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資格證>理財規劃師>

理財規劃師基礎知識考試教材重難點

理財規劃師 閱讀(1.61W)

理財規劃師是為客戶提供全面理財規劃的專業人士。接下來小編為大家編輯整理了理財規劃師基礎知識考試教材重難點,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請關注應屆畢業生考試網!

理財規劃師基礎知識考試教材重難點

  公開市場業務

這是目前中央銀行控制貨幣供給量最重要也是最常用的工具。公開市場業務是指中央銀行在金融市場上公開買賣政府債券以控制貨幣供給和利率的政策行為。在美國,貨幣政策包括公開市場業務是由聯邦儲備系統中的公開市場委員會決定,由公開市場辦公室具體實施的。政府債券是政府為籌措彌補財政赤字資金而發行的支付利息的國庫券或債券。這些被初次賣出的證券,在普通居民、廠商、銀行、養老基金等單位中反覆不斷被買賣。聯儲可以參加這種交易並通過這種交易擴大和收縮貨幣供給。當聯儲認為市場上貨幣供給量過多,出現通貨膨脹時,便在公開市場上出售政府債券。承購政府債券的既可能是商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也可能是私人或企業。當商業銀行購買政府債券後,存款準備金會減少,可以貸款的數量也減少,整個社會的貨幣供給量會成倍減少。反之,如果出現通貨緊縮,聯儲可以通過公開市場業務操作買進債券,商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的準備金會因之增加,私人通過這種購買也會將現金存人銀行。這樣,商業銀行的準備金增加了,其貸款能力相應擴大,整個市場的貨幣供給量會成倍增加。

公開市場業務有如下幾個方面的優點:①中央銀行可通過買賣政府債券把銀行準備金控制在自己願望的規模內。②這種手段具有主動性,中央銀行可根據自己的意願進

行。⑧這種手段具有靈活性。中央銀行可以靈活地改變貨幣供給變動的方向,可以大量地或少量地買進或賣出政府債券,從而主動增加或減少貨幣供給。即使中央銀行有時出現政策失誤,也可以及時進行糾正。④這一手段具有可測性,即這一業務對貨幣供給的影響可以比較準確地預測出來。如買進一定數量金額的證券,就可以大體上按貨幣乘數估計出貨幣供給增加了多少。

貨幣政策的其他工具

貨幣政策除以上主要工具外,還有一些其他工具作為輔助性措施。這些措施主要有以下幾點:

①道義勸告。

中央銀行運用自己在金融體系中的特殊地位和威望,通過對商業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的勸告,影響其貸款和投資方向,以達到控制信用的目的。如在經濟衰退時期,鼓勵銀行擴大貸款;在通貨膨脹時期,勸阻商業銀行不要任意擴大信用,也往往收到一定的效果,但這種道義上的說服方法沒有可靠的法律地位,因而並不是強有力的控制措施。

②調整法定保證金限額。

國家的證券交易所,對有價證券交易,是可以憑信用買空賣空的。政府為了穩定金融市場和物價,規定購買證券必須支付一定比例的現款,謂之法定保證金。法定保證金越高,所需現款越多,就會壓低證券價格,提高利率;反之,如果保證金限額降低,所需現款減少,就會促使證券價格上升,利率下降。

③規定抵押貸款利率的上限和下限。

抵押貸款是用於購買房屋、土地等不動產的。這種貸款利息率提高,就會限制對房屋等不動產的購買,從而壓低社會有效需求;反之,這種貸款利率降低,就會刺激對不動產的購買,提高社會有效需求。因此,政府規定抵押貸款利率的上限和下限,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對需求的管理。

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一樣,都是調節巨集觀經濟的重要政策,兩者不同之處在於,財政政策直接影響總需求的規模。這種直接作用是沒有中間變數的,而貨幣政策則是通過利率的變動來對總需求發生影響,是間接發揮作用的。所以,一般來說財政政策見效快,而貨幣政策見效慢。

經濟週期的理論性解釋

經濟週期(又稱商業迴圈),是指經濟活動沿著經濟發展的總體趨勢所經歷的有規律的擴張和收縮。關於經濟週期形成的原因,存在著的理論解釋有:

(1)外部因素理論

外部因素理論認為,經濟週期的根源在於經濟制度之外的某些事物的波動——太陽黑子、星象、戰爭、革命、政治事件、金礦的發現、人口和移民的增長、新疆域和新資源的發現、科學發明和技術進步,等等。如太陽黑子論認為太陽黑子周期性地造成惡劣的氣候.使農業收成不好,影響了工商業,從而使整個經濟週期性地出現衰退。

(2)純貨幣理論

這種理論認為,經濟週期純粹是一種貨幣現象,貨幣數量的增減是經濟發生波動的唯一原因。所有具有現代銀行體系的國家,其貨幣供給都是有彈性的,可以膨脹和收縮。經濟週期波動是銀行體系交替地擴張和緊縮信用所造成的。當銀行體系降低利率、放寬信貸時就會引起生產的擴張與收入的增加,這又會進一步促進信用擴大。但是信用不能無限地擴大,當高漲階段後期銀行體系被迫緊縮信用時,就會引起生產下降,危機爆發,並繼之出現累積性衰退。即使沒有其他原因存在,貨幣供給的變動也足以形成經

濟週期。

(3)投資過度理論

這種理論主要強調了經濟週期的根源在於生產結構的不平衡,尤其是資本品和消費品生產之間的不平衡。人們把當期收入分成儲蓄和消費兩部分。消費的部分直接購買消費品。儲蓄的部分則進入資本市場,通過銀行、保險公司、證券等各種金融機構到達各企業經營者手中,被投入到資本品購買和生產之中,這一過程就是投資。如果利率政策有利於投資。則投資的增加首先引起對資本品需求的增加以及資本品價格的上升,這樣就更加刺激了投資的增加,形成了繁榮。但是這種資本品生產的增長要以消費品生產下降為代價,從而導致生產結構的失調。當經濟擴張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整個生產結構已處於嚴重的頭重腳輕狀態,於是經濟衰退不可避免地發生了。

(4)消費不足理論

消費不足理論一直被用來解釋經濟週期的收縮階段,即衰退或蕭條的重複發生。這種理論把蕭條產生的原因歸結為消費不足,認為經濟中出現蕭條是因為社會對消費品的需求趕不上消費品的增長。強調消費不足是由於人們過度儲蓄從而使其對消費品的需求大大減少。當儲蓄投資於生產過程時,不管數量大還是小,遲早總要引起麻煩,帶來經濟的崩潰和蕭條。消費不足理論的一個重要結論是,一個國家生產力的增長率應當同消費者收入的`增長率保持一致,以保證人們能夠購買那些將要生產出來的更多的商品。這一思想對於當今國家的財政貨幣政策仍然有影響。

(5)心理理論

這種理論強調心理預期對經濟週期各個階段形成的決定作用。在經濟週期的擴張階段,人們受盲目樂觀情緒支配,往往過高地估計了產品的需求、價格和利潤,而生產成本,包括工資和利息則往往被低估了。並且人們之間存在著一種互相影響決策的傾向,如某企業經營者因對未來的樂觀預期會增加與他對有關的貨物和服務的需求,於是帶動其他企業經營者也相應增加需求,從而導致了過多的投資。根據心理理論,經濟週期擴張階段的持續期間和強度取決於醞釀期間的長短,即決定生產到新產品投入市場所需的時間。當這種過度樂觀的情緒所造成的錯誤在醞釀期結束時顯現出來後。擴張就到了盡頭,衰退開始了。企業經營者認識到他們對形勢的預測是錯誤的,樂觀開始讓位於悲觀。隨著經濟轉而向下滑動,悲觀性失誤產生並蔓延,由此導致蕭條。

(6)創新理論

創新理論是由熊彼特提出來的。熊彼特關於經濟週期的解釋是建立在創新的投資活動是不斷重複發生的,而經濟正是通過這些來運轉的基礎上的。但這個過程基本上是不平衡的、不連續的並且是不和諧的。熊彼特理論的核心有三個變化過程:發明、創新和模仿。發明是指一種新產品或者新的生產過程的發現,或者是改變現存產品的生產過程。熊彼特假設發明或多或少總是不斷地出現,但是它們並不一定同時在經濟上得到應用。創新被定義為,一種新發明的首次應用,或者是改進了現有產品和工藝過程.使其適應不同的市場需求。

在熊彼特看來,企業家進行創新活動,是因為創新能給他帶來盈利的機會。假設某個企業家決定生產一種新產品,他願意冒風險並對所需的廠房和裝置進行投資。如果他的決策正確,他將會獲得超額利潤。應用前面的心理理論,投資支出在經濟的其他領域也會開始增加。然而更為重要的是,他的成功帶來了一大批模仿者,他們都想要分享這一超額利潤。發明、創新和模仿過程的最終結果是對廠房裝置的投資支出的不斷累積的增加、較高的收入、更大的消費支出,等等。隨著這個過程的繼續,經濟又一次變得過度擴張了,由於產量的不斷增加,最終產品的價格開始下降.勞動力、裝置、原材料和利息的成本開始增加。最後出現的是,削減投資支出、解僱工人、收入和消費支出減少,經濟開始進入週期的收縮階段。隨之而來的是對變化了的經濟環境進行調整的過程,在這一期間,使經濟進入下一個復甦的物質力量漸漸形成,企業家又開始創新,於是開始下一輪週期。

(7)政治週期理論

政治週期理論認為,政府交替執行擴張性政策和緊縮性政策的結果,造成了擴張和衰退的交替出現。政府企圖保持經濟穩定,實際上卻在製造不穩定。為了充分就業,政府實行擴張性財政和貨幣政策。但是,在政治上,財政赤字和通貨膨脹會遭到反對。於是.政府又不得不轉而實行緊縮性政策,這就人為地製造了經濟衰退。這是政府幹預經濟所造成的新型的經濟週期,其原因在於充分就業和價格水平穩定之間存在著矛盾。