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資格證>職稱考試>

心理諮詢師二級考試高頻知識點:心理諮詢中的智商

職稱考試 閱讀(1.04W)

導語:智商(英語:IQ),是通過一系列標準測試測量人在其年齡段的認知能力(“智力”)的得分。下面本站小編帶著大家一起來看看心理諮詢師相關的考試內容吧。

心理諮詢師二級考試高頻知識點:心理諮詢中的智商

  心理諮詢中的智商

智商是智力商數的簡稱,要說智商首先從智力說起。智力又稱為智慧,通俗的說法就是人的聰明程度。但從嚴格學科意義上講,到目前仍沒有一個準確而 滿意的定義。美國《教育心理學》雜誌曾就智力的定義廣泛徵求著名心理學家的意見,得到的結果卻是人言言殊,有的認為智力是適應新情景的能力,有的說是個體 學習的能力,有的說是抽象思維的能力,沒法形成統一的看法。我國大部分心理學家傾向於用綜合的觀點來描述智力的性質,即智力指的是人的感覺、知覺、注意、 記憶、語言、思維和想象等各種認識能力的綜合,其核心是抽象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簡要地說,智力就是人們進行認知活動所必需的心理條件的綜 合。智力是人所共有的一般能力,適用於廣泛的活動範圍,符合多種活動要求,保證人們較容易和有效地掌握知識。作為一般能力,智力是人的各種特殊能力發展的 基礎。

關於智力的結構和內容,儘管不同的心理學派有各自的理論和看法,但都試圖通過一定方法對人的智力進行客觀的評價以用於指導實踐活動,這就發展了 各種各樣的智力測驗。最早出現的用於智力測定量表是19世紀末比奈和西蒙共同編制的比奈-西蒙智力量表。1916年,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特曼加以修 訂,稱之為斯坦福-比奈量表,開始確定了智力商數(intelligence quotient,IQ)這一概念。智商表示的是智力年齡與實足年齡的比值,智力年齡是指一個人的智力所達到的相應年齡階段水平,實足年齡是指他的實際年 齡。為了避免計算中的小數,將商數乘以100;例如,一個實足年齡10歲的兒童,如果經智力測驗他的智齡是8歲,那麼他的智商為80。但這是一種比率智 商,不同年齡段之間比率差別較大,無法進行智力比較。後來,美國心理學家發展了著名韋氏智力測定,在繼續保留智商概念的同時,將計算方法改進,一個人的測 定結果和同年齡組受試者的平均成績比較而得出的相對分數。韋氏智力量表以樣本中各個年齡組的智力測定結果的平均數作IQ100,標準差為15。人的智力水 平可作如下劃分:90-109為中等,110-119為中上(聰明),120-129為優秀,130以上為非常優秀;80-89則為中下(遲 鈍),70-79為臨界狀態,69以下則為智力落後(低下)。離差智商的出現使不同年齡組的智力之間的比較成為可能。

韋氏智力測定量表是經典的智力測定量表之一。它包括成人智力量表、兒童智力量表、學齡前智力量表等三個相互連線的智力量表。成人智力量表用於 16歲以上的成人;兒童智力量表用於6歲~16歲的兒童;學齡前智力量表用於4歲~6歲的小兒。韋克斯勒把人的智力分為兩大部分,一是語言能力,二是操作 能力。語言能力包括六項測試專案:常識、類同、算術、詞彙、理解和背數;操作有力包括六項測試專案:填圖、排列、積木、拼圖、譯碼、迷津;經過測試可以得 到語言智商分數和操作智商分數兩個部分。這兩部分智商分數可以合成一個總智力商數(IQ),代表一個人的智力水平。

通過韋氏智力測定可以看出,僅就一個人認知活動中部分一般能力進行了測定,有著很大的侷限性。因此,我們要正確認識和看待智力測定結果。另一方 面,傳統的智力測定內容集中於認知能力,沒有涉及個性、意志、情感等非認知因素,因此,僅能一定程度預測個體的學習成績,也不能很好地預測個體的`成就,傳 統的智力概念因此而受到了挑戰,近年一些心理學家提出了情商的概念。

  角色失調

並不是每個人,也並不是每個人每個時候都能清楚並且扮演好自己的社會角色的。人們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常常會產生矛盾、障礙,甚至遭遇失效,這就是角色失調。常見的角色失調有四種形式:角色衝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斷及角色失敗。

  (一)角色衝突

個體在不同條件下往往有不同的地位、身份與角色。如果它們互不相容,出現矛盾,個體在心理上就會感到角色衝突。角色衝突有角色間衝突和角色內衝 突。角色問衝突主要是指同一主體的兩個或兩個以上角色之間的矛盾所導致的衝突,比如教師,既需要權威者的角色,又需要和學生作朋友,這兩種角色有時難以協 調;角色內衝突主要是由於人們對同一角色有不同的期待所引起的衝突,例如教師的社會角色,國家期望教師在提高學生的素質下功夫,而家長和管理部門要求多做 提高升學率的工作,經常會發生矛盾。

  (二)角色不清

個體對其扮演的角色認識不清楚,或者公眾對社會變遷期間出現的新角色認識不清,還未能形成對這一新角色的社會期待,都會造成角色不清。個體在角色不清時往往會產生應激反應,出現焦慮和不滿足感。

  (三)角色中斷

由於各種原因使個體的角色扮演發生中途問斷的現象。比如從舊角色退出來了,卻不知如何或來不及建立新角色規範和行為準則,就會造成角色中斷。

  (四)角色失敗

這是最嚴重的角色失調,角色承擔者不得不退出舞臺,放棄原有角色。比如官員由於瀆職下臺,就是角色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