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生活經驗>

諸葛孔明人物形象分析

生活經驗 閱讀(3.16W)

在中國人民心中,有一個家喻戶曉、極富魅力、光輝四射的歷史人物,他就是三國時代那位羽扇綸巾的軍師、丞相諸葛亮。清代才子紀曉嵐曾用他響亮的名字出了一副上聯:“明月照紗窗,個個孔明諸葛亮”,幾百年來一直無人能對,成為世間“絕對”。其實,真正成為千古“絕對”,無人媲美的,恰恰是諸葛先生本人。

諸葛孔明人物形象分析

“智多星”的丰采

“三個臭皮匠,合成一個諸葛亮。”諸葛亮是中華民族公認的智慧之神,在英才輩出的三國時代,在當時即有“智多星”的稱號。高臥隆中時,他還只是一介書生,即被當時大名士寵德公稱為“臥龍”,司馬微贊為“識時務的俊傑”。公元207年,他出山輔佐勢單力薄的劉備,先與孫、曹逐鹿中原,後與司馬懿爭雄天下。正是他的智慧,曾無立錐之地的劉備能走出困境,取荊益兩州,三分鼎足,成就帝業。也正是他的智慧,庸主劉禪能坐穩江山,長期與強大的魏國抗衡,使司馬懿“畏蜀如虎。” 諸葛亮的智慧,首先在深度上表現出多層次性,兼具大智與小智,並具急智與遠謀。智有大智與小智之分。有小智者未必有大智,有大智者也未必有小智。宋代呂端,頗有智謀,但小處不甚精明,宋太祖謂他“小事糊塗,大事不糊塗”。智還有急智與遠謀之別。這二者也常不可得兼。與諸葛亮同時代的魯肅,有大謀遠略,但乃一忠厚長者,做事、決策未必敏捷過人。如此看來,諸葛亮確實是完美的智者。他有大智,有遠智,自不待言。他的“隆中對”,被譽為“千古奇策”,奇就奇在他第一個預見“天下三分”,並進而提出促成天下三分的戰略戰術。後來形勢的發展也果如他的預言判斷。真可謂智轉乾坤!劉備伐吳大敗,病死白帝城,蜀國從其顛峰上一落千丈。他再次受命危難之際,毅然重整旗鼓,閉關息民,養精蓄銳,和吳平戎,使蜀吳又成犄角之勢,共鉗曹魏,並毅然六出祁山,以攻為守,雖最後回天乏術,但數載保全之功同樣是體現深謀遠慮。但諸葛亮如果僅憑如此,還不足以成為智慧的化身。他的智慧還表現在他的機智、敏捷、善辯、盡能上,既有大智大慧又有小處的聰穎、細節的精明,既能遠慮周詳,更能急中生智,隨機應變。民間傳說他“一步三計”,三國演義更是繪聲紜色地描寫了他卓絕千古的神機妙算。“草船借箭”、“智算華容”“舌戰群儒”、“七擒孟獲”、“空城計”,甚至死了還要以木像嚇走司馬懿,真使人莫測高深。這些雖有藝術誇張,故事的虛構,但也說明了他確是足智多謀,為同時代的兵謀家所望塵莫及。

諸葛亮才兼文武,在智慧的廣度上亦是前無古人。在政治上,他將儒家學說所主張的仁德施之於民,又將法家之法用於治國治軍。陳壽的《三國志》稱道他“科教嚴明,賞罰必信,無惡不懲,無善不顯,至於吏不容奸,人懷自厲,道不拾遺。強不侵弱,風化肅然”。將一個國空治理得如此井井有條,豈不令人驚歎!在軍事上,他發展了孫吳兵法,世所推崇。司馬昭滅漢後,特令軍事家陳勰學習他的兵法兵制,推行為晉朝的軍事制度。諸葛亮還以個人的天才智慧,創造了著名的八陣圖,發明了元戎(一種新式連弩),鋼刀及木牛流馬,威力無比,杜甫曾作詩稱讚“八陣圖”的神奇:“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西晉李興也說:“推子八陣,不在孫吳”。木牛流馬更是世間神物,惜早已失傳。在理財上,諸葛亮同樣顯示出傑出的才能,他治蜀期間,開源節流,輕徭薄賦,務農植谷,推廣生產技術,因而出現了國用足、民財阜、人口旺的景象。至蜀亡時,府庫仍儲有“米四十萬斛,金銀各二千斤,錦綺絹各二十萬匹”。以一個小國支援頻繁的戰爭而不至使人民飢困,到亡國時還有這麼多盈餘,如非諸葛亮及其後繼者善於理財,焉能這樣! 諸葛亮因何如此才智超群?先天的穎慧加上後天的努力。他飽讀先秦諸子,博古通今,並能運用自如。可以說,他是站在巨人的肩上,集百家而成大智。他有道家的淡泊風範,儒家的政治理想,也有法家的法治精神,及至墨家的科技雜藝,縱橫家的縱橫捭闔,名家的機智善辯,陰陽家的奇門遁甲,無不一一具備,從容體現。他是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又是

外交家、理財家。上通天文,下知地理,富發明創造,亦可稱是發明家、科學家。在文學上,他雖無曹操的橫槊賦詩,但一篇《出師表》,大情大義,不知要壓倒多少千古雄文!南宋詩人陸游《書憤》一首曾極盡讚歎:“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人格神”的魅力

諸葛亮的偉大,不僅僅因為他是中華民族的智慧神,更重要的他是千百年來士大夫知識分子的人格神。在中國歷史上,德才兼備的人不少,但象他這樣集智慧神與人格神於一身,可謂絕無僅有。他所張揚、實踐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忘我精神,為歷代所推崇備致。

《諸葛孔明人物形象分析》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