,加強記憶。

政治

我認為它是三門科目中最難記憶的一門學科。當初我在中學時,政治學得是比較差的:因為年紀小,理解能力差,又生性懶惰,不願動腦記憶,所以政治很難得到高分。我自己感覺,政治這門課,對於十幾歲的中學生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因為中學生理解能力有限,如果只憑機械記憶,那要付出相當大的代價,還未必能取得好的效果。從這幾年的大學聯考試卷來看,政治越來越側重於理解,純記憶性的東西越來越少,這就要求同學們應該把政治課學活。要學好政治,必須有一個關心政治的頭腦,平時應該多注意收看新聞,關心國家大事,遇到自己不明白的問題,要多向大人請教。記得我在中學時有些不理解的東西現在都自然而然地理解了,這說明理解能力是隨著年齡、閱歷的增長而增長的,一般來說,成年人的理解能力要比孩子要強許多。因此,作為中學政治老師,一定要多為孩子創造條件,儘可能讓孩子“學懂”政治,而不是“記住”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