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工作方案>

如何培養創新思維能力

工作方案 閱讀(2.84W)

“在語文教學中,要重視發展學生的思維,促進語言與思維的統一發展。”這句話出自國小語文教學大綱,它要求我們教師在語文教學中,適當指引學生的思維,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善於質疑,在理解、分析課文的過程中,適當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就能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那麼,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呢?

如何培養創新思維能力

一、創設情景,能激發學生的想象思維能力。

烏申斯基說過:“強烈的、活躍的想象是偉大智慧不可缺少的屬性。”想象是通向創新的翅膀,它比知識更重要,是培養學生創造思維的關鍵。在語文教學中要啟發學生積極思考,使學生的想象能力不斷提高,同時也促進了學生對課文思想內容的理解。如:我在教學《草原》這課的第一自然段時,先播放歌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鄉》,創造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思維,把學生帶入那詩意般的草原美景中。當我在指導朗讀時,那:“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羊群一會兒上了小丘,一會兒又下來,走在哪裡都像給無邊的綠毯繡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麼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色慾流,輕輕流入雲際。------在這種境界裡,連駿馬和大牛都靜立不動,好像回味著草原的無限樂趣。”這是一種怎麼樣的意境呢?結合優美的音樂可以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在這樣的景色下老牛會想些什麼呢?在這樣的景色下如果是你會想些什麼?通過這樣引導學生展開想象,讓學生充分地容入到課文中去,深入理解課文的內容。在語文教學中,結合課文內容,充分發揮掛圖、插圖以及其他圖片的作用來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一、巧設問題,能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

發散思維是一種不依常規、尋求變易,從多方面尋求答案的思維方式。目前許多創造能力的培養主要是通過發散思維的訓練來實現的。一個人的發散思維能力能不能得到充分發揮,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提問是極具重要的。愛因斯坦曾經說:“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古人亦云:“疑是思之始,學之端”。那麼在語文教學中如何創設質疑條件,發展學生的發散思維呢?如在教學《撈鐵牛》時,課堂中我設計了這樣的問題:“如果今天讓你來打撈鐵牛,你將怎樣打撈呢?學生們經過發散思考後,有的認為把吊車開到船上,用吊車來撈比較好;有的說用繩子的一頭栓住鐵牛身子,把另一頭栓住船身,然後把船向岸邊開,最後把鐵牛撈上來。又如教學《凡卡》一課時,我在學生學完課文後,讓學生再讀課文提出疑問。一位學生提出:爺爺如果收到凡卡的信會來接他回家嗎?我讓學生展開想象,進行討論,並說出自己的理由。當時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能力、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有的說:爺爺不會接他回去,因為接回去也會餓死;有的說:爺爺自己都吃不飽,穿不暖,怎麼能照顧凡卡?這樣不僅使學生理解了文章的思想內容,開啟了學生的思路,使學生養成了勤於動腦的習慣,有力地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思維。當然,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須要在課堂中經常適當引導,日積月累。像上面的問題,教師要大膽地讓學生多提出。而且,像這樣的問題,有的學生想出的辦法很可能不切實際,但教師要善於發現並肯定他們的新穎獨特之處,對學生的每一點進步,有創見但不成熟的看法都應予以鼓勵,使他們能隨時享受到提高思維能力的歡樂。在語文教學中,還可以精心設計課堂的中心議題,並積極引導學生髮散思維,使學生們在思考討論問題時儘量想得多些,想得深些,想得新些。這樣一來,就會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提倡爭辯,能拓展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

爭辯可以啟用學生的機智,激發學生的靈氣。在辯論過程中,學生的眼睛是亮亮的,臉兒是紅紅的,他們精神亢奮,注意力高度集中,智慧的火花競相迸射。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他們小組內通過合作;為了闡明自己的觀點,他們引經據典,組織語言。在辯論過程中,他們機智敏捷,踴躍發言,大膽表達,形成了許多具有創新意義的觀點。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課堂爭辯對於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教學《大江保衛戰》這課時,對於文中講到人民子弟兵在大堤搶險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去堵堤壩的做法,有一個學生則提出了反對的意見,認為這樣做不是最好的辦法,人的生命最重要,何不想到更好的辦法呢?現在科技那麼發達。在這個問題上學生就爭論不休,甚至有的學生就說到:英雄,並非犧牲自己才算英雄,在苦難面前相處更好辦法的人同樣稱得上“英雄”。通過學生的爭論,激發了學生對課文、對知識、對生活的認識。從而更好地拓展了學生創造思維的發展。要從教學中拓展學生的創造思維,要訓練學生對教材說“不”,指出課文中由於時代的侷限性,或表達上不盡如人意而造成的欠缺。其次要訓練學生敢於對教師說“不”,對教師講話的語音,表達的遣詞造句,講解的方式,思考的角度,敢於糾正。為了培養這一品質,有時教師可故意出“錯”,給學生留下“鑽空子”的機會,並讓學生鑽這個空子。如理解句子“荷葉挨挨擠擠,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有位老師故意在黑板上畫上兩片荷葉,讓學生對照著讀句子體會荷葉的特點。一位大膽的學生指出葉子畫得不對。老師說:“哪兒不對?你看,圓圓的碧綠的葉子。”那個學生說:“‘挨挨擠擠’是說葉子長得很多很密,可你才畫了兩片。”老師笑了,特別表揚她勇敢,敢於指出老師的錯誤。這樣真正能讓學生結合實際理解課文內容,學生的思維才能得到更進一步的發展。

《如何培養創新思維能力》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