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愛好>

知覺的特點有哪些基本特徵

愛好 閱讀(9.64K)

知覺是一系列組織並解釋外界客體和事件的產生的感覺資訊的加工過程。換句話說,知覺是客觀事物直接作用於感官而在頭腦中產生的對事物整體的認識。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知覺的特點簡介,希望能幫到大家!

知覺的特點有哪些基本特徵
  知覺的特點

一、知覺的選擇性

知覺的選擇性在於把一些物件(或物件的一些特性、標誌、性質)優先地區分出來。客觀事物是多種多樣的,人總是有選擇地以少數事物作為知覺的物件,對它們的知覺格外清晰,被知覺的物件好像從其他事物中突出出來,出現在“前面”,而其他的事物就退到後面去了。與此相關的生理基礎是:大腦皮層中一個興奮中心佔優勢,同時皮層的其餘部分受抑制。知覺的選擇性揭示了人對客觀事物反映的主動性。

知覺的選擇性依賴於個人的興趣、態度、需要以及個體的知識經驗和當時的心理狀態;還依賴於刺激物本身的特點(強度、活動性、對比)和被感知物件的外界環境條件的特點(照明度、距離)。

二、知覺的理解性

知覺的理解性表現為人在感知事物時,總是根據過去的知識經驗來解釋它、判斷它,把它歸入一定的事物系統之中,從而能夠更深刻地感知它。這就是知覺的理解性。

從事不同職業和有不同經驗的人,在知覺上是有差異的。如工程師檢查機器時能比一般人看到、聽到更多的細節;成人的圖畫知覺與兒童相比,能更深刻地瞭解圖畫的內容和意義,知覺到兒童所看不到的細節。

影響知覺理解性的.條件有三個。

1.言語的指導作用

言語是語言在交際過程中的應用。人的知覺是在兩種訊號系統的協同活動中實現的,詞的作用有助於對知覺物件的理解,使知覺更迅速、更完整。例如,天空中的雲彩,自然景色中的巨石形狀,在感知時加以詞和言語的指導,很快就能知覺到。

2.實踐活動的任務

當有明確的活動任務時,知覺服從於當前的活動任務,所知覺的物件比較清晰、深刻,任務不同對同一物件可以產生不同的知覺效果。比如,對天安門的素描和用文字的描寫,任務不同,感知效果就不同。

3.對知覺物件的態度

如果對知覺物件抱著消極的態度,就不能深刻地感知客觀事物;只有對知覺物件發生興趣,抱積極的態度才能加深對它的理解。

三、知覺的整體性

人在知覺客觀物件時,總是把它作為一個整體來反映,這就是知覺的整體性。知覺物件是由許多部分組成的,各部分具有不同的特徵,但是人們並不把物件感知為許多個別的、孤立的部分,而總是把它知覺為一個統一的整體。它是客觀物件的許多部分形成的複合刺激物,大腦皮層對複合刺激物的各個組成部分及其相互關係,進行分析、綜合,從而反映客觀物件各種屬性的關係,形成關於物件的完整映象。例如,走進教室,人們不是先感知桌椅,後感知黑板、窗戶……而是完整地同時反映它們。

知覺的整體性是多種感知器官相互作用的結果。知覺的整體性與感知的快慢,同過去經驗和知識的參與有關,閱讀速度就是隨著人的閱讀經驗的積累及把較小的單元(詞)組成較大的單元(句子)而逐漸加快的。

四、知覺的恆常性

當知覺的條件在一定範圍內發生改變時,知覺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對不變,這就是知覺的恆常性。例如,對過去認識的人,決不會因為他的髮型、服裝的改變而變得不認識;一首熟悉的歌曲,不會因它高八度或低八度而感到生疏,或因其中個別曲子走調,就認為是別的歌曲;教師判斷學生的錯別字,如“尖瑞科學”,不會因“端”字寫成了“瑞”字,而不去感知尖端科學。

知覺的恆常性對生活有很大的作用,正確地認識物體的性質比單純地感知區域性的物理刺激物有較大的實際意義,它可以使人們在不同情況下,按照事物的實際面貌反映事物,從而能夠根據物件的實際意義去適應環境。如果知覺不具有恆常性,那麼個體適應環境的活動就會更加複雜,在不同情況下,每一認識活動,每一反應動作,都要來一番新的學習和適應過程,實際上也就是使適應變為不可能的了。

  影響知覺的因素

知覺不僅受感覺系統、生理因素的影響,而且極大的依賴於一個人過去的知識和經驗,個人的興趣、需要、動機、情緒等心理因素的影響。現代神經心理學的研究表明,知覺過程是一個複雜的機能系統,這個系統依賴於許多皮層區域的完整複合體的協調活動。

知覺過程還受個性傾向性的影響。需要和動機對知覺過程有制約作用。布魯納和戈德曼(1947)以出身貧富不同家庭的兒童(10歲)為被試,要他們在同樣的條件下估計各種硬幣,以比較兒童的金錢價值與知覺的關係。結果發現兩組兒童對硬幣面積的估計都有誇大的傾向,但貧困兒童組的誇大傾向遠超過富裕兒童組。

這一結果說明了需求強度對知覺的影響。

  知覺的基本含義

知覺與感覺

知覺是一系列組織並解釋外界客體和事件的產生的感覺資訊的加工過程。對客觀事物的個別屬性的認識是感覺,對同一事物的各種感覺的結合,就形成了對這一物體的整體的認識,也就是形成了對這一物體的知覺。知覺是直接作用於感覺器官的客觀物體在人腦中的反映。

知覺是各種感覺的結合,它來自於感覺,但已不同於感覺。感覺只反映事物的個別屬性,知覺卻認識了事物的整體;感覺是單一感覺器官的活動的結果,知覺卻是各種感覺協同活動的結果;感覺不依賴於個人的知識和經驗,知覺卻受個人知識經驗的影響。同一物體,不同的人對它的感覺是類似的,但對它的知覺就會有差別,知識經驗越豐富對物體的知覺越完善,越全面。顯微鏡下邊的血樣,只要不是色盲,無論誰看都是紅色的;但醫生還能看出裡邊的紅血球、白血球和血小板,沒有醫學知識的人就看不出來。

知覺雖然已經達到了對事物整體的認識,比只能認識事物個別屬性的感覺更高階了,但知覺來源於感覺,而且二者反映的都是事物的外部現象,都屬於對事物的感性認識,所以感覺和知覺又有不可分割的聯絡。在現實生活中當人們形成對某一事物的知覺的時候,各種感覺就已經結合到了一起,甚至只要有一種感覺資訊出現,都能引起對物體整體形象反映。例如,看到一個物體的視覺包含了對這一物體的距離、方位,乃至對這一物體其他外部特徵的認識,所以,現實生活中很難有單獨存在的感覺,單一或狹隘感覺的研究往往只能產生於實驗室中。

感覺和知覺既有區別,又有聯絡。

感覺和知覺是不同的心理過程,感覺反映的是事物的個別屬性,知覺反映的是事物的整體,即事物的各種不同屬性、各個部分及其相互關係;感覺僅依賴個別感覺器官的活動,而知覺依賴多種感覺器官的聯合活動。可見,知覺比感覺複雜。

感覺和知覺有相同的一面。它們都是對直接作用於感覺器官的事物的反映,如果事物不再直接作用於我們的感覺器官,那麼我們對該事物的感覺和知覺也將停止。感覺和知覺都是人類認識世界的初級形式,反映的是事物的外部特徵和外部聯絡。如果要想揭示事物的本質特徵,光靠感覺和知覺是不行的,還必須在感覺、知覺的基礎上進行更復雜的心理活動,如記憶、想象、思維等。 知覺是在感覺的基礎上產生的,沒有感覺,也就沒有知覺。我們感覺到的事物的個別屬性越多、越豐富,對事物的知覺也就越準確、越完整,但知覺並不是感覺的簡單相加,因為在知覺過程中還有人的主觀經驗在起作用,人們要藉助已有的經驗去解釋所獲得的當前事物的感覺資訊,從而對當前事物作出識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