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資格證>證券從業>

2017證券從業考題答疑精華:行業分析概述

證券從業 閱讀(7.02K)

行業是指從事國民經濟中同性質的生產或其他經濟社會活動的經營單位和個體等構成的組織結構體系,如林業、汽車業、銀行業和房地產業等。下面是應屆畢業生小編為大家搜尋整理的2017證券從業考題答疑精華:行業分析概述,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17證券從業考題答疑精華:行業分析概述

 行業分析概述

  一、行業的含義和行業分析的意義

(一)行業的含義

行業是指從事國民經濟中同性質的生產或其他經濟社會活動的經營單位和個體等構成的組織結構體系,如林業、汽車業、銀行業和房地產業等。

行業與產業有差別,構成產業一般具有三個特點:規模性、職業化、社會功能性。

行業和產業的主要區別為,行業沒有規模上的約定。

(二)行業分析的意義

行業分析的主要任務包括:

1.解釋行業本身所處的發展階段及其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

2.分析影響行業發展的各種因素以及判斷對行業影響的'力度;

3.預測並引導行業的未來發展趨勢;

4.判斷行業投資價值,揭示行業投資風險。

行業分析是對上市公司進行分析的前提,也是連線巨集觀經濟分析和上市公司分析的橋樑,是基本分析的重要環節。行業分析和公司分析是相輔相成的。

 二、行業劃分的方法

(一)道·瓊斯分類法

道·瓊斯分類法是在19世紀末為選取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有代表性的股票而對各公司進行的分類,是證券指數統計中最常用的分類法之一。

道·瓊斯分類法將股票分為三類:工業、運輸業和公用事業。

在道·瓊斯指數中,工業類股票取自工業部門的30家公司,包括採掘業、製造業和商業;運輸業類股票取自20家交通運輸業公司,包括航空、鐵路、汽車運輸與航運業;公用事業類股票取自6家公用事業公司,主要包括電話公司、煤氣公司和電力公司等。

(二)標準行業分類法

把國民經濟劃分為l0個門類,對每個門類再劃分為大類、中類、小類。

(三)我國國民經濟的行業分類

1985年,我國國家統計局明確劃分三大產業:第一產業:農業;第二產業:工業和建築;第三產業:其他。

2002年,我國推出《國民經濟行業的分類標準(GB/T4754--2002)》,新標準共有行業門類20個,行業大類95個,行業中類396個,行業小類913個。

(四)我國上市公司的行業分類

最初上海證交所將上市公司分為五類:工業、商業、地產業、公用事業和綜合五類;深圳證交所將上市公司分為六類:工業、商業、地產業、公用事業、金融業和綜合六類。

中國證監會2001年4月4日公佈《上市公司行業分類指引》(以下簡稱《指引》)。《指引》是以中國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行業分類與程式碼》(國家標準GB/T4754---94)為主要依據,借鑑聯合國國際標準產業分類、北美行業分類體系有關內容的基礎上制定而成的。

1.分類物件與適用範圍

《指引》是一個非強制執行的標準,適用於證券行業內的各有關單位、部門對上市公司分類資訊進行統計、分析及其他相關工作。

2.分類原則與方法

《指引》以上市公司營業收入為分類標準,所採用財務資料為經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的合併報表資料。當公司的某類業務的營業收入比重大於等於50%時,則將其劃入該業務相對應的類別;當公司沒有一類業務的營業收入比重大於或等於50%時,如果某類業務的營業收入比重比其他業務收入比重均高出30%,則將該公司放入該業務相對應的行業的類別;否則,將其劃為綜合類。

3.編碼方法

《指引》把上市公司的經濟活動分為門類和大類兩級,中類作為支援性分類參考。

4.管理機構

未經交易所同意,上市公司不得擅自改變公司類別。上市公司因兼併、置換等原因而營業領域發生重大變動,可向交易所提出書面申請,並同時上報“調查表”,由交易所按照《指引》對上市公司的行業類屬進行變更。

《指引》將上市公司共分成l3個門類,90個大類,288箇中類。

(五)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行業分類調整

上海證券交易所與中證指數有限公司於2007年5月31日公佈了調整後的滬市上市公司行業分類。本次調整是上海證券交易所和中證指數有限公司對滬市上市公司行業分類進行的例行調整,其依據是滬市上市公司2006年年報顯示的部分公司經營範圍的改變。本次行業分類調整將作為上證l80指數下一次調整樣本股時的參照。

該行業分類是參照摩根士丹利和標準普爾共同釋出的全球行業分類標準(GICS),結合我國上市公司的實際情況而確定的。

根據2007年最新行業分類,滬市841家上市公司,共分為金融地產、原材料、工業、可選消費、主要消費、公用事業、能源、電信業務、醫藥衛生、資訊科技十大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