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歷史解讀>

歷史人物:諸葛亮

歷史解讀 閱讀(1.37W)

諸葛亮,字孔明,乃漢司隸校尉諸葛豐之後。東漢靈帝光和四年(公元181年)出生於琅邪郡陽都縣(今山東沂水)。陽都縣通稱為諸縣,該縣居有眾多葛姓人氏,勢力極大,為區別於其他郡縣的葛姓人家,便逐漸形成了複姓“諸葛”的家族。

歷史人物:諸葛亮

諸葛亮的祖父諸葛豐曾任司隸校尉(京城警備司令),以清廉嚴正著稱,得罪過不少權貴。到了諸葛亮父親諸葛珪這一代,家族已經不再顯赫。諸葛珪字君貢,曾任泰山郡丞,死得早,因此沒有什麼業績。其叔父諸葛玄善於交際,文才頗佳,和這一帶的地方長官袁術、劉表皆有往來,政界關係不錯。

諸葛亮九歲時,母親章氏便已去世,三年後父親也去世。諸葛亮在兄弟姐妹四人中排行老三,長兄諸葛瑾,弟弟諸葛均,另有一位姐姐。由於父母早亡,他們全靠叔父諸葛玄接濟度日。後來因逢黃巾之亂,諸葛玄便帶著他們一家,遷居荊州牧劉表所轄的襄陽城,並在此附近的南陽山區定居下來。

諸葛亮十四歲時,諸葛玄被反董卓集團的南區領袖袁術任命為豫章太守(今江西南昌附近)。諸葛玄便帶著年幼的諸葛亮姐弟們前往赴任,並藉以暫避禍亂。年已二十一歲的諸葛瑾決定另謀出路,以免寄人籬下,幾經思索後,應東吳權臣魯肅之邀,遠赴江東,從此家人離散,各奔西東。

不久,朝廷又派朱皓為豫章太守,使得該職位鬧了雙胞。朱皓上任之時,於揚州刺史處借來大批軍隊,直接向“名不正言不順”的“非王牌”的諸葛玄施壓。此時袁術正準備與曹操交戰,自顧不暇,無法給予諸葛玄以實質性的幫助。無奈之下,諸葛玄只得匆匆撤離。

諸葛玄便去投靠荊州刺史劉表,劉表頗為熱情地接待了他。一年後,諸葛玄憂鬱成疾,一病不起。劉表念及舊情,仍給予諸葛亮一家物資上的幫助。這一年裡,諸葛玄結識了一些文人名士。

由於劉表的關係,諸葛亮的姐姐嫁給了荊襄名門龐德公的侄子龐山民。十六歲的諸葛亮決定帶著弟弟獨立生活,不再接受荊州襄陽府的“人道主義援助”。兄弟兩人在襄陽城西二十里外的隆中安頓下來,躬耕樂道。

民間傳說諸葛亮的師承是水鏡先生司馬徽,並說孔明同龐統、徐庶等人是同窗,但在史書《三國志》甚至小說《三國演義》(當然小說的說法不一定完全可取)都沒有點明諸葛亮的老師是誰,但從種種跡象顯示,不難推測。

諸葛亮青年時期在荊州交遊甚廣,和司馬徽、龐德公、龐統、習禎、馬良、徐庶、孟公威、石廣元乃至岳父黃承彥等經常交流,這些人雖不能說是諸葛亮的老師,也在師友之間,他們互相影響,互相促進。荊襄之地一向是清流派根據地,共有六大豪門,分別是龐、黃、蒯(音kuai,上聲)、蔡、馬、習。其中龐家力量最大,龐德公慷慨重義,交遊甚廣,頗有學問,他為諸葛亮取了“臥龍”的外號,可見對其才氣寄予了很大的希望,暗喻其如同蟄伏在大澤內的龍,一旦氣勢造成,便可青雲直上,施展非凡本領。於是,一夜之間,諸葛亮成了該地的名人。

另一位勢力上僅次於龐家的,是位於沔南的黃家。黃承彥高爽開列,是荊襄地區的名宿,也是劉表妻舅蔡瑁的姐夫。他與龐德公一樣,婉言拒絕了劉表任何出仕的邀請,而一直保留在野豪族的地位。黃承彥也十分欣賞諸葛亮,對他說:“聞君擇婦;身有醜女,黃頭黑色,而才堪相配。”而“少(年輕)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長八尺,容貌甚偉,時人異焉”的諸葛亮居然隨即欣然接受。當時之人也難以理解,因此常被人以此為笑樂,鄉里做諺唱道:“莫作孔明擇婦,正得阿承醜女。”至於諸葛亮擇偶的心態,史書未作任何交代,有後世好事者,非要說是孔明為了討好黃承彥,以結交名士,使有益於自己的事業。然而,諸葛亮此時已獲得了龐德公、司馬徽的器重,在名士派中建立了良好的關係,根本沒有必要去刻意討好黃承彥。並且從其日後對劉備政權“鞠躬盡瘁”的作風來看,諸葛亮絕非現實派中的功利主義者。諸葛亮後來做了丞相,亦未曾納妾。

諸葛亮是琅琊人,琅琊過去是齊國的地方。太史公在《貨殖列傳》中記載:“齊帶山海,膏壤千里,宜桑麻,人民多文采布帛魚鹽。臨淄亦海岱之間一都會也。其俗寬緩闊達,而足智,好議論,地重,難動搖,怯於眾鬥,勇於持刺,故多劫人者,大國之風也。其中具五民。”指出這裡經濟力量旺盛,文明程度因此也高於其他地方。思慮周密、好作議論、決不輕舉妄動等性格,的確相當明顯地體現在諸葛亮身上。該地另一特色便是齊國的兵學思想,齊軍“怯於眾鬥”——怯戰,因此更用心於研究戰爭的技巧和方法。姜子牙的兵法學是戰爭的原則,也是生意者的策略。一代兵學宗師孫武,也是齊國人,《孫子兵法》中的準備和應變功夫,相信與齊國的傳統處世哲學有關。此外,《鬼谷子兵法》也是以齊國為其發源地,孫臏、龐涓、蘇秦、張儀都是在這裡學成的。

諸葛亮青年時自比管樂,又好為《梁父吟》。管仲是齊國的賢相,樂毅是佔領過齊國大部分土地的名將,《梁父吟》雖然模糊,但現存的一首講的正是齊國名相晏嬰“二桃殺三士”的故事。由此可見諸葛亮的齊國情結甚為濃厚。

齊國的首任國君是呂尚,即姜太公,傳說中太公和周文王周武王的關係,也是一個君臣典範,孔明出山,與文王訪姜太公相似,但也只是湊巧。姜太公助周文王、周武王出謀劃策和領兵打仗不必說,他封到齊國以後,也很有作為:“太公至國,修政,因其俗,簡其禮,通商工之業,便魚鹽之利,而人民多歸齊,齊為大國。”

管仲輔佐齊桓公稱霸天下,依其道,首先是要自己專政,然後是修內政,對外提出“尊王攘夷”的旗號,而齊桓公則閒在宮裡。

樂毅為燕伐齊,則是自己掛帥,糾合五國兵力,聯合起來統一伐齊。

晏嬰在齊國執政,貢獻亦頗多,而且很有外交才能。

此四人的故事人所熟知,而且太公、管仲、晏嬰均有著作傳世。太公的兵法真偽難辨,但《管子》和《晏子春秋》算是比較可信而又詳盡的著作,樂毅有無著書不詳,但文章傳世是真的。孔明生活的時代,讀到這些著作應該不難,並且司馬遷的《史記》裡都有關於這些人的傳記。孔明自比管樂,好為《梁父吟》,則可以肯定他熟讀了這些著作。

諸葛亮的思想、言行以及人生觀,顯然和齊國的傳統文化有聯絡。從其行為看,也很像這些人。《隆中對》有似太公對文王,說孫權有似嬰子使楚,內修蜀政則似太公、管、晏,東和孫權聯兵伐魏則有似樂毅。因此,可以說這幾個人是孔明的老師。

此外,孔明還另有家學,可以解釋為他的執法用刑。孔明的思想,以法家為主,同時也兼有儒家、道家的因素。孔明隱居似道家,治國似法家,修身似儒家。孔明是漢司隸校尉諸葛豐之後,《漢書》中有諸葛豐傳,是一位類似於包公的人物,執法甚嚴,為抓一個犯法的寵臣竟敢追到宮裡去,最後竟以此丟官。因此,諸葛豐也是孔明的老師。

諸葛亮經過長期的學習和積累,蒐集了相當的局勢資訊及情報,此時才高於眾,自比管樂,時有名士司馬徽誇他可比“興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漢四百年之張子房也”,這為他日後出山建功立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但此時的諸葛亮需要做一個簡單而明智的抉擇,就是既然出山,便要選一個天字第一號的大題目做。

劉備在三顧茅廬時曾聽到許多言志詩,比如:

“蒼天如圓蓋,陸地似局;世人黑白分,往來爭榮辱:榮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南陽有隱居,高眠臥不足!”(這口氣,儼然有“治大國如烹小鮮”的大氣概,把天下英雄,都當成捏在手裡的棋子。)

“壯士功名尚未成,嗚呼久不遇陽春!君不見東海老叟辭荊榛,後車遂與文王親;八百諸侯不期會,白魚入舟涉孟津;牧野一戰血流杵,鷹揚偉烈冠武臣。又不見高陽酒徒起草中,長揖芒碭隆準公;高談王霸驚人耳,輟洗延坐欽英風;東下齊城七十二,天下無人能繼蹤。二人功跡尚如此,至今誰肯論英雄?”(卻是賢才對明主的呼喚。)

“吾皇提劍清寰海,創業垂基四百載;桓靈季業火德衰,奸臣賊子調鼎鼐。青蛇飛下御座傍,又見妖虹降玉堂;群盜四方如蟻聚,奸雄百輩皆鷹揚,吾儕長嘯空拍手,悶來村店飲村酒;獨善其身盡日安,何須千古名不朽!”(這又是感嘆漢室的傾頹,後面幾句言不由衷,實在是技癢難耐,不遇明主耳!)

“鳳翱翔於千仞兮,非梧不棲;士伏處於一方兮,非主不依。樂躬耕於隴畝兮,吾愛吾廬;聊寄傲於琴書兮,以待天時。”(這分明又是“良禽擇木而棲”的意思,不是我沒本事,而是你們做主子的行不行!)

“一夜北風寒,萬里彤雲厚。長空雪亂飄,改盡江山舊。仰面觀火虛,疑是玉龍鬥。紛紛鱗甲飛,頃刻遍宇宙。騎驢過小橋,獨嘆梅花瘦!”(這又有點袖手旁觀者急於入局的意思。)

“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看似閒適,卻分明是“我都悶死了,成天睡大覺。”)

這些詩有些號稱是孔明作的,有些是別人的,卻都流露出孔明等人的心態:苟全性命於亂世,做了多年的旁觀者,研究者,急於想尋找明主入局,大幹一番。這些人中,司馬徽、黃承彥等年紀大了,不想再有所為;崔州平、石廣元、孟公威等人,“務於精純”,是“州郡之才”,後來在魏國做官,混得並不得意。諸葛亮更是一改儒生謙遜之特性,自比管樂,顯然有想引起天下英雄注意的意思。不過,諸葛亮畢竟不同,他既要引來英雄豪傑的注意,又要對這些所謂的“英雄”進行分析和考查一番。

他在出山前已經分析了當時天下的局勢和選擇何人為主子。《隆中對》的時候,天下局勢還不是統一前的拂曉。

當時的曹操集團,已經統一了北方。曹操征戰多年,滅“國”無數,不過是袁術、呂布、袁紹、張繡等人的地盤。因此只能說曹操是割據勢中最強的一個,他並不是統一的“象徵”,只是有統一的雄心和要求。他手下謀士如雲,將官逾千,已不再需要為他打天下的人才了,因此“管樂之才”已經不是很需要,最缺的當是那些為他治理各州郡的“州郡之才”。

東吳的孫權,信奉著“曹操不可卒除,漢室不可復興”的論調,只想劃江南北而治,割據一方,其目標也基本上實現了,所需的也是“州郡之才”,因此,亦無孔明的用武之地。孫策的好友周瑜卻是深得孫策心傳,專以進取為事,可惜後來他偏偏出師未捷身先死,在他身後,東吳就更沒有統一的人才了。

當時還有幾個“主公”可以供孔明選擇,比如荊州劉表、益州劉璋,又都是漢室宗親,且據有一方土地,但此二人碌碌無為,不思進取,正是別人宰割的物件。更何況諸如荊州劉表、益州劉璋、漢中張魯、西涼馬騰、韓遂、遼東公孫淵之屬則正是想割據的“自守之賊”,這些人自己割據一方,以觀天下之變,不配做孔明的主公。

而身無寸土的劉備,卻是個胸有大志的英雄人物,有統一天下的理想。他外有仁德之名,內有梟雄之實,又是當今大漢皇叔,屬“正統”,在政治上和號召力上佔有絕對優勢。不過,選擇劉備做主公,題目的難度就大了許多,題目即為“興復漢室”,不過這正合孔明之意,所謂英雄需用武之地!因此,劉備也是孔明的必然選擇,而絕非偶然。

其實“興復漢室”這個偉大理想,三國的大多數英雄開始時都有的。曹操是第一個,他糾集關東諸侯討伐董卓,見諸侯各懷私心不努力,感到非常氣憤和失望,還寫了不少慷慨激昂的詩。後來終於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卻發現漢室與他並不同心。上朝時漢獻帝按古禮架起刀讓他過門,嚇得他再不敢上朝。董承、伏完等人先後和他鬧彆扭,尋他的是非,想暗算他,“興復漢室”的理想,到了別人嘴裡變成了“挾天子而令諸侯”。曹操的理想便半途而廢,他乾脆做起了周文王的美夢,最初輔佐他的二荀叔侄也因此與他決裂。

東吳的孫堅、孫策和後來的周瑜,都是有統一理想的英雄人物。他們是想以江東為根據地,進而統一中原。孫堅攻打董卓最出力,到了洛陽,收拾董卓的爛攤子,掃除漢宗廟,祠以太牢。他獲得傳國玉璽,卻被袁術暗算奪走。其子孫策也是個英雄,平定江東後,準備抄曹操的後路,襲取許昌,迎還漢帝,卻突遭暗算而死。孫策一死,由東吳來統一天下的理想就沒戲了,其弟孫權不是那樣的人才。他拋開漢室不管,定下心來做江東之主。

劉備這個“半真半假”的漢室宗親,“興復漢室”的口號喊叫得最響亮。但從他後來為關羽報仇,不顧一切地去打孫權,可以看出劉備的“興復漢室”也只是個幌子。

唯有諸葛亮自己認了真,他在茅廬裡答應了劉備,定下了三分天下的妙計和以後“興復漢室”的長遠戰略,準備用畢生的精力來完成它。但不幸的是,這條妙計屢屢被打折扣,讓諸葛亮逐步走向被動。

公元208年,劉備總結自己多年以來的經歷,認識到自己需要運籌帷幄之謀士輔佐,為此他決定邀請智者來為他出謀劃策。先是在新野平白地得到了一位智勇雙全的軍師單福(徐庶),幫著他打了幾次漂亮仗。此時的劉皇叔,彷彿心意已足,可以“登東山而小魯”了。偏偏單福又中了曹操的奸計,母親被擒,方寸大亂,鬧著要走。臨行交待了自己真實身份是“穎川徐庶元直”。走的時候,劉備恨得要砍掉樹林,因為樹林擋住了視線,不能看見遠去的元直。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元直竟去而復返,向劉備推薦比他才高十倍的諸葛亮,解開了“伏龍鳳雛”之謎。

從此之後,劉備每見一陌生人,便以為是臥龍先生諸葛亮,簡直都要想瘋了。開始是水鏡先生司馬徽來訪,劉備聽說道貌岸然,就以為是孔明。水鏡先生給他講了諸葛亮的出身和為人,劉備越發地崇拜,說:“何潁川之多賢乎!”聽說孔明自比管樂,關羽、張飛二人不服,水鏡先生乾脆大為孔明做廣告,正面的廣告不算,又從反面入手,說:“元直欲去,自去便了,何又惹臥龍出來嘔心血也?”、“臥龍雖得其主,不得其時,惜哉!”等,引得劉備越發心癢難耐。

後來他不畏三次奔波的辛苦,虔誠地拜會了諸葛亮。於是,一個漂泊亂世、白手起家的英雄皇叔,一個流離悽苦、自比管樂的蓋世英才;一個不屈不撓地懇求、邀請,一個審時度勢、謹慎地承諾、大膽地策劃--終於有了“魚水之歡”的龍虎風雲會,成就了曠古難遇的肝膽君臣。

諸葛亮就是在這個時候提出《隆中對》決策,闡述自己的戰略思想的。根據決策,劉備應先取一席之塊以作根據,然後兵分兩路一統中原,以實現劉備和諸葛亮的平生之志。劉備在世時就完成了奪取根據地的計劃,統一的事後來就由諸葛亮自己承擔,他六出祁山,征戰數年,最終“出師未捷身先死”。

如果急於要求“天下統一”,在《隆中對》時,諸葛亮能提出的辦法無非是投降曹操。勸劉備降曹,倒不如孔明自己去投曹。

劉備降曹事實上根本不可能。劉備第一次投曹,就有人勸曹操殺了劉備,只是因為天下未定,曹操害怕斷了人才來投的路,也不願承擔害賢的名聲。後來劉備意識到自己的危險,尋機逃出了許昌。此後就再無可能與曹操重新和好了,投降是死路一條。

曹操殘忍好殺,猜忌多疑,像劉備、孫權這些人,投降就是自尋死路,魯肅在赤壁之戰前便對孫權做了如此分析。

諸葛亮當時只有二十七歲,是個躬耕隴畝的年輕隱士。他少年時候雖有過流浪逃難的經歷,成年後的足跡卻未出荊襄;其交遊雖不乏名流,但都是山野閒人沒有參與過軍國大事。他能夠對天下形勢有如此精闢的分析,不能不讓人由衷地佩服。

諸葛亮說:“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但其名義上的執行者劉備,卻未完全依照《隆中對》的思想辦事。關羽和劉備兩個,一前一後,都違背了他的意思。關羽不合時宜地用兵,不注意“東和孫權”,被呂蒙抄了後路,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自身不保。使諸葛亮“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的戰略成為空話。不久劉備又不聽勸阻,非要興兵打孫權,落得個兵敗而歸,大傷元氣,自己半身不遂。諸葛亮氣得只好埋怨:“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

諸葛亮又說:“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但劉備覺得這樣做對不起同宗劉表,沒有及時打定主意奪取荊州。及至劉琮投降了曹操,劉備被迫與東吳聯手打了一個赤壁之戰,雖然後來荊州連借帶賴算是到手了,可荊州的.元氣大傷,被孫曹兩家夾在中間,不復當日之勢。

劉備死後,後主劉禪即位,諸葛亮主政。積累了幾年實力,終於開始兌現以前的諾言,“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但因為沒了荊州的側應,勢單力薄,只能勉強為之,在不太可靠的《後出師表》裡,他悲哀地說:“臣鞠躬盡力,死而後已。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而六出祁山、統一中原竟成畫餅。

孔明出山的目標最終沒有完成,但來去光明磊落,與蘇秦、張儀相比,真有霄壤之別。杜甫後來寫詩感嘆惋惜他:“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與《隆中對》略有相似的觀點,魯肅、龐統、法正都先後表達過,但後者相去甚遠。有人說那不過是老生常談,不足為奇;也有人認為那是荊襄士人集團的集體成果等等。這些說法雖然能夠各圓其說,但都沒有切中要害。一般人注意的是《隆中對》的“策劃方案”屬性,認為它應該是劉備集團的指南針,而忽略了它的另一個“答卷”屬性。若是從這一屬性出發,則由此可見前面幾種說法很容易不攻自破。

劉備的“三顧茅廬”,既可以理解為思賢若渴,上門求賢,也可以理解為“證明”和“考試”。劉備急需人才,徐庶給他推薦了諸葛亮這一天下罕有的奇才,並說這個人不能“招之即來”,必須上門懇請。劉備為人,素有禮賢下士的風範,他也有足夠的工夫去跑三次路,上門去找。但身為天下梟雄的劉備其想法絕非如此簡單,他最想做的,應該是驗證此人是否真是天下奇才,有無重用和信任的價值。

劉備雖然在機變謀略上稍遜曹操一籌,但在三國時代也是數一數二的雄才。從他的各種行動和言語,可見此人對天下大局、人心權謀素有深刻的認識。被呂布和袁術逼急了,他能順利找到曹操做靠山;在許昌有危險,他能順利從曹操的手下逃脫;曹操率大軍來伐,他寡不敵眾,又能順利地逃到河北袁紹處;袁紹失勢,他巧耍手腕又跑出來,順利投奔劉表。當曹操忙於北方事務,中原空虛時,他又及時勸說劉表襲擊許昌。劉表坐失良機悔恨不已時,他能夠沉著鎮定地勸說劉表再待時機。

曹操的才能是有目共睹的,善謀略善用兵善玩弄權術,天下群雄,在他眼裡皆庸碌之輩。但在曹操的強勢猛攻下,逃脫次數最多、終究沒打垮的也只劉備一個。劉備打不過曹操,除了智力上、軍事能力上的差異之外,最主要還是因為沒有足夠的兵力、人才、經濟後盾和根據地與曹操相抗衡。

諸葛亮《隆中對》中那些對天下形勢的分析,進入劉備耳朵以後,的確讓劉備茅塞頓開,滿心欽佩。但使他產生的感覺絕不止豁然開朗,還應有“深獲我心”、“與我心有慼慼焉”。曹操勝袁紹是出於人謀,曹操不可爭鋒,孫權江山已固,荊州益州的重要性和可取性等等,劉備是心知肚明的,只是相比之下,劉備在戰略、謀劃上遠遜諸葛亮。

所以當諸葛亮說完以後,劉備的表示是:“善!”就是點頭說好而已。根據史家的用詞習慣,劉備事先如果是糊塗的,被諸葛亮點明以後,他應該有類似於“欣然”、“恍然”、“豁然”等表情,或者追問上兩句,請諸葛亮談得更細一些。可是沒有,劉備說了一句好就完了,以後的事,是“於是與亮情好日密”(《三國志·蜀書五:諸葛亮傳》)。

諸葛亮的回答非常成功,這番話證明了他雖然年輕,但是個熟悉天下局勢的明白人、未出茅廬而知天下三分。就此一點,在劉備已是一個可以重用的賢才奇才了。用一番話就通過考試並嬴得明主的終生信任,實是諸葛亮非凡才智所致的洪福和殊遇。

後來曹操“百萬”大兵壓境,孫、劉聯盟,取得了赤壁之戰的輝煌勝利。戰後,劉備集團繼續並努力維繫孫劉聯盟,共同抗曹;避實擊虛,不與吳軍爭風頭;發揮原有優勢,大力爭取、招攬荊襄人士;以靈活的手段,用商討、請求等方式,擴大領土範圍,迅速由弱勢轉而為強盛,最終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大局面。這個成績,既與劉備本人自己的雄才和多年積累的經驗有關,也和諸葛亮等謀臣的高明策劃更是密不可分。

在曹操勢力威脅下,孫劉聯盟有繼續存在的必要性,這個大前提決定了孫權集團的選擇。雖然孫權集團內部一直存在不同意見,周瑜等人多次提出制約劉備的方針,但因為劉備集團高度的靈活性和策略的合理性,消解了一切阻力。

此時的諸葛亮雖然很年輕,但性格謹慎,老成持重,做事不衝動,更有年長的集團首領劉備為其最後把關,所以這一時期,劉備集團幾乎沒有犯錯誤,步步成功,為今後入川取益州,奪漢中,奠定了基礎。

諸葛亮的《隆中對》雖然精闢精采,但並不是膠柱鼓瑟、刻舟求劍的“策劃方案”。就諸葛亮本人也從來沒有津津樂道於《隆中對》,時時、處處按照《隆中對》的條款辦事。《隆中對》中的巨集觀戰略,劉備集團一直都在實施,在這一點上劉備、諸葛亮、龐統、法正等都有共識。

劉備既得諸葛亮,後來又有了龐統,兩人皆有經天緯地之才,都可以獨當一面。從劉備入蜀可見,龐統是扮演張良、陳平之位,而諸葛亮則扮演蕭何之職。兩人琴瑟和諧,互為補充。只可惜龐統先折,諸葛亮只得獨挑大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