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第二學歷>成人大學聯考>

成人大學聯考專升本大學語文考試:鄭伯克段於鄢考點講解

成人大學聯考 閱讀(2.66W)

導語:成人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的簡稱成人大學聯考,是我國成人高等學校選拔合格的畢業生以進入更高層次學歷教育的入學考試,屬於國民教育系列教育,已經列入國家招生計劃。下面我們來看看成人大學聯考專升本大學語文考試:鄭伯克段於鄢考點講解。

成人大學聯考專升本大學語文考試:鄭伯克段於鄢考點講解

一、作家作品。

本文選自《左傳》,《左傳》又稱《春秋左氏傳》或《左氏春秋》,是我國早期的一部編年體歷史著作,因為這部書是對春秋的解釋,記載春秋時期諸侯各國間的矛盾和鬥爭,擅於敘事寫人,所以也是一部具有文學價值的散文名著。相傳為春秋末年魯國史官左丘明撰寫。這部著作記敘了春秋時期自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至魯悼公四年(公元前464)共二百五十多年間各諸候國的政治、軍事、經濟、外交等方面的歷史事實,著重記敘當時諸候列國之間的矛盾和爭奪,內容相當豐富 .記敘線索分明,詳略得當,尤其擅長描寫戰爭,作者將許多重大戰役的起因、過程、雙方的謀劃、戰場內外的鬥爭和戰役的結果敘寫得異常清楚,筆法又多變化。在敘事過程中,作者對人物的言行及內心活動,往往有比較生動的描述。這些對後來《史記》等書的寫作有很大影響。

二、文體知識

《左傳》著重記敘歷史事件,是記敘性的,本文既鄭莊公家族內部的事情,是一篇歷史散文,這篇文的標題鄭伯克段於鄢本來是春秋的一句話,意思是鄭莊公在鄢地打敗了共叔段,標題的鄭伯:指鄭莊公。春秋時周天子下有公、候、伯、子、男五等爵。鄭國是伯爵級的諸候國,姬姓,在今河南新鄭一帶,所以稱它的國君為鄭伯。鄢是地名,在今河南鄢陵。

三、中心思想

本文記敘春秋時期鄭莊公與其弟共叔段爭權奪利導致戰爭和兄弟相殘害的歷史事件,揭露了當時統治階級的殘酷無情以及它們的腐朽、奸詐,虛偽、卑鄙。

四、層次段落

作者以事件情節發展的時間順序結構全文可分四個層次。第一層為第一自然段,交待時間,人物。人物有姜氏、莊公、共叔段。並說明莊公母子間,兄弟間不和的'起因。(起因是母親姜氏偏愛。)首先說時間,是指魯隱公元年發生的事,現在是追述當初的起因,所以文中說初就是起初的意思。

人物:第一個是鄭莊公。姓姬,名掘突,武是死後諡號。二申是國名,姜姓,是候爵級的諸候國,在今河南南陽一帶。鄭武公娶了申國國君的女兒為妻曰武姜。為什麼叫武姜呢?當時婦女出嫁都要把丈夫的姓放在前面,緊跟上孃家的姓,然後加上氏,根本不稱呼婦女的名字,所以叫武姜。第三個人物是莊公,莊公就是題目中的鄭伯,是鄭武公長子,按封建禮法莊公為繼承人。第四個人物是共叔段,也就是文中提到的太叔,太叔是對段的尊稱。共叔段是鄭武公的次子。這一段同時也介紹了故事的起端。即莊公與母親有矛盾。即莊公寤生驚姜氏,故名曰為寤生。寤,即生莊公時難產,使姜氏受到驚嚇,隨之姜氏就很厭惡莊公,所以母子之間有矛盾。文章中又交待了兄弟之間的矛盾,這就是姜氏愛共叔段欲立,母親想讓共叔段繼承王位,她屢次向武公請求,武公沒有答應,這樣兄弟之間有個爭奪繼承權,爭奪王位的問題。那麼這兩個矛盾是誰造成的呢?主要是由於姜氏的偏愛造成的。第二層次為第二、三段寫情節的發展,姜氏為共叔段請京,共叔段不斷擴張,露出他的貪婪和野心,莊公虛偽應付,心懷殺機,等待時機。第二、三段展開了矛盾,也可以說是情節在發展,姜氏想立共叔段未成。莊公即位了,姜氏愛共叔段於是為其請求給制這個地方,把製作為共叔段的封地。莊公沒有答應,說這個地方巖邑很險要,老臣虢叔都死在這個地方,那就給他京這個地方吧。京在河南滎陽東南,距鄭國都城新鄭較近。共叔段得了京以後很不安分,首先是京的面積大,城牆高超過了候伯制度所做的要求,這就是蔡仲所說的: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將不堪。他對莊公說,共叔段這樣您將不好控制,不僅如此在第三段,共叔段進一步擴張,又將西壁北壁歸於自己,將土地延長至於廩延,這就用行動證明了他是貪婪的,是有野心的。那麼莊公是什麼態度呢,首先莊公認這是姜氏欲之,鄢闢害,躲不了這個禍害,那麼莊公怎麼辦呢?當蔡仲向他諫意說:蔓,難圖也。說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將蔓延的雜草尚且不能除根,何況是國君寵愛的弟弟呢?莊公回答說,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意思是多做了不道義的事,必然自己跨臺,你姑且等著瞧吧,這是欲擒故縱的態度。到了第三段子太叔把西鄙、貳鄙歸於己時公子呂又向莊公提出請除之,公曰:不庸,將自及。說用不著,他自己將趕上災禍,等到共叔段又收貳為已至於廩延的時候,子封又對莊公說,可矣,厚將得眾。說行了,共叔段的勢力要再雄厚將會得到民眾,而莊公說不義不暱,厚將崩。意思是做不義的事必然不能得到百姓的擁護,勢力再擴大,就必將垮臺,莊公表現了虛偽應付,心裡還是想消滅 共叔段,但是感到條件不成熟,他在等待時機,以便消滅之。

第三層為第四自然段,寫情節發展到高潮和激化,共叔段準備襲鄭,莊公發兵,兄弟交戰,兄弟矛盾得以解決。莊公克段於鄢,共叔段逃亡至共這個小國,太叔完聚,繕甲兵,具卒乘,將襲鄭。夫人將啟之。公聞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帥車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於鄢。公伐諸鄢。五月辛丑,太叔出奔共。情節激化也就是解決矛盾的時候了。

第四層為第五自然段,寫全文的結局和尾聲,莊公在戰爭結束後,幽禁了母親姜氏,隨後又後悔就採納潁考叔的意見在燧道與母相見,恢復了母子關係,母子矛盾得以解決,這一層又分三個小層次。

第一個小層次寫潁考叔得知莊公與母親問題處境時,提出若闕地及泉,隧而相見的諫意,就是文中的遂置姜氏與城潁,而誓之曰:不及黃泉,無相見也。既而悔之。潁考叔為潁谷封人,聞之,有獻於公。公賜之食,食舍肉。公問之,對曰: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羹,請以遺之。公曰:爾有母遺,繄我獨元!潁考叔曰,問何謂也,?語之故,且告之悔。對曰:何患焉?若闕地及泉,隧而相見,其誰曰不然?公從之。第二小層次寫莊公與母親隧相見的經過,公入而賦,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姜出而賦:大隧之外,其樂也洩洩!遂為母子如初。

第三小層次,通過一段評論以潁考叔和莊公的比照烘托出潁考叔,純孝也,愛其母,施及莊公。清晰的點出莊公對母親只是恢復了母子關係,不是孝道不是純孝,是內外政治鬥爭的需要,由此把莊公虛偽的特性更完整、全面的表現出來。如詩曰:潁考叔,純孝也,愛其母,施及莊公。詩曰:孝子不匱,永錫爾類。其是之謂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