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資格證>銀行從業>

銀行縮表率的影響是什麼

銀行從業 閱讀(3.14W)

導語:在市場普遍擔憂中國央行與美聯儲同步縮表之際,央行用專欄文章專門解釋,“縮表”並不一定意味著收緊銀根,同時表示,4月央行資產負債表已重新轉為“擴表”。

銀行縮表率的影響是什麼

隨著,4月詳細的金融資料陸續釋出,國泰君安銀行團隊發現,真正開始縮表的是銀行。瑞信董事總經理陶冬認為,銀行縮表比央行縮表更可怕。

4月25日的政治局會議將防範金融風險提高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其背後的政治決心毋庸置疑。隨後一行三會陸續出臺政策力促金融去槓桿,這一效果也開始顯現。

據國泰君安銀行團隊測算,4月自營非標或投放非銀大幅收縮約8000億元,這個訊號顯示,金融去槓桿取得了一定效果,銀行開始收縮非銀、非標等業務。

資料圖

國泰君安銀行團隊分析,4月M2總量是下降3278億元,分解後發現,稅款繳納導致4738億元M2被回籠,外佔和債券也回籠少量M2,信貸派生了超過1萬億元的M2,其他項為-7962億。

約4000億元的缺口,一部分可以解釋為資管產品把資金投出去了,比如投給企業(非銀存款先變成企業存款,當然後續企業存款又可以通過交易變成其他存款);另一部分解釋,則毫無疑問有其他人(個人投資者之外的)在贖回資管產品。是誰?上一個問題裡已給出答案,是銀行。這也印證了前期市場上銀行贖回委外的傳言。

此前,銀行通過表外理財、非銀部門的渠道,繞開監管規定,額外從事資產投放,也就是額外加了金融槓桿。但是隨著銀監會出臺一系列文章,一方面發現問題就隨時糾正,另一方面也使銀行開始自覺收縮、停辦有違規嫌疑的業務。

瑞信董事總經理陶冬認為商業銀行大幅收縮自身的資產負債表會帶來兩方面影響:

1、信用收縮。一場銀行業主導的信用縮表,尤其體現在資產負債表外業務的快速削減。由於過去幾年中國經濟的信用擴張基本上靠表外擴張完成的,這次突如其來的表外收縮的衝擊比數字上可以看到的更凶猛。信用斷流對經濟和房地產業所構成的風險,可能比資金成本上漲更大。

2、信用債成本的飆升和集資能力下降。過去兩年,中國經濟的整體槓桿水平還在上升,不過將集資平臺從理財產品移向信用債使得資金成本大幅下降,集資也更規範。信用債市場環境突變,可能令嚴重依靠借新債還舊債的部分企業的違約風險大幅上升。同時,儲蓄增長明顯放緩,銀行爭奪存款之戰一觸即發,貨幣環境正常化正在由貨幣市場的“假加息”,傳導向實體經濟的真加息。

陶冬表示,近期中國經濟正在面臨一場突如其來的流動性短缺,主要涉及銀行的`表外業務收縮,其烈度可能比資料所表現出來的更高,債市股市的表現折射出信用環境的改變。為了舒緩壓力,央行重啟了公開市場操作,不過相信貨幣環境正常化還將繼續,金融強勢監管還將繼續。

陶冬稱,貨幣環境正常化、防範金融風險、加強監管力度、肅清金融貪腐,長遠看都是好事,乃是防範系統性風險所必需。不過各部門紛紛推出的措施,卻在製造一個疊加共振效應,有可能導致信用環境的矯枉過正。防範風險反而成為製造新風險的源頭,就事與願違了。這是需要警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