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工作方案>

如何加強國小數學口算能力的培養和訓練

工作方案 閱讀(2.67W)

《國小數學教學大綱》對學生的口算訓練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要重視基本的口算和筆算的訓練,引導學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通過必要的練習逐步達到教學要求。”口算是一種不借助任何工具,只憑思維活動進行計算的方法,它是筆算的基礎。通過口算訓練,能培養學生迅速計算的能力,強化記憶能力,發展思維能力。

如何加強國小數學口算能力的培養和訓練

一、口算訓練應成為學生每日必練的首要任務

口算俗稱心算,是指不借助計算工具,直接通過思維計算出結果的一種方法,《教學大綱》指出:口算既是筆算、估算和簡便計算的基礎,也是計算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事實上,筆算的計算過程是由一系統的口算組成,可見,數學的歷史是計算的歷史,數學的發展和進步也離不開計算,訓練數學計算基本功對今後的進一步學習和工作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口算又是數學計算的基礎,如果口算能力不強,就會直接影響筆算的速度和準確性。特別是在國小階段,口算筆算是國小數學最基本的學習任務,如果口算能力提高了,那麼對學生今後學習數學

都將取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由此可見,口算應成為學生每日必練的任務。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為今後學習數學打下堅實的基礎。總之,口算、筆算是一種數學綜合能力的訓練,通過計算能促進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也可以增強學生的注意力和記憶力。

二、重視口算算理教學,加強演算法指導

教學一種新的口算方法,要給學生講清算理,教給基本的演算法,讓學生說出計算的思維過程,若學生口算的`思路帶有創新性,要給予鼓勵,如口算12×3,教師不能滿足於學生已經說出正確得數,還要讓學生說說自己是怎樣想出來的,把學生的思維引導到數的組成上,進而說出想的過程。10×3=30,2×3=6,30+6=36,即3個12就是3個10和3個2的和。若讓學生充分討論,學生還會說出12×3是3個12連加。即12+12+12=36,或是12×3,先用2×3=6,10×3=30,然後合起來得36。雖然他們的結果都相同,但卻反映了口算過程中學生的思維特點。雖然學生的思法一定合理,但只要敢想就要鼓勵。至於如果口算更合理,就需要在教師指導下,由學生自己總結,進而明確口算特點。一句話,口算教學要重視過程,要啟發學生多問“為什麼”,說說自己是怎樣想的,還有別的演算法嗎。

三、引發思考,發現規律

教學前,教師要深入研究教材,根據教材的前後聯絡及學生的思維特點,適時為學生提供相關材料,引導學生積極地思

考,主動探索規律,獲取知識。如口算4×2、40×2、400×2,先啟發學生思考,上面三個算式哪些地方相同,哪裡不相同,能否根據第一處算式找出第二、第三兩個算式的演算法,再引導學生總結聘用制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整千數的簡便演算法。這樣,既有利於學生掌握口算方法,提高口算速度,又可以使學生受到抽象、概括能力的訓練,同時還滲透了函式思想。

四、口算訓練形式要靈活多樣

口算技能的形成非一日功,因此口算訓練必須經常化,要針對兒童年齡特點,使訓練形式多樣化,那樣學生就會感到新鮮,興趣就濃,從而增強訓練效果。下面介紹幾種常見的口算訓練方法。

1、聽算。教師按一定速度讀題,學生口算並說出得數,集體訂正。

2、口算卡片。這種方法既可以節省時間,又訓練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及思維能力的敏捷性。

3、開火車。教師念題,學生揎一定的順序對應回答,其他同學判斷是否正確。這一訓練形式有利於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記憶力和判斷力。但力求使全體學生積極參與。

4、搶答。教師用口算卡片出示題目,或者念題,一名學生迅速回答,其餘同學判斷對錯。

5、分組比賽。這種方法適合國小生活潑、喜歡錶現自己的特點,還有利於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思想。

6、找朋友。教師念題,與該題得數相同的座號上和的學生立即站起來回答,或者把題目和答案分別寫在不同的口算卡上,發給不同的同學,讓拿到題目的同學去找到相應答案的朋友。

7、口算接力。老師先把幾組準備好的口算題抄在小黑板上,並用箭頭表示計算的順序,各組學生逐一上去填寫得數。這種形式類似田徑場上的接力賽,中間一人出錯,直接影響到後面的結果。

8、傳情報。老師出示口算題目,先讓同桌左邊學生把答案悄悄告訴右邊的學生,由右邊學生判斷正誤,然後訂正,再交換秩序反覆進行。

在口算訓練中,教師無論採用什麼方法,都要使口算訓練具有針對性,突出重點,講求實效。另外,還要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口算習慣,做到認真、仔細、迅速。

如何加強國小數學口算能力的培養和訓練 [篇2]

我們知道,口算是筆算的基礎,口算能力的培養貫穿在整個國小教育階段。只有抓好口算,計算能力才能提高。經常進行口算訓練,對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是很有幫助的。因此,在國小數學教學中,加強培養學生的口算能力尤為重要。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是採用如下方法對學生進行口算能力培養的。

一、保證時間,持之以恆培養學生口算能力。

提高口算能力,不但要反覆訓練,還要不斷訓練,儘量做到人人過關。因此,我們經常利用上課前的3——5分鐘,對學生進行口算訓練,且讓訓練的與本節課內容有機結合。比如學習“乘數是兩三位數的乘法”時,可安排乘加的口算內容;學習“除數是兩三位數的除法”時,可安排乘減的口算內容的練習題。這樣開始時比較費時間,但只要堂堂練、天天練、就能夠大大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二、口算教學提倡學生演算法多樣,鼓勵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能掌握的方法來計算。“演算法多樣”是指一個學習群體裡呈現出的各種各樣的方法,而不是某一個學生身上的幾種方法。積極提倡演算法多樣化,如: 我在教學“19+18=”這道口算時,我說:“這道題用口算的方法怎樣算呢?把你的好方法和同桌說一說。”教室裡立刻響起了激烈的討論聲。在同桌交流的基礎上,我又組織了全班交流。生1、我是這樣想的10+10=20 9+8=17 20+17=37;生2、19+10=29 29+8=37;生3、20+18=38 38-1=37

這些思路是每個同學不同思維能力的表現,面對學生存在著的個性差異,他們對數學知識有著不同的理解,對數學方法有不同的喜好,課堂也因此五彩繽紛,富有個性了。

三、掌握口算方法,形成口算技巧。

口算能力的提高,有賴於學生對算理的理解,只有在理解的基礎上,才能收到舉一反三的效果,大大提高口算的速度和準確性,並形成口算能力,在應用中進一步理解、鞏固演算法,靈活運用演算法,逐漸簡化思維過程,形成口算技巧。

例如:在20以內的加減法的口算中,學生要會正確運用數數法、接數法、湊十法、口訣法等。在這裡湊十法是國小低段比較常用的方法,所以,我首先要求孩子要會湊十,會熟練記憶哪兩個或幾個數能湊成十。

四、注意新舊知識相結合的綜合訓練

低年級口算雖然不難,但是要使全體學生口算達到《數學課程標準》提出的要求,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國小生對新知識的接受很快,但忘得也快。針對這一特點,我經常採用新舊知識口算交叉練習的方法來幫助他們牢固地掌握知識,提高口算能力。課堂上先練習當堂的內容,當學生對新知識基本掌握時,又複習舊知識,從而達到新舊知識的相互聯絡與促進,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

總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口算能力的培養,要經過一個懂理、會算、熟練、靈活的過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達到的,所以要靠我們不懈的努力、持之以恆的訓練,才能培養學生良好的口算習慣,從而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