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資格證>職稱考試>

級心理諮詢師考點:環境知覺與環境認知

職稱考試 閱讀(1.98W)

導語:環境心理學是從工程心理學或工效學發展而來的。工程心理學是研究人與工作、人與工具之間的關係,把這種關係推而廣之,即成為人與環境之間的關係。

級心理諮詢師考點:環境知覺與環境認知

  第四章 環境知覺與環境認知

1.感覺是對直接作用於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個別屬性的反映。

知覺是在感覺的基礎上,把過去的經驗與各種感覺結合而形成的。

感覺主要以生理機能為基礎。而知覺是純心理性的,具有較大的個體差異。知覺的幾個主要心理特性包括知覺的相對性、知覺的選擇性、知覺的完整性、知覺的恆常性和知覺的組織性。

2.環境知覺是從對環境中個別刺激的加工開始的。通常會經過刺激的覺察、刺激的辨別、刺激的丙認和刺激的評定這些過程。

漢爾森提出環境知覺包括認知的(思維的),情感的(情緒的),解釋和評價的成分。

我們對周圍環境事物距離和立體的知覺在視覺中的加工,有單眼和雙眼的線索。

運動知覺是個體對周圍環境特體在空間發生位置移動的反應,它是通過視覺、動覺、平衡覺等多種感覺器官的協同活動實現的。

3.隨著接觸時間的延長,個體對環境的知覺敏感性會發生變化。如果刺激恆定,反應越來越弱稱為習慣化。這種習慣化對嗅覺刺激、味覺刺激、噪音、光、壓力、溫度等都可發生,與對環境的適應有關。而對變化的知覺則與環境刺激變化的快慢、可覺察性有關,即環境變化的快慢影響我們對環境變化的知覺。

4.簡述環境知覺理論。環境知覺可以通過兩個過程完成,一是自上而下的過程,即概念驅動;另一個是自下而上的過程,即資料驅動。

格式塔理論認為,我們的腦以一種主動的方式對刺激進行建構,提出整體大於區域性之和的原則。

功能主義理論強調有機體對環境的適應,即生物個體要尋找能使它們有最大程度生存的機會。它比較強調知覺反應的先天性,認為人類天生具有知覺環境中對他們有功能價值的方面。

  學習理論認為,我們的知覺不是先天決定的.,而是必須學會知覺環境中的關鍵方面。

概率功能主義,即布倫斯維克的透鏡模型,它是布倫斯維克用數學來描述個體知覺過程的一個模型。當對包含多維度刺激的大環境作判斷時,我們會給不同的刺激線索賦予不同的概率值(權重),並對一系列散在的環境資訊過濾,重新結合成有序統一的知覺。個體利用可能歪曲的資訊對環境的真實特徵作一可能性的判斷。他強調知覺是一個概率計算的過程,受到個體差異的影響。

  5.環境認知是指人對環境刺激的儲存、加工、理解以及重新組合,從而識別和理解環境的過程。主題在於環境知識如何獲得並進行加工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經驗和期待是兩個需要考慮的很重要的方面。

6.認知地圖是在過去經驗的基礎上,產生於頭腦中的,某些類似於一張現場地圖的模型。是一種對區域性環境的綜合表象,既包括事件的簡單順序,也包括方向、距離,甚至時間關係的資訊。

目前認知地圖研究的直接淵源是美國心理學家托爾曼的工作,是根據對情境的“認知”,獲得達到目的的手段和途徑,並從中建立起一個完整的“符號-格式塔”模式。

7.試述研究認知地圖的方法。⑴畫草圖。運用一系列問題請某一環境中的個體勾畫出來他頭腦中對這一環境的表象。最主要的方法是讓被試畫出其城市大的草圖,即在紙上畫出他們看這個城市的表象。⑵對某一環境進行圖示反應。再認一個人心理貯存的環境影象。⑶再認任務。除了畫草圖,還請被試報告他們是否能找出,在一些不熟悉地方的圖片中,插入一些標誌的圖片。⑷距離估計並建造統計意義上的地圖。不用畫草圖,而是通過讓被試簡單地估計一個環境中兩個地點間的距離。

8.用來描述和分析認知地圖的五種關鍵維度:路徑、邊界、區域、結點及標誌。路徑:人們在環境中所使用的行進通道,如街道、河流、地鐵線、步行街等;邊界:不一定是線性成分,但傾向於是線性的,有限定和封閉的特徵,象牆、法定的邊界,海岸線等;區域:是認知地圖中較大的空間,它們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徵,如“宿舍區”、很多國家中的“中國城”等;結點:行為較為集中的點,它連線主要的路徑,或者是幾條路徑的終點,或者是路徑在此處中斷,如交叉路口、車站廣場、交通樞紐等;標誌:人們用作參照點的突出特徵、明顯的界標和標誌,通常從較遠處就可以看到。

 9.試分析認知地圖可能的錯誤。①人們的認知地圖中有時會丟失一些環境表徵或表徵的不完整的現象,這種錯誤被稱為簡單化。②另一類常見的錯誤是失真,即地理特徵、方位以及距離上的不正確表徵。③除了減少、丟失某些成分,還會出現新增的錯誤,即增加了環境中實際沒有的成分。

10.簡述認知地圖的影響因素。①環境熟悉程度對認知地圖的影響表現在對環境越熟悉,認知地圖就越完善,越清晰,細節越多,也越接近自然。②社會階層對認知地圖的影響,表現在中產階級或高階層的個體對自己所處環境的認知地圖較正確。③在個體差異的諸因素中,認知地圖的性別差異比較明顯。在總體上男性的視空技能優於女性;在認知地圖準確性與完善性方面結果並不一致;在認知地圖所包含的成分的數量上,表現出女性的認知地圖中路徑較男性少,標誌則更多。

11.認知地圖是如何獲得的?對環境的認知地圖的獲得包括兩方面意思,一是隨著個體的成長髮展,個體認知地圖的發生過程;另一是個體在一個新的環境中,如何獲得其認知地圖。⑴個體認知地圖的發生過程。兒童是一種“自我中心參照系統”,他們不能區分自己所看到的和別人所看到的環境的差別。隨著年齡的增長,對周圍環境探索經驗的增加,兒童逐漸具有了“部分協調的參照系統”和“操作協調的和等級整合的參照系統”。到了大約7歲左右開始具有了與成人差不多的認知地圖。空間環境的表徵需要4個連續發展的階段,即注意並記住路標;構建路標之間的路徑;對一些路標和路徑形成組塊、群集;這些組塊、群集再與其它特徵一起整合進總體認知地圖的框架中。⑵成年新的認知地圖的獲得。對於成年個體,到了一個新的環境,也會逐漸建立發展出認知地圖。這個過程與上述兒童對環境發展出認知地圖的階段基本一致。不同在於成人到一個新的環境,首先會利用出版的地圖,幫助自己對環境的探索,從而有助於很快建立起這一環境的認知地圖。

12.我們如何記憶認知地圖?每個人的認知地圖代表了他對其環境的理解。物理環境的某些特徵可能使其知覺得更為重要或更加突出,於是也就更可能在記憶中儲存。關於表徵的形式,對空間知覺的表徵形式,在我們的記憶中是環境的“心理意象”或“心理圖片”,即模擬的表徵。另一種觀點認為,在我們的腦中儲存的是整個基於意義的命題和陳述。環境中的成分用一些概念來代表,每個概念與其它的概念由可檢測的聯絡聯結在一起。目前通常將上述兩種看法結合起來,即大多數環境資訊也許通過命題儲存在記憶中,但我們可以使用這種命題網路很快構成模擬表象,而我們也許使用這種表象,而非命題網路來解決空間認知問題。關於記憶的結構,當人們想記住複雜資訊的時候,常常會採用將它們組織成有意義的一個個小的“組塊”。認知地圖在腦中記憶的表徵形式有兩種,一是類似於外界環境的心理影象或意象;另一是命題式的,是基於資料意義基礎上的貯存,表徵為幾個概念的表述,其結構是層次記憶網路。

13.尋路是非常複雜的活動,包括計劃、決策、資訊加工,所有的這些都依賴於理解空間和心理控制的能力,這種能力即為空間認知能力。

14.進尋路的情境特徵:不同地點和位置的可區分性,視覺接近的程度以及空間規劃的複雜性。可區分性是指鄰近位置、地點如果相似性少,就不容易混淆;視覺接近的程度是指從很遠的地方就可以一眼看到,也有助於定位;空間規劃的複雜性是指交叉路口結點越少越簡單,就越不易迷失方向。

15.促進空間行為的方法。學習即對環境的探索經驗,可以促進認知地圖的形成和完善。如何改進老年人尋找路徑的能力。老年被試到一陌生的老人護理院裡,被分成三組:第一組對這一環境的熟悉過程是被人引導的個別參觀;第二組以親身參觀同樣的順序看幻燈或電影,並同時可以參觀這個環境的三組模型;第三組是控制組,直接要求找到某一地點。結果發現,前兩組的被試的找路成績好與控制組。這表明,探索、看照片、看模型這些空間學習,都可以促進空間行為及認知地圖的獲得。

16.在設計和放置指路地圖時應遵循幾個簡單原則:⑴與周圍環境具有結構匹配性;⑵方位指向不一定是地理座標系統,而常常是自我指向的參照系統。

17.認知地圖和指路地圖的異同。指路地圖與標準地圖的相同之處在於,各種特徵與周圍實際環境的相應和一致。不同之處在於指路地圖的方位不一定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只要是在自我指向時,圖示位置與周圍環境結構匹配就可以了。指路地圖也不同於認知地圖。標準指路地圖的各方面還是客觀的,不能任意新增、減少、歪曲。而認知地圖是主觀的,很多主客觀因素會影響它的準確性和對客觀環境的吻合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