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工作報告>

鞋類專業認識實習報告

工作報告 閱讀(2.22W)

實習報告是指各種人員實習期間需要撰寫的對實習期間的工作學習經歷進行描述的文字。鞋類專業認識實習報告有哪些?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鞋類專業認識實習報告

  鞋類專業認識實習報告【一】

一、公司簡介

安踏(中國)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外合資並且是國內最大的集生產製造與營銷導向於一體的綜合性體育用品企業,由安踏(福建)鞋業有限公司、北京安踏東方體育用品有限公司、安踏(香港)國際投資公司和安踏鞋業總廠等組成。 集團公司的前身安踏(福建)鞋業有限公司創建於1991年,地處中國三大鞋都之首——福建晉江市。

十多年來,安踏集團已從一個地區性的運動鞋生產型企業,發展成為全國性的營銷導向型的綜合體育用品企業集團。目前安踏集團擁有員工5000多人,廠房建築面積達12多萬平方米,全部實行電腦化管理的六條現代化流水線,年生產各類休閒運動鞋達500多萬雙(套)。一個佔地面積達100餘畝、具備10條現代化生產線的花園式工業園坐落在美麗的僑鄉晉江市。這10條全部實行電腦化管理的生產線,從2004年1月開始全面投入使用以來,使安踏高階產品的研發、生產、配送得到了突飛猛進的提高。

從2001年開始 ,安踏邁出了決定性的一步,即產品的多元化和品牌的國際化。開始跨向運動服、配件等服飾系列產品領域,這意味著安踏已經從單一的運動鞋向綜合體育用品品牌過渡。

同時,中國商業聯合會、中華全國商業資訊中心的統計資料表明:安踏運動鞋1999年至2001年連續三年市場綜合佔有率位居全國同類產品第一位,已成為眾多消費費者,尤其是廣大青少年喜愛和追逐的時尚運動品牌。2002年榮獲中國體育用品界運動鞋類民營企業第一個“中國馳名商標”。

二、實習地點

xx東山工業區

三、實習時間

xx年3月1日 至 xx年4月30日

四、實習單位和職位

總工廠鞋業運營中心 稽核專員

五、目的

通過實習我深刻地到了社會與校園的區別。在走出學校課本知識的侷限的基礎上,學會在工作中運用課本知識,體驗做一個社會人的責任和義務。在頂崗實習中不斷充實自己,鍛鍊自身各方面能力,進而逐步融入社會,開始從校園生活進入社會生活,更好更快地適應崗位要求,做好從學生族到上班族的過渡,為徹底成為一名社會人打好基礎。爭取做好社會的一份子,為建設社會盡一份力量。

六、實習內容

當今世界電子技術迅猛發展,我們大學生只沉思在理論的世界,實踐與理論有些脫節,而實習,顧名思義,在實踐中學習。經過在學校中學習了理論知識後,我們需要了解自己的所學需要或應當如何應用在實踐中。

在安踏(福建)鞋業有限公司實習了幾個月裡深刻感受到這一點,之前我剛到公司時,我的導師帶我首先就是除錯一部灼熱絲試驗機,聽他說這部是最簡單的一部試驗機。除錯試驗機,首先便要看電路原理圖,我拿著灼熱絲試驗機的原理圖,對著試驗機卻是一片茫然,因為我不知該如何下手,該從何開始除錯。

以前在學校裡,我看的電路圖都比較簡單,所以分析起來比較容易,然而面對好幾張連在一起的電路圖,我真的一頭霧水,有好些元器件都沒用過,也不知它的用途。更誇張的是,我竟然連數字萬用表都不會用,不會用二極體檔檢測電路的導通、數碼管的好壞。不過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我的慢慢研究,以及我向同事們請教,我基本瞭解了這部試驗儀的工作原理。看懂了原理圖,知道了它的工作原理,對於除錯這部試驗儀,還是遠遠不夠的。

通過我半個月的實習,我便大概出整機除錯的以下過程:

1、觀察

首先對要被檢查電路表面狀況進行直接觀察,從而發現問題,找到故障點。

A、對於新安裝的電路,首先要在不通電情況下,認真檢查電路是否有元件用錯、元件引腳接錯、元器件損壞、掉線、斷線,有沒有接觸不良等現象。查詢時可藉助萬用表進行。

B、若在不通電觀察時示發現問題,則可進通電觀察。此時採取看、聽、摸、搖的方法進行查詢。

2、功能和效能檢測

故障排除後,一定要對其各項功能和效能進行全部的檢驗。主要是對該試驗儀器所要要求的引數進行較驗,然後除錯。再對各功能鍵進行測試,看能否實現所要求的功能。檢驗完一部試驗機之後,還要對這部試驗機的效能等進行記錄,然後交給檢驗員進行檢驗、老化。

3、測試分析與判斷故障

通過觀察可能直接找出故障點,但有多故障點卻隱藏著深一層的原因,必須根據故障現象,結合原理圖進行仔細分析和測試再分析,才能找出故障的根本原因和真正的故障點。

4、排除故障

故障原因和故障的部位找到後,就要排除故障了。排除故障不能只求功能恢復,還要求全部的效能都達到技術要求,更不能不加分析。故障的根源和真正的部位都找後,應根據故障原因,採取適當的方法,進行修補。如:補焊不良焊點,更換已損壞的元器件,調整電路引數,接線錯位進行更改等。

  鞋類專業認識實習報告【二】

一、工廠概況

耐迪王鞋廠是一個規模不大的企業這是一個即使到生產旺季可能也不到200人的小廠。廠內有一座兩層樓廠房和一棟辦公樓,其中一二層為辦公室、食堂,三四五樓為員工宿舍,固定資產近800萬。企業目前經營狀況不佳。我在為期一個多月的暑期實踐中逐漸瞭解了生產型企業的.運作模式,接觸到生產、品檢、銷售、核算、行政等方面的工作內容。虛心學習

的同時不斷蒐集整理資料,對工廠和製鞋行業都有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二、工廠生產運營管理實踐與調查

我認為耐迪王鞋廠在以下幾方面是值得肯定的

1、 組織結構

組織設計扁平化,遵循了統一指揮、控制幅度、權責對等的原則。各部門的分工、權責,部門同級之間、上下級之間的事務對接要求都形成了檔案,成為規範化管理的前提。管理制度化、規範化是一個企業正常運作的重要保證。

2、 成本控制

核算員每天根據生產數、廢品數、庫存量編制生產情況快報,從每日的生產情況快報的對比中能反映出生產方面是否出現問題。我還在看到了不良品分析表、每日原材料損耗明細、質檢科產品漏檢數及返修成本日報表、各班輔料、廢料及廢底彙總表,說明工廠的成本分析算得很細,對生產成本控制嚴格。套用總經理的一句話“這是在夾縫裡生存”。數字反映問題具有客觀性,但前提是要保證資料來源的準確性。

3、 員工激勵制度

工廠用現金獎勵在節約成本或提高質量等方面做出貢獻的員工以及在職業技能比賽中成績優秀的員工,對違反制度或職業技能比賽中最後一名的員工進行罰款。這樣可以刺激員工提高自身的技能,鼓勵他們思考、創新。如果能結合精神獎勵效果會更好。學校將精神獎勵運用得很到位,其實工廠也可以借鑑,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認為,每個人都有五個層次的需要:生理的需要(即衣食住行的滿足)、安全的需要、社交或情感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懂得了員工的需要,管理者就能更有效的實行激勵措施,同時達到節約成本的目的。

4、 產品標準

目前,工廠正按照iso9002國際品質標準對企業進行管理。****廠生產的大部份鞋底都是外銷,其實整個東莞的鞋廠基本上都是接國外訂單 。由於客戶對品質要求非常嚴格,所以從產前的試料,生產過程中密度、硬度的控制,品檢,到產後的鞋底彎曲度等指標的測試都嚴格按標準進行。我問總經理“這樣稍有不合標準的就要被報廢,如果要求鬆點,不是能節省很多成本嗎?”,他坦言“如果是生產銷往國內的鞋底品質要求就沒這麼高。” 我可以理解但不認同,為什麼國內就不能享受高品質,擁有高標準?其實不是沒有能力做到,而是沒有追求卓越的意識。這讓我想到張瑞敏砸海爾冰箱的事情。海爾剛起步時,引進了德國的裝置,德國的技術,可是工人們沒有嚴格按照國際的標準生產。當時海爾的工人們不解,產品雖然有點瑕疵,但在國內算是領先水平了,不是出口給老外用,有必要那麼完美嗎?張瑞敏很痛心,把70多臺次品擺出來,當著工人的面,和幹部們揮淚砸冰箱,給員工們上了一堂印象深刻的品質課!海爾為什麼能走得這麼遠,因為一開始就在用最高標準要求自己。反過來說,如果中國企業都甘願低人一等,那國內名牌何時才能立足世界?品質是製造行業的命根子!

三:工廠現實問題分析與建議

總公司在皮鞋行業打響了品牌,就開始向其他行業進軍。我不是反對企業擴充套件自己的品牌,只是國內企業實在應該吸取教訓了。曾經多少大企業因為盲目擴張紛紛倒下,德隆的敗績還不能引起企業家的反思嗎?是不是國內企業對品牌的經營缺乏耐心,而過多注重眼前利益?企業擴張是需要階段性的,經過了縱向、橫向發展後,等根基穩固了,才能讓他枝繁葉茂。如果在進入其他行業時,主業有了鬆動,很可能帶來產業空心化的危機。皮鞋行業近年來少聽到有關森達的訊息,森達在xx年後開始進軍熱電、化工、服裝、物流、生物工程、軟體等行業,好像能賺錢的都要去試一試。速度太快,結果人員技術難以跟上,傷了元氣。如果能專心將皮鞋做好,不斷積累品牌價值,是不是就不會出現“森達皮鞋四個月斷底”這樣的報道?我個人比較推崇的是黃光裕這種做法。他一方面做家電銷售,一方面做地產。可貴的是他找到兩者的關係,充分利用行業與行業之間的互補,最終將國美運作成國內的家電銷售巨頭。另外還可以學學溫州商人,即使是做打火機,也有做成中國第一的氣魄。企業在乎專精而不是寬泛,專精是前提的前提。ibm將其pc業務出售與聯想,專注,也許會讓藍色巨人打造另一個it傳奇。

從外部環境來說,有這樣一組資料“至20xx年,重慶市具有一定生產規模的企業已發展到5000家以上,加上一些小型企業,則達萬家,年產量近30億雙,出口外銷總額達47億美元,產銷總量佔全國近一半,成為名符其實的鞋業大省”。行業發展之快,競爭之激烈讓人咂舌。臨近強大的對手,耐迪王鞋廠要想成長確實不易。

四:實習總結

實習之後我才明白,在學校裡學的不只是知識,還有一種叫做自學的能力。我們必須在工作中勤於動手慢慢琢磨,不斷學習不斷積累。遇到不懂的地方,自己先想方設法解決,實在不行可以虛心請教他人。

回想這一個月的實習,從剛開始乏味的培訓到第一次上崗的忐忑不安,再到現在的熟稔。時間,讓我一點一點成熟,讓我每天進步一點點。俗話說平凡點滴成就不平凡,我相信,每一次的實習都會讓我離成熟更近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